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海外热钱砸盘:被夸大的“阴谋论” -- 云横居士

共:💬27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补充:热钱的定义

            热钱(Hot Money),又称游资(Refugee Capital)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投机性移动主要是逃避政治风险,追求汇率变动,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或国际有价证券价格变动的利益,而热钱即为追求汇率变动利益的投机性行为。当投机者预期某种通货的价格将下跌时,便出售该通货的远期外汇,以期在将来期满之后,可以较低的即期外汇买进而赚取此一汇兑差价的利益。由于此纯属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故与套汇不同。在外汇市场上,由于此种投机性资金常自有贬值倾向货币转换成有升值货币倾向的货币,增加了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因此,只要预期的心理存在,唯有让升值的货币大幅波动或实行外汇管制,才能阻止这种投机性资金的流动。

            • 家园 问题不在于定义

              实际上现在流入中国的资金用热钱这个词语来描述本来就不是准确的

              对于有战略图谋试图低价收购你的重要企业的资金来说,就根本不符合你所给出的定义,因为它们是准备长期驻留的

              实际上,现在对中国经济有危害的资金根本就不是那些快进快出的资金,所谓的热钱,因为现在资金快进快出对于资金持有者来说根本没有半点的利益,只有亏损要知道它们要进出特别是出是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的

              那些资金要增值就只有长期潜伏,达到控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并且静静等待人民币升值的目的

              中国人使用热钱这个词语表明我们这个民族在使用词语的时候缺乏足够的严谨性,反正大家也就随波逐流的跟着使用热钱这个词语来形容偷偷进入的资金了

              实际上我认为用投机性资金或者侵略性资金更准确一些,因为那些资金本来就不想快进快出,否则中国股市暴跌房市暴跌,人家还快进快出,他们不是来做活雷锋,充当解放军的吗?显然不是

              他们是有深远的战略图谋的

    • 家园 其实所谓海外热钱

      并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有些泛泛而谈所谓海外热钱炒作中国股市的,可能对国内一些针对QFII的限制性规定和外汇局对于资本金进出结算的相关规定也也几乎没有概念,难怪这类文章不入居士的法眼花!

      • 家园 QFII只是“热钱”的一小部分

        说了很多遍,你怎么老是不开窍呢

        我看你还没有法眼吧

        QFII 是明的,还有多少千亿美元是暗的,你老是拿受到限制的QFII 的操作来说事好干什么?暗地里的资金当然是无法无天的,本来它们进入中国,就是违法的,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操作当然就更加的出格

        再说了,什么叫做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燕青在前面给出的定义你认为不规范吗?那你认为他给出的定义在哪里不规范,为什么不规范?

        • 家园 您老人家自相矛盾,让俺这自认开窍的也得关窍了

          你问我:

          再说了,什么叫做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燕青在前面给出的定义你认为不规范吗?那你认为他给出的定义在哪里不规范,为什么不规范?

          而你这样回复燕青

          实际上现在流入中国的资金用热钱这个词语来描述本来就不是准确的

          对于有战略图谋试图低价收购你的重要企业的资金来说,就根本不符合你所给出的定义,因为它们是准备长期驻留的

          实际上,现在对中国经济有危害的资金根本就不是那些快进快出的资金,所谓的热钱,因为现在资金快进快出对于资金持有者来说根本没有半点的利益,只有亏损要知道它们要进出特别是出是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的

          那些资金要增值就只有长期潜伏,达到控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并且静静等待人民币升值的目的

          中国人使用热钱这个词语表明我们这个民族在使用词语的时候缺乏足够的严谨性,反正大家也就随波逐流的跟着使用热钱这个词语来形容偷偷进入的资金了

          实际上我认为用投机性资金或者侵略性资金更准确一些,因为那些资金本来就不想快进快出,否则中国股市暴跌房市暴跌,人家还快进快出,他们不是来做活雷锋,充当解放军的吗?显然不是

          他们是有深远的战略图谋的

          恕我愚钝,上面蓝字部分,是你在赞同燕青的“热钱”定义吗?

          从你所说的“有战略图谋”的“投机性资金或者侵略性资金”这点,想必你的“热钱”定义也不是指地下钱庄或用皮箱拎美钞的小角色。中国至今仍是外汇管制国家,外汇局对于资本金进出结算的相关规定,你以为难道只是针对QFII? 投机性资金也好侵略性资金也罢,外人能够通过外汇局审批进行货币汇兑进出(以虚假交易骗汇者除外),那就应是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凭什么断定“本来它们进入中国,就是违法的”呢?资本本来就是逐利的,在亚洲,以前四小龙有钱赚,国际资本青睐四小龙,现在中国有钱赚,国际资本转来中国,这与其说是阴谋,不如说是它的本性使然。难道有人认为它进入中国本意是来做慈善的吗?

          • 家园 谢谢回复

            你还是单纯了一些,据我所知,很多侵略性资金为了逃脱监管,是装扮成中国出口企业的贸易所得而进来的

            在这样的交易中,中国的出口企业获得了对方的佣金,并且通过虚报出口数额,而获得了更多的出口退税

            而外方则付出了一定的佣金以后,进入了中国境内

            我在中国经营报看到了相关的报道

            另外,我认为燕青网友对热钱这个概念的定义是基本准确的,错就错在我们把外面进来的钱都当成热钱来看待,实际上很多钱根本就不是热钱,是准备盘踞在这里的---我们不应该使用热钱这个词语来形容它们

            对方来到中国,一是因为中国人民币有巨大的升值空间,而人民币的升值会是一个相对缓慢的相对长期的过程,因此,那些资金不会是快进快出的例如表现出短期外债一样的资金

            另一个方面就是想控制中国的产业---中国的资金本身已经过剩,实际上是没有多少吸引外资的需要的(单纯从资金的角度来看,现在主张引进外资的人主要是认为外资的管理技术更好,所以就牺牲国内资金的投资机会而让机会让给外资,问题在于现在的这部分非法进来的资金根本就是为了掌控你的整个经济而进来的

            • 家园 如果没有误解你的意思,你说的定义是泛指外资了

              所以我说先得明确双方认同的定义,否则讨论就流于鸡同鸭讲。

              至于你说的这个情况:

              你还是单纯了一些,据我所知,很多侵略性资金为了逃脱监管,是装扮成中国出口企业的贸易所得而进来的

              在这样的交易中,中国的出口企业获得了对方的佣金,并且通过虚报出口数额,而获得了更多的出口退税

              而外方则付出了一定的佣金以后,进入了中国境内

              我知道有这种途径,也就是我上面特地括号除外的“以虚假交易骗汇者”。不过我不像你那么悲观,通过这种非法途径进来的资金,相比庞大的正规外商对华投资额,比例毕竟还在少数,以这点“热钱”规模想掌控中国整个经济就休想了。另外,以中国目前的外汇管制,他们非法进得来但休想合法汇兑出去,如果长期潜伏在中国,那就让人家的钱不断为中国创税创就业机会,为繁荣国内经济作贡献贝。你担心的侵略性资本想“掌控中国经济”的企图不是没有,不过我认为比较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某些外资通过大规模的收购并购国内相关企业,企图在某些行业最大比例地占有中国市场(但还得先过商务部这一关),但是能够出得起这种大手笔的,我敢说,没有人敢于从后门偷偷摸摸非法进来,如果你对国外公司如何在中国做M&A有所了解的话。

              • 家园 千万不要小看对方的破坏力

                不过我不像你那么悲观,通过这种非法途径进来的资金,相比庞大的正规外商对华投资额,比例毕竟还在少数,以这点“热钱”规模想掌控中国整个经济就休想了。

                第一,请你看看我在下面的帖子中给出的相对权威的中国研究者对热钱的规模的估计,中国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到2005年时候的长线投机资金(所谓的热钱)就达到了3000多亿美元,而有的研究者则跟大胆的估计认为不考虑出口贸易途径偷进来的资金,长线投机资金就有了10000多亿美元,我认为后面一个估计可能离谱了些,但是5000亿美元左右进来是有的(我说的是现在2008年)

                [SIZE=3]这5000亿美元你认为很少吗?而且我一再强调,人家是最擅长于杠杆操作的,人家通过杠杆操作,可以用一倍的钱带动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的钱[/SIZE]

                就算人家的杠杆比例只有5倍,那么5000亿美元,带动25000亿美元的国内资金,这个资金量会小吗?

                第二,欧美因为本身制造业空心化的原因,它们的制造业并不是非常的强,中国引进的外资很多都是港台日本的,而欧美的优势主要在金融领域,主要依靠在房地产在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这个方面他们比较擅长

                如果长期潜伏在中国,那就让人家的钱不断为中国创税创就业机会,为繁荣国内经济作贡献贝。

                第一,这些偷偷进来的资金导致我们给外贸出口企业发放了过多的出口补贴,导致中国对自己的外贸顺差的规模即中国贸易不平衡程度的估计发生了比较大的偏差

                第二,这些资金进来,中国出于外汇管制制度,是需要发行相当的人民币来对冲掉这些资金的,这就导致中国的人民币发行数量过多---所谓的外汇占款大量的增多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

                第三,中国人民有着很高的储蓄率,实际上中国并不是一个缺钱的国家,大量的长线投机资金进来产生了经济学上面所说的所谓的“挤出效应”---即把中国人存在的银行的资金用来投资的机会给挤占走了,导致中国人存在银行的钱没有投资的机会,存款对于银行来说就是银行的负债,因此这也增加了中国的银行的负债的负担

                第四,这些投机资金进来需要获取最大利益,就需要首先做空,好用最低成本掌握最多的股票资产,这样也就导致了中国普通投资者的巨大的损失,今年以来,中国的股票交易市场市制损失巨大,只要那些受到了损失的投资者退出了市场,而那些投机资金还留在了市场内,那么就可以认为是那部分损失的市值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投机自己给赚取去了,也就是说人家通过做空,已经掠走了我们的散户的至少几千亿元

                你担心的侵略性资本想“掌控中国经济”的企图不是没有,不过我认为比较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某些外资通过大规模的收购并购国内相关企业,企图在某些行业最大比例地占有中国市场(但还得先过商务部这一关)
                请注意人家是在资本市场上通过资本操作手段来获取你的企业的控股权的,这是合法的,中国有关方面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危险,中央汇金公司近期入市,就是为了避免中国几大商业银行被某方在资本市场上控股

                在资本市场上获得大量的股票并且获得对企业的控股权与您所说的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资产转让协议达成外资对内资企业的并购是不同的,这样的危险性是客观存在的。你后面说到了中国的商务部,是的,问题在于外资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对中国企业的控股权,这可能不是商务部管的事情,其次说到中国的商务部,我当年曾经参与到徐工并购案的讨论当中,我知道中国商务部的一些研究人员对中国的企业被对方控制导致中国的经济安全受损是漠不关心的,当年的由三一集团的向文波在博客上挑起的徐工事件我在博客辩论当中也充当了一个不算小的角色,我知道中国商务部的首席研究员,以及其他的研究员的立场以及水平是怎么样的,我甚至可以说,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是相当的买办化的,如果那样的研究员还在台上,不可能对中国商务部寄予多大的期望

                • 家园 唉~刚以为理清了你的热钱概念,怎么又来了一个?

                  让我再理一理。

                  1。在你以前对我的回复中,明确了“把外面进来的钱都当成热钱来看”是错误的。很好,这也是我的看法。

                  2。你也认为燕青对热钱概念的定义是基本准确的:

                  热钱(Hot Money),又称游资(Refugee Capital)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投机性移动主要是逃避政治风险,追求汇率变动,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或国际有价证券价格变动的利益,而热钱即为追求汇率变动利益的投机性行为。当投机者预期某种通货的价格将下跌时,便出售该通货的远期外汇,以期在将来期满之后,可以较低的即期外汇买进而赚取此一汇兑差价的利益。由于此纯属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故与套汇不同。在外汇市场上,由于此种投机性资金常自有贬值倾向货币转换成有升值货币倾向的货币,增加了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因此,只要预期的心理存在,唯有让升值的货币大幅波动或实行外汇管制,才能阻止这种投机性资金的流动。
                  很好,这也是我对热钱的理解。

                  3。你这里又出来一个热钱的概念:“长线投机资金(所谓的热钱)”。而你引用的定义是:

                  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国内"的观点较为普遍,其中有两个不准确的地方,"热钱"和"贸易渠道"。首先,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外汇管制造成境外资金出入比较困难,国内不存在短期流动性强的"热钱",本文称之为"长线投机资金"。其次,这些资金并不仅仅来源于贸易渠道。对外贸易只是企业经营行为的一部分更为合理和全面的描述是境外资金通过"外商投资企业渠道"流入国内

                  对于2和3,一个短线一个长线,居士已经指出:“你和燕青的概念就是不一样的。” 而你却在后来论述的时候两个概念参杂使用,上一帖回我赞同燕青的热钱是投机性短期资本,下一帖回我又来所谓的热钱是长线投机资金,你老人家搞得俺又不开窍了哎

                  长线资金,一般理解为战略性的长期投资(我的理解,也包括你说的“长期潜伏”不打算出去的外资);投机资金,一般理解为走短线捞一把就流走的。那个所谓“长线投机”,单从文字上会让人很费解,不过作者进一步解释说指“境外资金通过‘外商投资企业渠道’流入国内”。搞了半天,还是在说通过正规对华投资进入国内的资金嘛。你所说的“相对权威的中国研究者对热钱的规模的估计”的几千亿美元,就是指这个吗?慢来,你不是已经明确过“把外面进来的钱都当成热钱来看”是错误的吗?

                  接着你谈到“这些投机资金进来需要获取最大利益,就需要首先做空,好用最低成本掌握最多的股票”。莫非这些所谓“长线投机”的几千亿美元进来后就是用于并且可以毫无法律障碍地大批投入国内股市?且不论这些是否应该归为投机资金,仅就外商投资企业投进来的资本金(包括外债)而言,现在仅可用于批准的经营范围,已经不允许用于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更不用想从正道大量兑换成人民币用于炒A股。 至于“在资本市场上通过资本操作手段来获取企业的控股权”,一般来说的确合法。不过,你说

                  中央汇金公司近期入市,就是为了避免中国几大商业银行被某方在资本市场上控股
                  因为你一直在谈外资对股市的威胁,我理解你所谓的“某方”应是指某外方。我不了解你说的汇金入市背景,但我知道,即使汇金不入市,也不大可能存在“中国几大商业银行被某方在资本市场上控股”的情况,理由无他,外资入股中国的银行,持股比例是受严格限制的,要是谁有钱就可以无限制买入银行股当大股东,那证监会和银监会该关门了。另外,外资要想合法入股上市公司(包括上市银行),也只有两条正道,一是协议认购部分股票,二是在股票市场买入,你谈的显然是第二种,那就别无他路,只能用你前面说的“热钱”(不清楚你在用哪个定义)的一小部分--QFII。

                  • 家园 投机并不一定就是短期性的

                    你回复是很认真的

                    你所说的:“上一帖回我赞同燕青的热钱是投机性短期资本,下一帖回我又来所谓的热钱是长线投机资金,你老人家搞得俺又不开窍了哎”-----我后面说的所谓的热钱是长线投机资金,请你注意我在热钱的前面加了“所谓的”三个字,也就是说我认为那些长线投机资金用热钱这个词语来形容是错误的,体现了国内媒体和国内某些专业机构用词不准确--甚至是错误

                    ----换句话说,我认为对中国经济造成威胁的不是短期的外部资金,而是长期的外部资金,因为外部资金如果打算快进快出的话,对于中国经济基本上不可能有多大的破坏力,而那些外部资金假如打算长期潜伏并且试图通过做空股市获得最多筹码并且最终获得企业的控股权的话,这才是最危险的

                    ---这样的事情已经在东欧转轨国家身上发生了

                    所谓的投机,我认为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扰乱市场的供求----比如制造虚假信息,干扰市场正常的供求平衡,从而牟利,比如在操纵股市等等----通过扰乱市场的正常的供求,使得市场上的其他参与者对市场供求发生错误判断,发生错误决策,自己获利是建立在对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欺骗,欺压的基础上,那就是投机

                    比如温州炒房团的到来就干扰了当地的市场的供求,导致了市场供求失去了应有的平衡

                    再准确一点说投机是通过对市场机制的干扰破坏来获利的行为,有的投机者为了获得巨大的不法利益,是会放长线钓大鱼---也就是做长期性的投机的(当然要做长期性的投机需要比较高的欺诈的水平)

        • 家园 QFII不是热钱 谈不上是一小部分 当然您是大热钱的概念

          也许做别论 你和燕青的概念就是不一样的

          • 家园 【文摘】用长线投机资金的说法更准确

            论文摘要一 《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中国贸易顺差中是否有热钱,有多少?

            唐旭;梁猛

              "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国内"的观点较为普遍,其中有两个不准确的地方,"热钱"和"贸易渠道"。首先,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外汇管制造成境外资金出入比较困难,国内不存在短期流动性强的"热钱",本文称之为"长线投机资金"。其次,这些资金并不仅仅来源于贸易渠道。对外贸易只是企业经营行为的一部分,更为合理和全面的描述是境外资金通过"外商投资企业渠道"流入国内。通过分析国外投机性资金流入国内的渠道,本文初步计算1999年至2005年长线投机资金累计存量近3000亿美元,2005年新增872亿美元,其中通过国际贸易方式形成的约327亿美元,约为当年贸易顺差的32%。但这并不意味着贸易顺差的32%是长线投机资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北京100800(唐旭);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北京100800(梁猛)

            【关键词】:长线投机资金;外商投资企业;关联交易;FDI;折旧

            【分类号】:F752.6

            【DOI】:CNKI:SUN:JRYJ.0.2007-09-004

            论文摘要二 真实贸易顺差,还是热钱?

            作者:姚枝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 日期:2008-7-15 8:41:49 访问次数:3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保留原创文章版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最近几个关于热钱的估计,认为中国2005年以来的贸易顺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虚假的,实际的贸易顺差远远低于海关统计数据(王志浩,2006;李东平,2008;张明,徐以升,2008)。应该说,自2005年以来,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确实非常巨大,而且不断增加。但是,贸易顺差中是否含有大量热钱,则需要更加谨慎的判断。因为这一判断关系到对中国真实外部不平衡程度的认识及相关政策建议。如果贸易顺差中的主要部分是热钱,则说明中国实际的贸易顺差不大,中国的贸易不平衡程度其实很低,甚至不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如果贸易顺差中的热钱没有那么多,或者说贸易顺差基本上是真实的,则说明中国存在非常大的真实贸易不平衡,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仍然必须考虑基本面上的外部不平衡。可见,贸易顺差中热钱的多少对于中国经济和经济政策均十分关键。为此,本文试图对相关的估计方法进行进一步分析,试图为贸易顺差的真实性提供一个更加接近真实的判断。

            论文二当中提到的张明和徐以升的对热钱规模的判断----即使扣除贸易顺差当中流入的热钱,热钱总体规模依然高达一万亿美元以上,值得关注

            不管热钱有一万多亿美元还是三千多亿美元,这个金额都是相当巨大的,拥有着巨大的操纵中国股市的能力和操纵中国股市的强烈的动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