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终于看完《我的团长我的团》 -- 观望者

共:💬60 🌺1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终于看完《我的团长我的团》

    昨天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剩下来的三十多集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看完这片,首先要感谢的是某网吧老板,他提供了服务器和带宽,让我在闲极无聊的时候鼓捣电影站。同时要感谢的是我自己,没把自己看成疯子,这是多大的成就呀。

    我要骂那个发明下载工具那个,TM的让这世上很多东西来得比较快。快到您想不到就可以拿到一部很长的电视剧。当我满坏信心的拉回那片.在不辞劳苦地把它看完。真TM的累!

    为什么我骂?我被这片的一句台词感动了:“你不该骗我有不该有的希望!”

    我一论看完这部大街小巷热议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后,发觉没什么感动的,就这一句话.其实,八年抗战对于大陆的我一代来说,它是一场圣战.政府说那是一次苏维埃的圣战,我父亲说那是一次民族的圣战,我的在台湾的堂伯父说是他们的圣战。而我知道的抗战是一部民族的苦难史。

    我没上多少学,也没有什么主义。我特象这片里的那些小人物。最早让我对抗战有兴趣的是两个人。一个我父亲。记忆中我父亲给我画的一个画,一个带着M35头盔的士兵.还有他在晚上和人说起我住的后面小山包里曾经有过的悲壮的抵抗。一个外地来的新连队,一百七十多人用血肉之躯顶住日军一个联队的陆空联合进攻七个小时。另一个是南下的老干部.某天和去他玩的时候,电视里刚好放《血战台儿壮》。他就是曾经参加过那次会战的一个川军。

    到了互联网时代,网上出来关于抗战的东西多了。所以我也知道了一些。而最重要的是我父亲看到的我们这的那次抵抗的印象。

    我不知道兰晓龙看抗战史看到了什么,看他写的《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有很多他想说的话,或者我也想这样说话.但我没那水平说得出来.

    这片和前年那个《士兵突击》一样.十足的假片.这我可以理解,不假那叫戏?而这在中国上下一致,努力造假的国度里你拍不电视剧让大家上隐那就叫绝。比起其它,比如军事片。康红雷拍的片让大家感觉很是比较好的。其实做导演,要有点对得起观众才行,得让人看得下去。

    这《我的团长我的团》我怎么又说是假片呢?其实这些时间来,大家都进入一个反思期,都想想我们经历了什么。而在这样的思潮下自然会有人想起抗战来。像《亮剑》那样的好剧本拍出超烂的画面还有那么多人嵯之若芜。就是很多人对抗战的不理解所以才会有那样的效果。其实中国的抗战,能拿出来上台面的不多,除了政治原因外就是八年我们太无能了,死了那么多的人。说到底的敢拿出来凉凉的都稀少。而象《中天悬剑》那样属于没事找抽的片都要能说事。这片说的是什么?那是一个叫王劲斋的主,这主在湖北抗日。但他杀的老百姓比杀新四军多,杀新四军比杀国军多,杀国军比杀汉奸多,杀汉奸比日本人多。要是我们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地下也看到这片一定给气活过来。这王劲斋差点把老李的新四军五师打成灰,几次跑到四师的地盘上才缓过来.得,这个主都是主旋律了。

    于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今天看起来就很好看了.我也知道今天的电视剧也是商业性质的东西,不能强求有什么历史意义,而这能理解。但我说这片假我得有说法.

    假在那里?不管怎么说我们可以看出兰晓龙对远征军不是一般的有感情。他肯定读完了很多那个时候政治和军事的资料。

    这片第一假是那个所谓的炮灰团.第一,当时云南的地方部队中央调动不了,他们的装备和给养不会有问题,打仗一般都是做鸟兽散。想他们当炮灰?门也没有。

    而远征军里没有新的部队,第一次远征军全部是中国最后的,也是最精锐的部队,而且带上中国谨有的弹药。但第一次远征的失败,说是军队不行,那有点。主要还是人祸,主要还是英国人。这我不想说,应为我一说这很多人会说我扯淡.

    而让一个来路不明的部队去缅甸,那是没有过的事情。第二是回来后新建的炮灰团,那更不可能。那个时候中国那里还有什么钱来组建新部队?一般那些打散的部队,建制不完整的部队都整编了,扯这样一个团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假就是这片里的事情.其实它说的就是滇西反功的准备和反击。强度怒江,血站松山!

    特别是血战松山,霍魁章的二十集团军十万人在松山碰上一个碉堡和一个联队,结果这个集团军基本打废。这是三个中国最著名的血战之一。另一个是昆仑关,三十八集团军十五万对日本四万。第五军三万人攻日军一个大队,结果死伤一万多。还有一个是关家垴,十八集团军总部加一二九师带上山西绝死队两个总队三万多人对一个六百人的冈祁大队打到死伤万余竞不能全歼人家。不是说谁行不行,黄俄们别急,战争有它自己的法则.没那样的力量是打不了的)

    而在滇西反攻时的松山之战,一个日军大队让我们死了一万多人,我们在那里死战一个多月都不能越雷池一步。多少远征军将士回首落泪的地方。

    而《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看就是用今天的看法去意淫当年的战争。其实真能爬进去的话我想远征军的勇士们一定进去了,但事实是什么?

    看完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后,我想的是事实就是事实,它不能YY,你YY对不起死去的人,对不起今天的我们,对不起将来的中国人。其实,YY远征军有个好处是政治正确,但良心能正确吗?

    其实,中国军人在滇西反攻的时候,牺牲和困难绝不是现在的人可以想得出的。我相信兰晓龙知道那些困难。连他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接受那些勇士们吃下了那些苦也有的胜利。于是,他穿越了。他自己按他自己的想法来改造那场悲惨的战争。于是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我的团长我的团》。

    先到这,想想再说!

    关键词(Tags): #我的团长我的团(landlord)
    • 家园 撇开真实性,历史问题什么的不谈,这个片子看起来真的很烦人

      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实际最多20-25集就能讲完的东西硬整出43集来,拖沓的很,好几集长篇大论讲废话,尤其是看一个精神病患者在法庭上发神经都能扯个3,4集;一个沙盘兵棋推演参杂一堆可有可无,又实际上说明不了太多过程的战场片段;一堆重复又重复的灰色回忆。。。。。TMD幸好是网上下的,要是不能快进的话那真得烦死。这么拖沓的片子我还真看完了,唉,看来最近是太无聊了。。。。

      我们看片子是为什么,为消遣,为娱乐,为打发时间,也许有时候也是为了找到一些共鸣跟感动。团剧本来是可以有内容来制造共鸣跟感动同时也不乏娱乐性的,毕竟他取材自那么一段风云为之变色的历史故事,可是拖沓的剧情,充斥期间的伪无厘头把这一切搞得支离破碎,战争片不像战争片,故事片不像故事片。国剧什么时候才能弄出个像兄弟连那样的东西?!人家短短十集,有娱乐效果,有火爆场景,有丰富内涵;反复看好几遍都不觉腻味。

      另外说下,运兵那架飞机盟军不应该是用C47吗?为啥怎么看都想俄制的东西。

    • 家园 围观一下。
    • 家园 《团》剧的目的并不是反映某个真实事件

      楼主看来没有读懂这个片子。呵呵,兰晓龙就是一文学青年,你得脑袋转几个弯才明白他在说什么。

      《团长》这个片正和套用一个诠释——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你要说是在反映哪个历史场面,那肯定是假的;但你要说它是在反映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那它是真的。

      《团长》这个片子,其实并不单单是为了描写军旅生活;它其实是编剧对于我们民族缺点的思考。《团长》里反映的很多问题,其实今天依然存在,并没有完全改掉。今天的中国人中间也不乏像炮灰们那样,浑浑噩噩、只知道生存,放弃了理想和尊严的人;不乏像虞啸卿那样,空有热血,但在现实面前最后不得不低头的人;不乏唐副师长那样精于个人算计,视他人生命为晋升阶梯的人。那些炮灰们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却都是国家精神沉沦过程中的典型,很多人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影子。只不过是我们现在的国力比那时候高了,所以这些缺点显得不那么明显了。《团》剧反映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民心、士气、国运都衰落到了极点,这样反映出来的缺点就更加明显。借小书虫子的口问观众:我们历史上那种精神到哪里去了。也是多次体现出需要把“失去的魂”找回来。(所以龙文章家的职业被安排成招魂师,并多次提到“魂”这个东西。)

      再多说一句,我挺不喜欢小书虫子这个人的,但是这个话由他来问是对的。他的特点是“纯”,只有理想,不懂得现实,不肯跟现实妥协,是照亮这个灰暗国家的一根划着的火柴;这是他跟虞啸卿的区别。正因为如此,编剧安排他在第一次正经的战斗中就被打死了,暗喻他做法并不完全合理,因而是脆弱的,但他的死至少引起了烦了的思考,哪怕这种思考只是那么一瞬间。

      在这个背景下,把民族、国家的缺点彻底暴露出来,从而引发思考。似乎《团》里并没有完全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剧中TG的游击队是一个亮点,但似乎做为答案还不够完整、充分。从强渡前烦了说的,他看到死人了,他们跟他说“打过来,不要死”,然后烦了说他们都还干净了,好像反映的是人不但要追求活着,还要有尊严、有责任感地活者。

      总结来说,《团长》就是一部借着“抗战”这张皮来促使大家思考民族、国家精神的片子。(其实《士兵突击》何尝不是这样呢?)

      所以楼主要是抱着看纪录片的目的来看这个剧肯定是要失望了。不如抱个只求神似的态度看这个片子。

    • 家园 12岁看过邓贤《大国之魂》的静静的飘过

      文章不错,只是“黄俄”一词颇为刺眼,楼主可否修改一下?

    • 家园 【讨论】这篇文章的例子都是假的

      不可信,抗战很艰苦,但决没有作者说的那么不堪,这文章的作者在当时一定是汉奸,在现在只能让人作呕.

    • 家园 还有什么“苏维埃的圣战”,从来没有这种说法

      就是老共,也喜欢把抗战往民族上说,顶多不过是谁出了多少力的问题。“苏维埃的圣战”那是红军和国军的战争。

      至于假不假,就说你所说的伤亡,片中川军团一开始就打得只剩下一个人,惨不惨?血战南天门,一千多号人只剩下十几个,惨不惨?

      你觉得要怎样才叫真实?血战松山只不过是战法问题,要是一开始就用工兵掘进爆破,根本不至于死那么多。滇西反攻伤亡比驻印军总体伤亡大得多,主要恐怕还是因为国军指挥组织的问题。国军将领不顾惜士兵生命,拿他们的牺牲作为“成仁”的榜样和自己升官的阶梯,片中不正有所反映?而与此同时,国军下层官兵的英勇,这个你想必也是知道的,何尝也不是有所反映?作为主角的龙文章,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并不是什么高大全的人物,要说真,恐怕此片比过去大多数片子都要真实。

      怎么就YY了呢?此片的中心,我看很大一个就在于,人不管怎么活,也要有个精气神!有了这个,哪怕是川军的双枪兵,也能成为英雄好汉,没有这个,哪怕是德械师,那也是一群鸭子!

      其次,比起士兵的突击,还说到了关于生命的问题,要爱惜生命,爱护生命,战是为了救命,而非单纯的杀戮。

      再次,当然还可以说到很多,但我认为都是次要的。

      此片的现实意义很明显,现在的社会就很像当时的民国,缺乏信仰,人群涣散,此外,腾冲远征军老兵的故事我相信是作者的创作源泉之一,前不久才看了有关现在仍生存在那里远征军老兵的报道,非常催人泪下,然而这个并不只是宣扬善待英雄而已,善待英雄的背后是什么呢,就是要振兴人的精气神,不善待英雄的人群,社会是恶毒的,不健康的,腐烂的。

      不必每次都一定要联系什么腐败之类来谈,一码一码的谈好一些,再说,此片其实亦涉及到此类问题,但是不管是腐败也好,敌人也好,作为个人是该只是抱怨呢,还是战斗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