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孔老二罪恶的一生-------斗胆再批祖师爷 -- 白求恩

共:💬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孔老二罪恶的一生-------斗胆再批祖师爷

    孔老二罪恶的一生

    斗胆再批祖师爷!!!

    -----------------------

    春秋时代,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如火如荼的奴隶起义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猛烈冲击着奴隶制统治的基础;失败的奴隶主阶级,千方百计企图恢复自己失去的“天堂”。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

    就在这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孔丘,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今山东)。孔丘排行老二,所以又名仲尼,祖先本是宋国贵族,父亲孔纥是个破落的奴隶主。 孔老二念念不忘自己是奴隶主贵族的后代,他从小迷恋贵族老爷的生活,喜欢用小碗小盘做祭

    从十五岁起,孔老二就下死劲学习周朝奴隶制的典章制度,学习奴隶主贵族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梦想将来出人头地,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孔丘切望结交有权势的人,一步步爬上政治舞台。有一次,鲁国新兴地主阶级分子季孙氏设宴招待宾客。刚死了娘的孔老二,认为自己是贵族后代,不顾身上披麻戴孝,也赶去参加宴会。还没踏进季孙氏家门,季氏的家臣阳虎迎头给他一顿臭骂,把他赶下台阶。孔老二意识到,新兴封建社会势力抬头,奴隶贵族就要倒霉。他咬牙切齿要为复辟奴隶制卖命。孔丘十九岁成婚,第二年生了个儿子。鲁国国君昭公特地送来一条鲤鱼作贺礼,孔老二受宠若惊,给儿子起名叫孔鲤,巴望他有朝一日重振家业,光宗耀祖。孔丘一心要复辟,一心想当官。到了二十六、七岁,总算来了机会,当了个“乘田”,职务是管牛羊;后来又当“委吏”,就是仓库会计。孔老二不嫌官小,干得很卖劲。他要为今后向上爬,打下个基础。

    孔丘三十岁左右开办私塾,广收门徒。他严格规定招生的阶级界限,当时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根本无权入学;他向学生勒索学费,谁要来报名,他就伸手说:“你能交纳十条腊肉做见面礼,我才肯教。” 能在杏坛听孔老二讲学的,都是贵族、当官人家的子弟。孔老二利用讲学,聚徒结党,培植复辟奴隶制的吹鼓手。他压根儿不是什么“全民教育家”。春秋末期,各地经常爆发奴隶起义。有一次,郑国奴隶大暴动,夺占禁地萑苻,统治阶级万分惊慌。孔老二对奴隶造反怕得要死,恨得要命,竭力主张镇压。郑国的奴隶主贵族残酷镇压这次暴动,杀害了所有起义的奴隶。孔老二大声喊好,叫嚷什么:“对奴隶太宽大,他们就要造反;只有严厉镇压,才能斩草除根!”杀气腾腾,充分暴露了他反对革命的狰狞嘴脸。

    鲁国当时有孟孙、叔孙、季孙三家新兴地主,势力很大。家臣出身的季孙氏,按照周天子的排场,用**人在家庙里作乐起舞;祭泰山原也是周天子的事,可季孙氏照样去祭了泰山,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孔老二认为这都是“不守本分、犯上作乱”的行为,火冒三丈地骂道:“是可忍,孰不可忍!”鲁国国君失权,孔老二也忧心忡忡,说:“这样发展下去,真是太危险啦!” 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的势力越来越大,逼得鲁昭公在国内站不住脚,只得逃亡到齐国去。孔老二尾随主子来到齐国,一路盘算着如何托人情、拉关系,从国君齐景公那儿捞个一官半职。齐景公果真接见了孔丘,并向他请教政事。孔老二便大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君王要象君王的样子,臣子要象臣子的样子,这样才能维持奴隶主统治的旧秩序。他把这一套道理叫作“正名”。景公听了连声称赞:“对对对!如果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那我即使有满仓大米,也吃不成太平饭啊!”一语道破了“正名”维护奴隶制的反动实质。孔老二还提出要“兴灭国,断绝世,举逸民”,就是要复兴灭亡了的奴隶制国家,接续断绝了世袭地位的贵族世家,起用被赶下台的旧贵族。这套全面复辟奴隶制的反动主张,颇得齐景公的赏识。景公一高兴,就要把尼厍地方的田地赏给孔丘。执政大臣晏婴反对道:“孔老二这帮儒生专门招摇撞骗。周王朝早已衰落,老一套的制度早就不中用了,他还要开倒车。重用这种人必定坏事!” 景公不敢重用孔丘了,下次见面时就不再请教什么,只是找个借口说:“我老啦,没有精力任用你来做一番事业啦!”孔老二一听,顿时凉了半截,只好作收拾行李滚蛋的打算。

    三十七岁的孔丘,灰溜溜地回到鲁国。他对当时在鲁国掌权的季氏新兴封建势力十分敌视,认为是“乱臣贼子当道”,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便打定主意躲在家里授徒讲学,扩大自己的反动影响。孔老二教学生,离不开一个“仁”字。他提出“克己复礼”这个复辟奴隶制的反对纲领,说什么“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周礼,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你的统治。 “仁”是孔老二反动思想的核心。鼓吹“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就是妄图复辟殷周奴隶制,把历史车轮拉向后退。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再三叮嘱学生:仁者必有勇,只有凶狠对待奴隶和革新派,才能维护奴隶主的统治。有个名叫樊迟的学生,要求把“仁”的涵义讲讲清楚。孔老二换上一副正经面孔说:“仁就是爱一切人。”他一忽儿对血腥屠杀奴隶大声叫好,一忽儿又鼓吹爱一切人,这分明是骗人的鬼话。樊迟他们都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在讲坛上,孔老二总是满口“仁义道德”。一次,有人跑来问孔丘: “我有个老乡,为人正直,他父亲偷了羊,他就去揭发,这算不算讲道德?”孔老二冲着他说:“我认为,老子偷羊儿子隐瞒,这才称得上为人正直!” 原来在孔老二心目中,互相包庇就是“仁义道德”。学生们听不下去,旷课的越来越多,有时跑得只剩颜渊一个人。颜渊是孔丘的得意门生,他告诉孔丘:有个叫少正卯的也在办学堂,讲的是革新道理,把同学都吸引去了。

    少正卯是新兴地主阶级政治思想上的代表,常和奴隶制代言人孔丘唱对台戏,他公开宣称:“有人死抱住西周奴隶制不放,想复古开倒车,一定要碰得头破血流!”孔老二对少正卯恨得直咬牙,可一时也没什么办法。公元前513年,晋国的革新派,把限制奴隶主权益的法律条文刻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一来,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地位受到了限制和打击。“铸刑鼎”也震动了鲁国社会,孔老二的学生议论纷纷。孔老二对这事大加反对,气呼呼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晋国铸刑鼎,岂不要闹得贵贱不分、国家不象国家的样子了吗!”他忙着把三五成群的学生驱散。

    当个教师,孔老二觉得很不得志。他懂得,要搞复辟就得手中有权,因此动不动官迷心窍地问学生:“一个君子能一天没有官职吗?” 学生回答:“不能。”孔老二连连点头:“我三个月做不到官,心里便惶惶不安。” 转眼几年过去了,孔老二还是没捞到官儿做。一天刚下课,学生前来报告:“阳虎派人来,说什么要老师去拜会他。”“阳虎?”孔丘一听这名字,就想起年轻时在季孙氏家门口被他臭骂过,便说:“你告诉他,老师不在家。” 学生觉得很为难:“这……这阳虎近来很得势,连他那个主子季氏都操纵在他手里。再说,人家还送来一只火腿做礼品呢!”孔老二灵机一动,关照把火腿收下再讲。几天后,他打听到阳虎不在家,便装得一本正经地去拜访阳虎。事有凑巧,在回家的路上,正好和阳虎撞个正着,孔老二只得老着脸皮耍起两面派手法,同阳虎打招呼。阳虎要他找机会弄个官儿做,他连连点头称是。

    不久,季氏另一个有权势的家臣公山不狃,和阳虎联合起来反对季氏。公山不狃在季氏老家费都起事,他和阳虎知道孔丘一向反对季氏,就派人邀请孔丘去费都当参谋。孔老二动心了,很想到费都去。学生子路反对道:“老师天天讲君君臣臣,而今公山不狃犯上作乱,你为什么要上他那儿去当官呢?”孔老二扯下遮羞布,说:“周文王、周武王当初不也是从丰、镐两个小地方起家的吗?那我为什么不从费都起家!” 正当孔老二跃跃欲试的时候,传来了阳虎事败出奔齐国、公山不狃暂时按兵不动的消息。当官的迷梦破灭了,孔老二一声长叹:“唉――我五十岁了,事情办不成,是命中注定呵!”他动不动把“天命”挂在嘴上。孔老二要学生们记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还胡说什么“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奴隶主是天生聪明的上等人,奴隶是下等的愚民,永远不能改变。他宣扬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天才论,把这些黑货作为奴役人民的精神枷锁。

    然而,五十岁以后,孔老二突然爬上了鲁国的政治舞台。以鲁定公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在鲁国重握大权,重用孔丘为鲁中都宰(主管首都的行政官),后来又把他升为掌管工程的司空、掌管司法的司寇,并代理宰相职务。孔老二上台后,立即为维护奴隶制干了两件事。首先,他向鲁定公献计:“照老规矩,当大夫的不得私自建筑都城。如今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在费都、成都、嗝都各霸一方,乃是心腹大患,非把三都摧毁不可!” 毁三都就是镇压新兴地主阶级,鲁定公当然很赞成。孔老二便发兵攻毁了嗝都,又攻毁了费都。成都比较坚固,孟孙氏和家臣们决心抵抗,鲁兵攻了几个月攻不下来,只得作罢。

    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被暂时削弱了,孔丘接着就把革新派人士少正卯逮捕,捏造了五大罪状:一、通古今之变,是个危险分子;二、不走正道,实行革新;三、花言巧语,鼓吹革新道理;四、丑化奴隶制;五、宣扬反对奴隶制的理由。孔老二专横地认为,少正卯每一条罪状都可以杀头。他凶相毕露,终于以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淆乱是非的罪名把少正卯处死,并将尸体示众三天,以此威吓革新派人士。这是垂死的奴隶主贵族对新兴封建势力的残酷镇压。新兴的封建社会势力,决不会容忍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专政。他们用离间计,使热衷吃喝玩乐的鲁定公整天沉醉在歌舞中,对孔丘十分冷淡。

    孔老二预感到前景不妙,试探着向鲁定公提出辞职。定公并无挽留的意思。五十五岁的孔老二只得带上一帮学生离开鲁国,梦想到其它国家去兜售复辟黑货。临行,他想起子路有个近亲是卫国国君的宠臣,可以拉拉关系,便决定先去卫国。孔老二百般钻营,见到了卫灵公,又把“君君臣臣”、“克己复礼”、“兴灭国,断绝世,举逸民”等一整套复辟主张推销一番。卫灵公答应按鲁国的标准给他吃用。卫国新兴地主势力对孔老二早有戒备,他们警告卫灵公:孔老二随身带着一帮人,万一他们搞阴谋,可不好办!灵公不得不防,派心腹监视孔丘。孔老二进进出出,这个人都跟着。 孔丘受不了这个罪,住不数月,就和学生们匆匆离开卫国。

    刚走到卫国边境匡城(今河南长垣),冷不防,路两边杀出几百个农民,把他们团团围住。这些农民是刚从奴隶制枷锁挣脱出来的,他们知道孔老二到处乱窜,目的就是要复辟奴隶制,让奴隶主贵族重新骑在他们头上,所以非要杀死孔老二不可。孔丘那班学生,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束手无策。匡城的农民把孔丘一伙包围了五天,不许他们走动。孔老二躲在车子里自吹自擂:“我是中国文化的继承人。如果老天要毁灭文化,我就完啦;如果老天不要毁灭文化,匡人能拿我怎么样!”他又搬出“天命”论给同伙打气。 最后,孔老二耍花招,让学生出面向农民苦苦哀求,这才解了围。

    他们一伙七零八落地来到黄河边,正想渡河到晋国去,忽听得晋国当权的赵简子杀了两个旧贵族,孔老二吓慌了,不敢入晋。他怅然望着滚滚东流的浊浪,长叹一声: “天哪!我不能过黄河,大概也是命中注定吧!” 没有别的出路,孔老二只得厚着脸皮折回卫国。卫灵公讨厌他又来吃闲饭,有一次故意问他:“你说说,该怎么打仗?”孔老二说:“我不会打仗,我只会行礼。” 灵公不睬孔丘,顾自抬头看着天上飞过的大雁,弄得孔老二非常尴尬。在卫国再也立不住脚,孔老二不愉快地来到宋国境内。这天,他正和学生们歇在一棵大树底下,叫大伙演习“周礼”。突然,有一群人蜂拥而上,为首那个正是宋国的司马(掌管军政兵赋),名叫桓趔。桓趔是宋国的新兴地主,十分痛恨孔老二这个奴隶主的忠实奴才。他叫人砍掉大树,还扬言要杀掉孔丘。孔老二嘴硬腿软,一面嘟嘟囔囔:“我是有天才的,不怕他杀我。”一面拔脚溜之大吉。

    这以后,孔老二又去了陈国、蔡国、楚国……,但到处“天下大乱”,他那套“克己复礼”、倒行逆施的复辟主张,根本没有市场。孔老二声嘶力竭地吹嘘:“谁重用我,一年内给他成绩看!”可谁也不相信他的牛皮。在陈、蔡交界处,孔老二被当地新兴地主包围在郊外,几天吃不上饭,有些学生还病倒了。孔老二问学生:“我不是老虎,也不是野牛,如今流落荒野,是什么理由?”子贡说:“老师的主张,世上行不通。” 孔老二听了大发脾气。毕竟是得意门生颜渊说得好听:“我们有好主张,各国当权者不实行,这是他们的耻辱。他们不睬我们,更显得我们伟大!”孔丘连声称赞:“说得好,颜家小子!如果你有钱,我一定给你当帐房先生!”

    劳动人民对孔老二这个顽固派十分鄙视、憎恶。在郑国,孔丘和门徒失散了,独自孤零零蹲在城东门怅望。郑国百姓骂他是“丧家之狗”,子贡把这话告诉孔老二,孔老二不得不承认自己“象一条没人过问的丧家狗”。孔老二和学生们前往蔡国,中途迷了路。孔老二打发子路,向两个正在并排耕田的农民询问渡口在哪里?其中一个浑身汗津津的高个子农民反问子路:“坐在车上的老头是谁?”子路答道:“是孔丘。” 高个子又问:“就是鲁国的那个孔老二吗?”子路点头称是。“哼!”高个子冷冷一笑:“他是有‘天才’的,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何必来问我!” 子路碰了一鼻子灰,只得向另一个身材魁梧、两腿沾满泥巴的农民问路。满腿是泥的大汉没好气地说:“嘿!与其跟那个反对社会变革的老顽固上窜下跳,还不如跟我们一起种田好!”说罢自管自继续耕作,不再开口。子路懊丧地回到路口,却不见了孔老二,便拉住一位过路的老农问道:“见没见到我的老师?”老农明知他是找孔老二的,啐了一口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算什么老师!”在劳动人民看来,孔老二只是个蠢家伙、寄生虫。 子路把这些话一一告诉孔丘,孔老二楞楞地说不出话来。

    周游列国多年,到头来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一切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派,势必落个可耻下场!转眼又是几个寒暑。到处碰壁的孔老二,突然打听到在鲁国执政的季康子很重用他的学生冉求,便得意地手舞足蹈起来:“有回国希望啦!有回国希望啦!我的学生有的是本领呵,还怕抓不到权?”他决定马上回鲁国。公元前484年,顽固地为复辟奴隶制东奔西窜的孔老二,已经六十八岁了。他终于在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坐着破马车,狼狈不堪地回到家乡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

    顽固不化的孔老二,人老心不死。他对鲁国的新兴地主阶级实权派一百个看不顺眼。季康子要改革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实行田赋制度。孔老二把这些新生事物一概污蔑为“天下无道”,死命反对。本来,孔老二满想通过冉求实现复辟奴隶制的美梦。谁知冉求不听他的话,尽帮着季康子搞革新,打击旧贵族。孔老二大发雷霆,煽动学生说:“冉求这小子不是我的门徒,大家给我敲着鼓狠狠地去揍他一顿!” 孔老二整天跟旧贵族鬼混在一起。

    不久,从秦国传来消息:奴隶起义的领袖柳下跖,率领一支九千人的造反队伍,攻打城池,活捉奴隶主杀头示众,声势浩大。孔老二向闻风丧胆的旧贵族献策,由他前去诱降柳下跖。跖正和战友们在山边休整,听说孔老二来了,不由勃然大怒:“这老家伙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是个阴险奸诈的假圣人。他官迷心窍,专搞复辟倒退,罪大恶极,快叫他滚开!”

    孔老二死皮赖脸不肯走,跖吩咐把他带上来。孔老二见了跖就打躬作揖,耍出他吹拍的手段: “将军生得眉清目秀,天资聪明,又善于带兵作战,实在是世上少有。不过……” 他话锋一转:“你……被人家叫作盗跖,我很替你可惜。如果你从此不再造反,我可以替你向国君说情,担保能弄个大官做……”跖怒目按剑,厉声喝道:“呸!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坏蛋!想诱我落圈套,这办不到!” 孔老二又搬出看家法宝,什么“克己复礼”啦,“修文武之道”啦……跖鄙弃地哈哈大笑:“你自吹这套破烂是通行天下之理,那你为什么在齐鲁无立足之地,在陈蔡受围攻,在卫国几乎送命,弄得四处奔波,到处碰壁?” 柳下跖指着鼻子痛骂孔老二:“你盗名窃誉,迷惑天下,是货真价实的盗丘!你来耍诱降的把戏,无非想到主子那里邀功领赏。告诉你那些主子,我们就是要推翻你们这伙自命为‘君子大人’的天堂!” 说完,跖喝令左右,把孔老二轰走。

    孔老二晕头转向,不知东西南北。他面无人色,慌乱得一连三次掉了马缰,抱着脑瓜连呼“快走!快走!”随着伴他前来的颜渊、子贡,一溜烟滚了。丢了这次丑,孔老二只得继续办他的孔家学店。不学无术的孔丘,一不懂革命理论二不会生产劳动,是个满肚子秕糠的大草包。他向学生灌输的所谓礼乐仁义,也完全是奴隶主贵族僵死的旧文化。有些学生,对孔老二带着花岗岩脑袋进棺材的死硬态度表示不满。樊迟公开要求教些种田的知识,孔老二爱理不理,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要求讲讲怎样种菜,孔老二脸一沉,说:“我不如菜农!” 樊迟连碰两个钉子,只好走了。

    孔老二在背后破口大骂:“樊迟真是个小人!君子怎么用得着自己去种田呢?种田活该挨饿,读书才能升官发财!” 除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奴隶制教育外,孔老二还借编写历史典籍为名,大肆篡改历史,为复辟奴隶制记下一笔笔黑帐。这本历史变天帐取名《春秋》,内容百般美化奴隶主,斥骂新兴地主,宣扬开倒车的反动历史观。孔老二支撑着老朽不堪的身体修订完《春秋》,已经七十岁了。他那些学生,死的死,散的散,身边剩下没几个人。老头儿反复地唠叨:“我的理想完啦!我的理想完啦!没人了解我呀,真是天知道!”

    公元前479年春天,在孔家店的阴暗角落里,七十三岁的孔老二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这天清晨,他挣扎着起床,昏昏沉沉地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大地阳光普照,他却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七天以后,孔老二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带着他的花岗岩脑袋进了棺材。他那复辟奴隶制的迷梦,被新兴封建社会制替代没落奴隶社会制的滚滚历史车轮,辗得粉碎。 孔老二留下的,除了历史变天帐《春秋》外,还有门徒编篡的孔丘反动言论集《论语》。

    后来,古今中外的反动统治阶级,就把这些黑货当作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把孔丘吹捧为“圣人”。其实,孔老二是个十足的反革命老顽固。在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从来是站在反孔斗争的前列,是批孔的主力军。历史上历次农民革命斗争,从陈胜、吴广一直到太平天国,都猛烈冲击了这个被反动统治阶级尊为“圣人”的孔老二,以及他的反动思想体系。他们对孔老二的批判,一次比一次更勇敢、更深刻;他们这种反孔的革命精神,在我国劳动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上,永远放射出不朽的光芒。

    • 家园 孔丘孔老二同志不朽

      伟大领袖和导师孔丘同志永垂不朽

      孔丘同志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陬邑镇的党委书记,是革命退伍

      军人,曾立过两次战功,在鲁国苏维埃是有名的武士。他利用职权,年六十六娶颜家

      的未成年革命接班人为“三奶”。大娘子正室施氏生有九女,二娘子妾生一子,名伯

      尼,又叫孟皮,即孔老大。由于大儿的脚有毛病,孔书记为了延续革命的火种,坚持

      “老婆基本不用”的原则,将革命的下一代,不,精确地说应该是下二代或下三代,

      搂入怀中。颜家女名征在(也就是拥军,卫红之意),为了顺利完成光荣的革命任务,

      到镇边小丘向革命先烈宣誓,在先烈英灵的关怀鼓舞下,终于生下一子,取名为丘,

      以纪念宣誓的地点,字仲尼,即孔老二同志。

      尽管陬邑镇的人们根据名义上的周联邦共和国的婚姻法,对孔书记“娶三奶”没

      什么意见,虽然根据孔家祖先商联邦共和国的法律,一人只能娶一个,但孔书记现在

      是一镇的领导,对那种小资产阶级情调早已划清界限,挖尽根子。不过人们还是思想

      跟不上形势,过于保守,不理解革命江山要代代传的重要意义,对这种“不怕做不到,

      就怕想不到”的革命婚姻观念不理解,说怪话,叫做什么“野合”,即违纪婚姻,他

      们也不想想,孔书记就是纪律,就是真理。

      孔老二同志只有三岁时,孔书记就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汗。在孔书记去世前一

      年,由于孔书记家的大娘子在家庭内加强纪律性,而孔老大母亲却没有很好的革命本

      钱,经不起考验,先一步进入共产主义天堂。老二的母亲颜征在却经受住了考验,一

      直将老二抚养成人,在他十七岁时才踏上天堂之路。

      孔老二同志从年轻时就跟社会上泛滥的自由化思潮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虽然

      当时的国际大环境形势险峻,各联邦纷纷背离共产主义,孔同志老二却坚持传播革命

      理想。革命队伍虽然远不如其他各派强大,但孔老二同志毫不畏惧,对反动势力毫不

      手软,曾将反革命宣传煽动犯、邪教头子、反动学术权威少正卯绑赴刑场执行斩决。

      由于反动势力疯狂反扑,革命进入低潮,孔老二同志不得不离开祖国。在周游世界的

      过程中,孔老二同志仍不断传播革命,争取每一个可以团结的国家。历尽千辛万苦,

      经历百般挫折,最后,孔老同志回到阔别的故乡,此时他已经是世界闻名的革命理论

      家。

      孔老二同志逝世后,他的学生们发扬革命传统,含辛茹苦,探索真理。孔夫子主

      义思想成为他们的指路明灯。在落后的秦国消灭了世界的自由化势力后,一些同志认

      为革命已经胜利,就向始皇帝同志介绍孔夫子主义。由于反欺骗运动扩大化,一些同

      志不幸牺牲,大量理论著作被烧毁。但是事情是一分为二的,其他各种反动学术流派

      在此运动中全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后来刘邦同志在纠正秦政府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斗争中脱颖而出,夺取了政权。

      虽然该同志开始对孔夫子主义者不理解不尊重,往他们的帽子里撒过尿,当他看到战

      友们以功臣自居,不讲革命纪律,立即发现孔夫子主义思想的重要,遂采用孔夫子主

      义者来维持纪律。一个月后效果显著,无论多大的功臣,在最高领导核心面前都得尊

      臀高耸,头脸着地,再也休想跟领导核心平起平坐,促膝而谈。刘邦同志非常高兴。

      就这样,孔夫子主义思想终於成为抓纲治国的核心思想。

      在一代又一代革命同志,如董仲舒,朱熹等同志的努力下,其他反动思想终于退

      出思想阵地,不再形成威胁。统一思想的斗争是长期的,艰苦的。为了完成这样艰巨

      的系统工程,同志们采用了抄家,灭三族,株连九族,告密,文字狱等硬的手段,也

      采用狠挖思想根子,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建设方面的软的手段,发明了小脚这一伟

      大杰作,发展了八股文这种纯理论研究文体。虽然同志们有时也犯错误,比如朱熹同

      志就曾经为妓女争风吃醋,不过他很快就纠正了,将该女判处了监禁。有时斗争也不

      免扩大化,或者被领导核心误解,许多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但主流是好的,前途是

      光明的。

      到了近代,由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资产阶级思想渗透到华夏这一

      古老国度。一些资产阶级分子发动暴力政变,窃取了最高权力。中国大地上再度出现

      孔老二同志那个时代自由化泛滥的情况,各种反动学说纷纷出笼。幸好十月革命一声

      炮响,孔夫子主义在西方的同类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后来希特勒同志的学说也接踵传

      来。蒋介石同志继承孙中山同志遗志,消灭了大部分武装割据的军阀力量,部分吸收

      了列宁斯大林同志、希特勒同志的学说和经验,将孙同志的“三民主义”的精髓提炼

      为“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一个主义”,将孔夫子主义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极大

      地消除了自由化孳生的空间。

      但是,蒋同志没有完全消化吸收列、斯二同志和希同志的主张,而且缺乏高超的

      组织能力,又没有认真学习孔夫子主义,不能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深处,三“一个”主

      义知易行难!所以无法彻底消灭自由化分子,加上他不懂得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跟马

      列主义政党“兄弟打架”,先后砍掉几百万个脑袋,因此其政权始终不能成为彻底的

      革命政权。

      共产主义政党在挫折面前没有气馁,而是因势利导,发动最广大的农民阶层,用

      “自由”和“民主”这些旗号,吸引和利用对蒋同志不满的自由化分子,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毛泽东同志,天才地总结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真理,活

      学活用孔夫子主义两千多年积累下来的精华,牢牢控制枪杆子和笔杆子不放松,经过

      几千万人头落地的奋斗,终于消灭了反动政权。

      毛同志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溶入孔夫子主义,将一切反动学说消灭干净,将

      一切说话的嘴封住,将所有人的饭碗牢牢控制,将所有人的思想统一,将所有人的双

      脚拴住,将所有边界封锁。八亿人民无不在毛同志的身影下幸福地生活着,勤快地劳

      动着,激烈地运动着。只要做到灭人欲,就会是最幸福的人。一个头脑,一个思想,

      一个声音,一种幸福,所有孔老二同志想做而没有做到的,都成为现实。虽然孔老二

      同志在扩大化中受到委屈,但与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这点委屈微不足道。虽然西方自

      由化思潮还在疯狂反扑,叫嚣着要和平演变,这些丑类也不看看,专政的铁拳经历了

      两千年的多少风雨,越来越坚硬!

      虽然山雨欲来风满楼,危机四伏,但是,只要同志们在孔夫子主义和毛思想邓理

      论的指引下,坚持“三讲”“三代表”,认真贯彻落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放开来吃,敞开来喝,撕破脸嫖,黑下心刮,各位同志就一定会团结

      在一代代“核心”周围,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将革命进行到底!

      孔老二同志永垂不朽!!

      孔夫子主义万古常青!!!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①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②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③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④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⑤生而首

      上圩顶,⑥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注①集解徐广曰:“陬音驺。孔安国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索隐陬是

      邑名,昌平,乡号。孔子居鲁之邹邑昌平乡之阙里也。正义括地志云:“故邹城在兖州

      泗水县东南六十里。昌平山在泗水县南六十里。孔子生昌平乡,盖乡取山为名。故阙里

      在泗水县南五十里。舆地志云邹城西界阙里有尼丘山。”

        按:今尼丘山在兖州邹城,阙里即此也。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鲁城西南三里有

      阙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庙。伍缉之从征记云阙里背邾面泗,即此也。”

      按:夫子生在邹,长徙曲阜,仍号阙里。

        注②索隐家语:“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厉公。弗父何生宋

      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

      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睬夷。睬夷生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也。”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叔梁纥庙亦名尼丘山祠,在兖州泗水县五十里尼丘山东趾。

      地理志云鲁县有尼丘山,有叔梁纥庙。”

        注④索隐家语云“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

      氏征在,从父命为婚”。其文甚明。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在少,非当壮

      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故论语云“野哉由也”,又“先进于礼乐,野人

      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礼耳。正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

      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通,七七四十九绝。婚姻过此者,

      皆为野合。故家语云“梁纥娶鲁施氏女,生九女,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小女征

      在”。据此,婚过六十四矣。

        注⑤索隐公羊传“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今以为二十二年,盖以

      周正十一月属明年,故误也。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岁,每少一岁也。

        注⑥索隐圩音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

      反,中低而四傍高也。正义括地志云:“女陵山在曲阜县南二十八里。干宝三日纪云

      ‘征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鲁南山之空窦中。无水,当祭时酒扫以告,辄有

      清泉自石门出,足以周用,祭讫泉枯。今俗名女陵山’。”】

    • 家园 佩服佩服,大夫的批判精神的确了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