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相信大多数质疑的朋友是善良的 -- 萨苏

共:💬457 🌺79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向风友的记忆没出错,那么施就没进过茶坪镇

        如果向风友的记忆没出错,那么施就没进过茶坪镇。

        他们与施相遇,已经是17日,由于没人能够获准朝前走,软磨硬泡到18日返回成都。而施自称16日下午进山,17日凌晨下山,当天返回成都。

        • 家园 与施的邂逅是16日

          海风原预计15日到达。

          可是,火车晚点严重,夜深才到达

          16号早上,朋友开车送我去蒲江县看望弟弟。走到半路上,接到海风的电话,说是快到了。

          这篇Blog说早上赶回成都汇合"海风",再去姐妹桥营地,遇见施先生,那么说明,至少16日中午,施先生还未从姐妹桥开始翻山越岭。施先生说的

          5月16日下午我和其他61名突击队员一道爬了7个小时山后,到达安县茶坪乡老街村
          回到山下救助点已是17日凌晨2^3点
          还是可能的,以12点从姐妹桥出发,凌晨3点回到姐妹桥,扣除中间到达后30分钟在茶坪的
          首先是把随身带的水 和实物分给他们
          ,一进一出只是需要14小时30分钟,体力那是相当的好啊,一般54岁的人很难做到,佩服。

          • 家园 你漏了这段话,与施的邂逅是17日

            可是,火车晚点严重,夜深才到达,让我干等一天。第二天一大早,海风怀揣成都市红十字会的“高山搜救和救援”派遣单,我们坐上成都志愿者的私家车,往安县赶去。

            • 家园 确实如此,直到17日中午,施先生还在姐妹桥,没有进入茶坪!

              16号早上,朋友开车送我去蒲江县看望弟弟。走到半路上,接到海风的电话,说是快到了。

              但是

              可是,火车晚点严重,夜深才到达,让我干等一天。第二天一大早,海风怀揣成都市红十字会的“高山搜救和救援”派遣单,我们坐上成都志愿者的私家车,往安县赶去。

              就是17日中午施先生还没有进入茶坪,还在姐妹桥!

    • 家园 四川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指挥部与四川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小组

      是个什么关系?

      从四川省红十字会网站上看到

      5月12日下午。

      2点28分:天崩地裂!四川大地震!

      2点35分:张波迅速把机关人员安置妥当后,拔腿就往省政府跑。

      3点10分:张波终于赶到了省政府,这使省红十字会成了第一个赶到省政府的请战单位。

      3点50分:,四川省红十字会在中国红十字会成都救灾备灾中心坝子里搭建的简易帐篷中设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张波亲任指挥长,组织全省各级红十字会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并向各市州红十字会发出抗震救灾紧急通知,要求迅速展开抗震救灾。

      5月12日下午4点,四川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指挥部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省红十字会分五个组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一是一线救灾组,组织红十字会干部和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灾区实施救援,了解灾情,掌握灾区灾情一手资料;二是物资组,负责各类物资的接受、运转、分发;三是资金组,负责捐赠款接受、归档、统计和汇总;四是志愿者组,负责红十字志愿者的招募、派遣和使用;五是宣传报道组,负责对内对外宣传,向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呼吁抗震救灾。

      外链出处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四川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是受省政府之命设立的,其主要任务是物资的接受、运转、分发和志愿者的招募、派遣和使用,省政府应该没有授与他们卫生防疫之类的任务,因为他们即没有这个职能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从唐建华以四川省红十字会医疗志愿者大队队长的身份荣获“红十字系统抗震救灾英雄”称号来看,外链出处唐建华是四川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指挥部志愿者组负责医疗志愿者的负责人。这样一个忙人怎么又会成为施海潮的助手当“疫情防治”的第二负责人?

      第一负责人、第二负责人的叫法对国内的组织机构来讲很奇怪。

    • 家园 没看前因,只是觉得费劲。。

      这方法,一不小心,把自己心气里的着急都能惹出来,有更好的法子的8?

    • 家园 施海潮先生茶坪之行探讨

      萨苏说:

      16日,施是与新疆搜救队(原新疆山地搜救队,队长孙克武)一同从成都翻越千佛山进入茶坪乡的。

      这支队伍7小时后到达茶坪乡,施先生随身携带20公斤雪印乳酪,5公斤速溶可可(根据阪神救难经验从日本带去的,这些物资后来发挥了较大作用),一个带200根金针消毒棉球的皮夹子,加上其他器材总负重约30公斤,但有志愿者帮助。

      当地已经有山东,山西两支部队和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在工作。

      当地由于地磁变化和基站破坏,茶坪乡与外界的电讯联络全部中断,新疆队携带的海事电话也不通。“火腿”们(成都人对无线电爱好者的爱称)的无线电通讯时断时续,直升飞机难以降落,投下药物食品无法找寻。这种情况下只好爬山出去汇报。最后是施与另一位姓车的志愿者一起爬出山去,17日晨到达山外,首先遇到上海长征医院的车,通过他们立即联系内江军分区火速进行茶坪乡的防疫工作,施与车乘另一四川出租司机的车赶去成都汇报。

      这里有几个情节与事实不符:

      一、新疆搜救队似乎并没有深入进茶坪乡,按照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的说法他们的任务是到安县茶坪镇姊妹桥大营协助运送防疫用品。他们的行程大体是:

      救援队首批8人先于18日中午飞赴成都,其余队员则于19日携带相关装备和物资随后赶赴成都与首批人员汇合。19日 16:50左右 到达成都机场。约18:00左右从机场出发直奔赴170公里以外的安县,20:36 进入安县, 21:07到达桑枣镇营地。(从成都机场到桑枣镇大营约3小时。)

      5月20日 09:45 所有的救援队员分组完毕,等候命令。 11:58 收到消息:18位队员按照4、4、5、5人分成四组,在晓坝镇帮助居民收拾震后的房屋,还帮忙搬运粮食。

      5月21日他们才坐大斗车去了最初说的五福村姊妹桥。参见安县地图外链出处

      而要从姊妹桥到茶坪乡要翻越平梁埂山才能到达,这个翻越过程最少得七小时,也有的救援队花了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截止5月21日新疆搜救队没有进入过茶坪乡。

      二、直升飞机16日晚就到了茶坪

      16日,镇干部和卫生院的同志等了整整一个白天,直升飞机都没有来,大家都以为不会来了。晚7点02分,直升飞机降落在茶坪的新区。轻伤病人们一哄而上,而重伤病人则由4个人抬着担架在后面慢慢走。直升飞机一共10个病人名额,结果最后只上了4个重伤病人,上了6个轻伤病人[URL=]。
      http://news.sina.com.cn/c/2008-05-27/144515628221.shtml[/URL]

      如果当时施先生在茶坪的话,他可以搭直升飞机出来,以他54岁的岁数和华侨的身分应该可以吧。但也许当时施先生还没赶到茶坪乡,这种可能性还相当大。下面探讨一下施先生茶坪之行的行程:

      施先生是几日到的成都说法不一。有说是14日到的外链出处;有说是15日到的外链出处;多数说是16日到的外链出处外链出处四川侨务网应该更权威些吧,因为最初是他们接待的,这里就采用16日到成都的说法。

      施先生是从上海到成都的,从上海到成都最早的飞机是10:50到达。施先生从机场直接到了玉双路的省红十字会。考虑到要取行李等因素,估计到红十字会约四十分钟左右,就是说11:30左右到达红十字会,接着直接和一支志愿者队伍前往茶坪乡。

      从成都到茶坪的道路应该是从成都到安县,然后走秀水镇、桑枣镇、晓坝镇。因地震原因,在16日时道路到五福村姊妹桥就断了,要去茶坪需翻越平梁埂山。

      前面说过新疆搜救队在5月19日从成都机场到桑枣镇花了约3小时,那么假设施先生他们从成都玉双路的省红十字会到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也得花3个小时,这样应该是14:30左右到达五福村姊妹桥。翻越平梁埂山要花费7个小时,到茶坪乡可能是21:30左右,这应该是最快的速度了。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施先生应该看不到多少东西,在老街的巡视也只能是拿着手电到处看看。也许是闻到了尸臭味,施先生意识到了疫情的危险决定立马赶回成都,将疫情危险报告给领导层。

      前面说过了晚7点还有直升飞机来过,如果他不是急忙要走,而是到新街转转应该会碰到镇干部,就会知道与处界的联系已通,而且镇上对尸体已采取措施了:

      12日当天,村民们就挖出了6具尸体;13日,村民们继续用手挖掘死尸和辨认亲人;14日,用宝藏村村长李桂洪家的推土机对老街、新街的街道进行清理,挖出了更多的尸体。3天时间,村民们陆续挖出了300多具尸体。大部分尸体都被堆积起来,像一座小山。尸体挖出的当天,能够被辨认出来的尸体都被各村的村民领走了,各家埋葬各家的。14日下午3点,剩余的57具无法辨认或无人认领的尸体被堆到河滩上,架上木柴、浇上汽油,进行焚烧。
      外链出处

      于是施先生不顾劳累又立马二次翻越平梁埂山,回成都报告情况。(按照17日晨到达山外的说法,施先生应该是没有休息,确实是立马返回的),以54岁的年龄,施先生连赶了十几个小时的山路,真是勇气体力过人!

      • 家园 在我看来,你这是唯一真正的质疑

        但还是很难作出结论。

        1、新疆搜救队18日19日乘机到达四川的问题。

        志愿者的组织总是不那么严密。请看:

        克拉玛依四名山友赴川参加救援描述新疆红十字会山地救援队的首批队员,不含队长孙克武,但其实孙克武应该是同机到达。

        直击新疆首支志愿者救援队赴四川救援,说明两架飞机18人,但名单有19人。

        新疆红十字会首支志愿救援队在四川地震灾区展开工作是6月2日文稿,记录的是救援队的名字为后来才改名的“新疆环塔红十字会联合救援队”,而且说两批到达四川共21人。

        虽然说萨苏文稿出错的可能也很大,但也不能排除在16日已经有新疆搜救队人员在灾区活动,同时他们对外讲他们的队长是孙克武,尽管孙克武还没有与他们共同行动。

        2、直升飞机16日晚就到了茶坪。

        这个似乎不是问题。如果施先生知道直升机将要到茶坪的话,他当然不会白费力气背药进去。

        如你所说,施先生可能在14或15日抵川,16日见红十字会,通常理解应该在下午4点到茶坪,最迟5点左右足够离开的了。当然不排除他半夜离开,反正直升机是不会拉志愿人员离开的。

        3、你引用的汽油焚烧问题,正是施先生所说他所关注的问题。

        • 家园 你说的第一种可能性从辩论的角度讲是存在的

          但从实际生活中来讲可能性较小:应该不存在一支常设的、专业的以孙克武为队长的新疆搜救队,孙克武本人是个资深优秀的山地户外运动领队,是新疆砾石户外运动俱乐部联系人(我想也是负责人吧),作为领队可能经常组织一些山地活动,并为新疆的户外山友们所熟知。此次他是受新疆红十字会的委托通过网络呼吁新疆山友利用自身山地经验丰富的优势,组成志愿者山地救援队,奔赴四川加入到救助的行列中去。之所以叫“新疆环塔红十字会联合救援队”是因为受新疆红十字会的委托和新疆环塔汽摩运动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助(全程给予现金加实物70000元的捐助,并为队员们购买了高额的保险。此外还有新疆金桥国际旅行社全体员工的捐助、新疆爱心山友及社会人士的捐助,这也是他们设备精良的原因)。了解了救援队的来历和组成就应该知道这支“新疆环塔红十字会联合救援队”与以前参与博格达峰救难行动的新疆山地搜救队没什么关系。如有16日进入灾区的新缰志愿者是不会自称是孙克武队伍的。另外从搜救队成员发布的帖子来看,他们的人员组成变化和行程是很清晰的。

          施先生是下了飞机直奔红十字会然后直接去灾区了,甚至于专门接待施先生的四川侨办负责人没能见到施先生,这是许多报道施先生的帖子里所特意强调的。所以“在14或15日抵川,16日见红十字会”可能性并不存在。如果是16日中午到成都,我所推算的16日晚9:30左右到达茶坪乡老街是最快的速度了。从“17日晨到达山外”以及"七个小时的山路"的说法来看,可以肯定是16日晚上离开的茶坪,

          如果是15日到成都,那么可能是在15日的晚间到达茶坪的,就是说他16日白天都在茶坪,那么他就会指挥志愿者开展深埋尸体活动等防疫措施,并且在看到疫情严重的话,白天就离开了,没必要拖到晚上再走。

          施先生的首次茶坪之行是很重要的,经过这次行动,施先生从有救援经验的医务工作者变成了疫情防治的负责人,说话的份量不一样了,呼吁募捐的能力大为增加。从他呼吁不要捐钱要捐物,造成的募捐物运不进来(甚至给包括萨苏在内的人带来麻烦)而言,这个疫情防治的负责人的号召力是很显著的。

          • 家园 放心,我是不会采用辩论态度的

            还原事实没有那么容易就是了。

            新疆救援队的问题,我在前面列了3篇文章,描述人数分别是4、18、19、21,只是说明这里可能有漏洞。主要原因在于,大家主要精力放在做事上,文章都是别人写的,漏掉些东西是很平常的。

            如果这个漏洞能够解决,施先生就肯定说错了。

            这次认真看了一下中国转载《關西華文時報》的文章地震防疫隊伍中的日本華僑:為同胞盡份心力

            5月15日,施海潮先生經上海飛往成都。到達成都後,施海潮和一支60名由退役特種兵的志願者直奔第一線。

            這支志願者隊伍,全部由曾服役過的老兵組成,被稱為“老兵隊”。成為施先生部下的一支救災防疫精兵。他們和山西、山東地震大隊的指戰員們一道徒步翻山越嶺,7小時後終於到達地震後就與外界隔絕安縣茶坪鄉老街村,當時,老街村全村僅有一兩座危樓,其他全部成了只有兩米高的廢墟。

            5月18日,施海潮博士臨危授命為紅十字會的疫情預防負責人,由他負責災區志願者的疫情預防指揮協調工作。18日紅會派出了第一支到茶坪老街村的無人區去處理屍體消毒滅鼠殺蟲的“敢死隊”。啟動“保衛成都”行動,即對所有的救災人員從災區撤離回基地回成都的時候,車和人都要進行消毒。19日派出第一支為從災區回蓉消毒的專業隊……

            老兵志愿队里有新疆人,其后加入新疆搜救队?

            施先生确实在15日飞离上海的。接触红十字会后,需要组织队伍,协商任务和地点,领取物资,是需要时间的。

            从引用文来看,施先生前期负责的主要是围绕茶坪乡老街村的防疫工作。

            至于说要求捐物不捐钱的人就更多了,很容易理解,多数志愿人员拿到钱也没有用,没有物资什么也干不了。

            日本这次海关通不过的,很明显是前期传出的婴儿救护物资,无法知道这与施先生有任何关系。

            • 家园 尝试回答你关于新疆救援队的问题

              1.

              志愿者的组织总是不那么严密。请看:

              克拉玛依四名山友赴川参加救援描述新疆红十字会山地救援队的首批队员,不含队长孙克武,但其实孙克武应该是同机到达。

              新疆救援队首批出发8人,包括孙克武,参看我给出的关于新疆救援队的帖子,有首批出发人员以及在机场的8人的合影。

              这篇报道说4人也没有错,因为首批8人中确实有4个人来自克拉玛依

              孙克武(享受孤独) 乌鲁木齐 队长

              魏义健(云底呼吸) 克拉玛依 副队长

              徐劲松(沙僧) 乌鲁木齐 营地主管

              苏 东(小凡) 独山子

              王献军(阿献) 克拉玛依

              杨 轶(归隐网络) 阜康 四川南充人

              徐朝文(空间) 克拉玛依

              李红涛(红烧茄子) 克拉玛依

              2.关于新疆队人数的问题, 他们最初22人,后劝退1人,1人父亲病危返回,再2个记者离队。队伍历经3次减员,你查阅的报道是不同时期的报道,在人数上就有了不同。其实在新疆队的工作日志中已经完全说了。

              3.

              老兵志愿队里有新疆人,其后加入新疆搜救队?

              新疆队的工作日志有提到后来收留了不少地方的人,也提到收留了退伍兵志愿者,日期是在25日

              今天我们到达绵竹市的拱星乡,下午建立好了新营地。生活物资丰富最开心的是有电了,下午又有新的队员加入了,都是退伍老兵。明天要在这里建立学校。下午这里又有余震了,我们这里感觉很明显。但是我们这里很安全请大家放心。明天工作会很艰苦,但是我们干劲实足。新疆人的腰杆子不会轻易打垮。

              08/05/25/22:18 茄子发的短信

              • 家园 有道理

                再次理了理18和20的关系,本来以为是变大的,现在知道是变小的。

                可以做结论了。“16日,施是与新疆搜救队(原新疆山地搜救队,队长孙克武)一同从成都翻越千佛山进入茶坪乡的。”基本上不成立。

                “当地已经有山东,山西两支部队和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在工作。”不准确,不是两支部队,应该是两支消防队或搜救队,分别来自泰安和太原。(不排除有部队,但不应该有山西部队)

    • 家园 萨苏先生,无论如何,我希望您以后在有些写法上谨慎一些。

      您的写法非常的笼统,给人一种感觉似乎施先生在灾区卫生防疫上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力,他“及时发现疫情并促成救灾工作转向防疫”,他建立了“灾区防疫工作流程”“防疫培训制度”,他实施了“出山人员进行消毒作业”,他“管理协调志愿者和国外志愿者救援队的救灾工作”,他做出了“杀灭灾区野猫野狗的决定”。

      这可能吗?我认为您自己也不会相信。

      地震时我在成都,震后在那里待了两个星期,亲自感受到了这是多么大的一场灾难,除了政府部门的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全国的统一支援和配合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尽可能减轻灾情了。

      而您所说的各种关于疫情的防疫措施和决定,如果是在16号才进入茶坪乡的施先生的建议下开始着手准备的实施的,我相信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疫情在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该蔓延到各地了。

      在没有施先生的唐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我们发生了重大疫情吗?

      如果一直关注电视就会发现,我们的卫生防疫部门一直在全国调集大量的人员,随时等待着大规模救人活动结束后立刻转入防疫。

      我觉得,施先生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扮演了一个在茶坪乡汇报本地发现有疫情的苗头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在各个地区都有,上级部门会汇集起来的情况决定是否进入防疫阶段。

      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萨先生您在转述的时候没有说明施先生的影响范围,比如“及时发现疫情并促成救灾工作转向防疫,提出“处理尸体,远离水源,挖坑深埋,现在救灾,防疫为主”,这二十个字被官方批准,17日传达灾区。”这个官方是哪一级的官方?这个灾区是通指整个灾区还是某特定地区?如果说是某县一级我相信,如果扩大到国务院卫生防疫一级的官方我坚决不相信,别的不说“正是因为他提出的遗体处理规程(深埋代替油烧,灭鼠药,漂白粉,敌敌畏的10米隔离带),以及随后力主建立24小时水源监测”,“深埋代替油烧”这个东西是唐山就有了的吧,难道是施先生在现场发明的?或者说其他医疗防疫人员集体失忆了?

      如果您做如下表述:他“及时发现茶坪乡疫情并促成茶坪乡救灾工作转向防疫”,他在茶坪乡建立了“灾区防疫工作流程”“防疫培训制度”,他在茶坪乡实施了“出山人员进行消毒作业”,他在茶坪乡“管理协调志愿者和国外志愿者救援队的救灾工作”,他在茶坪乡做出了“杀灭灾区野猫野狗的决定”。

      将茶坪乡这一级别再抬高一级也可以,至少这样这个说法才算有说服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