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一)南充青年救灾志愿队 -- 一直在吹

共:💬46 🌺4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一)南充青年救灾志愿队

    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一)南充青年救灾志愿队

    前段时间从网上收集了一些抗震救灾的资料,主要集中在茶坪、姊妹桥一带,现在把这些资料分类发上来,尽量少文字,多图片。都是些普通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机会对记者说:“请不要宣传我”。

    (一)南充青年救灾志愿队

    2008年5月14日到21日,南充----绵阳----绵阳安县----安昌----桑枣----千佛山-----晓坝----姊妹桥----北川茶坪----秀水----汉旺----东方汽轮机厂----绵竹----什邡----广汉----成都(结束) 。八个南充的年轻人自发组织参加了震后的救援(其中有2人为新婚不到半年多的夫妇)。

    14日深夜从南充出发到达绵阳时的集体照

    点看全图

    15日,进入安县晓坝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的道路

    点看全图

    到达姊妹桥营地,在一座还没完全垮掉的房屋前堆放装备,稍作休息。

    点看全图

    15日晚,食用自备干粮,不给灾区增添负担

    点看全图

    4人突击队去10公里外山区救个受伤的老大娘前的合影

    点看全图

    "这个小孩起初不肯让我们队长背,后来队长用他的水壶给他喂了一口水喝,他才肯了。在队长把他背下山的途中,他反复说的只是一句话:房子,垮了。房子,垮了"

    点看全图

    大量的物资运来了。

    点看全图

    紧张的一下午,几乎没有一丝空隙。

    点看全图

    紧张的一下午,几乎没有一丝空隙。

    点看全图

    安县新安中学大本营, 久违的肉和饭

    点看全图

    第2次进灾区集体照

    点看全图

    帐篷捐了出去,白天晚上只能睡外面,没有最冷只有更冷.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前置救护点

    点看全图

    他们的名字

    点看全图

    相关网址: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元宝推荐:landlord,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十八) 年逾半百的志愿者王光

      王光,商人,1958年出生于西藏,祖籍山东济南。他曾入伍服役于伞兵部队,是1万1千米高空无氧跳伞的纪录创造者。王光近年在拉萨经营旅游公司并担任跳伞教练,曾协助奥运圣火在珠峰的传递。汶川地震发生后,50岁的王光放下自己手头的生意,于5月14日到达四川作为志愿者参与救灾,直到6月中旬才返回西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年过半百的志愿者王光

      王光在四川的救灾行程如下:

      5月14-5月15日

      王光到达都江堰,并随即前往漩口救灾,挖掘幸存者,处理遇难者一体及清理废墟。

      5月16日

      返回都江堰,在紫坪坝附近救灾,挖掘幸存者,清理废墟。

      5月17-5月24日

      再去漩口,到映秀方向救灾,主要在银杏乡一带;挖掘幸存者,清理废墟,搭建帐篷,运送物资。

      5月25-5月31日

      到达汉旺,运送物资,喷洒消毒药,对帐篷小学的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

      6月1~6月2日

      在成都休息。

      6月2-6月10

      到漩口、映秀一带参与寻找失事直升机。

      6月11日

      回成都休息。

      6月15日

      结束救灾行程,返回拉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王光与北京奥运圣火珠峰传递火炬手次仁旺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王光在新疆队营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王光与志愿者们的合影

      相关链接:

      王光自传:外链出处

      王光在四川救灾时的照片:外链出处

    • 家园 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十七) 中国洞穴联盟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中国洞穴联盟救援队立即组织救援设备、绳索、担架等物资共一吨多,采购了5万余元的药品,因为事先知道前往灾区救援十分危险,队员们都没敢告诉家人将前往哪里。

      5月13日晚22点,第一批救援队队员从贵阳出发昼夜兼程赶往灾区。

      5月14日上午9:30,救援队抵达成都。四川省红十字会向中国洞穴联盟救援队下达任务:前往安县参加救援工作。

      5月14日16:20分救援队到达安县,在安昌中学救助站帮助运送北川撤出的伤员、给灾民发放生活物资。在运伤员的过程中,两名从茶坪乡走出来的受伤的教师告诉救援队员,安县茶坪乡的道路被垮塌的山体掩埋,有很多的村民和学生被困。听到这一消息,救援队立即联系总指挥,主动请缨去茶坪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洞穴联盟救援队从茶坪乡教师的口中知道了茶坪内的灾情

      5月14日19:20,救援队准备了几大包的紧急救援药品后立即驱车向茶坪乡进发。前行不久,由于道路中断救援队不得不下车步行。在步行一小时后,救援队到达一座桥和岔路口。当地人告诉救援队,通往茶坪乡的主公路相当危险,今天这条路的已死亡一些人;而另一条路需要步行8小时,并且夜晚通过太危险。于是,救援队返回安县休整。

      5月15日晨7:50,队员们准备了大量药品、水和食物,平均每人背负25-30公斤翻越高山前往安县茶坪乡。救援队抄近路在垮塌的石缝之间穿行。在步行了大约3个多小时后,洞穴救援队到达了双电村。由于堰塞湖水位不断上涨,双电村很多重伤员和老年人无法撤离,队员们商量后决定,韩风和让布塔西先行赶往茶坪乡。钱治、郭静和张开琪在双电村组织老人、小孩和重伤员撤离,直到晚上10点多才把43名群众安全转移到晓坝五福村姊妹桥的红十字营地。

      5月15日12:30,韩风和让布塔西到达茶坪乡,他们将带去的药品交给了医务人员,把身上的干粮和水分给了村民,并向当地干部询问受灾人员人数和需要的药品数量等情况。为了不消费灾民的食品,韩风和让布塔西仅在茶坪乡喝了一杯茶。在停留了一个小时后,他们开始带领部分灾民离开茶坪乡。考虑到进来的路太过危险,他们走了另外一条返回的路,沿山脊往晓坝走。由于走了太长的路而又未吃东西,韩风和让布塔西都感到非常疲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15日中午,中国洞穴联盟救援队的两位志愿者到达茶坪乡

      18:35,韩风和让布塔西回到了营地,带回了前面长青桥至茶坪乡方向的路况:“因强震坍塌的大山阻断了道路,数千群众滞留大山里”,更为宝贵的是他随身带来了茶坪乡政府和卫生院的领导写的伤亡人数和当时乡里的基本情况以及途中两山合并形成六个堰塞湖的情况(其中一个堰塞湖水深已达60米以上)。在营地的救援队员立刻把韩风送往35公里外县城的总指挥部,在汇报完毕后大家发现韩风体力严重透支,医生立即给他输了葡萄糖和生理盐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15日,中国洞穴联盟的志愿者从茶坪乡带出的求援纸条

      5月15日来自全国的26名洞穴救援队员陆续到达安县。

      5月16日晨7点,指挥部决定中国洞穴联盟救援队派人去查看堰塞湖水位,操建斌、康雪梅、谢伟和一名消防参谋组成测量小组去查看水位上涨情况。在到达最大的肖家桥堰塞湖后,他们发现坝底开始出现渗水,堰塞湖一晚上涨了2~3米。他们对湖面上涨等情况进行了测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洞穴联盟救援队的志愿者和山西消防的参谋一起查看堰塞湖的情况

      大部分救援队队员在韩风和让布塔西带领群众撤离的山路上架设路绳、绳梯等安全保护的设施,并从下午开始积极组织茶坪乡受灾群众转移,当天撤离400多人。

      5月16日16:19,以孙克宁为首的6名救援队队员,带着30多名志愿者背负着食物和药品前往三青村,当晚他们夜宿三青村,次日队员们又去了柳树村。

      5月16日18:20分,红十字营地的负责人康华召集所有有光源的人员全部上山为滞留在山顶的三千群众提供下山的照明。当晚从山脚到山头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志愿者头戴头灯,手拿一把或二把强光电筒为下山的灾民照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16日晚,中国洞穴联盟的志愿者们照亮了山路,形成一条明亮的长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洞穴联盟志愿者

      5月17日

      清晨为防止悬湖发生意外泄洪,武警指挥部派出小分队徒步前往该地,准备实施爆破打通一个缺口,使悬湖正常泄洪。救援队则留在营地帮着搬运救灾物资。

      5月17日11:00,中国洞穴联盟秘书长钱治派操建斌、韩风等5人随同一个向导上山接他们昨天去三青村的救援队队员,下午3时许他们和前一天出发的救援队员以及群众返回了姊妹桥的红十字营地。

      下午,指挥部要求洞穴联盟的救援队撤回成都待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洞穴联盟救援队最先发现了直升机

      6月,中国洞穴联盟救援队应四川省红十字会请求再次入川参加了搜救失事直升机的行动,并最先发现了直升机。两次赴四川参加救援,中国洞穴联盟救援队的队员们没有给灾区增加负担,所有的食品、物资、往返路费等均由自己支付,洞穴协会会员还分2次为灾区捐款达8千余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洞穴联盟救援队的志愿者在姊妹桥的合影

    • 家园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十六)南京极限大刘

      以下文字经南京极限大刘授权在此发表。

      南京极限大刘(下面简称大刘),一个有20多年经验的登山爱好者。他于2008年5月15日背负70多斤的食物、药品和水冒险进入茶坪乡,5月17日协助山西消防和灾民从茶坪乡撤退到姊妹桥红十字营地。

      [SIZE=3]2008.05.13[/SIZE]

      5月13日中午,大刘接到四川、重庆方面要求协助救援的电话,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在记录下成都救援队和重庆救援队的电话后他买了14日早8点由南京飞往成都的机票。

      [SIZE=3]2008.05.14[/SIZE]

      5月14日晨近6点的时候,大刘的朋友告诉他南京有一些志愿者也正在准备去灾区救援,在和他们联络后,南京大刘接受了第一个任务,护送由四川地区爱德基金会资助的南京大学北川籍学生陈勇返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刘和川籍学生陈勇在南京机场

      大刘很早就到了机场,在换好了登机牌准备托运装备的时候,他被告知航班被政府征用。他马上和征用飞机的部队联系希望能同机前往,但是被拒绝了。于是大刘以最快的速度买好了另一班的机票,与被护送的陈勇同学同机飞往成都。晚上18点左右大刘到达成都并马上包车赶往绵阳,在快到绵阳的时候他们得到消息,有人在绵阳的五河体育馆看见了陈勇的父亲。21点45分,他们到达绵阳并直接去了五河体育馆,在20分钟后找到了孩子的父母:“太幸运了!在这个万人灾民聚集点,我们只花了20分钟就找到了陈勇父母!家人团聚的他们激动得紧紧拥抱在一起,孩子的父母平安,爷爷受伤出不来,奶奶遇难,妹妹在北川中学下落不明”。大刘在完成护送任务后,在绵阳高级中学的一辆汽车里睡了一晚。

      [SIZE=3]2008.05.15[/SIZE]

      5月15日早,大刘在得知和他同机到达四川的南京志愿者已经徒步进入北川后,决定也进入北川参加救援。昨天由大刘护送回川的南大学生也要求同行,去寻找他在北川中学下落不明的妹妹。他们包车向前往北川,在车辆无法前进后,下车徒步往北川走。在北川县城门口,大刘被一位刚从北川救援出来的绵阳摩托车爱好者老孟拦了下来。老孟告诉大刘,北川已经不需要有登山经验的救援者了,但是安县的茶坪乡自从地震之后就和外界失去了联系,进入茶坪乡需要翻越三座山,超过20公里的山路,一般的人员进不去,他建议大刘去茶坪乡救援。大刘听完老孟的介绍后,马上打电话给正在北川的南京志愿者,告诉他们自己将前往茶坪乡,并让随行的南京大学的学生进入北川后直接找那几个志愿者并一起行动不要分开。安排好大学生后,大刘坐上绵阳老孟的摩托车向茶坪乡方向进发。在到了安县晓坝镇黄杨村后,进入的路已经被塌方完全阻塞了,大刘只好下车开始徒步往五福村姊妹桥前进,到达五福村姊妹桥的红十字营地时已经是中午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刘和送他到姊妹桥的绵阳摩托爱好者老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刘在进入茶坪前,打电话给云南和南京的登山爱好者让他们到茶坪来

      当时从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进入茶坪乡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沿原有的公路穿越塌方带,强行进去,这个路线路程最短,不到20公里,而且不容易迷路,但是沿路的山体仍然在不停的塌方和滑坡;另外一条路线是村民说的采药人走的山路,需要翻3座山,徒步20公里以上,所经过的山体,也在不断的塌方和滑坡中。大刘由于没有地图和任何有帮助的资料,决定尝试沿塌方的公路进入茶坪,这条路线最少不会迷路。在简单吃了点饼干后,大刘在两个大登山包里装满了食物、水和药品,足有70斤。一旁的灾民关切地拦住了他,建议他耐心等候,随搜救队进入。不过,当听说有不少老人和孩子困在半路,特别是茶坪乡缺乏医生和药品后,大刘不愿再等下去了。大刘沿着公路的塌方带走了一小段路就发现不对劲,路两边的山体在不停的塌方和滑坡,沿公路根本无法通过。于是大刘迅速退回姊妹桥,尝试翻山的路线。在村口,当知道大刘要进山后,所有的人都劝阻他。村民告诉他:“当地人,除了上山采药,根本就不去这山的”。一个进去过的村民说:“山上的小路已经完了,到处都是裂缝;从现在所在的位置一直到山顶是一个巨大的滑坡带,一直在塌方,一直在落石”。大刘越听越害怕,但是还是极力安慰山民:“我包内有专业的速降设备,懂得医疗知识……实在不行就把帐篷和睡袋扔了,我等得起,但里面的灾民等不起”。在出发前,他向在现场的一名连云港的记者借来了纸笔,写下了两个电话号码,一个是他母亲的,一个是个女孩的,“其他的人我来之前都交待好了,如果两天后你打我电话没人接,你就给这个女孩打电话,告诉她一句话:“我喜欢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姊妹桥当地灾民向大刘介绍进入茶坪乡的情况

      背景资料:

      茶坪乡(行政名称千佛山镇)人口约9千多人,乡政府位于茶坪乡新街,老街与新街相距两公里。地震后由于在肖家桥一带两山合并,在其上游形成了五个堰塞湖,进入茶坪乡新、老街的公路完全损毁。进出茶坪乡需要从长青桥以北500米处的上山点进山,沿山脊翻越三座山峰,徒步约22.5公里;因余震造成山体坍塌、裂缝等原因,进山道路常有变化,各救援队伍日间单程进入茶坪乡新、老街花费的时间从7个多小时到12个多小时不等。山西消防在茶坪乡内的驻扎营地扼守住进入茶坪乡的要道,要进入茶坪乡到达新、老街必须穿过山西消防的营地;茶坪乡的灾民在地震后沿进入茶坪乡的公路搭建抗震窝棚,要进入新老街必须从灾民的窝棚旁经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行政地图上的五福村姊妹桥和茶坪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地震前繁华的茶坪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地震刚发生没多久时的惨况

      位于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的红十字会营地是距离茶坪乡最近的红十字会营地(也是地震后进出茶坪必经之地)。位于上山点的前置医疗点,是下山灾民的第一个医疗救治点,也是5月16日开始汽车能够到达的离茶坪乡最近的地方。前置医疗点距姊妹桥红十字会营地约2公里(两地间步行约需20分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姊妹桥进入茶坪乡的路线

      5月15日14点许,大刘从姊妹桥红十字营地背负70斤物资徒步前往茶坪。在他出发前的几个小时,山西消防的第二批突击队和内江预备役的首批突击队已经出发了,走的也是翻山的这条线路。富有登山经验的大刘在几小时后首先追上了内江预备役的民兵,之后又赶上了山西消防的突击队。当大刘爬上最后一个山头瘫坐在采药人搭的已经倾斜的窝棚边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大刘已经对不停滚落的碎石和不时发生的余震麻木了,这时候山西消防开拔了,一个人在在黑暗中的恐惧让大刘挣扎起身,咬着牙跟上了山西消防的队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刘追上了内江预备役民兵

      15日晚21点多,大刘终于走出了大山,距离茶坪乡只有5公里左右的路程了,他开始在损毁的公路上夺路狂奔,山上的石头呼啸着掉落,夹杂着树木折断的声音以及石头砸到公路上的振动声。接近22点的时候,大刘终于背着背包跑到了茶坪。灾民们自发的站在路边鼓掌,对大刘和前来救援的民兵和山西消防官兵们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救我们!”。大刘找到了乡干部,按照红十字的程序了解伤亡情况、尸体的处理情况、灾民的安置情况、食物药品饮用水的储备和发放情况以及还在深山里的村庄和零散居住点的情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接近茶坪乡的公路上夺命狂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灾民们自发的在路边欢迎大刘和救援队伍的到来

      在所有情况了解完以后,热情的灾民邀请大刘睡到他们的窝棚里。大刘不忍心拿出自己的帐篷来单独睡,于是就把内帐铺在地上。在把东西放好后就开始和灾民聊天了解情况,他劝说灾民尽快离开,天一亮就从山上的小路撤离。但是灾民们舍不得走,他们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山里,从来没有走出去过,而且基本上都没有走过山上的那条小路。大刘肯求灾民们一定要撤离,并告诉他们:“山体的塌方和滑坡已经很厉害了,那条唯一的可以逃命的小路随时会断”。有些灾民被大刘说服了,大刘就请他们去劝说更多的灾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5日晚,热情的灾民邀请大刘睡到他们的窝棚里

      [SIZE=3]2008.05.16[/SIZE]

      5月16日,天还没亮,灾民开始撤离了,撤离的灾民中有很多的孩子和老人,大刘一遍遍的跟他们说:“注意安全,注意安全!”。天亮以后,大刘找到了昨天的乡干部询问遇难者遗体处理的具体操作过程,并到焚尸现场了解情况,检查消毒和防疫情况。大刘把现场情况写了个纸条交给撤离的灾民,要他们出去以后,按条子所写的通知红十会,然后他和山西消防开始了搜救工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刘和山西消防

      16日下午,大刘遇到了为照顾受伤战友而留下的内江预备役民兵“琴心三叠”,大刘劝说他尽快和战友离开茶坪乡,因为通往外界的道路随时可能中断。“琴心三叠”经过考虑决定和大刘以及受伤的战友第二天一起离开茶坪乡。傍晚,山西消防找到大刘并告诉他山上的小路由于塌方已经中断,山顶积压了1000多名撤离的村民,山西消防已经派出40多人上山协助村民撤离,要求大刘带上全部技术装备和他们汇合,保证第二天的撤离。大刘到乡政府经过交涉要到了200米的尼龙绳,他带上全部技术装备,将所带的食品、药品、帐篷、睡袋和地垫送给没有撤离的村民。傍晚,大刘带上“琴心三叠”等四个预备役战士以及无法独立撤离的4个村民,到达5公里外的山西消防营地。当天晚上大刘和山西消防协调技术装备的分配和第二天的撤离计划,他们讨论了3个方案的,一个是沿进来的路强行再开一条路,一个是沿山脊向安县穿越,一个是走水路强行漂流堰塞湖,最终大家一致决定沿山脊向安县穿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刘5月16日晚的宿营地

      [SIZE=3]2008.05.17[/SIZE]

      17日凌晨4点大刘他们开始作撤离前的最后准备,5点半左右开始撤离。在到达山顶后,发现下山的山体大面积塌方和滑坡,16日上山协助村民撤离的山西消防和山下增援的山西、山东消防在滑坡带已经铺设了500多米的路绳,使撤离的人员能够勉强通过。12点左右两名受伤的民兵和无法独立撤离的四位村民安全到达接近姊妹桥的山头。13点多,大刘到达小坝镇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的前置医疗点,向在场的红十字救援队人员汇报了茶坪乡的受灾情况。15点许,大刘和南京驴友民间救援队在姊妹桥前置医疗点汇合,在交代了注意事项以后,大刘经绵阳返回成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刘和南京驴友民间救援队在姊妹桥前置医疗点汇合

      17日晚,救灾指挥部门通过宣传媒体呼吁灾区军民不要直接饮用茶坪河水。

      [SIZE=3]2008.05.18[/SIZE]

      大刘向成都市红十字会报道,并受命休息。

      [SIZE=3]2008.05.19[/SIZE]

      大刘结束救灾行程,返回南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果两天后你打我电话没人接,你就给这个女孩打电话,告诉她一句话:[SIZE=3]“我喜欢她”[/SIZE]

    • 家园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十五)国际友人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十五)国际友人

      在救灾中,不少国际友人来到过安县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参加救灾,有些帮助山上的灾民下山,有些帮助抵达的灾民消毒,有些医务工作者在离开姊妹桥后还到了其他地方为灾民治疗。

      5月14日,法国洞穴救援专家"让-波塔希"来到了姊妹桥,他一直工作到这个营地撤销,后来他还参与了寻找失事直升机的工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15日,"飞利浦"(右一)来到红十字营地,并一直工作到这个营地撤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16日,亚洲动物基金(Animals Asia)的几个志愿者来到了姊妹桥参加救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几个亚洲动物基金的外国志愿者在上山前留下的联络方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17日上午9点多,在华工作的美国医生"玛柯"带着几个医务工作者来到了姊妹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玛柯"医生一行在前置医疗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17日上午10时12分左右,"玛柯"医生一行在前置医疗点与旅日华侨施海潮合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玛柯"医生一行离开姊妹桥后在晓坝镇中心村安置点为灾民治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17日上午,美国人罗安带了16名加拿大、新西兰等地的 外国人来到姊妹桥,他们中有懂医学的,有桥梁工程师。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17日中午,旅日华侨施海潮向大家介绍情况:“听说山里边许多尸体飘在水里......”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茶坪可能发生疫情,情况迫在眉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十四)医生王琦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十四)医生王琦

      2008年5月13日,王琦(北安市计生局副主任医师、大庆庆瑞集团厂医)瞒着家人独自一人乘飞机通过西安辗转至成都。

      5月14日,23点55分王琦抵达成都,向成都红十字会后,她被分配到了一个医疗救援队,第一个任务地点是安县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

      5月15日,王琦和医疗救援队到达安县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展开救灾工作。

      5月15日至5月17日之间,王琦所在的医疗救援队驻守在姊妹桥营地的前置医疗点,在部队官兵将灾民转移到山下时,对受伤的人进行救治。在17日上午,在华工作的美国医生柯玛以及几名外国医疗工作者来到了王琦所在的前置医疗点。

      5月17日下午,王琦和其他2名志愿者随"磨坊"户外志愿者的车返回成都。

      5月18日开始,王琦接受新的任务,在都江堰清理遇难者尸体和开展疫情防治工作。

      右一为王琦医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王琦医生在姊妹桥和志愿者合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王琦医生为到达前置医疗点的产妇检查,该产妇刚生完孩子几天,婴儿由山西消防抱出茶坪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月16日晚9点多,在前置医疗点(穿白大褂挎斜包的为王琦医生,中间背对镜头米黄色上衣的为旅日华侨施海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王琦医生为刚下山的消防员和灾民进行消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008年5月17日10点12分左右,与国际友人合影(右二为王琦医生;中间为旅日华侨,大阪府立大学学术博士施海潮;左边的几位国际友人是跟随美国在华医生柯玛来到姊妹桥营地的,他们协助在场的医务人员对灾民进行了消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注: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安县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的前置医疗点,照片中的人物没有进入过茶坪乡。

      相片中的国际友人在该地逗留了约半小时,受红十字营地负责人康华指挥。

      参考链接: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 家园 救灾中的无名英雄(十三)驻绵阳某高炮旅

      救灾中的无名英雄(十三)驻绵阳某高炮旅

      2008年5月15日夜里22时10分成都军区驻绵阳某高炮旅接到上级迅速救援茶坪的命令,23时40分20名官兵组成的救援敢死突击队向茶坪灾区进发。

      5月16日下午13时,经过13个小时的艰苦跋涉,突击队员一个不少地抵达茶坪乡政府,成为第一支到达茶坪救援的野战部队。

      5月17日15时30分,副旅长杨永乐率26名官兵组成的突击队,从晓坝前线指挥部抵达茶坪乡增援。

      “……已降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还在继续,所有出山通道全被掩埋,安县茶坪已成孤岛,46名危重伤员需立即转移治疗,急需食物、药品、帐篷……”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北斗一号迅速传出灾情信息,引起总参和新华社高度关注,为科学、高效、有力开展救援提供了依据。

      此后,多架直升机先后降落茶坪,运来2000多件急需物品,并顺利转移58名重伤员、62名轻伤员和高龄老人。突击队报告的堰塞湖信息被新华社转发。

      5月18日上午10时,副旅长杨永乐带领着受灾群众,一同踏出这死亡之谷。

      副旅长杨永乐上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转移群众下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转移群众下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相关链接: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 家园 救灾中的无名英雄(十二)新疆环塔红十字会联合救援队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十二)新疆环塔红十字会联合救援队

      新疆环塔红十字会联合救援队,由新疆户外人自发组织,由22名山友及媒体记者组成。救援队得到新疆环塔汽摩运动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金桥国际旅行社全体员工、新疆爱心山友以及社会人士的捐助,于2008年5月15日开始筹备,5月18日中午12时首批8名队员乘机赴成都,5月19日中午12时第二批队员于乘机赴成都。

      在四川的救助工作中,新疆环塔红十字会联合救援队以组织有序,纪律严明,工作出众,不畏各种困难而受到当地红十字会及百姓的高度赞誉。

      新疆环塔红十字会联合救援队救援日记摘录:

      5月18日

      首批队员飞赴成都。

      15:30

      到达成都双流机场。

      18:40

      到达四川省红十字会。

      5月19日

      四川省红十字会领命令,开赴安县。

      10:00

      韩国救援队也在我们的身边等待命令,听说他们是个世界性的组织,也是韩国唯一搜救队,共计20人,曾经多次参加过海外救援任务。我很想上前去和他们交流,苦于一时找不到答话的方法,还好这个时候香烟将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一根烟送上,对方表示感谢,同时他们回赠给我很多糖果。难道我的长相像个孩子?没有胡须的原因还是?一大堆问号?竟然送我糖果,呵呵......

      韩国救援队的信息请看这里以及这里

      16:59

      很多地方军管了,韩国志愿者在市区里面抗议不让进入灾区,我们的任务是到安县茶坪镇姊妹桥大营协助运送防疫药品,目前在机场等待医药品一同走。

      20:36

      进入绵阳区安县,出来的车辆都要消毒......

      22:20

      第二批队伍到达。因为路上走错路,耽误不少时间,召开救援队第一次全体会议,共计22人......

      5月20日

      晓坝村搜救,排查受损的学校、幼儿园、了解当地救灾物资发放的情况。

      5月21日

      队友阿献父亲病危离队。

      送走的第2拨人来自青海,是老外医疗队,因为身份特殊,十字会没有给他们安排工作,他们想加入我们救援队,省里没有通过,看得出他们的失望!我提着行李送他们去路口,那个老外汉语说得很好,也和他交流过,他抱着我说:“哥们!真希望我能和你们一样,有着黄色皮肤有着黑色的头发,现在我真想成为一个中国人,你们国家的人民,你们的国家让我感到骄傲。现在我得走了,哥们多多保重!有机会去青海咱们再聊......”

      17:42分

      利用部队的发电机充了两个小时的电,中间坐大斗车去了最初说的五福村姊妹桥!帮村民拆了三顶帐篷建了一个大帐,来回全身消了两遍毒!中午红烧肉炖莲花白,一口气吃了三个馍馍!山西的消防特别部队下午走了,留下了大量食品药品物资,忙到现在,至少目前我们这支民间力量富裕得可以救济别人了。湖南怀化的一支队伍二十多人自愿并入了我们的队伍!两位记者早上离队前往成都方面希望和新疆医疗队汇合,一名队员父亲病危返程。

      5月22日

      接受红十字会的命令,所有志愿者队伍撤到成都待命

      12:00

      全部撤离工作结束。

      5月23日

      火车站分流物资。

      5月24日

      撤回安县大本营的物资,搭建新的大本营拱星镇中心村。

      5月25日

      出发去安县拱星镇的大本营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5月26日

      排查麻柳小学的受损情况,规划出帐篷学校的位置。

      5月27日

      清理帐篷学校的场地。

      5月28日

      了解当地学校情况

      ......

      6月7日

      返回新疆

      一直在吹注:

      1)关于新疆队人数的问题:最初22人,后劝退1人,1人父亲病危返回,再2个记者离队。队伍历经3次减员,最终18人。在不同时期的报导上可能看到18~22之间的队员人数。

      2)新疆队没有去过茶坪乡新疆队18,19日得到运送物资进入茶坪的任务,但是最终没有执行该任务。新疆队距离茶坪最近的时候是5月21日到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帮村民拆了三顶帐篷建了一个大帐。

      3)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的红十字营地由于受到堰塞湖溃堤的威胁,于18日撤到了千佛山山门,即新疆队在安县的第一个营地的位置,山西消防等也撤到了这里。

      附:“新疆环塔红十字会联合救援队”队员名单(前8人为首批赴成都人员)

      孙克武(享受孤独) 乌鲁木齐 队长

      魏义健(云底呼吸) 克拉玛依 副队长

      徐劲松(沙僧) 乌鲁木齐 营地主管

      苏东(小凡) 独山子

      王献军(阿献) 克拉玛依

      杨轶(归隐网络) 阜康 四川南充人

      徐朝文(空间) 克拉玛依

      李红涛(红烧茄子) 克拉玛依

      马庆(五道黑) 乌鲁木齐 副队长

      林树生(风景) 乌鲁木齐

      吕春辉(托二) 乌鲁木齐

      马晓清(托三) 乌鲁木齐 唯一的女队员

      辛建忠(面条) 乌鲁木齐

      方伟明(解决) 乌鲁木齐(环塔) 副队长

      安彭新(安子) 乌鲁木齐(环塔)

      周岩 阜康

      张强(启洋) 乌鲁木齐(晨报记者)

      李刚(河马) 乌鲁木齐(949记者)

      金浩 乌鲁木齐(天山网)

      向阳(大象) 乌鲁木齐(新疆军区医院资深骨科医生) 队医

      李璞(毛毛) 吐鲁番(23医院急救科) 队医也是年龄最小的队员

      18日飞赴成都的首批8位队员

      左起:杨轶(归隐网络),李红涛(红烧茄子),徐劲松(沙僧),孙克武(享受孤独),徐朝文(空间),王献军(阿献),魏义健(云底呼吸),苏东(小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日新疆环塔红十字会联合救援队第二分队机场留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加拿大红十字救援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韩国救援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右一为孟长寿(中国基督徒爱心行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左一为大阪府立大学学术博士施海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回到营地,消毒,再消毒(右一喷药者为志愿者王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收编了很多其他地方的志愿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新疆队的营地,最上面是山西消防的营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欢送山西消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间的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教研室余倩副教授,负责安县灾区疾病预防控制指导及受灾现场卫生处置余倩副教授救灾事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指挥徐斌(圣爱特殊儿童援助基金会)和来自青海的外国志愿者告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相关链接:

      新疆环塔红十字会联合救援队实时报道!

      新疆环塔红十字救援日记

      新疆救援队在安县晓坝镇展开救援

      新疆红十字会环塔救援队四川震后救援纪实

      新疆949交通广播记者直击新疆首支志愿者救援队赴四川救援

    • 家园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十一)上海长海医院医疗队

      2008年5月14日晚19:30,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医疗队抵达成都黄田坝军用机场。

      5月15日17:30,长海医疗队75人开往四川安县建立伤员中转分送站。

      5月17日09:30,医疗队接到命令,抽组突击队去重灾区茶坪镇实施救治任务。

      12:20,突击队9名专家教授到达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在姊妹桥前置医疗点突击队与安县卫生局研究了进驻茶坪的救援方案。

      14:00,突击队9人和上海开车来的志愿者老薛以及一名记者开始进山向茶坪进发。

      15:00,一行人终于来到半山腰,但从山上下来的群众和部队救援人员传来消息,说山顶险峻路段绳索折断,临时搭建的吊桥也坏了,要等救援人员上去抢修。面对这一突然情况,经过讨论协商,决定就地休整,对山上下来的受伤群众展开一定的救治后返回。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救治伤员18名,对身心疲惫的下山灾民进行安抚和鼓励,并将所带的有限药品和食物分发给了他们,受到群众的高度称赞。

      到达姊妹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姊妹桥前置救护点与安县卫生局研究进驻茶坪的救援方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走过长青桥封锁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沿路救治灾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右起:进山的六旬将军张春才、上海来的志愿者菜宝宝、上海志愿者老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重伤员急需救护 六旬将军背药品进山

      战地快报(六):5月17日长海安县医疗队战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