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九一八 中国古塔秘影 -- 萨苏

共:💬27 🌺8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一九一八 中国古塔秘影

    [平面媒体用文用图,请勿转载 – 有朋友对这一条有些疑问,特别说明一下。由于一些照片或者资料比较珍贵,我和平面媒体合作的时候,通常双方都对文件流入网络比较担忧,那样对于平面媒体来说影响是比较大的。

    然而,萨也很愿意将这些内容放在网上,与大家分享,同时自己也能学到很多东西。这就有了一个矛盾。

    所以,我希望大家看到萨的提示,请帮我一个忙,不要转载。我只是在西西河与自己博客贴这些文字和图片,毕竟读者有限。这样,网上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内容,编辑朋友也不会因为这个遭到上边的批评,可以两全其美。如果总是看到被转载,萨就有些为难了。让我们互相体谅一下,谢谢。

    萨苏 ]

    在日本搜集到的老照片中,有一批一九一八年日本记者和建筑专业人员到中国拍摄的作品。萨目前在整理这些照片,一边整理一边觉得颇值得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因为这些照片,似乎都不曾在国内见到过,或可称作独家。虽然在今天的世界里,这些风景还可以找到它们的影子,但已经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了。人都有一颗怀旧之心,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旧日中国的影子吧。

    从哪里开始呢?

    就从中国的古塔开始吧。

    1.雷峰塔

    点看全图

    雷峰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 “黄妃塔”。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宋明等代,此塔屡遭破坏。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雷峰夕照”名播遐迩。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坍塌。1999年重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日雷峰塔

    雷峰塔最早的照片,是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拍摄的,与这张照片角度颇为相似,但八年过后,雷峰塔显得越发沧桑了。雷峰夕照,夕阳与古塔,或许方是真正的韵味。

    雷峰塔的名声并不太好,因为它压过白蛇。不过抛开白蛇的传说,雷峰夕照还是有它的魅力。毕竟,谁也不能总是年轻的。

    有位叫南剑的朋友收集了不少雷峰塔的老照片,(外链出处),不过我没有看到这张,或许可算是一个补充吧。

    2.保俶塔

    点看全图

    保俶塔——在葛岭之北宝石山上,吴越王钱俶当朝,深得民心,百姓虑其不永,筑塔于宝石山上以保之,塔名因此而得。凡九级,屡建屡废。晴时浮屠撑云,金碧排空,七宝玲珑,足可观赏。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说。为西湖之标志。现塔为六面七级实心砖塔,高45.3米,为1933年按明末以后的原式样重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日保俶塔

    今天的保俶塔既然是1933年建造的,那么,照片中的保俶塔,或可称作“原装”吧。看起来,1918年的保俶塔保存依然十分完整,为何要在1933年重建呢?这个谜萨可就解不开了。

    3.芜湖“长江富士”塔

    点看全图

    这是一座我无法找到出处的古塔,似在长江的沙洲之上。按照日文说明,它应该拍摄在长江芜湖下游,远处的山峰形状酷似富士山,故此日本记者们纷纷将这里的景色称为“长江富士”。

    然而,在芜湖的资料中,我却无法查到这座塔的记载,所以,只好留待有识者考据了。如果没看错的话,这是一座残塔,经历历次战乱,今天还是否存在,恐怕也是难说了。

    4.武汉保通寺塔

    点看全图

    此塔即宝通寺洪山宝塔。该塔屹立于洪山之巅,原名宝通塔,后更名为洪山宝塔,系1280年前后为纪念慈忍法师募建。塔高45.6米,砖石结构,分七级八方,设计精妙,为荆楚之最;塔顶系6.5吨紫铜铸就,可见建筑者之立意久远,企盼永恒。洪山宝塔内没有一块木料,全部由石头,墙砖垒积而成,特别坚固.从下到塔上只有一条很窄的通道,只能容下一个人,若同时有人从两个方向相遇,只能在该层的平台等待一边先行。由基层拱门而入,拾级盘旋而上,登顶远眺,楚天风光尽收眼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日宝通寺塔

    按照日文说明,这个寺塔应该在九江,初步判断是摄影者弄错了。但是看来塔体颜色和格局略有出入。似乎1918年照片上是四棱塔,而武汉宝通寺塔则是八棱,到底这座塔是不是在武汉呢?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吧。

    只是,塔下禅院中的老僧,让我只有四字的感慨 – 水深土厚。

    5.当阳玉泉寺铁塔

    点看全图

    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关羽的朋友僧人普净结庐于此。玉泉寺前三园门北侧青龙山馀脉冈地上有玉泉铁塔一座。铁塔本名“佛牙舍利塔”,俗称“棱金铁塔”、“千佛塔”,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为重瘗唐高宗、则天皇后所授舍利而铸建,仿木构楼阁式,八角十三级,通高16.945米,重26472公斤。铁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地宫为石质六角形竖井,内置汉白玉须弥座,座上置石函三重,函中供奉舍利;塔基、塔身均为生铁铸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日玉泉寺铁塔

    这可能是保留最完好的一座塔了。

    点看全图

    这是当时玉泉寺的住持和僧众,如果对照寺院史料,或许连名字都能查出来的。

    6.庐山西林寺塔

    点看全图

    庐山西林寺属于庐山三大名寺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寺内有《十八罗汉图》,《五百罗汉图》等画卷,《大藏经》及各类佛学经典图书千余册,晋、明二代碑刻、塑像数件,其中以七层千佛宝塔最有特色。千佛塔又名“砖浮屠”,唐开元年间由唐玄宗敕建,塔内供佛像千余尊,高46米,为七层六面楼阁式砖塔。在千佛塔旁边的石碑上,有北宋苏轼所题的《题西林壁》。由于年久失修,地基受力不均等原因,导致塔身倾斜严重。2005年3月,有关部门对该塔实施了纠倾工程。2008年5月,对千佛宝塔进行维修加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加固后的西林寺塔

    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比塔还有名。不过,看老照片中的西林寺,似乎更有静气。

    7.正定广惠寺华塔

    点看全图

    广惠寺因固有华塔又称华塔寺。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该寺建于康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根据塔的结构形式和第一层内壁上正隆六年(l161年)墨迹推断,该塔应为辽金时代遗物。

    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日广惠寺华塔

    从外观看,这座塔肯定也经历了维修,不知道是何时何人将其修复到今天样子的。看到介绍中此塔有乾隆题诗两次不禁微笑,这个风流皇帝,看来真是有好东西就不会放过阿。

    8.香炉峰天地寺墩塔

    点看全图

    这又是一张没有头绪的照片

    原文介绍中看不到这个香炉峰属于何地。它下一张照片是庐山五老峰,因此我怀疑此塔也属于庐山。庐山的资料中找不到这座塔,但是有天地寺的纪录。记录曰“周颠是个和尚,他在世时只会说一句话,“还我和平”。朱元璋在鄱阳湖打败陈友谅后,军威大震,周颠去见他,嘴里高喊:“还我和平”。用火烧他,烧不死。投进水里,淹不死。囚禁起来,不给他饭吃,囚了23天,他还是照样狂叫:“还我和平’。再给他饭吃,他一下吃了23碗还吃不饱。忽然之间杳无踪迹。过了3 年,朱元璋做了皇帝,即位伊始,得一场大病,百治不愈。庐山天地寺和尚以周颠的名义送药上京。朱元璋一服,病愈。感慨不已。

    郭沫若后来考证周颠真的是个疯子。呼叫“还我和平”的疯子,可也真够罕见的了。

    这个寺,今天还有么?查不到资料,但是,塔,看这个残缺程度,估计是不会存在了。

    [完]

    这类文字图片整理,颇费力气,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写了五个小时,惊怖。吃一碗油炒面补补脑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真是好帖。古建筑啊?梁思成先生地下有知会感激您的。花!
    • 家园 【战前日本驻杭州领事馆就在保俶塔下】不知萨苏有照片吗?
    • 家园 关于为啥在1933年重建,我的猜测如下

      自1930年起,越来越多的达官贵人在山下的北山路和半山腰上建别墅和公馆,于是日渐破败的保俶塔就显得有碍观瞻了。而33年的重建也是以修建为主,所有塔刹铁构件均为明代旧物。保俶塔在历史上也一直处于修缮中,元明清三代六次修缮。其次,三十年代初期,杭州处于一种大建设时期,杭州的交通建设(34年开始建钱江大桥),西湖疏浚等各项市政工程陆续展开,而这个期间顺便重建保俶塔也在情理之中,之所以没有去重建雷锋塔,我想主要还是和白蛇传有关,毕竟它有象征封建压迫的嫌疑,不重建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的塔于70年代中期又经历一次修缮,整修了塔基座,修理石墈,增设围栏。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模样了。

    • 家园 【求助】萨老大,能否授人以渔?

      我这个小兵,是从新浪你的博客追到这里的。也经历过这里前段时间被封。一直都很佩服河里老大的考据功夫!!!想请教老大,类似这篇文章中细节是如何考据的?(如:放狗之类如何用关键字?因工作时不时也要找东西,始终不得快速找到有用信息,用简单的逻辑关联也常常找不到满意答案。)我想也有许多朋友们需要这个方法,谢谢!

      • 家园 我觉得吧

        您“始终不得快速找到有用信息,用简单的逻辑关联也常常找不到满意答案”

        是抓不住需要找的东西的重点的缘故。

        而且像类似本贴,只要找专题书籍就行了,地方县府志,中国建筑史塔类建筑……等等

        • 家园 【求助】谢谢你的指点,能否再多说两句?

          问这个问题主要是想帮工作中找到方便。如萨大这篇“雷峰塔”这个小段,如何从网上找到这个资料的(有位叫南剑的朋友收集了不少雷峰塔的老照片,(链接出处))?如果用网下找当然是另外一件事了。

          我开始试着用google“雷峰塔 照片”,一进马上发现不对。再改为“雷峰塔 老照片”,这个关键字如何选,或者逻辑关联如何定?还是没老萨找到的这个介绍的这么详细。

          主要是想学会在网上找到有用信息的快速方法,请老大及高人再出手给我这个小学生扫盲。在此鞠躬!

      • 家园 这个不是一句话容易说清的阿

        事实上本文我的考据并不成功,您看到了,有很多疑案都交给大家乐

    • 家园 香炉峰在庐山

      李白有些有关香炉峰的诗句,如“日照香炉生紫烟”(观庐山瀑布)、“香炉瀑布遥相望”(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不过庐山我没去过。

    • 家园 宝通寺洪山宝塔看上去是六棱

        庐山有个香炉峰。

    • 家园 在芜湖待了十几年也不知道所谓长江富士是什么地方

      不过,有这样几个线索可以提供

      1,寂寞沙洲冷……如果是长江中的沙洲的话,可能是曹姑洲

      2,曹姑洲旁,四褐山上有塔,相传建造于康熙年间,名叫文峰……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嗯,看造型有点像,如果上面再多一层就更像了。老萨给的图是四层的,现在的图是三层的。

      但是,如果不强调在沙洲上/旁的话,还有一座残塔更像,中江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沙洲不会有那么高的“山”
        • 家园 所以我也没看懂

          如果照片是中江塔的话,角度是站在江中的船上向芜湖市区眺望

          那么那个山寨版富士山就可能是市区内的山……好吧,我怀疑那是赭山,海拔84.5米(这明明就是丘陵呀)

          推理如下——证明,不是证伪

          芜湖市城区图上没有中江塔,不过其地理位置就在关门洲这里,也就是六中、中山桥附近。

          在这个位置,离这一个点最近的山体是赭山。稍远还有神山,不过神山海拔还没超过赭山,才66米呢。如果站在江上往岸上看看不到更近的海拔85米的赭山,那就更没指望看到远处的海拔66米的神山了。

          这是张照片是站在中江塔——赭山一线附近的镜湖公园看赭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和富士山不太像,一定要说的话,也就是平顶仍然是那个平顶了……。在1918年,赭山还是无主荒山,后来历经日军、国民党政府占领和本地民众盗伐破坏,难道因此造成了山体形状有所变化?

          另外一点对不上的是,如果塔是中江塔、山是赭山,那么拍摄者应该是在长江芜湖段的南端这里拍摄的。问题是,长江在芜湖这一段是由南向北的,也就是事实上这一段江面在芜湖市区角度来看是上游,而非老萨所说的下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