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秦军与马其顿军团的交战 -- 任爱杰

共:💬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秦军与马其顿军团的交战

    这两天大家争的热闹,下面这篇不知道有人贴过没有。

    写这篇的大概是张艺谋的影迷。呵呵。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

    让我们先来假设个引子:

    亚历山大战无不胜的马其顿军团继续东进。。。。。。。

    秦庄襄王二年,一支奇异的军队让西域诸国震恐.他们不事生产,只知道攻城,杀人与掠夺,只有在缴出沉重的?z金与宣誓效忠之后,这支军队才会考虑放过投降的城邦.投降的城邦可以继续按自己的意思过活,西域诸国盛传这支厉害的军队将继续东进。

    秦国从被捕获的匈奴人嘴里得知一个惊天的消息:遥远的西方来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所过之处,片甲不留。但这并不能下倒秦人,相反激起了秦军更加好战的天性,于是秦国西征军出发。。。。

    正文:

    秦庄襄王元年秋,亚历山大的使者来到秦军将领的帐前.使者傲然说道:”我, 尊贵的亚历山大的代表,亚里斯多德的学生,加沙的胜利者,萨氏史诗的作者,前来转达亚历山大大人的意旨.你们这些野蛮人,挡住希腊文明的阳光,我命令你马上离开,交出地方和城池,不然就是我们的敌人,在城破之后,不会受到亚历山大的宽恕”.

    在听完翻译的费力转述后,秦军将领勃然大怒,喝道:”帐前武士,给我将这个狂妄的蛮夷,拖出去斩首”.谋士连忙劝道:”大人息怒,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呀”.将领说道:”斩使以树威”!

    于是使者被拖了出去. 使者骂道:”无知的蛮族,居然敢杀害希腊的使者,众神的怒火将烧毁你们的国家,你们也将被愤怒的闪电劈成碎片…..呀”.

    亚历山大看着副使带回来呈着人头的匣子,气的全身发抖.这些年来,没有哪个蛮邦敢如此羞辱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抚着使者的头发,悲恸的说道:”我的朋友,希腊的骄?e,与我们同时离开希腊的战士,已经所剩无几了,你的离去,使我身边也没有真正的希腊人为伴”.当副使报告秦军将使者的残体高高挂在墙边让野鹰饱餐时,亚历山大再也克制不了胸中的怒火:”以众神之王之名,我将要亲征秦国,秦国将成为一片沙漠,寸草不留”!

    亚历山大统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前来.这支久经考验的部队是亚历山大的精锐部队,序列如下:

    大军的保护人 尊贵的雅典娜

    总司令 希腊的伊拉克总督,高加米拉的胜利者,雅典娜的宠儿 亚历山大

    第1大军团 军团长辖 马其顿式重装步兵军团4.共32000人.

    第2大军团 军团长辖 各路雇佣军团5.共40000人.

    Hetairoi骑兵队 司令辖 重骑兵团4 ,共4100人

    大军整齐的脚步声传到50里之外,大军的雄壮气势震憾了奥林匹斯山!

    亚历山大将第2大军团布署于大军的左翼,第1大军团布署于大军的右翼.Hetairoi骑兵队布署于大军的右上角,在两个大军团后方是两群轻装骑兵,成为全军对侧翼攻击的防备.

    亚历山大要续写光荣,他要亲自率领Hetairoi骑兵队,征服所有没有征服过的蛮族.他的位置就在全军的最右侧,老位子上.

    今天之后, 亚历山大又将声明远播,因为他在遥远的东方,复制了一场高加米拉之战.

    看到马其顿军团雄壮的阵容与密密麻麻的可怕长矛,任何人都会胆战心惊,但今天他们碰到的是秦军!!!

    这时战场的另一边传来雄壮的歌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予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亲爱精诚,王于兴师,修我弓弩,与子同志.

    秦军步兵伴随着歌声进入阵列。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有大成.

    秦军骑兵进入战场。

    第一批手持强弩的秦军弩兵站上第一线.其余弩手则在阵型的四周展开,在南,北两翼的第一纵列弩兵分别面向南,北警戒.在步兵军阵的中央,战车兵开始进入既设阵地.配署战车的步兵以五人一组,将手中的戟交给一名士兵保管,其它四人则提着强弩.秦兵有些两人一组,一个人卧座在地上,抱着一支大弩,一个人背着一个箭筒站在旁边.又有一组人拿出一个像床的东西,看上面的箭,好象也是一个弩.

    更远处有一团烟尘,那是秦军骑兵.战场上的骑兵分为两支,一支身披轻盈而精致的鱼鳞铠,也许是为着表示自己有先轸般的豪气,秦骑兵拒绝载上头盔,虽然头盔是骑兵的制式装备.骑兵们腰佩短而锋利的佩剑,手持劲弓.只有军旗的护兵仍提着笨重的长戟.另一支骑兵仿佛无目标地向远方驰去.

    秦军将领下达作战命令“备乘与骑,兼之徒步,分为五军,各军一衢.夫五军五衢,敌人必惑,莫之所加.敌人若坚守以固其兵,则急行间谍,以观其虑.分为五战,战胜勿追,不胜疾归,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结其前一绝其后,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五军交至,必有其利”。“强弓劲弩长兵在前,长戈大戟短兵在后”

    亚历山大惊讶地看着眼前一幅兴奋过度模样的秦军,这支军队实在不行.亚历山大冷笑着对Hetairoi骑兵队司令说道:"这些野蛮人 士气倒蛮高的.只可惜,井底之蛙.没有重骑兵,长矛兵的位置不对,矛不及我军长,方阵也不成方阵,他们甚至没有在战场上做出防备我军重骑兵的布署.看样子实在不堪一击.可惜,我却亲自为这场大会战进行布署"

    在高加米拉之战中,马其顿军所谓的”斜形”战术,不是指阵势的”斜”,而是指右翼部队沿敌人左翼的的不断平行偏右上延伸运动.亚历山大进行的右翼运动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右翼延伸是为了避开波斯已经布置过的战场,让他的骑兵做更佳的发挥.可能基于一种试探的心理,大帝让一批佣兵骑兵与波斯骑兵进行右翼的第一场作战.即使马其顿军落败,但是大帝的重骑兵依然完好无损,而且波斯阵线的弱点也暴露出来,而为第二阶段,著名的重骑兵侧击打下基础.

    亚历山大突然怀念起波斯军队,那一仗,至少还有一个斯匹德瑞斯能将斧头砍在大帝的头盔上,现在大帝的重骑兵却总是面临如此不堪一击的敌手."为什么这些蛮人不读读西方的历史呢"? 亚历山大心里都哝着。

    亚历山大转身作出进攻的姿式,竖起矛吼道:”重骑兵,追随你们的领袖,争取荣誉,向敌人的侧翼出发”!

    秦军看到马其顿军的左翼开始出击了,观望兵喊道:”敌骑步兵,本军左翼前方2400步,攻击前进中.长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秦将问道:”右翼有何情况”? 观望兵道:”敌长矛步兵本队,本军右翼前方2700步,守势方阵”.

    秦将下令:”全军挺进200步.左翼军,挺进中改雁行疏钩阵,重点向左,扩大射击正面,准备迎敌.右翼军,挺进中改鱼丽之阵,集中火力,待命射击”。

    秦将身边的小吏连忙向左翼升起灰色缀蓝毓大雁旗,对右翼升起银色骧金毓大鲛旗.同时快速地在薄木片上笔记命令,一份飞骑送往中军大营,一份飞骑送往前线指挥官作命令确认.秦军开始推进。

    秦军的左翼为2个千人,,在2分半钟内将阵型转成一个疏开的军阵,弓弩手在前.战车与战车兵迅速向两翼展开,面对马其顿军形成一个凹型。

    秦军的右翼为3个千人,在3分钟内完成了一个较紧实的正面,弓弩手在前,战车兵直接楔入军阵之中形成火力重点。

    观望兵的声音再度响起:”敌长矛骑兵本队,本军左翼前方1000步,冲锋前进中”!

    秦将下令“左翼军注意,正前方900步公尺处,步弩仰角70度,车弩仰角50度,闻鼓射击”。

    “左线预备”.

    秦军的三个千人主与九个战车组的各种弩高高仰起.

    “右线预备”

    弩手们确认了射角,并深深吸了一口气.

    “全线预备”

    秦军突然如暴雷般复诵射击口令: ” 风, 风,风” .

    秦军的突然?群安⒚挥邢诺嚼嫌诰?旅的亚历山大与他的重骑兵,战场上的万人咆啸是常见的场面.可是接下来的场景,却成为亚历山大的终身梦餍.

    古人道:”箭如飞蝗”.秦军的箭遮蔽了阳光,使饱受日晒之苦的重骑兵们感到一股凉意.当箭雨达到??物线的顶点而往下加速时,箭矢剌破空气的轻征声响结合成一股震憾人心的狂吼。

    重骑兵将领喊道:”盾牌朝上”.但是马其顿重骑兵爱带不带的轻盾与铠甲没能拯救重骑兵的命运

    密集的箭雨来自秦军的步兵弩手,车兵弩手与车载弩单次射击的威力,也许就抵过四个步兵伍.而不同的弩种又形成不同的打击范围,900步正好在四石弩的最大射程以内.左翼军一次的箭击,也许就射出5000支箭.而一??百矢,弩兵们在作战时不需要停下来现地补给,就能连续射击100次。

    当密集的箭雨洒入马其顿重骑兵的队伍时,结果是惨烈的.秦弩所射出的三棱六槽铜矢,每个重达100克,在加速度助威之后,几乎可以贯穿所有铠甲.据说中古时代在贵族骑士的要求下教庭以宗教力量宣布用弩是一种罪行,因为弩可以轻易贯穿骑士的昂贵铠甲,不管是平射还是曲射。

    亚历山大惊恐的看到重骑兵的战马被一支射在马前胸的箭活活射穿,恶毒的秦矢,三棱构形使中箭者无法轻易拔出矢头,身体的任何部位中了箭之后,即使没有丧命,也会在极大的痛苦中失去部份的行动能力与继续作战的勇气.第一阵箭雨之后,马其顿重骑兵倒下1/4的骑士或马匹.。

    骤然之间遭到重击的骑兵与战马蒙了,冲锋波在秦军阵前不知所措地停了下来,整个曝露在秦军的军阵之前.在没缓过气来的骑士们还没认知到这点之前,他们又听到来自地狱的声音:

    “风,风,风”.

    这次,马其顿重骑兵们哀嚎着成片倒下,平时容易控制的战马也在前所未见的惊骇下乱窜,满地都是奄奄一息的骑兵与发狂扭动的战马.

    “风,风,风”.

    马其顿重骑兵崩溃了,包括亚历山大在内的幸存骑兵,在第三阵箭雨到达之前就已经掉头逃命.。

    在秦军的军事术语中,这叫”射住阵角”。

    这批奉命射住阵角的秦兵在无意间展示了秦国弓弩的惊人威力.骑兵在游动野战中最好使用容易操作的弓,但是若所执行的命令类似18世纪西方所称的轻骑兵,只需要在定点上射击甚至下马射击,秦国骑兵也不排斥射程更长的弩.射住阵角的任务刚好不需要骑射,下马射箭就行。 亚历山大认为这只是秦军的雕虫小技,不至于动摇整个战局,他拒绝相信马其顿方阵在战场上的威名与作战习惯,将会毁在小小的弓箭上.高贵的希腊人不愿意向没有文化的蛮邦学习。

    在向马其顿军团发动攻击后,秦军右翼开始向马其顿军的左翼攻击前进,在前卫逼近敌营600步时,下令展开制压射击,以充份发挥每一幅弓弩的威力.鱼丽阵绵密布置使秦弩达到最高效能,而秦军的左翼部队也收起雁行之阵,转为紧密而威严的玄襄之阵.向马其顿军的第1大军团压迫。

    亚历山大下令将工兵的攻城用的大盾牌集中起来,重步兵不可能一边扛着大盾牌一边以马其顿矛冲锋,而步兵的小盾在箭雨中显得全无作用.亚历山大希望让所有轻步兵,炮工兵与各种杂兵全部上阵,这些士兵将在重步兵冲锋时与重步兵搭配,举着盾牌同时掩护两个人.虽然以马其顿的方阵结构观察,这实在匪夷所思,但马其顿的对手,更加匪夷所思。

    这时,一阵箭雨射倒了大批后卫队,亚历山大惊骇地发现这阵箭雨竟然来自军团的后方。

    在马其顿军团的右侧,秦军骑兵射杀了马其顿军试图组织抵抗的游动轻骑兵.秦军骑兵突然冲到马其顿军团右侧600步处,并且广正面散开。

    马其顿第1大军团在从两面射来箭雨中伤亡惨重,阵形大乱.亚历山大试着组织原本用来随着冲锋的轻步兵出击,但是大草原上的秦骑兵轻易驱马甩开扑过来的马其顿轻步兵,在步兵的小矛能构着秦军之前,已经被秦军在骑射中逐一射杀.另外一批轻步兵兵举起弓箭与掷石试图还击,但是他们的箭术与射程远不及秦亲骑兵.

    伟大的巴拉克鲁斯将军在高加米拉大战中以弓箭与标枪击退了冲到马其顿军前方的镰刀战车,这批射手主要的技术是短距离的平射,使弓箭发挥类似手枪的效能.弓箭与标枪的混合编队,代表弓箭的射程甚至必需与手掷的标枪相比.这就是为什么马其顿式训练所产生的射手,对于远处分散而高速运动中的目标感到无能为力。

    亚历山大下令大军团直属的轻骑兵团全力向秦骑兵逆袭,2000名轻骑兵向秦骑兵出现的发起整齐冲锋,但是轻骑兵团是不懂得在战马奔驰中射箭的,他们多半只会投掷标枪.秦轻骑兵两个骑兵屯向马其顿轻骑兵团进行反逆袭,秦骑兵在冲锋中一路尽情射击,在精准的平射下马其顿轻骑兵纷纷落马.当两军相逼不到450步的时候,秦军的两个骑兵屯精确地改变冲锋方向,张开两翼向马奇顿骑兵卷去.马奇顿骑兵完全没得到白刃战的机会,也不可能进行固定方阵的射击,于是这个轻骑兵团在秦国骑兵的骑射下全军覆没,没有人能够生还。

    亚历山大疯了,高贵的希腊人,不可能被野蛮人打败.他下令使用马其顿矛的第3重步兵军团转向,向秦骑兵进攻.但是马其顿长矛军团不可能在10分钟内完成方向的转变,特别是在箭雨打击所制造的恐慌之下.马其顿第3重步兵军团在转向列阵中遭到秦军两面箭雨挟攻,伤亡惨重,该军团在10分钟之内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

    亚历山大的眼中渗出了血! 他决定,在箭雨还没有消灭他的军团之前,他的军团要以人数的优势冲过1500步的距离,以马其顿长矛捅穿那些该死的秦国弓弩手!高贵的希腊人唯有以勇气在短兵相接中取胜!于是他亲自率领剩下的三个重步兵军团向秦军发动冲锋,只留下一名将军率领军团直属部队与由左翼调来的最后一个完整轻骑兵团牵制秦轻骑兵。

    秦军将领发现左右两军的箭海都已经使正面的马其顿步兵阵型大乱,轻骑兵也准时在马其顿军的两翼出现,他知道这一仗已经胜了.他吩咐部队推进到敌前600步处,即四石弩的有效射程内,将射击由曲射转为精确的平射.当马其顿军崩溃之后,再让大戟步兵冲锋,澈底歼灭当面之敌.

    于是在两军同时发动攻击的态势之下,全战场唯一的交手战,发生在秦军的左翼。

    当亚历山大发现他的方阵离秦军已经不到600步的时候,他让所有残存的骑兵到各步兵团方阵督战.只要是逃离方阵的官兵,格杀勿论!但是马其顿士兵的纪律,在这些人身上仍然闪耀生光,多数的士兵坚守岗位,所以他仍然拥有三个较完整的军团组成传统的长矛方阵.不过在秦军箭雨的残杀下,这三个军团伤亡过半。

    观望兵喊道:”敌长矛步兵,左翼正前方500步,常步推进中”。

    秦将查觉左翼的马其顿军队并没有在箭雨下退缩,反而正对着左翼军挺进.不得不佩服马其顿人的纪律与勇气,下令:”令左翼军,停止前进,维持原阵,弓弩改为平射.敌推进至阵前75公尺时改锥型左钩阵.令右翼军,左侧与左翼相连接部五百主,于本军突出时,左转向左翼敌兵团侧翼改锥型阵,大胆冲突”.又下令:”一号战车05车,06车,加配长戟,轴刀,协同右翼军侧击之五百主作战.左翼军各车,平射,加配长戟,轴刀。 2号,变换阵地至左翼军中央第三排,待命行零距离射击”.

    接到命令之后,辎重兵将戟,铍送到本阵右后方。弓弩改为戟铍,原来因没有弓箭而配置在后方作为左翼预备队的士兵也跑步到左翼军阵后方待命.作好换阵准备

    在左翼军军阵前方的三个五百主仍由两名千人主指挥,秦将下令:”左翼军,正前方100公尺处,闻鼓,平射三轮,再闻鼓,自由射击”.

    鼓声擂起,秦兵放平弓弩,第一排弩兵卧姿,第二排弓弩兵跪姿,第三弓兵立姿,第四排以后仰角45度,瞄准目标。

    “大风,大风,大风”

    如蝗的飞箭不再由天下落下,而是对马其顿士兵劈面而来.原本干脆将盾牌顶在头上的马其顿士兵再度遭到惨烈伤亡。亚历山大 吼道:”顶住,冲呀”.马其顿兵开始吃力地小跑步,此时距离已经突破300步了!

    秦军考虑到前置量,于是提早下达变换阵形命令:”前队千人主,自由射击.后队千人第2五百主,换戟.第1五百主,推进至本阵第六排中空处为锥尖,待命”.

    更换戟,铍的命令在两分钟内完成,因为辎重兵早已将戟铍送到各伍旁边.各伍士兵直接丢下弓弩,拾起戟铍,在伍长的引导下向变阵的位跑去,辎重兵则在原地将弓弩收拾好.整个阵型因为平时对官长的严格教练而能精确执行,士兵只需要丢弩,拾戟,跟着伍长跑.轻松容易.

    观望兵喊道:”左翼敌重步兵,转入冲锋,150步”

    新的信号旌旗竖起,秦将吼道:”前队千人主撤,后队千人主,锥型,闻鼓进军”.

    亚历山大看到秦军左翼军正在自由射击的所有前队弩兵突然掉头就跑.在箭雨下冲锋的马其顿士兵们也看到了,在300多步的冲锋路上,大量马其顿士兵尸首枕藉,有些地方甚至叠了多层.不过他们的牺牲是有代价的,眼前的秦军正在溃散!亚历山大取得了突破!马其顿士兵平举长矛,发出恐怖的?群爱

    但是当马其顿士兵再往前冲了60步之后,亚历山大的血液凝固了。

    出现在秦军弩手后方的是一个品字型方阵,每个方阵的第一排士兵都手持长2公尺半的长戟,与马其顿士兵不同,这些士兵的队型错综,宽松而疏隔.即使一个伍,也站成两兵在前,三兵在后的品字形.而这个品字型方阵的两翼,各有多部兵车与几伍强弩兵,兵车上已经摆平的弩仍然拼命射击,但兵车上插好的大戟,表示兵车与兵车步兵将投入白刃战,弩兵的配置明显只居于支持的角色.这个品字型方阵最奇怪之处在于军阵外左前方约1200步处也有一百长戟兵与两辆兵车.亚历山大不大清楚这是什么意思.

    观望兵喊道:”120步…90步…我军弩兵开始零距离射击”.秦将说道:”接战”.

    秦军的鼓手开始快速擂鼓,秦军的品字型方阵在鼓声响起之后,拼出最大的力量喊出一个字“杀…..”

    品字型的军阵在马其顿人逼近到90步时也开始向马其顿方阵冲锋。亚历山大冷笑着,现在才开始启步,太晚了.没有冲力,矛又比我短,希腊的荣誉仍然获得坚守..

    可是秦军的小编队要的并不是与马其顿人硬碰.秦军每个伍的前两个士兵(包含伍长)在逼近敌人时冷静地大戟上的戈钩住马其顿矛,然后用力向两边甩开.后面3名士兵则灵活地钻入伍长在褚其钅矛阵中撑开来的空隙,然后以戟或砍或剌,击倒前列的马其顿士兵.在一个伍成功的打开一个缺口之后,后面两个伍一拥而上,一样以戟将剌向胸前的马其顿矛挑开,让后面的士兵接上来扩大缺口.当然,在马其顿矛的冲力下,秦军的伍长们只有一次机会,不少冲在前面的伍长或拾长错过了马其顿矛尖而被剌穿,但是秦军较疏开的队型与灵活运动的小组使得前组士兵的损失不会影响到后组,同组间前排士兵的失误不会波及到后排.而约60步的助跑所形成的冲力虽然不能抵消马其顿方阵的冲力,但是也使对马其顿重装矛兵的第一线截杀更有力道.最重要的是以伍为主体,伍伍之间的疏开队型在整体上形成抵消马其顿矛冲力的1500步战场纵深.。

    在遭到秦国戟兵绵密的打击之后,马其顿方阵队型陷入混乱,勇猛的马其顿士兵纷纷拔出短剑与秦兵厮杀,因为马其盾长矛实在太笨重,在整体的冲力被抵消之后,重步兵只能将长矛向前狠狠一掷,希望多少再打到一个秦兵.但秦兵的白刃战兵器则依伍长的能力而定,较团结的伍能在混战中继续使用戟剌杀马其顿士兵,伍长则在一旁以短剑掩护攻击戟伍的侧面.较没有凝聚力的伍则纷纷拔出短剑与一些杂七杂八的兵器与敌短兵相接,部份在后方的伍使用铍-加长版短剑,这些铍伍在交手战时才投入战场,使马其顿短剑士兵的伤亡更为惨烈.这场激战使马其顿的重步兵们格外怀念希腊式的长矛.

    最后,秦军投入预备队参战.但是在到战场之前,马其顿兵已经被收拾的差不多了.

    当马其顿方阵的前方陷入白刃战时,秦将命令观望兵挥舞一面绘有鹰爪的旗帜.

    亚历山大看不懂的那个突出的百人组与兵车突然摆出一个小锥型阵,正对第1军团的侧翼展开冲锋.亚历山大气的发昏,原本用以掩护侧翼的轻骑兵都断送给秦军骑兵了,马其顿方阵的侧翼是最柔软的小腹。秦军的车兵竟然在轮轴上装上长刀,广正面一路侧砍进来, 第1军团的左翼马上崩溃了.

    这就是钩,当马其顿军在正面胶着时,就像扣下了扳机,而被带动的击铁也因此释放而向下猛击.

    当亚历山大捶胸顿足的时后,右方的秦兵也传来恐怖的?群爱一个酵成迤形的五百主与十个二号战车组从马其顿第2军团的左翼切进来,所经之处,一片断肢残体.马其顿兵再也无法坚持方阵了。也许,全速撤出战场,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亚历山大背后传来的哀嚎澈底击破他的幻想,秦骑兵在歼灭了第1大军团的轻骑兵及直属部队之后利用短短20分钟从运输车上补充了羽箭,然后以分散的队型冲向马其顿第1大军团的后方.

    失去判断能力的残余马其顿士兵漫无目标的在战场上乱窜,成为骑兵飞驰练射的良好目标.因为秦军的首功习惯,只有极幸运的马其顿士兵得以生还.亚历山大在卫兵的保卫下拼命逃出.马其顿军在攻势中损失异常惨重,但整场攻势只维持了1个小时.而秦骑兵对零星马其顿兵的追杀,则一直沿续到当天傍晚.整个马其顿第1大军团,中亚最大的重装军团,战后只剩下200人不到的活人.

    秦将在观察到当面之敌已经溃散之后,下令推进中的各种弩从100步到900步进行沿伸射击,使整整1公里纵深内的战场上铺满了中箭倒毙的马其顿军士兵.

    第2大军团的40000人中,有32000人在大草原上丧生.而全马其顿军团共3000人的伤兵与战俘在两天后被秦人下令集体坑??,以宣示对侵略者的严厉惩罚,使马其顿军的总伤亡人数高达七万人.史载战后的大草原,”斫首之骨盈野,乌血潺然,鹰枭覆原,饫狼昼行”。

    • 家园 还好是架空

      否则真的来了,武安君冲上去,亚历山大也顶不住吧。

    • 家园 风。大风。
    • 家园 其实这样的小说不是没有根据的。

      西方军队碰到善战一点的东方军队,在冷兵器时代胜利的机会很少。

      克拉苏的帕提亚之战就是和活生生的例子。

    • 家园 咦? 这个是屠城校尉司徒啊

      stuka19(也就是整编19师中将师长司徒卡)写的, 是在和newavatar辩论的时候即兴创作的小说, 里面的人物全是二战论坛和和平论坛的网友id.

      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司徒卡自己动手改的, 所有的id没了不说, 其他内容也被砍了不少, 结果就是文采全无.

      原发在二战论坛, 可惜现在文章没有了, 唉.

      找不到stuka19兄, 我不便转贴原文, 只贴一段开头, 想必stuka19兄和各位贡献出id的网友们不会怪罪的.

      屠城校尉司徒

      stuka19

      公元前331年,马其顿军Hetairoi骑兵队的伟大战士NEWAVATAR因为在高嘎美拉之战的战功,切罗塔斯的推荐以及他与Hephastion的友谊(当然,已经是过去式),获得亚历山大大帝的赏赐,?毡惶嵘?为伊拉克总督.

      (注:据考证,伊拉克是远古在幼发拉底河畔的小城邦,曾被西方的蛮族美利坚人征服多年,在亚力山大扫平美利坚人之后,伊拉克成为马其顿帝国的属邦.1845年,一个英国考古学家找到伊拉克古的遗迹,记有NEWAVATAR名字的纸草奇迹般的完好,?毡凰偷接⒐?,今天由大英博物馆收藏).

      新任的伊拉克总督出身名门,他的身材健美而匀称,据说他就是Myron掷铁饼者的模特儿.而他对哲学的探究与深思,使他成为希腊上层社会的典范.很不幸的,因为美德与英俊的外貌, NEWAVATAR总觉得大帝平时看他的眼神,带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暧昧…大帝在远征印度之后,脾气变的古怪,许多长期追随着他的将军遭到毫无道理的杀害.感谢众神的庇护,在多年的杀戮中NEWAVATAR都因为远居偏陲而幸免.但是在公元前323年的一个夏日,大帝的死讯传到小亚细亚的时候,NEWAVATAR仍然为大帝进行了希腊式的哀悼.

      大帝死后,小亚细亚陷入混乱.因为与Seleucus的长期不合,NEWAVATAR必需作出选择.公元前321年,NEWAVATAR离开伊拉克,带着一支亲兵深入中亚.NEWAVATAR离行时留下一段话:”我,希腊的伊拉克总督,高嘎美拉的胜利者,奥林匹亚铁饼赛的冠军,雅典娜的宠儿,向众神祈愿,特别是伟大的保护者雅典娜.我要以Hetairoi骑兵队的精神,将亚历山大的荣誉与希腊的文明,推广到极地,开化当地的蛮族.谁要阻挡我,以雅典娜之名,我的标枪将札入他的胸膛”.

      屠城,是一个位在今天中国绥远省乌兰花旗的小国,相传这个小国的远祖曾是远方一个丰沃国度的统治者,在屠城人的祖国灭亡之前,屠城人的祖先曾经自号为世界上最伟大而铁石心肠的战士.屠城人在定居绥远草原的时候,修筑了城墙,为他们的神碉阿苏尔及伊师塔建立了神庙,神庙前人身牛首又有翅膀的狰狞石像,以及武士剌杀不知名野兽的壁画使大草原上的匈奴人感到惊讶.因为屠城人的骁勇,单于容忍了大草原上新?淼牧诎町而屠城人的博学更使单于的臣子钦慕.屠城人不仅有壁画,还有在泥版上的文字.更有说不完的战士故事.单于曾在大帐中欢宴他的屠城邻居,只为了他们讲”血腥狮穴”的传奇.单于最喜欢听的部份还是屠城祖国的灭亡,除非喝多了单于庭的美酒,屠城人不轻意讲起这段往事.而讲起来的时候,却总要面向西方捶胸顿足.特别当是他们提起一个奴隶头子的时候.单于就喜欢看他们这个模样.听说这个奴隶头子在伟大的首都毁灭时,竟公然对奴隶们宣讲:”看看这得意洋洋的城市遭受的惩罚吧.他曾经那幺不可一世,自以为谁也不如我强,如今已成了沙漠与野兽的聚集地.无论谁经过那里都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屠城人提到这段往事,恨不得用削尖的木剌贯穿这些奴隶的身体,让这些自大奴隶在哀嚎中悲惨的死去,?涨铱诚滤?们的首级,高高挂在都城的墙上.

      秦庄襄王二年,一支奇异的军队让西域诸国震恐.他们不事生产,只知道攻城,杀人与掠夺,只有在缴出沉重的?z金与宣誓效忠之后,这支军队七十高龄的领袖NEWAVATAR才会考虑放过投降的城邦.投降的城邦可以继续按自己的意思过活,但他们的年青人却往往被诱惑而参加NEWAVATAR的军队,因为NEWAVATAR许诺这些新参与者,在劫掠所能得到的财富将超出他们的想象.这一年,西域诸国盛传NEWAVATAR军下一个目标将会是富庶的屠城国.

      屠城国王已经老迈,这位国王是伟大的骑手与击剑者,他对中土一种叫橡树的树木有近于偏执的喜爱,于是匈奴人与屠城人为他起了一个外号,宝剑橡叶骑士.骑士国王有个聪慧而美丽的公主,但这位公主对暴力的嗜号并不下于屠城人残忍的远祖,因为酷爱将活人炙熟的香味,于是匈奴与屠城人为公主起了一个外号,叫火刑公主.屠城的军队因为这几年一场叫沙士的传染病而焉焉一息,两年前屠城国王据说是受到女神伊斯塔的暗示,为了保全他的国家,他与远方的秦王建立了外交关系.一千名精锐的秦国骑兵,二十辆载有强弩的战车与两千名刑徒进驻屠城.据说年老而睿智的国王看到这些战车后相当高兴,他颤抖的在泥上画出另一种造型古怪的战车,?崭嫠吣昵嗟那鼐?指挥官,这种车曾经载着他骄傲的远祖征服世界.”当然”,屠城国王平淡的说:”我的远祖不知道有中国,所以你从没听过他们的威名”.

      多年之后,火刑公主是这幺回忆这个秦国的年青将领:”大草原上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也许因为他一直为往事而悲伤,所以始终沉默寡言.只听说他曾是秦王的敌人,所以被送到遥远的边疆,永远不得回到祖国.大草原上的人们虽然将他的事迹编成传奇,但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

      只知道,人们都叫他屠城校尉司徒.

      今天,我们能在史记的韩公子列传中,依稀找到这位屠城校尉的影子.

      屠城校尉司徒,据考证,也许就是被秦国派往北塞的韩公孙司徒卡,史载:”卡早年从屈子游,尝作雩舞之赋.好兵家申商刑名之学,手成兵法十九篇,韩非道,卡,申子徒也…”.

      韩国的公孙为什幺成为秦国的戍边将军?史记为我们流下一段较详细的报导.

      秦武公四年,坚守韩国霍邑已达两个月的韩公孙司徒卡接到韩王诏书,韩王决定再度向秦国臣服,?障壮龌粢禺志得意满的秦武王,亲自到霍邑接收.

      司徒卡接到诏书后,望宜阳三拜,然后换上朝见用的冠服,一个人骑马到了秦军的大营.围攻霍邑达两个月之久的秦军看到司徒卡,个个咬牙切齿,如果没有军官在场维持军纪,也许司徒卡早已被砍成肉泥.

      秦王的秘书,关内侯奥斯卡走出大帐,厉声责问道:”要你开门为什幺迟迟不开?不要命了?”司徒卡冷静地回答道:”我奉韩王王命,只献城给秦王,没听说献城给你这个无名小卒”!奥斯卡勃然大怒,马上拔出佩剑,这时帐里的秦王说话了:”让韩将进来”.司徒卡手按佩剑,昂然入帐.秦王的卫士拿着大戟将司徒卡环起来.秦王说道:”寡人就是秦王,你可以献城了吧”.司徒卡说:”我献城,但你们要保证城内人民的身家性命”!秦武王身边的大力士孟说火了,骂道:”那来这幺多话,只有开城,不准讨价还价”!

      司徒卡微微一笑,突然拔出佩剑,照着指在胸前的戟一撩,青光一闪,五六根大戟成了木棍,在秦王的卫兵还没来的及反应之前,司徒卡的剑已经斜横在秦王颈前.全帐的人都傻了.

      司徒卡说道:”答应我的条件,不然这营帐内的鲜血虽然只会流到五步之远,但是你们千里之境的秦国,都要为你戴孝了”.

      原本舒适地跪在毯子上的秦武王身体一下子僵硬了,脸色大变,连忙说道:”壮士…不,先生,请别介意,这只是个玩笑,寡人以秦国的宗庙起誓,不滥杀你霍邑一人,不滥取你霍邑一物”.

      司徒卡收了剑,秦王的卫士就要一拥而上,但又被司徒卡冷肃的眼神吓住.司徒卡说道:”感谢大王.作为臣子,要为社稷而死,作为邑宰,要为百姓乞命.大王既然已经赦免了全城百姓.司徒也该为国尽节了”.秦王忙道:”且慢,以先生的大才,应该为天下苍生多做些事.韩国已经差不多了,先生若不弃,到我们秦国,寡人必重用先生”.

      望着秦王诚恳的神情,也许司徒卡想起家里的妻子与老母亲吧.司徒卡向秦王深深作了一个揖:”臣司徒卡,愿降”.

      这个没心没肺的秦王,一生就喜欢直来直往,讲点哥儿们道义,他特别看不起那些巧言令色的政客,所以一上任就将丞相张仪撵走.看到自己帐下又多了个勇士,秦王乐了.秦武王高兴地说道:”我国的爵位,是以斩首计算的,斩了几个人头就升多大的官.我今天特许你以你从前为韩王立下的功劳计算在秦国的功绩.说吧,以前你大约杀了多少人”.太史公写道:”司徒卡想了一下,说道,这个月大概杀害了一百多个秦国战士,去年在宜阳打秦国佬,亲手砍了两个小指战员,战士好象七八十个人,敌人的血溅满我的甲?佻到今天都有一股腥气.前年打魏国佬,好象少了一点,五六十几个人吧,不含死在我箭下与刀下的魏地群众与干部.说到我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那时还在剿匪……”,”够了,够了”,秦王连忙喊停,这还是个人吗?简直是部断头台.秦王说,这样吧,我赐你一个九五大夫的爵位,怎幺样”?

      司徒卡答应了,?涨叶郧赝跛档篮”此后,我的剑将永远为大王效力,誓无二心”.秦王从毯子上跳起来,亲热的说道,”是一家人了,走,喝酒去…”.

      十天之后,这个秦武王偷偷溜到周天子的宗庙去开眼界,看到了代表秦国的鼎.秦武王一高兴,挽起袖子就将鼎举起来,结果鼎太重,不小心失手跌倒,被鼎砸断几根肋骨.当天晚上就在营帐中崩逝.

      秦国的新环境对司徒卡?詹挥焉片特别是在秦王崩逝之后,之前在司徒手下身首异处的秦兵家属正串连着要复仇.这时屠城的使者到了朝庭,西域被一个强盗军团搞的乌烟障气.新上任的秦孝文王庸懦无能,不大想管这事.急于避祸的司徒卡乘机上奏请求带兵讨伐,”愿振我王威于绝域,馘凶逆首领而献宗庙”,宰相甘茂想,死马当活马医吧,也就同意了.

      秦孝文王元年春,秦王拜九五大夫司徒卡为车骑校尉,出戍屠城.司徒卡的旧部少上造明辉为强弩左校尉,右更白杨为骑都尉,驷车戍长鲁达为轻车令,那个小?氖榘滤箍ㄕ飧鍪焙蛞丫?是大庶长了,也发表了一个摸金校尉兼人种大使,以作为司徒卡的监军,并负有对秦国以外的人种与财富进行调查的秘密任务.

      太史公写道,大军离开秦国的北墙时,司徒卡已经知道将永远不再回到祖国,于写下一段传世的名赋:

      ”树苍苍而郁兮,燕鸟欣欣而巢兮.顾漫漫而望故原兮,将寤梦而求索”.

      此后,中国的史传再也找不到关于司徒卡的记述.

      .....................................

      • 家园 会怪罪的。

        好文章只让看开头像话吗。赶快请示,要不给个连接也好。

        这位太史公篡改历史的本事前无古人哪。

        • 家园 这个这个, 放个转贴地方的链接吧

          http://dragon-door.net/forum/viewtopic.php?t=19653

          不是我转的啊, 估计骑士兄他们也不会怪我.

          不过啊, 脱离了当时的论坛环境看这个, 效果就有折扣了. 没办法.

          原帖, 已经不存在了.

        • 家园 篡改的多了,中华再起,黑甲,改的一塌糊涂,不过不是一个类型的
    • 家园 不错的架空小说

      不过以我来看,马其顿能和秦军交战就是奇迹了,西域各国,匈奴,都不是吃素的,还有漫长的后勤线........与其说马其顿,我更相信罗马军团能来。

      随便说一下,在马镫没出现前的这个重骑兵....是要打个折扣的。

    • 家园 请教个问题,西方战斗中禁止使用弓弩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记得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的弓兵十分活跃啊.

      • 家园 中世纪教会禁止的是十字弓

        相当于弩,因为这种十字弓不需要什么训练,一个农民也能使用射杀骑士,所以被禁止了。

        其实想想,或许就因为十字弓的禁止导致对火枪的钻研吧。

        现在想想,初期的火器和弩比起来,根本不占任何优势,欧洲却一直在上面下功夫,终于改变了战争的格局。

        • 家园 小弟以为"因为十字弓的禁止导致对火枪的钻研吧"的说法值得商榷,

           因为在1139年梵蒂冈颁布的法令,只是禁止在基督教徒之间的战争中使用十字弓,用它对付穆斯林或其他异教徒则被认为是完全合法的。事实上正是在十字军东征时,这曾一度在欧洲消失的兵器,得到不断完善并逐步提高了作战性能,待12世纪末时,已经在欧洲广泛应用了。如在1346年的英法克雷西战役中,法军便使用了热那亚十字弓兵,(雇佣军)。而要到14世纪,欧洲人在与阿拉伯人的作战中吃到了早期火器的苦头后,黑火药才开始大量介入欧洲内部战事。

          同意老兄早期火枪不及十字弓的说法,下表是部分兵器的杀伤力比较,可以看出十字弓,长弓,大占上风,

          兵器杀伤力的理论指数(TLI)

          兵器名称 TLI

          白刃战兵器(剑、长矛等) 23

          标枪 19

          普通弓 21

          长弓 36

          十字弓 33

          火绳枪 10

          17世纪的滑膛枪 19

          18世纪的燧发枪 43

          19世纪的来复枪 36

          19世纪中叶的来复枪(采用圆锥形子弹) 102

          19世纪末叶的后膛来复枪 153

          事实上,法国直到1566年才淘汰了十字弓,而英国直到1596年才正式将火枪作为步兵武器。同样,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特别是它的骑兵部队极不愿意废弃早已用惯了的弓箭。公元16世纪,土耳其的精锐骑兵拒绝用火枪代替手中的弓,因此从当时观察家观点来看,兵器的更换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直到17世纪末,十字弓和长弓才完全从战场上销声匿迹。

          这是因为,早期的火枪不仅杀伤力差,射程短,而且命中率低,射击速率慢,使用起来极不灵便。火绳枪已是如此,更不必说更早的火门枪了,早期的火门枪需两个人操作,改进后的虽可一人发射,但使用者却无法在点火的同时进行瞄准。

          早期火枪自东亚传入阿拉伯后并未有什么改进,倒是在工艺水平远高于阿拉伯人的欧洲人在手里,得到完善,从火门枪,火绳枪,齿轮枪,到燧发枪....,经过年长日久的发展,火器逐步代替长矛、十字弓和长弓,成为战场上主宰。

          PS.15世纪时,欧洲的火器发展已经将明中国抛在后面了,都是中央集权惹得祸。

          为何火器可以在困境中起步,原因之一是与十字弓相对于长弓的优势类似,即使用简便。

          如克雷西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当时的十字弓并不是英长弓兵的对手。不但在射程上颇有不及,十字弓360米,长弓400米,而我们的宋神臂弓是500米,(也有370米的说法),大致是因十字弓弦太重,抵消了一部分动能。而射击速率上更是差了5-10倍,(杠杆式5-6倍,绞弦器式10倍左右,神臂弓是踏发式,就是弩身前面装有一铁环,射手踏着弯腰铁环,将弓弦拉到位。射速上和欧洲杠杆式十字弓差不多。

          步兵经过短时间的训练便可很快掌握,(因为早期火枪无法瞄准,只要学会上膛,点火就可上阵,:P)相反,要有效地使用十字弓,就得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练习,而要真正精通则需数年时间的刻苦训练。更不用说对体力,技艺要求更高的长弓了。

          • 家园 唉,战争是火器发展的动力

            十字弓对异教徒可以,但是毕竟欧洲多打的是相互之间的战争,象东欧火器发展就比较低。

            其他的象你说的一样,火器在欧洲发展很快,是有他的优势的。

            不过关键之处,是战争,我觉得和集权没什么关系,和平时代没发展火器的动力,假如欧洲象东亚这样一直和平着,谁会去发展火器啊。欧洲在竞争中,逼迫自己疯狂的发展。寻找着进攻的武器,也许正是可怕的战争导致了后来欧洲的先进。而大陆这边,宋朝受到金蒙压力还发展了点,明朝初年火器大发展,但是打败蒙古后,对付游牧民族那就不是武器的问题,而是运输工具的问题了,而且明朝总体上还是强势的,末期受到压力火器才又有改进,清初开始火器也得到相当运用,但是清朝统治者出于骑射定天下的心理和火器太容易被平民运用的考虑停滞了火器研发,当然清朝一直的和平也是关键因素了,才导致近代的落后挨打。

            • 家园 呵呵,没错,战争是武器发展的动力,

              而战争又是和社会进步是互动的,人类今天的文明可以说是与天斗,与人斗斗出来的。

              十字弓是在历时近200年的7次十字军东征中得到的发展,这点在<<战争与武器发展>>这本书中已有详细说明,这里就不多说了。至於12世纪末开始,十字弓在西欧内部战争的大量使用,小弟以为,除了武器本身在十字军东征中得到完善,表现出相当的军事价值,与教会在第三次十字军失败后,对欧洲国家政治军事的影响力逐渐下降,传统军队成本过高,雇佣军的大量出现也有相当关系....

              武器发展当然会受集权统治的左右。,

              “但是清朝统治者出于骑射定天下的心理和火器太容易被平民运用的考虑停滞了火器研发,”这应该是集权干预吧?

              明代自成祖之后至嘉靖年间战争也不少,可是火器及对应火器的战术却并没有什么进步,究其原因不过是,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将火器开发和使用控制起来,甚至在一些不对等战争中禁止大量使用火器,官兵也好,武器也好,并没有在这些战争中的到磨砺.

        • 家园 其实也不能说初期的火器和弩比起来不占优势。

          要看从哪方面说。

          即使是最初的火器,发射后产生的破坏力,贯穿力要比任何一种弩都要强的。优势还是明显的,否则西方军事工业也不会下那么大的力气去研究一种没有希望的武器。

          初期只是弱在发射频率不如弩罢了,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冷兵器的武装就走上了消亡的道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