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傅抱石唐人诗意图 -- Ready-Go

共:💬38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后宫词

      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一切尽在阿堵中

      一个红颜未老、盛鬓堆鸦的宫女,因为失宠,在眼泪和不绝如缕的幽怨中难以成眠,而不得不坐起来斜倚薰笼直到天明,眼看着窗外前殿的轮廓在曙色中渐渐显明。

      所有的失望和幽怨都写在她的脸上。

      抱石先生笔下的仕女特点也全部在此。

      他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人物神情的刻画上,不借助于激烈的动作或是复杂环境的描绘,而是着力于她们内心世界的开掘,特别是面部的描绘。用小笔散锋点睛,先以淡墨工笔点、擦出眼睛的位置和面积,边缘模糊,然后再以浓墨散锋点瞳孔,剔出睫毛,加重上眼睑,不求眼珠边缘轮廓的清晰,也不求黑白眼珠的对比分明,从而在眉眼间透出一股凄惋哀怨。正是这双有着无限的隐忍和忧郁的眼睛,直切人物的内心深处,表明了这位后宫女子的不幸,她内心深处的酸楚和无尽的哀伤。

      这样的神情是如此地逼真传神,也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我们看见了唐宫后面的悲剧,繁华背后所掩盖的人性的悲枪,听到她的叹息,看见她的眼泪,无数的寂寞宫女,也如她一样从青丝坐成白发,到了晚年只剩下闲坐说玄宗的份,我们也情不自禁地为之郁闷、愀然。

    • 家园 客至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酣畅之韵

      这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里等待客人并与之尽欢的生动一幕,杜甫诚朴待人的性格,热情而又不失憨厚的态度,在诗中表露无遗。兴会无前的后来场面,就是把邻居老翁也唤过来一同陪客人共饮,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傅先生对于这种景况的描绘,是以酣畅的笔墨来完成的,用粗笔画树画屋画绕宅柴篱并点染,散锋焦墨渴笔之中却不带丝毫的顿挫滞碍的痕迹,而是笔笔顺畅到位,再以饱含水分的墨笔晕染,创造出春天草堂的季节效果,淋漓快意。

      画幅的生动性在于“隔篱呼取”的场面,也是杜甫与客人兴致最高潮的举止,他们兴奋、欢快,兴致越来越高,已经不胜酒力了,只有请过邻翁来“尽余杯”才行。画幅的经营布置有了这样的场景描绘才显得格外生动和饱满。

      没有正面描画的款曲相通的盛情场面,却从侧面道出了两人的真诚融洽的情谊。傅先生的笔墨把握住了杜诗的精髓,又有准确到位的描绘,可谓相得益彰。

      一切都不是特别精心的营构,包括建筑和树木,符合草堂茅舍的外观特点,但表现又都是干净酣畅的笔墨,屋里窗下坐着的客人,和篱前站着呼唤邻翁的杜甫本人,是用细笔认真勾画出来的,神情毕肖,与写意泼墨的房树有明显的对比效果。

      整个画面水墨份量重,极少用色,韵味足,非常耐看。

      • 客至
        家园 最喜此幅

        干净,耐看,流韵十足。

    • 家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情满三峡

      傅抱石的整部唐人诗意图作于1948年的夏天,这幅画作于五月初五端午节,此时距他自重庆迁回南京只一年多点时间。羁留川东八年,一朝回家,那种漫卷诗书的狂喜心情还未消褪,余情依旧在心头缭绕,他正是带着庶几与杜甫当年相同的心情心境,温故知新地描绘出川回家的情景。

      瞿塘、巫峡、西陵三峡奇险曲折二百多里,两岸悬崖峭壁,江流湍急,是山水画的最佳表现题材。长江自西斜向往右,渐行渐阔,在两岸悬崖峭壁、湍急而又曲折的江面上,顺流而下鼓满风帆的小舟,将“即从”、“便下”、“穿”、“向”,迅急如闪电般的喜悦之情,一气流注而又曲折尽情地表现出来。

      画幅的笔墨重心在右侧,自右而左逐渐减轻至边缘处,用长锋作长线扫描,近景墨重处多横斜皴擦,以丰富山岩翠色,左下方山顶饰一小红房,前有旗杆勺斗,房后青松映衬,与岩下江上的飞舟形成动静对比,挺出几许生动和色彩。画面也因此而结构平衡。

      此图有款:“抱石得之戊子天中节”,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记时记义,因为此构图一成即为经典,日后他创作了多幅同样命题的诗意画,两岸青山相对而出,长江一线西来,构图大同小异,只是笔墨不同而已,可见他是如何的快意与酣畅。

    • 家园 佳人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高洁自持

      杜甫用比兴手法赋诗,傅抱石也用比兴手法作画。

      佳人,自然是美人,但又不仅仅是只具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的美人。杜甫的佳人不是容貌意义上的,而是精神品格方面的。

      诗圣之作的精神,深合傅抱石先生之心,那就是画美人必先画出有品有格的人,然后才可能是美人。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好男人的首要标准是有气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好女人则有一句笼而统之的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德”的内涵具有不确定性,有相当多的消极甚至是糟粕的一面,但其中有一条,女子的坚贞与善良却是不可替代和抹杀的,也是后人称之为兰蕙之质、林下高风的品格。

      《佳人》的构图简练,实因内涵的深沉之故。

      佳人倚竹,支撑身心的是内在的品格和修养。环境恶劣也好,处境困难也罢,不改的是执着与坚守。

      六朝《女史篇图卷》有对女子说教的倾向,傅抱石却一反其径,他对女性的赞美首先基于品格,一个有着修竹劲节般情操的女子,理所当然地可以目之为是对美好品德的称颂。

      形貌美丽,加上对情的敏感执着和内心不可移易的信念,这三者的结合才是佳人,才能成为傅抱石的构图形象。这是抱石先生对仕女画的认识并为之实践的标准与宗旨。日暮倚修竹”的场景是诗里就有的,傅抱石点石成金,女子面前的大片空白正是虚拟的不可知的未来,但有了背衬的坚韧与劲节,她就能够能勇敢地面对一切。

    • 家园 怨情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无端的忧伤

      李白不愧是我国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能力是如此的多样多彩,竟然绘声绘色地深入到一个女性的内心世界,将她那漫涌上来又一时无法理清思绪的情怀描绘得如此真切,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与他一贯狂放、后人视之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性格大不一样。

      傅抱石从事仕女画的创作,始于入蜀以后,大概因为其时深入研究顾恺之的缘故。也因此,他的人物画受六朝画家特别是顾恺之的影响较大。阅览得多,实践得也多,傅先生表现古代女性的丰富笔墨,就不让人感到突兀惊奇:尽管这样,以如此生动灵活的线条再现一个颦眉蹙额、由于青春期的忧郁而带来无端惆怅、落寞的女子形象,也不能不使人格外感佩。

      淡紫的长袖衫,绿色内领,红腰带系白色长裙,席地跪坐,两袖垂于双腿之上,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与人物头部低垂、蕴含几分忧伤的表情气氛十分相宜。

      这幅人物画,衣着线条宛转流畅,面部表情和眉眼刻画准确、生动,是抱石先生承继六朝画家笔墨风韵,又更多地融汇了自己独创精神的成功范例。

    • 家园 长干行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 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 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 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 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 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 瞿塘滟??堆。

      五月不可触, 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 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 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 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 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 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 家园 丽人行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