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和镜山口兄,贴旧文一篇----家在三线(0) -- 奔波儿

共:💬28 🌺1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和镜山口兄,贴旧文一篇----家在三线(0)

    我家调离“三线”,迁到湘江之畔,已经过去了二十一年了,可自己一直把那儿当作自己的故乡,毕竟自己的少年时光是在那儿渡过的。

    “三线”工厂一般都有个代号,比如说“012基地”,“813厂”,“10号信箱”。读高中的时候,俺所在的班是从全地区的三线工厂的子弟学校招来的,听同学一吹呼,才知道他们家所在的厂有的是搞原子弹的,还有搞导弹的。同学家所在的厂,一般在深山里,但绝对有很好的公路通达,而且大多是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

    我们家所在的厂,是从东北迁来的,主要是生产民品,所以保密级别较低,故离中心城市很近,四周为稻田和村庄包围。工厂有自己完整的生活设施,都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和技校,大点的工厂还有自己的职工大学。语言和生活习惯与外面迥然不同,由于厂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所以都说普通话。听老辈人讲,刚建厂那会儿,厂里盖起的家属楼都是四层的,当地老百姓都没见过这么“高”的楼,十里八村的老乡纷纷跑来瞧稀奇。

    听老爸说,他们出差到上海、北京办事,必须住在指定的招待所,根据保密级别,还有什么“一机部”、“二机部”、“三机部”等的差别。

    关键词(Tags): #如烟往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家住三线

      四机部1036所

    • 家园 我也来自三线地区啊,献花
    • 家园 好文, 献花!

      我有2位大学同学分到四川江油. 我后来工作的单位在建'三线'时曾分了一部分去四川. 我们的头那时反对迁'三线', 差点被打成反革命.

    • 家园 握爪

      我家所在的厂原来也是从东北迁去的。离开三线厂以后过了数年,基地的某几个分厂又再次搬家,据说搬到湖南某地,当然,是改民品了。

      元旦时我还和一群小学同学,或者说,是“同一个基地”里出来的“战友”聚会。一桌人不是同学,就是校友,而且数个的父母是同事。反正都是子弟学校出来的嘛。

    • 家园 一机部二机部有级别差别吗

      我怎么觉得是分工不同啊,好像是从一到八吧

      • 家园 从保密角度讲, 是有的

        一机部(第一机械工业部)主要是机械工业, 机床生产.

        二机部是核工业, '两弹一星'时期的保密度极强. 研究所有警卫连, 工作人员的工作证都是分通行区域的, 听说能上三楼, 但可能不能上四楼(有持枪卫兵检查工作证).

        出工差的介绍信特吓人:

        "该同志负有重任, 大江南北各公安部门须放行, 并提供帮助"(大意, 听说的)

        三机部航空, 七机部航天

        四机部电子, 五机部兵器,

        六机部船舶, 八机部导弹

    • 家园 秦岭南北的三线工厂

      现在都已经迁到了大城市附近了,我大哥他们就到了成都(本来可以到重庆的,因为原来老厂是从江苏迁来的,厂子里的一些人想要回江苏,结果最后事情也没有办成,重庆原定的地盘也没有了),我表姐他们到了重庆。这都是四川境内的。

      知道有一个朋友是从陕南迁到西安的,他们单位是做材料的(好像是稀有金属),父母也是湖南还是湖北的,跟你好像有些共同点。

      我以前每到假期都去我大哥那里过,那种山沟里面,生活异常单调,但与周围的农村相比,又要让人羡慕了。

      献花。

      • 家园 呵呵,应该不是同一个人

        我家以前所在的厂是机械方面的,没有动窝,现在已经成了空壳。不过,常言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家园 【原创】家在三线(#)

      前面那几篇是几年前写的旧文(所以年代上面稍微改了一下),纪念一下自己的一段经历。

      记得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同学朋友问我的家乡,我都很难说清,因为我可以和三个省扯上关系,母亲湖南,父亲湖北,而自己出生在陕西。刚开始,还需要和别人解释一下,可似乎别人觉得不可理解。也难怪,大概只有三线走出的子弟才有这样奇特的籍贯和家乡。

      我们家当年所在的某个信箱,是一个被稻田包围着的独特的小社会,工人和技术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大家都说普通话,有自己的工厂区和家属院,有自己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技校,有自己的自来水厂、煤厂、粮店、菜店、商店、理发店、洗澡堂、电影院……。每天的清晨和中午,厂区的广播总会响起《步步高》,催促大人去上班,孩子们去幼儿园或者学校;下班的时候,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各家的大人返回那一排排四层的红砖或者青砖砌成的家属楼,然后从一个个温暖的小屋飘出饭菜的香味。晚间,偶尔会响起孩子的哭叫声,那是因为某位脾气暴躁的父亲在请儿子吃“竹笋炒肉”;楼下常听见,某位母亲在喊孩子的名字,那家孩子准是跑到别家疯玩,忘了回家。那些日子,我们打打闹闹,我们无忧无虑,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

      现在的三线厂,早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也许就那么在历史的某个角落逐渐消逝。唉,留个足迹吧,为那些过去的三线岁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