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烦恼的战略和战略的烦恼 -- 晨枫

共:💬21 🌺10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烦恼的战略和战略的烦恼

    2008年6月5日,美国空军部长韦恩和空军参谋长莫斯利将军双双辞职,这和美国空军的核部队战备松懈、管理混乱直接有关,但也间接反映了美国军政高层在战略方针上的深刻分歧,以至于需要整肃、统一思想。

    小布什上任总统之初,胸怀建设美利坚帝国的大志,强力推行单边主义政策,推行国家导弹防御计划,力图建立单向核威慑。中国从“战略合作伙伴”变为“战略对手”,俄罗斯在北约东扩的重压下苦不堪言。911两声巨响,对小布什的新保守主义路线既是挑战,又是机会。一方面美国必须有所反应;另一方面,这是一个直接军事介入中东和西亚的好机会。小布什政府信心满满,以为美国大兵一到,塔利班和萨达姆的乌合之众就作鸟兽散,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得以推行,伊拉克和阿富汗将变成穆斯林世界的战后德国和日本,能源安全、以巴冲突、穆斯林极端势力的问题可以一揽子解决。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站住脚,还向俄罗斯和中国的软腹部插上一刀,控制大陆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中亚。美国是传统的海洋战略国家,强调以海岛和海上交通线控制大陆,并不信奉强调占领欧亚之间的中亚十字路口的大陆战略。但要是海洋战略和大陆战略可以两者通吃,岂不更妙?最如意的算盘是,以美国巨大的实力优势,这将是对美国抑制中俄崛起的主要目标的一个短暂插曲,美国可以很快回到抑制中俄的主要任务上来。

    然而,事与愿违,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陷入了很深的泥潭,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的需要已经喧宾夺主,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战略决策和美军的运作。美国陆军首当其冲,除了正常机动兵力,还不断地从欧洲、韩国和日本抽调部队,勉强维持战区作战人员的轮换。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陆军的情况差不多。相对来说,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比较清闲,除了战区支援外,直接卷入战斗并不多。反游击作战的关键不在于火力,而在于发现敌人。在地面的步兵分队无法尚且无法挖出游击队来,在万米空中的战斗机如何能够?

    从二战、朝鲜、越南到格林纳达、巴拿马,美国陆军一直依赖美国空军的战场火力支援,但长期以来陆军依然是决胜的主要力量,空军是辅助力量。1991年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改变了这一切。一个多月的狂轰滥炸基本上打垮了伊拉克军的斗志,盟军地面部队终于发起进攻后,在短短的100小时内就荡平了伊拉克军的抵抗,如果不是老布什的政治决定,挥军直取巴格达是手到擒来的事。从此之后,在巴尔干战争、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和其他军事行动中,美国空军日渐成为决胜力量,而不再只是辅助力量了。

    进入21世纪,世界上的热点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多。朝鲜半岛、台湾海峡、波斯湾等总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听说一有大小事端,美国总统总是先问:“我们的航母在哪里?”,但事实是,美国空军的长臂才是美军拳头的真正所在。作为传统主力的美国陆军在这些可能的冲突地区的作为相对较小,尤其是在令美国最为忧心的台海冲突。因此,美国空军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看作21世纪美国军事力量的中坚,承担着打胜下一场大战的重任,而反恐这样的“小儿科”相对不入法眼。

    为了打胜下一场大战,美国空军需要更多的像B-2和F-22这样的隐身作战飞机,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卸掉对手门窗的锁和铰链,然后像F-15、F-16这样的常规作战飞机就可以无所顾忌地登堂入室、杀人放火,再坚固的堡垒也将毁于一旦。问题是,B-2和F-22这样的隐身飞机都是天价,即使是相对不大起眼的C-17运输机、KC-45加油机也是同样的问题,订购量和交货日期都因此大受影响。而常规的F-15、F-16、C-5、KC-135在历年征战中已经使用过度,急需更新。美国空军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

    出于为下一场大战的准备,美国空军多年来不遗余力地争取经费,甚至损害其他军种也在所不惜。美国空军曾鼓吹“一架B-2可以顶一个航母编队”、“三架B-1B一次出击可以消灭一个装甲师”、“F-22对F-16模拟空战取得1:144的大胜”等神话,以此作为多得经费的理由,当然遭到其他利益集团的强烈不满。上一次美军装备的大规模更新是在里根时代,到现在,不光空军,陆军和海军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新武器计划还屡屡因为超支而下马,加剧青黄不接的问题。美国陆军已经损失了RAH-66“科曼奇”轻型侦察攻击直升机计划,计划用已经服役40年的OH-58的老树新花版ARH-70替代;美国海军损失了A-12“复仇者”攻击机计划,用F-18E“超级大黄蜂”替代,后者最终连F-14“雄猫”式战斗机也一起替代了。就技术至上的角度来看,“科曼奇”、“复仇者”都远比最终的廉价替代来得先进。但从系统效能来看,这些廉价系统可以满足作战需要。事实上,美军内外对美国空军颇有微词,如果海军用新技术可以使F-18满足未来几十年的作战需要,为什么空军就不能用F-15或者F-16做到同样的事情呢?美国空军津津乐道的隐身要么在历次战争中都没有显示出多少作用,要么有其他效费比更高的武器系统(如巡航导弹)可以完成同样的任务,但当前战争急切需要的长航时战场监视和实时近距火力支援能力反而没有得到美国空军足够的重视。美国空军不适时调整战略重点和装备发展路线,为眼前的战争做出应有的贡献,反而大力在因为反恐战争而受到极大压力的军费结构中追求更大的经费份额,继续不切实际地准备常规大战,美国空军的这种损人利己的军种政治最终引火烧身。

    不过军种政治只是美国空军触霉头的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或许是美国最高指挥当局对未来战争的战略定位。美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对世界霸权的追求,但追求有不同的追求法。把重点放在和未来超级大国直接对抗的罕见、突发的高烈度大规模战争上是一种做法,把重点放在争夺外围以间借对抗的频密但中低烈度的战争上又是另外一种做法。美国空军追求的常规大战能力是前者的做法,但如果美国最高指挥当局认定后者才是美国的基本战略,或者是美国的当前重点,那美国海军那样的“适度先进”才更符合未来战略需要。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要求美国空军加强对反恐战争中崭露头角的无人作战飞机的研制和部署,这就是一种符合频密的中低烈度战争需要的先进武器。当然,间接战略不等于美国放弃直接对抗的能力,这就要靠核武器了。核盾牌是避免卷入直接的高烈度冲突的保障,否则中低烈度的间接战略将无法进行。然而,在隐身飞机和精确制导武器的鼓励下,美国空军反而认为大国之间直接冲突的常规门槛降低,核门槛则相对提高。美国空军作为核三位一体中两位(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的掌门人,这种思维自然导致对核武器的忽视,出现种种违规事故就不奇怪了,为美国最高当局整肃空军提供了现成的口实。

    套用一句老话,美国空军这一次是犯了路线错误了。但美国的战略决策层是否已经从烦恼中走了出来,还要拭目以待。

    关键词(Tags): #纸上谈兵元宝推荐:MacArthur,
    • 家园 may I have a question please?

      why "小布什上任总统之初,胸怀建设美利坚帝国的大志,强力推行单边主义政策" ---> "小布什的新保守主义路线"

      • 家园 his is too big a question. Next.

        说真的,新保守主义包括的内容太多,单边主义只是新版守主义实施战略目标的策略。从理论上说,单边主义也可以和别的极端主义政治理念相连。

    • 家园 美帝处事, 绝对的狼子野心

      一直想撰文说一说这个看法, 就教于河里的众位方家。趁晨大的贴诳语一番, 说得不对, 大家看过就算。

      美国进攻伊拉克, 确是一石数鸟的好计。 其一, 占领战略要地,为围堵中俄的包围圈堵上缺口。 这一点的论述颇多, 在此略过。 其二,波斯历来是欧洲殖民主义者进攻非洲大陆的关键跳板。 美国自黑鹰事件后被迫淡出在非洲战略争夺,但无时不再打算重回这块资源丰富的大陆。 因为“谁能够主宰非洲,谁就能够主宰新实际”。 其三,中东乃世界的腹地,也是能源的产地, 这里的局势对世界的发展格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中东的心脏建立起自己的军事存在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 不然也不会公然扯一个WMD的漫天大谎, 可见伟大此目的, 已是不择手段。

      关键的关键, 是这个时间选的实在是恰到好处。 2001年美国高科技泡沫崩溃,挤出的泡沫如果无处去,必然砰然破裂,把经济带入衰退。 于是联储降息, 把房价推上巅峰(个人感觉这里面犹太资金是决定性力量,是美国人把犹太人绑上了战车呢,还是犹太人本来就坐在了副驾驶的位子上?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 用一个更大的泡沫吸收挤出的泡沫。 但是这个泡沫用的还是美国人民的钱, 而且,是泡沫就总是要破的。那怎么才能在这泡沫破裂的时候让别人来买单呢?

      利息下降, 美元增发,然后美元泛滥。 但美元是国际货币呀, 这时候如果有哪个美元持有大户要持币兑现, 山姆大叔就全完了, 怎么办呢? 有一个好办法,美元不是国际结算通货吗? 黄金交易,金属期货结算, 粮食和原油交割, 不都要美元吗? 好了, 先把全球产油第二大国伊拉克控制起来, 沙特本来就是受控于我的。控制了中东, 就控制了世界原油供应。 下一步就把原油价格推高, 一切别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谁想抛美元, 就接手高价油或高价梁吧。 可是手里没了美元, 国际贸易还怎么玩啊? 想继续玩? 赶紧多藏点美元吧, 没看见东西都涨价了吗? 哦, 美元不够了? 好, 我在多印点......呵呵, 油价还可以再高点, 搞死你们。反正我有德克萨斯, 阿拉斯加, 墨西哥湾, 这些原油储量我还没怎么动呢, 再说伊拉克不就在我地下室里放着嘛?

      是经济学还是阴谋论, 请各位河友拍砖。 有学经济的大拿, 是不是可以根据美国的债务窟窿的规模计算一下油价要到多高才能达到美国的国际收支和国内发展的平衡点?

    • 家园 学习学习
    • 家园 从为了霸权打仗,到为了打仗而打仗
    • 家园 小布什才是美国长期战略的一个插曲

      小布是赶上了好年景,其实他做的这些都不是911后灵机一动的结果。美国在伊的计划是战略性的,进入中东以前不是不想,而是前有欧洲老牌强国,后有苏联虎视耽耽,因此这次进驻伊扩张在中东的影响是美国前无古人之举,而且也不会随便就放弃的,除非世界均势出现大的转机,而这在一段时期内根本没可能。

      小布什政府信心满满,以为美国大兵一到,塔利班和萨达姆的乌合之众就作鸟兽散,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得以推行,伊拉克和阿富汗将变成穆斯林世界的战后德国和日本,能源安全、以巴冲突、穆斯林极端势力的问题可以一揽子解决。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站住脚,还向俄罗斯和中国的软腹部插上一刀,控制大陆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中亚。美国是传统的海洋战略国家,强调以海岛和海上交通线控制大陆,并不信奉强调占领欧亚之间的中亚十字路口的大陆战略。但要是海洋战略和大陆战略可以两者通吃,岂不更妙?

      就算美国的民主自由在伊没有得到认可推行,但能在数千年传统的伊斯兰腹地打入一个自由世界的契子,并能维持其表面上的“安定团结”,其长期的后果仍不可小瞧。 说对俄中软腹插上一刀似乎有点自我拔高的情节,但这一刀对中东伊斯兰世界倒是不折不扣。 冷战刚刚过去了不到二十年,西方的所谓前线国家,也就是后来的新兴国家,如日韩,港台等对铁幕后的国家的示范作用,其对推倒苏东的危害作用难道这么快就被忘了么?甚至可以说,中国直至今天在做的仍然没有超越追日赶韩这个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潜在国策。而这一切都是从被打入一个个的自由世界的契子后一点点发展变化而来的。好多人只看到事后什么“二战红利”,“冷战红利”,但对美国为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的“红利”在布局而下的棋却视而不见,只会在国内的那些论坛上瞎嚷嚷,喊些空洞的口号给自己打气。真是有什么样的足球队就有什么样的球迷。

      美国陆军已经损失了RAH-66“科曼奇”轻型侦察攻击直升机计划,计划用已经服役40年的OH-58的老树新花版ARH-70替代;美国海军损失了A- 12“复仇者”攻击机计划,用F-18E“超级大黄蜂”替代,后者最终连F-14“雄猫”式战斗机也一起替代了。就技术至上的角度来看,“科曼奇”、“复仇者”都远比最终的廉价替代来得先进。但从系统效能来看,这些廉价系统可以满足作战需要。

      一直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但也没有什么证据。就是说美国把这些昂贵的对敌攻击武器系统下马很可能与其在技术上的重大发展有关。众所周知,在武器系统上的重大技术发展往往产生一些对战术甚至部队装备体系的深远影响,或者重大变革,远有海军的航母vs战列,陆上的坦克vs阵地战,甚至越战出现的机降空降小股扫荡出击等,非常有可能的是,美国这些年的装备投入方向,至少在对地攻击上已经出现了变化。 这也可能是新技术进一步的从科幻接近实用的标志。

      空军不好说,但在陆航对敌攻击上,代替“科曼奇”、“复仇者”很可能是不但廉价却更为先进的无人机。 虽然“科曼奇”、“复仇者”下马的后面有美国在欧洲不需要对付红军坦克集团的大前提,但在更为先进的无人对敌攻击系统下,对付坦克集团也不是不能胜任的。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投入这么高产出的只是一种对传统的武器系统有限提高,况且美国眼下也没有大规模战争的迫切需求,那么这么高的投入就很难自圆其说了。而且,再复杂的攻击直升机,在低空仍然要面临几百块钱一枚的巴祖卡火箭筒的威胁,这个账就更难算下去了。总之,有这样一种感觉,至少在陆军领域,美国正在把这几十年的技术进步成果化,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革很可能在进行中。 显然的是,除空军海军已大部分实现了外,陆军的战争电子游戏化必定也是最终的目标。

      • 家园 thanks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 家园 说得对

        即使是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从美国的角度而言,也不能说就打错了。小布什此次在伊拉克的冒险,其实其冒险程度并不比该两次战争大。轻敌肯定是战术错误,但战略上,未必不对。当然美国是有些孤立了。但道义上的孤立在强权的世界上又有什么意义。即使是道义上,美国人也是算准了一旦天下有事,其在各方面的号召力仍足以克服道义上的孤立以后才行动的。现在来看,还不能说美国的这个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

        如果时间真的不在美国人的一边的话,那么小布什就是对的。如果时间在美国人一边的话,小布什可能不必多此一举。但这也是美国人料敌从宽的一个方面。

      • 家园 无人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展方向

        个人认为在中低烈度战争中,无人机可以直接由地面站控制;在高烈度战争中,无人机会和有人机混编。这可能是美军主战装备的发展方向。

        • 家园 无人机的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都是依赖卫星的吧?

          要不然就要依赖预警机。在尚未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无人机的作用值得怀疑。假设对方施加电子扰扰或者屏蔽一个区域的卫星信号,无人机不就瞎了?在已经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无人机相对于有人驾驶的好处又不明显了吧?

          总之,无人机对于卫星的依赖大大超过有人机,这可能是它的一大软肋。

    • 家园 美军中各兵种这些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事情是家常便饭

      而且现在也远谈不上激烈时期,用不着大惊小怪。

      目前美国的军费开支虽然很庞大,但就比例来说并不是很大,朝鲜战争和越战时期美国军费的占GDP比例曾达到11%和9%,就军费比例来说还是处于可以负担的范围内。就美国空军来说,和其他两个军种的对立最激烈的时期还要算是二战后空军独立到朝鲜战争时期。这段时间杜鲁门政府出于刺激经济的目的采取削减政府赤字,平衡预算的方针,对军费开支大砍特砍(杜鲁门起家的政治资本就是他在二战中调查军事开支的浪费情况的杜鲁门委员会,现在当上总统,尤其是竞选连任以美国历史上最大意外胜出后,更是肆无忌惮)。面对逐年削减的军费预算(杜鲁门内心的打算是把五角大楼提出的最低要求削减一半),美国空军由于掌握了美国当时唯一的核投送力量,成了这场斗争中最大赢家。它的战略轰炸机部队不但没有削减,反而增加了一个大队,而把陆军砍成了10个师(每个师还只有三分之二满员),把海军已经动工的新航母也干掉(直接引起有名的“海军上将造反”运动)。在争论的最高潮,各种言论甚至到了语无伦次的地步,例如海军甚至指责空军使用原子弹是“不道德”(当然说归说,自己追求核打击能力的努力一刻也没有放松)。到朝鲜战场上,还有人说这三个军种之间的关系“不像是三个兄弟兵种,倒像是几个不和谐的盟国”。

      当然,由于政府持续的大幅度削减军费,军方和国防部之间的关系也闹得很僵,反而对国务院走的很近(因为国务院支持重新武装对付苏联的威胁)。军方的这种倾向又让国防部很恼火,国防部长直接下令部里的雇员不得和国务院的人来往。

      最后,这些破事的解决也很简单: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进行了180度的大转弯,军费开支成倍增长。

      所以,现在美国的这些事情,放到历史里去看,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

    • 家园 好贴留个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