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眼中的“革命干部”(中) -- 月色溶溶

共:💬66 🌺2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眼中的“革命干部”(中)

    上在这儿:外链出处

    要说“革命干部”,除了魏伯,我家比较熟悉的还有“老李”。就先说说老李,再说魏伯怎么胡闹的。老李是河北人,高大壮实的身材,红脸膛,一看就身体非常好。一口河北味的大嗓门“普通话”,在南方过了几十年了,也没什么改变。

    老李属于“南下干部”,来宁波后没回去,在一家比较大的国营事业单位当了“一把手”。“比较大”当然是相对而言,我们这里大单位比较少,他那一亩三分地就不算小了。

    老李先跟我爸爸认识了,又发现两家居然住得不远,就登门拜访。然后跟我爷爷也挺说得来,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来可以几番唏嘘,就常来常往了,两家成了好朋友。

    老李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没文化,小时贫苦,没上过学。我还好奇地问过爸爸:那他怎么做领导啊?爸爸说:这简单,他是老革命嘛,单位也知道他没文化,也不要他真做什么,有什么事情别人讨论决定了,找他盖个章具名同意就成了。

    那老李不生气吗?

    生什么气?

    别人觉得他没文化,拿他当摆设,不生气啊?

    呵呵,老李才不呢。他在单位里最常说的话就是:“你们看着办,你们看着办,我什么都不知道都不管。”你说他生气不生气啊?他日子逍遥着呢。

    我听过一个笑话,这个笑话是这样的:某大单位一领导,小学文化。一次出访日本,日本友人请作诗题词以纪念中日友好。领导大急,秘书耳语后,领导大悦,挥墨作诗如下:

    字同意不同,

    意同字不同,

    同字不同意,

    同意不同字。

    座下皆拍手称赞:妙。

    原来秘书想到领导经常用“同意/不同意,XX字”(XX是领导的名字)作批示,就这几个字写得登峰造极,故出策解围,没想到获得满堂喝彩,不久秘书升办公室主任。

    我听见这笑话就想起了老李。当然,他更进步一点,连“同意”或“不同意”也不用手写,只盖章就行。不过,这章的重要性老李是知道的,所以保存得非常好,随身携带。万一要留在办公室,那也得放在抽屉里重锁把门,钥匙只有他自己和最亲信的一个秘书有。

    我妈妈做得一手好菜,老李嘴馋,就常常来我家吃饭。他也爱吃泥螺等海鲜,也爱吃螺蛳这样的河鲜,可他是北方人,虽然在南方时间比在北方还长了,愣是学不会怎么吃。我一看他吃海鲜,就常常先自己笑得咳嗽:

    我们吃鲜泥螺和螺蛳这样的有壳类,随便一嘬,里面的肉就在进嘴里了,一点不费力。可是教了老李好几遍,怎么卡位,怎么运气,怎么点舌,反正就是学不会。他那不是嘬,他那是在吹小螺号。

    实在教累了他也学累了,大家放弃,最后还是拿几根牙签来,他用牙签戳螺蛳肉吃。泥螺呢,有个软舌头,他就用牙齿咬了那块肉扯出来。哎,损失很多鲜味哦。

    有一回看我在旁边笑他,他就说:嘿,暑假想去我老家玩吗?有赵州桥哦,全国最有名的桥!

    赵州桥?我当然知道,课文刚刚讲过嘛!真的在你老家啊?太厉害了。。。

    我家离赵州桥特别近,去住几个月吧。

    呵呵,那时候我真的心动了,很盼望暑假的到来。可是一到暑假,竟然没人提起?唉,大人就是说话不算话啊。。。

    不过,我们家人都挺喜欢老李的。因为,有件事,让我们觉得他是特别有情有义的人。

    今就到这儿,下回继续。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我眼中的“革命干部”(又中)

      老李很年轻就来了宁波,娶的媳妇也是宁波人,大家叫她“阿花”。“阿花”的名字里真有一个“花”字,不过,这么叫她,主要是因为她脑子不太正常,是大家常说的那种“花痴”。

      什么是“花痴”?在我们这儿是一种精神病的俗称。据说,精神病有两种,一种是“文痴”,呆在家里不爱动,一种是“武痴”,可能危害公共安全。“花痴”则有男有女,共同表现为特别爱打扮。男花痴可能得算“武痴”,见了女的就流口水叫姐姐妹妹老婆,一不小心他还扑上来演老鹰捉小鸡。见过一个拦着我叫姐姐的,我跑掉了。女花痴就比较少见,据说阿花就是女花痴。她在街上走我也经常见到,却没看到她追人玩。

      不过,一看见阿花,还是能明显看出她是不正常的:五十多岁了,脑袋上还梳两个翘翘的小女孩子似的羊角辫;天气还冷着呢,她已经穿上了大红底子上撒白圆点的大摆裙;涂两个红脸蛋,还抹一嘴红唇膏,走路摇曳生姿。不过就自己走,并不妨碍别人。

      熟了,我妈妈曾经问过老李:你好歹也算个干部,长得也不赖,怎么会娶了阿花呢?

      老李苦笑着摇摇头:那时候她正常着呢,又年轻又漂亮。。。谁知道结婚以后没几年。。。

      我在旁边听了说:其实也没什么嘛,我没看见她乱来啊,除了打扮得特别点。

      我妈也问:阿花在家还好吧?

      老李摇摇头:你们是不知道啊,这几十年,我就忙伺候她了。她有时候很怪的。。。半夜突然不睡了,要去街上逛,怎么拦也拦不下来。怎么办?我也不放心她一个人深更半夜在街上晃啊,就只好也起来,陪她去晃。唉。。。

      叹了会气,老李又接着说:有时侯她又像小女孩闹脾气,不吃饭,不喝水,不洗澡。那又怎么办?我哄着呗。喂吃,喂喝,给她洗澡换衣服。

      老李,这几十年真难为你了。俗话说,久病还床前无孝子呢。

      那还能怎么样?她那是病啊。还幸亏街坊们宽宏大量。

      这我是知道的。阿花平时走街上不爱理人,“高傲”得很,可是她有一样毛病,就是特别爱买东西。走进人家店里要这样要那样,一买一大堆。她也讨价还价,可是常常反着来:老板说这件衣服一百元。阿花说:怎么这么便宜啊?不行,一百五!把两百元一摔,死活不要人家找钱,把衣服一裹,走了。

      老板们开始几回还会高兴,后来不会了。过一会儿或一天两天,老李或者老李的女儿,就会拿着衣服来还了:对不起啊,你也知道她脑子不好。。。

      老李你真是个好人啊,对阿花这么好,不比你以前打仗容易啊。你是个干部,真不要阿花了,再找一个也容易的。

      是啊,可是已经这样了,怎么能那样做呢?再说,还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呢。她以前,可是又年青又漂亮,正常着呢。。。

      现在老李早就退休了,有更多时间专心伺候阿花了。我对北方人的好印象,大概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老李:真是有情有义的好汉子。

      (待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