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百度上的民科,民科之争其实话语权的政治之争,无关科学 -- 海纳

共:💬83 🌺2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百度上的民科,民科之争其实话语权的政治之争,无关科学

    “民科”一词,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词汇,指那些游离于科学共同体之外而热衷于科学研究的人员。有些置身于科学共同体之中,但从事一些并未列入科研计划的个人兴趣研究课题的人,也被称之为民科。

      有些人一提起民科,总有一种不屑一顾的神情。他们断言,民科“不会取得有任何科学意义的成果”,甚至把民科

      看做是正常社会生活的干扰因素,认为“民科的大规模存在,必定是某种社会问题的反映”。如此极端的观点,着实令人吃惊。

      这一观点之所以错误,首先因为它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在科技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民科名单——发明和改良了蒸汽机的瓦特,发明了车床的莫兹利,发明了轮船的富尔顿,发明了火车的史蒂芬逊,发明了飞机的莱特兄弟,开辟了宇航新时代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的爱迪生等,都是民科的典型代表。我国发明活版印刷的毕升,就被人们称为“布衣发明家”,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民科”的意思。至于因发现了电磁转化规律而开辟了电气时代的法拉第,就更是一个民科了。他后来虽然成为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得到了一系列的荣誉和头衔,但那都发生在科研取得成功之后,而不是在他身为民科的那些日子里。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的时候,也是一个没有进入科学共同体的民科。今天,我们怎么在享受着这些发明创造所带来的文明的同时,却把他们忘得一干二净了呢!

      轻视民科的观点之所以错误,还在于它违背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出于个人兴趣的自由探索,从来都是科学发展的一大动力。我们甚至可以说,强烈的个人兴趣和执着的追求,是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而这一点,恰恰是民科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民科的最大优势。科学发现和科学创新往往还需要机遇,而机遇又往往产生于瞬间的灵感,这种灵感并不只有科学共同体里面的人才能拥有,它也可能光顾民科。谁能触发灵感,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谁就有可能获得成功。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的沃森,曾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向胜利者学习、有冒险精神、有坚强后盾和做自己喜爱的事情等四个要素,并把做自己喜爱的事作为第一要素,实在有着深刻的道理,也是他亲身实践的总结。科学共同体之内的人尚且如此,民科当然也不例外。回顾一下那些有过重大发现或发明的民科,哪一个不是走过了一条从爱好到探索的漫漫长路呢?这是科技创新的一条重要规律,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

      在自己感兴趣领域进行自由探索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这种探索不会给社会造成任何危害。实际上,民科的大量涌现,说明广大人民群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气正在形成,是社会风气走向良好的表现。一个理智的社会,必然会在大量的民科中择优进行支持,尽力培养科技创新的生长点,而不是把他们当做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来看待。民科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默默地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锐意创新,努力探索着学术或技术问题,难道我们就不能容忍他们,而要把他们归于社会的另类么。即使对一些学术水平不高甚至存在错误的研究工作,我们也要把它视为爱科学的表现而予以宽容,并热情地给予批评帮助。

      在不久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思维不断迸发、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历史。”创新思维不会是科学共同体的专利,优秀人才也不仅仅是存在于这个共同体的内部。一切有志于科学事业的人们,应当携起手来,共同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谱写新的科学发展史。

    • 家园 有人能在你的基础上让科学进一步是科学。其它的都是个人假说

      民科就是个名称,没有什么好不好的。哥白尼不是科学家,没有伽利略,他的日心说也是漏洞百出,难以成立的的个人假说。孟德尔也不靠科学吃饭,但他的科学研究要被埋没三十五年后,被别人重新发现一次。科学是人类的集体智慧。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要有也要托起别人的觉悟。其实大多数民科被人不齿不是因为他门的假说有什么问题,而是他们不在玩科学而在玩政治。

    • 家园 法拉第是民科???

      请弄清楚民科的定义好不好。学位从来都不是科学家的必要条件。只是碰巧绝大部分科学家在积累基础知识和接受科学研究的训练时都顺路拿了学位罢了。

      毫无疑问,法拉第是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化学家,我心中的众神之一。但是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的数学能力的确差到了民科的水平。所以他的成果的数学表达最后多由别人来完成。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发明和改良了蒸汽机的瓦特,发明了车床的莫兹利,发明了轮船的富尔顿,发明了火车的史蒂芬逊,发明了飞机的莱特兄弟,开辟了宇航新时代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的爱迪生等

      至于你所举的其他人,他们是非常成功的发明家和工程师,不是科学家。

      即使对一些学术水平不高甚至存在错误的研究工作,我们也要把它视为爱科学的表现而予以宽容,并热情地给予批评帮助。

      我实在想不出现在还有什么课题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和系统培训的人可以做的了。

    • 家园 垃圾帖子!建议删除!
    • 家园 原来西西河也有民科啊?

      果然是有容乃大兼收并蓄。

      强烈建议民科不管别人怎么说,埋头苦干,默默走自己的路,尽早发展到天顶星水平,给自己正名。

    • 家园 关键是看谁对宣传机构控制力大

      因为现在体制内的知识分子把握了绝大多数的媒体,为了自身利益,他们倾向于贬低民科。

    • 家园 没看出来和政治有什么关系

      民科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默默地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锐意创新,努力探索着学术或技术问题

      而且,这段话怎么看都觉得有点讽刺的味道。

      民科问题,要是就某几个具体案例看,对错是显然的,业余选手捞过界了而已,跟政治没什么关系。你要批评,也只能说,对民科的反感有点扩大化了,世界上不是什么问题都是科学问题,都可以有个科学标准来衡量。

      1+1是科学问题,但民科现象不是。

      业余爱好者深入过于专业的科学理论问题,非常不合适,这一点没错。至于民科。。。这个概念名词,就不知道要争论什么了。

    • 家园 邓公伟大!

      30年了,真理标准的讨论还是没有过时啊!

    • 家园 民科和伪民科之间的区别

      民科是认同并承认现行的科学体系的.

      并在这个体系下动作

      伪民科有很多根本连已经证实的物理理论都要推翻.拿他自己的一套根本无法实验的理论证明自己.

      • 家园 那么究竟什么是“民科”呢?

        就是指不在公认的科研机构做研究的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一个信用问题了。

        即使是“官科”,也是有信用问题的。国内科研的信用就比不上发达国家的。这跟制度、法律和人们的思想都有关。如果信用不高,一方面可信度成问题,另一方面关注度成问题。因为同行评议的前提是别人有兴趣。如果一个区域的科研成功信用普遍不高,那么能引起同行评议的兴趣也会打折扣。如果同行都不想看,那么如何被认可?

        这种事说来不公平,但是这是实际情况。如果埃塞俄比亚的什么机构搞出了新理论说能推翻相对论,能引起大家注意的可能性就远不如贝尔实验室提出的。因为同行评议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对任何声称自己是科学新发现的东西都进行评议。

        如果这里有高科研的,可以算算平均一篇论文的审稿时间是多久,一年全世界的同行能审多少篇稿子,而一年的“民科”又能提出多少发现。别说民科,就是正经“官科”的结果也不见得能引起同行的兴趣。有什么可委屈的?!

    • 家园 什么是民科

      和所处的机构和地点无关,和评价的标准和依据有关。

      现代的科学发展,特别是理论研究,已经是高度专业化了,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根本连边都摸不到,当然,可以是科班,也可以自学,但是终归是要学。生而知之,在科学研究中是扯淡。

      在做出某种研究成果中,必须接受科学共同体的检验——否则这种高度专业化的问题,一般人连名词都看不懂,根本无法判断对错。不是说科学共同体一定是对的,但是他们毕竟比普通人懂得多。

      所以任何把研究结果仅仅公布于大众媒体,却不向科学共同体公布的行为,都属于炒作。

      以上仅仅针对基础理论研究,天文观测/博物考察之类,是更适合体制外科学研究者的领域。

    • 家园 是这么个理,俺就说不出来,花了
    • 家园 你究竟能不能准确的分清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区别?

      在科技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民科名单——发明和改良了蒸汽机的瓦特,发明了车床的莫兹利,发明了轮船的富尔顿,发明了火车的史蒂芬逊,发明了飞机的莱特兄弟,开辟了宇航新时代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的爱迪生等,都是民科的典型代表。我国发明活版印刷的毕升,就被人们称为“布衣发明家”,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民科”的意思。

      很抱歉的告诉你,你这里举的人,全部都是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