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擅自转贴---温相谈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 nan

共:💬76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擅自转贴---温相谈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在文学城温相自己的园子里讨论得很热烈,可给人一种温相“寡不敌众”,“右派”占领阵地的感觉。和和。

    温相谈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李志绥这本书的要害在于两点,一个是否定毛泽东的民本主义,一个是通过他的私生活的着力描写试图全面丑化毛泽东本人。

    毛泽东年轻时最欣赏的是康有为的《大同书》和三国的五斗米道的张鲁,而且直到晚年他的这种欣赏还是没有褪色,张春桥一篇

    《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实际混淆了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界限,但是,因为符合毛泽东的“均贫富”的根本思路,所以大受青睐

    ,进而扶摇直上。毛泽东早年为了寻求富国强民的道理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来他相信通过暴力革命解决政权的问题,继而通过

    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政权来进行对中国的世界观和经济观的改造,这点目前看还有争议,不过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应该不失为一条很可行的办法。毛泽东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倘若不是以民为本那是不可能换取亿万农民对它的支持的,这也是无须质疑的

    ,李志绥的书试图用后期的蜕变来论证毛泽东夺取政权的动机,也就是说毛泽东的所谓的革命纯粹是为了拿到天下,我们从书中可以随处看到这类描写,诚然,毛泽东后期把他的一些优秀的传统都丢掉了,把为之奋斗的理想狭隘到封建主义上面,这是应该谴责的,然而以此来否认毛泽东的民本主义则是别有用心的,换言之,李书的目的就是告诉世人以毛为代表的上个世纪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运动充其量就是一场暴力夺取政权的政治风暴,从这个意义上论证出当前的政府更是脱胎于此,从而基本否定中国现政府或者说否定中国五十年历史。说的更严重一点是帮助一些反华势力印刷业余参考读物。

    再一点就是李书大量的谈及毛泽东的私人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包括以前人们不可能知道的女友事件。平心而论,李书有相当一些事情是确实发生的,举一个例子,毛泽东为医生:“老虎不刷牙为什么牙齿还那么锋利?”这种话北京医院的一些人都可以做证,毛泽东在后来的文革中召见北京医院造反派时也说过类似的话。还有利用毛泽东的名义报效三千只鸡的事,王芳同志有过一个回忆也说到这件事,我以前说,如果不是身处李志绥那个位置有些情节就是让你编造你也是编造不出来的,即使编造了也不像。比如另一本署名京夫子的书里面居然有毛泽东对电影演员上官云珠为宝贝一类的戏语,足以令人喷饭。相反,在李书中我们看不到这种胡编的痕迹,至少在毛泽东的一些言词上还是比较忠实的反映了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轨迹的。

    然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李书所描写的女友一事包含着相当大

    的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的,而其险恶用心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李志绥回忆有一次他给毛泽东

    诊断,毛患有男性生理疾病,李志绥提出清洗毛泽东的某部位,

    毛泽东说,不用清洗,就在她们(指的是女友们)身上清洗好了

    。李志绥这时写道他自己的感受是一阵阵恶心。其实,我们看到这里也是一阵阵恶心,恶心的不是毛泽东的言行,而是该书的描写的奇谈怪论。就以普通人来论,患有生理疾病的患者同医生的对话一般都要限于患者和医生单纯的两者之间,何况毛泽东的那个量级的人物,而在只有毛泽东和李志绥单独在场的情况下,我们有什么证据相信毛泽东会讲出那样一番肯定令人诟病的话呢?

    这种接近于无赖似的言语的出台其用心也是昭然若揭的。

    他是什么用心呢?我们都知道以往尽管我们都要不同程度的指责

    毛泽东在政治上所犯的一系列错误,然而却都不得不承认毛泽东

    在个人生活上的简朴和严格,这些散见于各种回忆录,尽管不免有溢美的成份,但是,有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可以肯定的,毛泽东

    和他的那一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在自身要求上可以说是比较到位的,这也就是我们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饿死了一些老百姓,可是,社会仍旧趋于平稳的主因,中国人民是历来的只患不均,当今的贫富差距成为人们抱怨的主题不就很能说明问题吗?六零年开始,毛泽东等人带头不吃肉、不吃鸡蛋

    ,自然这也无补于他们的错误方针,可是这也是一个信号,那就是共产党还没有忘了他应该表达的与民更始的意思。所以,李书

    就在这个上面打开一个缺口,他告诉你毛泽东的私人生活中还有糜烂的另一面,让你大吃一惊的是此人不仅政治上如此,生活上也是如此,这是比较切合中国人喜欢对他人特别是名人的私德乃至一些琐碎小事之非常感兴趣的传统的,特别是他大量的描写的

    毛泽东和一些女友的床第之间的“丑事”让人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对毛泽东的整体形象发生了严重的质疑,中国老百姓对政治人物的私德的看重有时候往往高于他的具体行政,以前我们一旦发现某位领导有生活作风问题,这个人不用打也就倒了,即使是今天人欲横着流的时代,生活作风还是一个人的基本标准之一。李书用这种从众的手法打动读者和观众,固然不是什么罕见的技术

    ,可也为他一定程度丑化毛泽东打开了一个缺口。

    李书在制造这方面悬念时似乎都是无意中的插曲,显得比较自然

    ,也像是熟人在娓娓道来一个旧事一般。据我知道,李志绥的这本书是经过有关人士的精心和刻意的编辑的,扩大对毛泽东的阴私的描写程度一方面增加书的可读性,一方面旨在告诉大家你们所信仰的或者崇拜的或者敬佩的所谓的领袖级别的大人物一个现代政党的缔造者一个共和国的开创人在号召全民艰苦朴素禁欲复

    礼的同时他却在独自享受不应有的快乐,虽然这种快乐不同于一些腐朽的帝王生活,可在那时候的中国这样做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对亿万群众极大的愚弄。而后者显然是李书的集中目的所在。

    在一次由我们公司组织的美国、中国半官方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我是亲耳听说李书的修改的一些始末来由的,李志绥本人在原书中是很少这类所谓毛泽东和女友们的情节的,即算是有,也加了

    据说、听说一类的字眼,李书的原稿还是相当保守的,然而,当

    一些机构和机构的代表人物出现之后,事情就变得相当复杂了。

    李志绥本人也是知道某些人对他的原稿的修改和部分章节的大部分改造的情况的,然而他保持了默许的态度。至于他为什么默许和默许的后面的内务我们无意于追究,我在这里所要表示的是,

    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种迫不及待的修改工作的展开不是一个简单的应有的编辑过程。而具体编辑人的身份和背景就是那些甘心被人利用的满口的民主道德的来自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中的一员。

    李书所披露的毛泽东的私人生活一旦暴光后,争论立刻引起,有的人自然就要说伟人也有他不伟大的一面,伟人也有他黑暗的一面,我们说这是对的,而且定期的披露和揭露伟人的阴暗的一面也是舆论民主的表现,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扩大黑暗面和用黑暗面以偏概全的目的又是什么?

    • 家园 即承认毛的伟大, 也相信李的说法.

      这两者之间,其实并不矛盾.

      作为重量级政治家的毛, 生前死后话题不断. 令人畏惧,令人崇拜, 被人爱戴, 也被人咒骂.

      毛一生中作过无数大事小事, 其中有些并不合乎中国传统道德规范. 正如毛自己说的那样, 和尚打散, 无法无天.有这句就够了, 不是嘛?

      我承认毛的伟大, 也相信李的说法. 感谢李的努力, 使后人能够洞窥一点的真实, 也带给我们一点独立思索.

      信息在西方社会是有价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 戴安娜的管家和李医生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嘛. 哈哈

    • 家园 in defense of Dr. Li

      It is obvious from his book that Dr. Li was

      forced -- against his will -- to become and

      to remain as Mao's private physician (his dream

      was to become a surgeon). If that is true, then

      why should he abide by the doctor-patient

      confidentiality laws?

      • 家园 in defence of Mr.Mao

        赫赫,凡事不要轻信,如何知道当时李没有因进大内当御医而自豪兴奋过呢。

        • 家园 sure, but...

          that certainly is a possibility.

          but all i was trying to say is that one cannot

          use the "breaching-of-confidentiality" argument

          to discredit Li or his book when in fact his book

          has already offered a perfectly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it. of course if you have solid

          evidence that can undermin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explanation itself, then that's a different

          story.

      • 家园 好逻辑,好视角,再补充对这本书的评论

        俺近10年前就看过这部回忆录,看完全书后第一个感觉是比较可信。

        俺参照了一些其他的史料,许多是大陆公开的出版物,发现李的叙述是很节制不夸张的,比如有些事情他不知情,书中基本上都不描述,甚至会从个人角度给出相反的判断。

        有一个例子,比如毛与上官云珠的关系,李根本不知情,他坚称没有这么回事,理由是毛不太喜欢有修养的上层女性。当然这个理由是很牵强的,男女情爱哪有这样理性的?而事实是,有多种史料证明毛与上官确实有暧昧关系。由此可以证明李的写作态度是认真的,甚至有点愚腐。

        另一个例子,当时盛传毛有私生子,甚至叶群都认为毛的一个情人的孩子是毛的,但李却说毛早在50年代就没有生育能力,这个例子却经常被指责为李没有医德。

        俺还是那句话,要想驳倒这本书,得要有确实的事实,而不是诛作者之心!这样的辩论方式其实反而为毛抹黑。

    • 家园 毛泽东?上官云珠?京夫子?文工团?萧华--兼复菜九段

      我在文章中提及的京夫子的那本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自己写的也很简单,所以,有必要重复一下,京夫子那本书你可以找来看一看,他把毛泽东和上官云珠一起游泳那一段描写的简直是活灵活现,毛泽东亲口叫上官为宝贝

      ,还让上官换上新式样的游泳衣,二人还在水中嬉戏,还说很多黄色的语言,我倒不是说伟人不能说黄话,关键是毛和上官这么近距离的接触,除了毛和上官本人知道以外还会有第三者在场吗?既然毛决定了和上官准备作些特殊的事情,他还会让第三者在场吗?我以为这件事除了游泳衣能说的清楚,其他的谁也说不清楚,除非京夫子是游泳衣变的。而类似的情节在京夫子这本书里面可谓层出不穷

      ,简直就是一部现代三级作品,我不是说毛泽东的阴私如何磊落,而是这种写法的确滑稽可笑,而且可信度也不高。

      至于说到文革中给上官加的罪名是迫害毛主席,这种罪名在那个年代很多,郑君里导演被加的罪名是迫害毛主席和林副主席,难道郑和毛、林都有染吗?毛泽东保健医生徐涛被冠以迫害江青同志,难道徐涛和江青也有一腿不成?

      (毛泽东保徐涛有一句名言:徐涛为什么不来害我?害我不是更有机会吗?)连曾经和江青同居过的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章泯也是被冠以迫害毛主席的罪名给整死的。

      还有就是要说明的是,像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那批人中很多人对毛泽东的感情是相当炽烈的,这是我们目前这代人无法理解的,你说它是愚昧也好,执着也罢,那就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上官见到毛泽东,自然很高兴说毛主席伟大样样伟大,十分伟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一下子就联系到二人是不是有了肉体关系我以为实在牵强附会。

      李银桥回忆过梁漱溟见毛泽东的一件往事,建国后,梁见到毛泽东,一见面就说主席太伟大了,实在是伟大,毛泽东当时不很高兴他说我们都是老朋友了嘛,这么说就不合适了。这里无意纠缠毛泽东和梁漱溟的恩怨是非,只是说明一个现象,那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对毛泽东普遍有一种不自觉的仰望的感觉。谁都不例外,只是有人后来觉悟了,有人反对具体仰望的形式罢了。

      李书作为政治色彩比较强烈的回忆录,经常可以看到他这样写道:“毛泽东的臭事”我以为作为一本这样规格的回忆录使用这样的词语即使是表达一种想法也是不严肃的。

      至于为什么屡次可以看到这样的言词其背后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再有一个文工团的事情,这件事最早起于朝鲜停战期间,根据彭德怀同志办公室主任王焰、上将李志民回忆,这件事起因经过是这样的:

      “1953年夏,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期间,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向他说,最近中央有个电报,中南海要调文工团员,条件要求太高不好选。彭德怀即要来电报看,上面提出三个条件:一是政治上可靠;二是有一定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三是容貌端正。彭德怀当面向李志民讲,这个电报不是中央写的,毛主席和刘少奇同志不会知道。并说,你们能选就选,不能选就等我回国查明再告诉你们。返京后,在军委例会上谈到这件事,肖华说这个电报是他签发的。彭德怀指责说,不应该以中央名义去向下面调文工团员,特别是第三条,使人觉得像选妃子似的。

        后来,“选妃子”这句话,在庐山会议和接着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有几个同志就说这是诬蔑毛主席是皇帝,是攻击毛主席。

        彭德怀后来解释说,他当时对于调文工团员这件事的想法是,事情虽小,如果被下面误认是中央这样做的(其实中央并不知道),日久天长沿袭成风,事情就不小了。我们党是执政党,在这方面应该十分注意。这是为了维护党和毛泽东的威信。他特别声明说:“至于这种想法对不对,我自己负责。我绝没有攻击和诬蔑毛主席的意思。” 

      事实上这封电报是萧华打给李志民的,后来李志民被说成不会办事。这里也反映出彭的一贯的耿介的作风和为人。但是是不是说文工团选团员就是为了领导人的床第之欢呢?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这样的结论还是不要下的好。

      领导人的男女之事自然少不了,但是,真相如何,可以说扑朔迷离,不是那么简单说的清楚的,比如肯尼迪和梦露的事发生在美国,号称头号民主的国家,头号讲究调查的国度里面,不是至今也没有定论吗?

      庐山攻击彭里通外国的第一人是张宗逊,而不是萧华,这也是历史。不过升级的确实是萧华,张宗逊是说了第一句

      ,萧华把这件事给夸大了。因为他们都是军事代表团的成员,不过那个代表团成员中除了杨得志以外,其他几位都是说了瞎话的。

    • 家园 nan兄,您应该多转点温相专栏的文章,我们如饥似渴等着看

      可是国内现在上不了文学城,根本就进不去几曾回首和温相专栏,里面更多更好的文章现在根本就看不见,真叫一个痛苦+难过呀!上次燕人狂徒兄转了几篇到西西河,真是太让人高兴了,特特感谢眼人狂徒兄呀!可是最近也不知道温相兄是不是又有新的文章出来,希望您能够多转一些文章过来让我们看呀!

      小弟再次万分感谢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