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启蒙/基础美术教育探索篇(二) -- z250

共:💬6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启蒙/基础美术教育探索篇(二)

    分别对两组初中生进行了教学实验。

    第一组为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重点学校就读者,成绩优秀。家长为IT行业从业者。(有逻辑思维类型的“家教”背景。)

    每周一小时的课程中,首先简单重温了透视原理和比例关系。讲解了光影关系的科学成因,光源角度与阴影的关系及在此基础上的灰度渐变关系对所谓三维效果的立体造型图形的影响。

    在三个课时后,学生明显地掌握了比例关系和透视角度,从简单的线条轮廓造型逐渐向灰度关系过渡。至此,开始讲解视觉成像原理和轮廓/色彩的虚假形象来源于脑神经对信号处理,而相关经验对成像判断的影响等“科学道理”,直至学生明白所谓视觉艺术由于视觉印象形成的相对性而成为观念艺术的道理。从而为简单色彩课题作业的引入做准备。

    九年级学生的科学理论介绍基础上形成的理解能力使这种偏重理论介绍的教学方法称为可能。我的教学方法重在“观念”二字。

    我向学生家长提出了多带孩子去美术馆和画廊的希望,是课堂外教学中学生及时开始接触各种原作风格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开始讲解西方美术运动发展中从文艺复兴时代到表现主义时代的历史成因和风格变化的表象。几句话带过了中国书画史上的审美趣味和表现风格的变化。

    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基于这样的认识:每周一小时,每年五十二个小时。从八/九年级开始到十年级,除去节假日,也不过一百到一百五十个小时。靠课内完成大量的素描练习几乎是不可能的。二学生进入高中后能够用于练习的课外时间大量减少,能够继续上这种周末课外“兴趣”课也是问题。

    在美国,愿意成为职业艺术家的必然是对物质兴趣淡薄者。因此这种训练的目的本来也只是公共基础教育中审美方面的知识结构补充。

    from 250forum.com

    关键词(Tags): #visual#art#educations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