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警方“毒饺子”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 -- 萨苏

共:💬115 🌺252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警方“毒饺子”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

    根据日本《每日新闻》记者浦松丈二报道,日前,中国警方在调查“毒饺子”一案中取得重大进展。由公安部门指定的官方研究机构利用冷冻保存的“天洋食品”饺子样品,在北京进行了检证实验。实验人员通过注射器注射的方式,再现了和日本发现的“毒饺子”同样的带毒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毒饺子”中的农药,很有可能是该厂产品出厂后在冷冻库储存期间,通过这种方式,从瓦楞纸包装外侧加入饺子中去的。

    所谓毒饺子事件,是指2008年1月,在日本连续发生食用河北“天洋食品”生产的饺子而中毒的事件。检查结果证明中毒者食用的饺子含有大量甲胺磷农药成分。这件事中日双方一直在合力调查,至今未能彻底破案,但已经造成中国冷冻食品对日出口的大幅下降,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被列为中日之间2008年的十大事件之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次的检验实验,是在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所属中国检查检疫科学研究院进行的,中国的检验人员通过严格程序验证,在与“天洋食品”冷藏库内同样的温度条件下,当采用注射器对包装好的饺子注射甲胺磷,可以获得与日本样品同样的洞眼和染毒效果。即便毒物仅仅附着在塑料包装表面,也可以渗透造成包装内饺子的染毒,这与在日本发现的现象是一致的。

    在日本发现毒饺子之后,曾因为发现未破损塑料包装内饺子也有高浓度毒物,日方一度认定投毒发生在饺子生产阶段。但中国警方对此不能接受。因为他们认为这种甲胺磷农药在常温下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即便只携带少量毒物进入车间也无法不被其他人注意。

    但甲胺磷在低温下气味不那样明显,这就给了投毒现象一个合理的解释。也表明这一案件的起因越来越向个人犯罪方向倾斜,而不是中方的原料污染或生产过程中“毒物混入”。

    实验结果是在4月1日明朗的,被视为此案的重大进展。目前日本已经通过驻北京大使馆发出正式照会,以期案件获得更多进展。

    这也和中国警方的调查进展遥相呼应。案件发生后,中国警方已经对天洋公司的职员一百余人,临时工数百人进行了严格的调查,并一一排除可能投毒的场所,最后将目标锁定在冷藏库周围。根据报道,从去年秋天开始,警方已经对参加“天洋食品”冷库管理的多名人员断续进行控制和讯问,其间也涉及到使用注射器投毒的问题。现在警方的调查似乎已经集中在天洋公司的内部人员身上。

    在对天洋公司的采访中表明,公司也流传着“内部人员”有很强作案嫌疑的说法,因此同事之间颇有“疑心生暗鬼”的感觉。大门的警卫证明最近每天都有警方人员前来调查。《每日新闻》的记者则亲眼看到调查人员的车辆通过警卫森严的大门进入工厂。

    实际上,从“毒饺子”事件爆发,天洋食品公司的工厂就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员工奉命照常出勤以配合警方调查,但收入只有出事前的半数。一些员工表示如果再这样下去公司一定会破产了,只好去找新的工作。期望能早日抓到作案者,重新开始生产工作。

    以上均为根据新闻消息翻译的信息。

    如果最初发现问题的时候,一方面明确这不是农药残留问题,而是投毒事件,另一方面积极寻找投毒线索,将问题控制在个人犯罪的层面上,此事的处理是否在整体效果上更好些?毕竟,哪个国家都难免有个人投毒犯罪的现象的。

    [完]

    关键词(Tags): #日本#毒饺子#天洋食品#甲胺磷
    • 家园 外交部的发言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30/194319973202.shtml

      问:据说,上周五晚上11点多钟,中国外交部将毒饺子事件的破案情况向日本大使馆作了通报。中方为什么选择这么晚的时间向日方通报?这是有计划性的,还是偶然的?

        答:这个案件没有侦破时,你总说为什么此案迟迟没有侦破?现在案件告破了,我们及时向日方通报,你又说什么那么晚才通知你们。你们到底想不想让此案侦破?

    • 家园 【原创】从刑事逻辑角度看毒饺子案侦破结果

      3月26日,新华网等中文媒体发表消息,称在中日之间空悬两年之久的“毒饺子案”宣布告破,犯罪嫌疑人吕月庭已被抓捕归案。吕曾是该厂临时工,因对该厂工资待遇及个别职工不满,为报复泄愤在饺子中投毒。公安机关也已提取到吕月庭作案用的注射器,并收集到大量的证人证言。

      毒饺子案指的是2008年初,河北石家庄天洋食品厂出口到日本的饺子发生中毒的事件。

      这一信息也被通报日方,并在日本舆论界引起极大反响,《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纷纷报道。但是,也有不少读者对这一案件是否如此简单感到疑虑。

      尽管这一案件发生后相关各方各执一词,出于立场可能将此后的进展变得十分复杂,但是,从刑事侦察角度,这一侦破结果可能是唯一合乎逻辑的结果,我们可以对此进行一个一家之言的分析。

      毒饺子案虽然看来复杂,从刑事角度,却是一个逻辑分明的案子。

      案件发生后,经过化验,确认中毒的始作俑者为有机磷农药,同时,在兵库县和琦玉县发现的毒饺子包装袋上,都发现了可疑的穿孔。

      中国方面根据进一步检验结果说明,同类食品没有发现有机磷农药超标的问题。工厂方面,也表示没有在厂区使用这类农药进行杀虫等活动。

      案件发生时,首先被推测到的可能是投毒可能发生在日本。因为日本在八十年代发生过“千面人”投毒小食品的事件,有这样的先例。然而,经过分析,这种可能基本可以排除。

      在日本发生的中毒案,一起在东京附近的千叶县,一起在大阪附近的高砂市,若是有人在日本作案在如此遥远的范围实施投毒,有些不可理解。而如果说是在入关时投毒,这两次被投毒的食品并不是一批到达,分走不同的入关路线,集装箱不同,到港不同,却属同一厂商,对它们分别投毒的可能性很低.

      还有一条重要的疑点是日本早已停止了这种农药的使用,找到它并使用其投毒的可能性很低。

      因此,投毒发生地在中国的可能性骤增。

      不久,日本兵库县警方,在回收的“天洋公司一口吞冷冻饺子”中,又发现六袋带有有机磷农药的“毒饺子”。这六袋饺子,均为2007年10月1日的产品,日前该县高砂市发生的中毒案,受害者食用的是和这六袋饺子同一天生产的同一牌号产品。

      不过,检验的结果十分诡异,这六袋“毒饺子”均未开封,检验出的有机磷农药,是撒布在饺子包装袋外面的(中方试验认定这样同样可以引发中毒)。

      这个发现对案件侦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次检验发现的“毒饺子”是第一次从非中毒现场获得的取样,更主要的是它基本排除了中国饺子自身存在质量卫生问题的可能,案件的侦破重点在迅速向“投毒”方向确定。

      实际上,问题刚刚发生时,日本警方就有人怀疑此事与食品卫生无关而是投毒刑事案件,因为在受害人吃剩的饺子皮上发现的有机磷农药,其浓度超过正常值数百倍,这样高的浓度,与“原料中残存农药”的最初判断难以吻合 -- 没有一家农民会用这样浓度的农药来浇菜。

      如此推断,最可能发生投毒的地点就在厂家,这是日方人员比较倾向的看法,因为中国是去年一月停止生产这种有机磷农药的,而饺子是十月生产的,这种农药可能还不难找到。同时,两批饺子都属于同一个厂商,而离开工厂后运输,储存的路线都不相同,显然进行投毒的唯一机会就是饺子包装后等待运输的时候。

      这样,嫌疑人就很容易确定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的侦破结果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既然如此,为何毒饺子案还要经过两年时间才能破获呢?

      虽然笔者对整个案件的侦破并不清楚,但根据以前了解的情况,中国警方在处理涉外案件时,其实一贯有严谨的传统,并不像有些推测那样会轻易定案。否则,对国外舆论和涉案方式无法交待的。逻辑只能推断,但确认犯罪,必须有足够的证据。

      举个例子来说,九十年代北京曾有一名著名企业家被黑出租车劫持,案件破获后外方疑虑重重,认为中国警察敷衍塞责可能性很大。最后,工程师出身的企业家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才解决了证明问题 – 他钻进那辆被缴获的黑车,让人拿手巾把自己眼睛蒙上,告诉充当司机的警察 – 开车!挂挡加油,发动机轰隆隆转起来。。。

      跟我描述这段情节的侦察员是这个味儿的:

      “老头儿把大肚子一腆,蒙着眼睛两手大拇指就举起来了,说 – 欧~~~凯~~~”

      工程师出身的企业家听发动机声音百发百中,一听,就是那天坐的那辆车。

      这可以看出在涉外案件中,中国警方如何如履薄冰。仔细看新闻,可以发现嫌疑人在2008年就曾被拘审,但如果没有证据,调查的延续是必然的。

      结果虽然简单,但如果符合逻辑,笔者以为,就直接案件侦破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合理的结局。

      [完]

      就萨而言,这是一个典型的怎样从技术角度考虑问题的例子。

      毒饺子案发生后,其实很容易判断出在日本投毒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除非认为今天这个信息时代的世界上还可以存在特别大的阴谋),所以当时认为案件应该发生于中国,不是因为五美分,而只是一个技术分析。

      案件侦破后,可以从其逻辑合理性判断出其侦破结果有很强的可信性(当然需要对中国警方的涉外案件侦破有一些常识),也不是因为五毛,这同样是一个技术分析。

      五毛和五美分,有多少时候只是存在于大家的心中呢?

      破山中之贼易

      通宝推:随意溜达,
      • 家园 或许也是选个时机,避免两国民众情绪对立当口宣布?
      • 家园 这个事情系统内部早知道是有人投毒

        我很疑惑的是为啥现在才爆出来?按照大棋派的说法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呢?

      • 家园 老萨说大陆警方如履薄冰云云一定要慎重

        8好意思,全文转载了一下。

        日本水饺中毒事件在中国境内投毒可能性极小

        CCTV.com 2008年02月28日 11:51 来源:中国网

        [进入315晚会相关专题]

        中新网2月28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日本“水饺中毒事件”调查进展情况。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余新民指出,经过全面、细致调查、实验证实,投放甲胺磷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可能性极小。中国警方认为,这不是一起因农药残留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而是人为的个案。

        余新民表示,2月9日,公安部成立由刑侦局余新民副局长、首席刑侦专家乌国庆等侦查、毒化、痕迹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赴石家庄市,河北省公安机关迅速调集近百名民警,迅速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工作。在对原材料、生产流程、运输过程、重点人员的调查中,并未发现投毒或甲胺磷污染的异常情况。

        余新民指出,调查结果证实,河北石家庄天洋食品厂生产管理严格,所有的员工必须持证上岗,进入生产车间的人员必须着工作服、消毒、戴头套,并有专人检查,很难将气味浓烈的甲胺磷带入车间;饺子生产的工艺简单,流程短,每道工序均为集体作业,相互监督,并有实时录像监控,在生产车间很难有人为投毒机会;出口饺子出厂即装入集装箱铅封运输,由日方在日本验收启封,未发现异常。

        余新民表示,由于中毒事发现场、有毒饺子及有关物证均在日本,为查明事实真相,2月20日,中国公安部派出由刑侦局余新民副局长率领的、由公安部首席刑侦专家乌国庆、崔道植等10人组成的工作组赴日本,主动与日警方磋商交流。日方未同意中国警方提出的查看现场、涉案物证、检验鉴定结论的要求,也没有介绍物证提取、检验的全面情况。对此深表遗憾。

        余新民介绍,中国警方对饺子塑料包装袋进行渗透实验并对甲胺磷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渗透性实验显示,在-18℃条件下(饺子在仓储、运输、销售时的冷藏温度),浓度分别为1%、10%、30%、60%的甲胺磷农药溶液,在10小时内均可以从饺子包装袋外侧渗透到袋内侧。(据中国网文字直播)

        原文链接:

        连接出处

        • 家园 哈哈,公安被打脸了。

          现在再去采访这些人, 真不知会有个啥说法?记得当时还有个高官还在日本委屈地流泪。

          两年前的注射器还保留着, 估计基层警方早清楚是咋回事, 只是和上面的定性很矛盾, 两年后, 事情冷却下来了, 才说出真相。

      • 家园 出事都是临时工
      • 家园 那天看到新闻感到很高兴

        日本的朋友问到过我毒饺子的事情、他们认为是食品卫生问题、我一直很尴尬、没法跟他们说、现在知道是刑事案件并且抓到了犯人、真是太好了

        • 家园 还懂日文??
          • 家园 嗯~

            小时候为了玩游戏听广播剧读日文歌词,自己开始学。我爹娘其实一直不信我会日文的,爹地语:“你也就跟着日文歌瞎哼哼,哪里知道自己唱的什么。”娘亲语:“别知道点皮毛就以为自己会了。”后来我回国老跟日本的朋友还有他们父母通电话,我爹娘有一次听到了,大吃一惊,说:“你真能跟他们这样对话?”才算是不看轻我了。以往我一说特别想学日语他们就嗤鼻的,最近娘亲竟然鼓励我初中毕业开始上日语课,说:“上上正统的课,学点系统的日文,要不可惜了。”以后高考要是能考日文语种或者德文语种就好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