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注意】亚洲某国向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 -- 老叶

共:💬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注意】亚洲某国向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

    消息源:《人民日报》

    近日东北一位大学教授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来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上”,周和平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周和平向媒体透露,目前中国正加紧考虑将所有的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他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他希望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

      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界代表在会议期间提议,中国应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所有的传统节日应有相应的假期,将其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不少代表说,现在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比如情人节和圣诞节。有的人不知道圣诞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照样跟着别人过。情人节这一天,大街上的玫瑰花几乎全卖光了,并且价格不菲。然而,中国自己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却受到了冷落,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受到严重威胁。

      为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文化部、财政部自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一年之后,日前再次加大保护力度: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财政部正式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列入预算项目,2003年投入5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2004年又投入2000万元,用于支持试点工作的开展;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继公布的第一批10个试点之后,又确定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第二批29个试点。

      周和平强调: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保护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对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 家园 我们应该申请“易经”,八卦,道教为中国文化遗产

      如果申请成功了,那么,韩国的国旗也变成中国文化遗产啦!哈哈!

    • 家园 【文摘】韩国准备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 中国加紧考虑对策

        5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不要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报道,说东北一大学教授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来急件,称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文化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时间,该报道引起了我国舆论的很大反响。另据《光明日报》4月14日发表的一篇文章透露,“某国”是韩国。1967年,韩国江陵市“端午祭”被批准为国家级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予以保护,每年吸引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目前韩国文化部门正准备把江陵端午节列入遗产申报名录。

        中国正加紧考虑对策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周和平向媒体透露,目前中国正加紧考虑将所有的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他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他希望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

      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界代表在会议期间提议,中国应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所有的传统节日应有相应的假期,将其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周和平强调:保护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韩国江陵端午祭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市市民祈求丰收和安康,举行摔跤、荡秋千等游戏的大型民俗活动。据韩国学者考证,端午祭的内容在“朝鲜时代”南孝温的《秋江集》就有表述,因此江陵端午祭的由来被追溯到一千年前。

      据韩国学者介绍,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韩国人向往现代化,到6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在这期间,西方文化受到重视,却忽视了本土文化。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感到,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将使民族文化逐渐枯萎失传,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从60年代开始,民俗文化的搜集研究受到了重视,民族文化的遗产作为“无形文化财产”被保护起来。

      1960年,韩国中央大学的任东权教授发现江陵市搞的端午祭活动规模最大,很有特色,于是写了调查报告,向文化观光部申请确认其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由于评委们对民俗文化缺乏了解,任教授一个个找评委谈,直到1967年,江陵端午祭才正式获得通过,成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从此以后,江陵端午祭的盛大活动得以恢复,并呈发展趋势。

      (据光明日报)

      专家观点:应恢复端午节的文化原义

      ■冰庵

      长期以来,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佳节没有受到应有重视,例如端午节就被片面割裂,并淡化成支离破碎的节日,或多或少失去了原貌。其实,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为了继承端午节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传统,使古老的全民健身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进入现代生活,很有必要尽快抢救和保护其原文化形态。

      端午节又俗称端阳节、端五节、天中节,除汉族外,还有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等约28个少数民族庆祝这个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这些国家至今还在欢度端午佳节。韩国的文化部门目前正准备把江陵端午节列入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实际上,这个节日源于我国远古的祭龙日,用龙的威慑力驱除所有的灾疫邪祟。从时令上看,“端午”为“阳极之日”,故《风土记》曰:“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天中节,故作种种物辟邪恶。”

      在端午节的活动中,自古以来就有了赛龙舟,用五彩丝缠粽子、缠手足腕,用楝叶包米粽,采插艾叶、菖蒲,取蟾酥,涂饮雄黄酒,调制朱砂酒,采多种草药,人身上及屋内各处悬挂香包等等,都和上述节日主题息息相关。以后才渐渐加入了纪念地方性名人的内容,例如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楚地纪念屈原,长江下游江浙吴地端午节纪念伍子胥或纪念越王勾践及孝女曹蛾。

      多年来报纸书刊上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时,总是只讲它是一个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未免过分片面地强调特定地方的纪念性内容,夸大地利用其政治性目的。结果,在相当长的年月里,使几代人不了解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逐渐失去了美好的传统文化记忆,从整体上冲淡并损害了一个全民共享的祝福祝寿、企盼吉祥的美好节日。对于像端午节这样的多民族全民节日,应当恢复它两千多年来的防灾祛病、祈求健康长寿的本来含义,抢救并保护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

      (作者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摘自光明日报

      相关链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间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及其他文化艺术。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我国昆曲位列其中。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各界反应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亚洲国家是绝对不可能申请成功的。因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需要具备惟一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这三个特点。某国的端午节就不满足前两个条件。

      ―――上海交大林源祥教授两千多年前,屈原就是在岳阳地区的汨罗江投江殉国的。岳阳人民对端午节感情很深,岳阳市将迅速采取行动,坚决捍卫属于我们的端午节!

      ―――岳阳市文化局局长沈继安

      编者手记:也是一种激励

      看了某国申请端午节为该国文化遗产的报道后,虽说心里不是滋味,但所谓“福祸相倚”,如果它能在激起“保卫端午节”呼声的同时,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提升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那么该事件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很巧,《人民日报》的这篇报道发表在“黄金周”里,这让人不由地去思考,当我们日益关注节假日期间的购物消费,即节日的经济功能时,又该如何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回溯历史,建国以来,法定节日中的传统佳节只剩下春节,与他国相比,我国节日体系的文化特色显得不足。很长一段时间里,政治压倒一切,我们甚至有过“革命化的春节”。而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传统文化又有被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遮蔽的危险。

      好在不少国人意识到了这个危险,两会期间,纪宝成等人大代表提交了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我国法定假日的议案。而此次韩国的申报,则从外部刺激了我们的神经。有些人为此“义愤填膺”,但笔者以为不必,因为韩国保护江陵端午祭的经过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因此,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国人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 然尔 (新闻晚报)

      来源:《新闻晚报》

    • 家园 【文摘】不排除端午成中韩两国共有文化遗产

      近日,媒体关于“韩国即将申报端午节为本国文化遗产”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昨天,民俗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不能单纯地认为韩国抢夺我们的文化遗产,关键是我们自己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另外,如果我国这次也申报端午节,不排除端午节会成为中国和韩国共有的文化遗产这一评定结果。

      端午节由中国传韩日东南亚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王文宝说,世界上都公认,端午节是最早从中国开始的,在晋代的《荆楚岁时记》上就有关于端午节的记载。后来,端午节逐渐传到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民俗专家郭子?N介绍,过去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我国也有很多传统的庆祝仪式,但是发展到现在,人们能够普遍记忆的就只有吃粽子和赛龙舟两项了。“很多关于节日的庆贺活动正在被逐渐淡忘”。

      韩国并没违规中国缺保护机制

      “一些人说到这件事就认为是韩国在抢夺我们的文化遗产,其实不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高丙中认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而且,从申报要求和条件上看,韩国并没有违规的地方,“从申报本身来看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我们应该建立更加有效的机制来保护自己的文化,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国人应建立自信端午可能成共有遗产

      高丙中认为,国人应该可以从中建立一种自信:韩国希望申报端午节,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其他国家得到了高度的认知,“在我们这里也许有许多比端午节更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申报,但是在别的国家,我们中国的节日被排在了最前面。”

      此外,据专家介绍,“打包”或“捆绑”申请是一个集体、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突出某一个具体的作品或形式,所以,“打包”申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难度很大。如果我国也在这次申报端午节,不排除端午节会成为中国和韩国共有的文化遗产这一评定结果。(新京报) 

    • 家园 这事儿太简单了,屈原又没有转国籍!

      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里有人,好像还是个小头目.一说不就明白了.

      哪个小国这么晕转向了?

    • 家园 有文章说屈原不是投江死的!

      屈原投江只是民间传说并无其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话又说回来,其实传说也挺好,牛郎织女也是传说嘛!

    • 家园 提问:

      不知各位在海外的有没有在春节,中秋节要求公司放假回家,以示对民族节日的尊重?

      偶以前没有做过,倒是过春节的时候,有同事问我,为什么不要求放假,偶事前没有想到有这一说法,非常吃惊,决心从今年开始提要求。

      各位怎么想?

      引文:

      周和平向媒体透露,目前中国正加紧考虑将所有的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他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他希望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

    • 家园 是哪一国?日本?朝鲜?新加坡?还是越南?

      申请准了之后,我们过节是不是要向这“亚洲某国”交专利费啊?

      我赞成将春节、端午、中秋定为国定假日。不过中秋节有时候会和国庆节凑在一起。元宵、清明、七夕、冬至这四天可定为假日由企业自由掌握是否放假。其中七夕可定名为中国的情人节。

      不过中国传统节日中比较重大的还有一个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是不是也要在联合国注一下册?免得我们现在不过鬼节了,别人要过。

      • 家园 肯定不是日本,脚盆国连春节都不过,更别说端午了

        鬼子炮楼里都是洋历节.....

      • 家园 这个国家我赌的是越南。

        可惜咱们河里不发工资,没有彩头。

        不贫了,对咱们有领土野心的有不少,越南算一个。虽然没有任何可能,但人家从春秋算起。说江浙、福建、湖广地区都是越人的地方。最后慢慢地给打到那个小半岛的。这说法也许有点理由,不过别忘了,人家屈老大夫说的是楚国方言,没事就“兮”呀“兮”的。我估计因为这个方言挺可爱的,后来一直用到了汉朝。就像老萨现在爱用“饿”做第一人称吧。可能越南人真的把屈原当成一个爱国的祖先了,挺可怜的,就像阿Q说老子曾经也阔过一样,找点心理安慰吧。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越南人讲话的“河友”,他们现在说话带不带“兮”?

    • 家园 好事,天朝盛德,无远弗界

      万国衣冠拜冕旒!

    • 家园 晕,别人的端午节也吃粽子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