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毛泽东重用邓小平的探讨 -- 花老乔

共:💬26 🌺4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毛泽东重用邓小平的探讨

    关于毛泽东重用邓小平的原因既有个人原因也有政治原因。

    在长征到陕北以前,邓小平的作用并不大,也没有受到重要的重用,虽然毛泽东常说邓小平属于毛派人物,其实邓小平和毛泽东的历史渊源并不长,很有可能只是毛泽东的一个重用邓小平的借口。长征刚到陕北时,中共成立了西北军事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很大的意义上就是中共当时的核心机构,邓小平并不是这个委员会的委员,这个委员会包括得很多陕北党和红15军团的人员,如高岗,郭洪涛,程子华,徐海东等,可以认为当时的中共需要在陕北立住脚,需要这些已经在陕北的人们,这也是为什么高岗在这时崛起。在东征和西征以后,共产党并没有在陕北真正站住脚,也没有打通通往苏联的通道,到是张学良给了共产党一个机会,西安事变,张学良是共产党功臣的声誉不是白来的。这是邓小平开始了他真正的职业生涯。邓小平,程子华,薄一波,彭真是和阎锡山统战的主要领导人,并且正因为和阎锡山的统战使得共产党的军队壮大了很多。在林彪的堂哥张浩病重,逝世以后,邓小平开始了和刘伯承合作的开始,出任129师的政委。邓小平不是一个军事人才,但是他是一个政治人才,具有极高的组织和煽动能力,并且及其领会毛泽东的意图。以后的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一个例子。129师在山东创建的根据地和晋察冀同为中共的两大军事根据地,邓小平的功绩不可磨灭。人们将淮海战役的功绩归给粟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邓小平的组织能力,政治能力,和毛泽东对他的信任都是邓小平对淮海战役成功的功绩。邓小平对于4野是很不服气的,他认为他的3野也打下了半壁江山。解放初期,邓小平坐镇西南,直到“五马进京,一马当先”时被调入北京。

    毛泽东的政治权术人们研究了很多,大部分是马后诸葛亮,很有可能毛泽东并没有那么多的权术,只是极想让自己的观点得到实施.但是毛泽东的发家史也会使人们联系到权术的问题. 人们现在对胡乔木很不满,并为胡乔木认为毛泽东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不是一个完全的共产主义者, 很大一部分人们又对邓力群很赞赏,因为邓力群没有像胡乔木那样改变,始终认为毛泽东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无论这两个人如何,这代表了很大的一种对毛泽东的评价的倾向。很有可能毛泽东的民族主义者的成分要比共产主义者的成分要多。毛泽东并不像其他中共领导人一样看过很多马列的书,他没有兴趣看,为毛泽东在共产主义系统扫盲的人就是刘少奇,这就是毛泽东和刘少奇渊源的根源,毛泽东在1959年庐山会议时也说,他是在上庐山之前,在河南刘建勋那里借了一本社会经济学,现学现卖。毛泽东的权术在于他用了心,掌握了人的思维,利用了合适的人,这很可能是毛泽东做事的习惯,要不怎么就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呢。帮助毛泽东拿到军权的是张闻天,帮助毛泽东拿到中共领导权的是刘少奇,但是这两个人都没有善终。

    邓小平在毛泽东崛起时并没有起到什么巨大的作用。当时的“五马进京”时的主要问题是地方坐大,山头主义过于明显导致中央不好管理。尤其是东北的高岗,和华东地区。这五马以高岗和饶恕石最受重用。另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牵制刘少奇和周恩来。因为刘少奇并没有军队的渊源,毛泽东也没有意图让刘少奇参与军队,也没有让刘少奇过多地参与党务。建国初期,毛泽东和刘少奇就在如何建立体制方面发生了冲突,毛泽东对刘少奇在天津讲话的大为不满就是一个例子,从这时起毛刘的矛盾就已经开始了,到了7000人大会是表面化了而已。看看这五马的命运,高岗,饶漱石因为反刘少奇和周恩来,主要是反对刘少奇,而遭到了清除,是不是他们按毛泽东的旨意而为呢,就要看你信谁了。邓子恢和习仲勋是因为执行刘少奇的意图而倒台。只有邓小平当上了总书记,成为了毛泽东的帮手,主要是为了牵制刘少奇。在50年到中期,8大以前,刘少奇已经公开表示毛泽东思想不适用了,他也公开表示他都不提毛泽东思想了,希望其他人也不要提了。这样毛泽东思想在8大时被从党章中去了出来,这是毛泽东和刘少奇的矛盾已经从工作矛盾变质为个人矛盾了,毛泽东使用邓小平的一个目的之一和他是用林彪一样,为了政治斗争,这个政治斗争是和刘少奇从组织到个人的斗争。

    以后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毛泽东要将刘少奇置于死地,没有什么余地可言,就是要他消失。但是他对邓小平网开一面。刘少奇和邓小平不是一个团伙的,邓小平不属于刘少奇的人,但是在3年自然灾害以后,刘少奇和邓小平,一个主持国家的具体运作,一个主持党务的具体运作,他们是为了工作在一起的,这一点毛泽东很明白,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心思也很明白。是不是周恩来也是利用了毛泽东来达到刘少奇呢?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好像也没有人问这个问题。其实邓小平对付毛泽东和周恩来差不多,只是方式不同。邓小平基本是惹不起,躲得起,尤其是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文精街1号就是邓小平逃避的地方,毛泽东使邓小平成为世界桥牌高手,毛泽东也多次批评邓小平,说他太贪玩。

    • 家园 从韦尔奇的4E理论看毛为何用邓

      毛泽东为何选邓当总书记,和韦尔奇选新一任CEO,在管理实践中是类似的问题:如何选择管理人才。

      韦尔奇说,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具备4E:

      1、Energy(朝气蓬勃),也就是有所作为、渴望行动、喜欢变革;2、Energize,懂得如何去激励别人和鼓舞自己的团队前进,承担起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3、Edge,决断,是对麻烦的是非问题,做出决定的勇气。4、Execute,执行力。

      邓的经历,更多体现了后两个E,尤其是Edge。从跃进大别山、淮海战役、进军西南、反右、找油、治理整顿、拿下华国锋、改革开放、南巡,这个小个子总在困难的关头,象一把坚硬的剃刀,干脆利落滴解决麻烦。后人争论的往往是,剃的是否科学、艺术、有理论。但对董事长老毛来说,他要的就是解决问题。毛对邓的评语之一是里面钢铁公司、外面绵里藏针,看来他对这把超级剃刀的威力印象深刻。

      但如果邓没有前两个E,也就不会有如此的突出表现。这我就不多啰嗦了。有趣的是,韦尔奇还提出过在4E之外,还有一个P,passion激情,我一直没搞懂他为何在提出了Energy之后还要再强调passion,但他和邓小平一样,都是充满了活力和能量的小个子。也许,超级CEO们都是类似的吧。

    • 家园 硬伤不应该,

      129师不在山东在山西,邓是二野政委而非三野政委。

    • 家园 关于毛泽东最后对邓小平的处理

      很有趣,既要小平下台,还保留党籍、以观后效。毛泽东的意图是什么?

      1、缓和左右派的矛盾,保障文革成果不会毁于一旦,甚至产生内战。轻批江青,重批小平,固然轻重不同,这里面有政治观点亲疏不同的考虑、同样也是小平的政治实力在治理整顿两年后隐然超过左派的原因。

      2、提拔中派,华国锋等既受益于文革、但又不完全受益于激进派、而且有丰富基层实际经验的中派,是比较实际的选择,可以兼顾毛泽东既要文革成果,也要稳定的目标。而把左派、小平打下去,把中派提起来,也留下了让根基不稳的中派拉一派、打一派,巩固政权的后着

      3、使功不如使过,唐太宗给高宗留下使用徐大帅的招法,便是如此。对小平打击得狠一点,但又留着后路,就是给华国锋留下了使用大才邓小平的途径。可惜,华国锋不能用此计。估计一是怕小平影响自己的最高地位,毕竟小平树大根深,不同于江青,可以一夕之间搞定;二是实力太弱,不得不顾忌大内总管、禁卫军头领汪东兴以及龚育之等左派的意思。惜哉,国锋!有妙计而不能用,首鼠两端,实在无锋。没有edge啊!

    • 家园 总理干将,哪能说除就除。
    • 家园 【原创】邓小平的帅才,运气,和心理素质

      关于邓小平的成功,我想是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帅才,运气,和心理素质。

      一,帅才:

      数年前曾经和一个20年代的老革命聊天。她说,中共党内,邓小平能干,陈独秀能干,毛主席能干。三个人都是帅才。我认为邓小平这个人呢,本身非常有能力,对时机的把握不错,在历史上的运气也一直很好。中共早年,党内才华横溢的领袖人物不在少数,如瞿秋白,如方志敏,如张闻天,如任弼时,但这些人善终的并不多。所以,才华不是最主要的。

      二,运气:

      中共党史上既参加八七会议又参加遵义会议的人并不是很多,邓小平是其中之一。但注意邓的这两次所谓的参加都不是会议的代表,属于非常偶然的性质。所以邓小平的运气出奇的好。

      邓小平的崛起可以归功于早年的两个经历,一个是留学法国,一个是在苏区挨斗。

      邓小平早年在法国和在苏联留学时都没有很出色的表现,但是他在法国认识了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等人。以周恩来的人脉,邓小平才有机会出任中共五大之后的中央秘书处处长(不是后来邓毛毛瞎吹的中央秘书长,中央秘书长另有其人)。邓小平也才有机会被派到广西组织百色起义和组建红七军。说实在的,邓小平在广西和后来在红七军也都不顺利,起义前夕执意离开百色,结果两个起义一个也没有参加成。对此情况红七军前委有通报,周恩来也不是不知道,但周恩来非但没有批评邓小平,仍然派邓小平第二年去广西任红七军和红八军的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结果红八军在邓小平任政委不久便全军覆没,红七军北上的路上邓小平也指挥不灵,在梅花打了个大败仗,为文革期间张云逸大将所嘲笑。后来邓小平又中途离队,成为邓小平革命生涯中的最大的政治污点。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邓小平也天生就是吃政治饭的。三○年代邓小平在江西苏区任中心县委书记期间,不知如何被王明相中,贴上了毛派标签,整成了中共党内最不伦不类的“罗明”(没名气的福建代理省委书记罗明也因此出了名)路线的头号人物,一起被批的有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算是和毛泽东结了亲 (运气吧!)。因此只要毛泽东在,邓小平总是正确路线的代表。这也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后来都对邓小平网开一面的一个原因。

      解放以后,老同志中运气和才能都不错的人物也很多,如高岗,如刘少奇,如林彪,如彭德怀。但这些人都没有成正果。用文学城温相的话说,没能跨过毛泽东那一堵墙。所以,他们应该还缺少点什么。

      三,心理素质:

      邓小平除了才能出众和运气好之外,他的出色的政治家的心理因素和身体素质,才是他能够多次东山再起的关键因素。否则,像高岗那样受一点委屈就抹脖子,像林彪、刘少奇那样跳上跳下,像彭德怀那样动不动上万言书,就操老毛他娘,邓小平不可能活到三上四下。

      相反,邓小平抱定一根筋,留待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能伸能屈,多次忍受他人的跨下之辱(和夺妻之恨)。对毛泽东,他是能躲就躲,躲不了就写检查,平时敬而远之,风头以过就要工作。反正是你毛泽东欠我邓小平的人情,而且是你毛泽东认为我邓小平“人才难得”。

      文革期间邓小平尚能走通汪东兴和江青的门路,自然不会是一介武夫和谦谦君子之辈所能为。

      • 家园 操老毛他娘

        彭德怀 might be the only guy who has sufficient credits to say this.

      • 家园 【讨论】某以为邓小平够不上伟人。

        其一,现实证明一国根本不能两制。当年邓公有此“创世发明”,底下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到今天香港发生政改风波,证实了中国政府并不能彻底实现自己的承诺。言而无信,不如不说。

        其二,对台湾问题毫无远见。总认为两岸迟早会统一,对台独势力的萌芽,崛起和壮大毫无警觉,一点儿没有应对措施。时至今日,祸患无穷,邓公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其三,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从党内来说,邓公背叛了共产主义理想,,这是毫无疑问的。

        另言,对待香港,台湾两大问题,包括毛泽东在内也做得不好,毫无雄才大略,导致了今天的困顿。但我相信,依靠中国人民的大智慧,中国必将重现汉唐之伟大,这是毫无疑问的。

        • 家园 这第三点则正是俺认为邓可以被称为伟人的

          the one and the only one reason。

          当发现自己的起初的政治理想并不是最有利于国计民生时就毅然背叛了它,凭这点俺认为他对得起他自己说的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比那些当上了或者要当人民的爹的人要伟大得多。

          古人亦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家园 【原创】对邓小平的定论,至少还需20年

          首先佩服兄之高见。说话不但需要有见地,而且还是需要有勇气的。

          我认为对邓小平的定论,至少还需20年的时间。首先是目前尚不存在正常和公平讨论的学术气氛,其次目前许多的东西还是现在进行时,其后续效应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第三,一些文献有待解密,尤其是事件双方的文献。

          一个政治家是否伟大,应当放到大的历史尺度里面去看,也就是说,时间会证明一切。现在我们认为对的,定论的东西,20年以后甚至百年以后都可能不一样。

          事实上,任何人都有他历史的局限,真正能前知一百年,后知50年的人是不存在的。某认为评论一个人物,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尤其是对于和平年代手握重权的政治人物,能自觉不做坏事就算了不起的了。至于能不能称为伟大,看以什么为标准了。

          再就是要看主流,即大的方面。他他他具体的在任期内: 1)做了什么事;2)结了多大的果;和 3)正负相抵净结果如何。也有??偶然性的??铨。例如美国的里根在任期内评价并不高,但可惜能苏联不争气,结果才使里根成一世英名。

          毛泽东和邓小平本身也没有想当个完人,只希望个三七开什么的。你楞要把他????完人看╋不膣?槔先思??帷K蛋琢耍?政治家和常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不能把雷锋的道德标准套在政治人物身上。也就是说,政治家没有道德可言。或者说,政治就是道德。

          还有对于历史文献和档案的掌握,政治气候的风向与起伏,都会影响对人物的评价。人们对秦始皇骂了两千年,也翻过很多次案,但历史上也只有一个秦始皇。无他,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一俊遮百丑。

          再过2000年,可能我们目前津津乐道的中国20世纪的所有政治人物都不被人记得了,但人们仍然会记得当年有个秦始皇。

          对邓小平,及其他的政治人物,也应当如是看。

          (不??之??╋??多多包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还要根据以后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

            我赞同你大部分的观点,但想做一点补充。

            可曾注意到,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稳定性,往往取决于其身后短时间内其影响的连续性。按说始皇帝一统华夏,修建长城,统一度量衡,可谓高瞻远瞩,功高盖世,却为什么对他的评价是反反复复。有人说他“焚书坑儒”,“大兴土木”,可有多少皇帝又不大兴土木呢,况且他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略。至于焚书坑儒就更不是什么多大的罪名了,多少的统治者在初期不是杀了许多的知识份子让他们闭嘴的,始皇帝的作为比起清朝的文字狱差远了。试想当初如果不是胡亥登基,而是扶苏继位,大秦国祚说不定能绵延数百年,而后来对始皇帝的评介决不是不文不武的混混儿刘邦可比的。咳,不就是大秦被败家子给迅速的卖了,而刘混混儿有一个争气的儿子吗。

            说道焚书坑儒,就不能不提一下儒家的创始老祖宗仲尼兄。虽然对其的评价在其身后两千多年的绝大多数时间内非常之高,甚至被拔高到了圣人的位置(即使外族入主也丝毫没动),可还是出现了“五四”和“文革”时的反复。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在其死后不久(几百年对两千多年算不了什么,而且那时社会的发展是很慢的,几百年的变化顶不上现在几十年)被始皇帝狠狠地修理了一番,甚至刘混混儿也对他也不太待接。刘混混儿的儿子和孙子倒是对文化人儿比较尊重,但他们喜欢的是“黄老之术”。直到混混儿的重孙子,这主儿比较很,为了打压群臣中比较有个性的(那时当官儿的中还真有几个不信邪的),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狗屁建议,仲尼儿才得以咸鱼翻身。后来的各朝各代的头儿们都觉得这招不错,又懒得找一个新得偶像代替,把仲尼的东西修修补补拿来就用了,结果呢,他脸上的金越抹越厚。即使如此,也不是完全保险的。这不,到了朱无赖那儿,儒家的“亚圣”珂儿就差点儿被废了。切不论连皇帝都废了的时候。

            所以我认为,对毛泽东的评价将会是非常不稳定的。这不,才多长时间,对他的评论就争论不休。当然,这也怪他老人家,谁让他没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稳定的局面呢?!。对老邓的评价,甚至对评价的预测,都还为时过早,他离开最高位还不过十年。

            还有,关于你说的关于里根在任内的评价,我认为不妥,以后我想单独写写。

            最后,我们在这里对这些人物们品头论足,正是因为我们是小人物,才关心这些。估计老毛们是不在乎别人说些什么的。

          • 家园 好一个中肯之言,为政者无私德以为如何
          • 家园 说的很对。国家领导人如同一家大公司的CEO,要为业绩操心

            比如一家公司的CEO,评价他得看他的业绩,股东恐怕不会关心他的私生活如何,股东更关心的是回报。

        • 家园 邓小平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