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求教河里大牛,抗战中八路军为什么没有挺进东北? -- 杨73

共:💬124 🌺18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噢,对,委员长要用80个德械师反攻东北,八路小打小闹不行
    • 家园 委员长不许啊,张学良的东北军都入关了,也不让打回老家去。

      管你什么军,都是委员长统一领导的抗日武装。

      东北军入关,又派其他军出关,那就更没法解释了。

    • 家园 老兄是北方人么?零下30~40℃的低温经历过没有?

      以土共当时的能力,能不能在东北平原上守住一块?不能的话,请去山里挨冻,冻死为止~~~~~~~~

      抗联游击队就是前车之鉴,当然,他们的精神、意志已经超出我所能表达的了,即使在土共的队伍里也算一等一的,但结局~~~

      这块土地上只欢迎正规战,最起码也得是运动战~~

      • 家园 小弟唐山人,大暴动的故乡

        太君来到我们土地上我们是不欢迎的,我们河南来的哥们在这里干得生龙活虎的。至于打仗吗,你喜欢打正规战,尽管打好了,呵呵呵。至于我打不打,。。。现在告诉你就没有悬念了。

        • 家园 历年一月平均气温:唐山, -6.4 °C ;哈尔滨,

          -19.2 °C; 郑州,-0.1 °C;沈阳, -11.5 °C;长春 -11.5 °C。

          另外,唐山在北京的东北,秦皇岛在唐山的东北,山海关在秦皇岛的东北。关内关外,对于解放军来说,是皮大衣和棉大衣的区别。请明白,这个区别相当的重要。

          最后,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 家园 关于战法

            共军战法非常独特的,几十年来没有几个学生学得好的,即便是朝鲜和越南这样的小弟似乎也没有学到精髓。好像在朝鲜战争后有西方的军事家说以后在陆地上再也不要和中共军队作战,似乎还有中共军队是陆战之王的说法。

            攻均在无后方、无弹药、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下很少打阵地战的,运动战也很少。但是其伏击、奇袭战法经常打得头晕眼花、不明所以。不仅令对手防不胜防、简直让对方心惊胆战,不明所以以致毫无办法。

            八路军的单兵素质:一般兵员是来自本地的几乎毫无军事素养的青年农民,而且往往今天当八路明天就打仗。但八路军是很重视军事训练的,在艰苦的行军打仗间隙都要坚持训练。如此的苦练使大字不识的土老冒在短时间内军事政治素质大大提高,有些人牢固树立了“抗战到底”的决心,无论多么艰苦,多么被摧残都没有动摇过。

            比如日军的刺杀技术很厉害,八路开始很吃亏,后来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慢慢的就不吃亏了。这样的描述在小说<烈火金刚〉的将近结尾部分可以看到 。

          • 家园 我说的“河南哥们”是指杨靖宇

            自然环境一方面是限制,另一方面是也可以为我所用。

            另外假如真的能在东北发展,兵员应该主要来自本地,就像河北、山东那样。所以自然环境不是发展的限制条件。

            • 家园 抱歉,我不知道,杨将军是你哥们,您老人家看来是老糊涂了。

              自然环境一方面是限制,另一方面是也可以为我所用。

              这种X话讲出来,有个X用啊?

              我们要数字,我们要细节

              您要是有个奇思妙想,哪怕像罗教主那样与大家分享一下可以啊

              空对空,净放X

              • 家园 老虎兄,你误解杨73的意思了

                他的意思是,东北当地人比起河北河南关内人来说应该不怕冷又耐饿些,什么时候也没见过南极企鹅北极熊穿毛大衣棉大衣啊。tg东北挺进队应该招募这些不怕冷的东北当地人,别说零下一二十度了,零下三四十度也不在话下——人家习惯了嘛。是所谓

                另外假如真的能在东北发展,兵员应该主要来自本地,就像河北、山东那样。所以自然环境不是发展的限制条件。

    • 家园 我不相信是实力或能力原因没有挺进东北。

      所以我有疑问。

      .......

      • 家园 我觉得还真应该是自然环境的问题

        看华北虽然也是平原但毕竟还有白洋淀一类的沼泽水地可供利用,山东陕西山西的丘陵山地更是游击的好场所,而东北确实纯正的大平原,而且冬天环境太恶劣了,虽然说对双方都有影响,但对装备恶劣的一方肯定影响更大

        另外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想但存保留一支队伍和在东北坚持抗战毕竟是不同的,座山雕一类的土匪可以在老林里躲过抗战,但坚持抗战的抗联却是十分悲壮的

    • 家园 老兄,建议你别搭理这帮人

      看了他们的回复和你的回复。我发觉大牛们不是说给你听的,他们才不对牛弹琴啦,他们写下这些贴,实际是给旁观者解惑。你还是活在自己的理念当中好,和他们各说各话没有交集没意思。不好意思,我土人一个,不像大牛们有涵养,说话直,理解万岁哈。

    • 家园 看完楼下回帖

      发现大家还真是好耐心好脾气啊,我要增加涵养和耐心.

    • 家园 八路军发展最快的时候是38、39年,

        那是借着日军重点在正面战场,后方兵力很少,只能占领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广大农村基本没兵。

        等日军发现不能完全控制后方农村的时候再反回头来想剿灭八路军,这时八路军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灭不了了。

        而八路军处于无后方、无外援的条件下,战斗力相对于日军也相当的差,只能坚持无能力大发展。看看八路军各时期的总兵力,40年和45年相差不大。

        无后援的游击队在敌人严密控制的地区很难发展,这从新四军到苏北后几次向江南发展几次退出就可以看出来,直到接近抗战胜利新四军在苏锡杭地区都很难坚持。

        40年以前,八路军的重点是在华北发展,新组建的部队战斗力更差,没有精力去东北。40年以后东北的日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农村地区,而华北的八路军连自己坚持都非常困难,更不要说去东北了。

        就是在华北,八路军的发展也不是从外面派整支的军队。八路军能到华北的也只有两三万人,主要是靠这些人分散开在当地组建的部队。东北的TG虽然不受延安的直接指挥,办法是一样的。如果不能把当地人发动起来,从外面派上几万人的军队是无济于事的。

        你这个想法实际上跟李立三要求各地红军攻打大城市是一样的,以自己的弱小之躯去直接挑战强大的敌人,没有不失败的。TG能最后得到胜利,就是采取了先在敌人薄弱的地区发展起来,等自己站稳脚跟,再向敌人强大的地区进攻的策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