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近来关于地震预测的争议 -- 不是老陈

共:💬32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近来关于地震预测的争议

    现在网上流传了一篇文章《地震专家欲哭无泪 汶川强震有人预报》 署名李世辉,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查了一下,他实际上是某工程单位工程师)。文章写的比较激愤,核心是讲中国地震局研究员耿庆国已经根据旱震关系和地磁异常等预报了这次四川大地震:

     今天,2008年5月12日,听到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震,中国的地震科学家耿庆国欲哭无泪,心里在流血。2006年他根据旱震关系提出中期预报,近年阿坝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4月26日和27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委员会”上,以委员会的名义,作出“在一年内(2008.5-2009.4)仍应注意兰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预报(文字报告已报中国地震局等,4月30日密件发出),而且,根据强磁暴组合,明确提出“阿坝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点在5月8日(前后10天以内)”(以上地震预报三要素均已明确)。明明是国宝,却受到当权的主流地震科学家的排斥,只能靠微薄的退休费坚持搞科研。可惜这位退休的地震科学家的话,没有起到作用。

    耿庆国根据历代(包括1956 -1970年)大旱与地震关系的统计,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5年往往是旱区。旱区越大,干旱时间越长,相应的震级越高”的统计规律(公元512年-1879年中国大旱后2-3.5年,发生了7次7.5-8级大地震)。1972年耿庆国提出“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根据这一规律,耿庆国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19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旱震关系》(科学出版社)。这些成果触犯了地震界当权者的利益,耿庆国被调出预报队伍,去了地震报社。

    耿庆国的确是中国地震局的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副主审。在几年前还接受过sohu的采访(网上很容易搜到),采访中他也提到了唐山地震前的异常情况,以及海城地震的预报。如我以前看到的其他报道,他承认了海城地震以前有多次小震,而唐山地震前没有,但是他说他们意识到了将有强震发生,但是各种原因没又能够发出真正的警告。我在网上搜索了海城地震预测的介绍,没有提到他,但是提到了一些其他人。不过访谈,耿庆国的确参加了唐山地震预报工作,任一个预报组小组长。但简单的说耿庆国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不对的。

    此外,如果看李世辉的博客,很多其他的文章也比较偏激。

    此外,耿庆国采访中提到连续3年干旱是地震征兆等,此前四川只有2年严重干旱。而且这么大面积的干旱往往是由于整个大气环流的变化,地质异常如何能够影响到气候变化,也难以想像。

    我很疑惑的是,李和耿提到的很多地震预报探测方法,其实是一些非常自然的想法,既是是外行都可以想到,例如观测土地的电信号等等,甚至观测磁异常,很难想象国外没有做过类似的观测。不知道河里相关专业的河友能不能做一些介绍。

    关键词(Tags): #汶川地震(喜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刚看到一篇驳耿庆国文章

      写的有些激愤。外链出处

      对地震预报的评价,我觉着张国民等写的这篇文章不错。链接出处

    • 家园 【求助】

      刚看到的一则消息,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08/05/080516-earthquake-predicted.html

      Study Warned of China Quake Risk Nearly a Year Ago

      不知哪位有Tectonics的原文?

    • 家园 异想天开一下

      前天看到报道,日本在发展一项地震预报的技术,利用P波和S波之间的时间差,在探测到P波立即预警,争取那十几秒的逃生时间。这个idea听起来很不错。如果我们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如果对某地做出中长期预报以后,在该处的地下布置大量的探测器和炸药,在探测到P波之后引爆这些炸药,偏转震波的传递方向,避开人口密集地区,也许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

      • 家园 这项技术已经投入使用,并取得成功

        04年新泻7.0级地震,依靠这项技术,正在震区运行的数十列火车都紧急自动停车。仅有非常靠近震中的一列新干线列车脱线(因为距离震中太近,纵波横波几乎同时到达)

      • 家园 我不懂技术,也跟着瞎猜

        我猜测那个P波和S波,可能就是横波和纵波。

        那么也就是说,类似于打雷时候的闪光和雷声的时间差异。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时间的差值,就同距离震中的距离成正比。也就是说,对于震中地区来说,这个差值可能只有几秒甚至更短。

        是否这种利用时间差报警,仅适用于震级较大,并且震中较远的地区?而对震中本身来说,没有作用?

        而使用炸药,估计只有核弹的当量才够用,而使用核弹做定向爆破,这个难度可能太大。实验条件也不具备,因为核试验被限制了。

        • 家园 损失能少一点也很好了

          完全避免损失是不可能的。要说技术难点的话实在是太多了,要不怎么叫异想天开呢,呵呵。比如普通核弹的污染太大,当地的地下水资源估计震后就全完了。至于禁止核爆的条约,说不定倒是最容易克服的困难。要是真有这种技术,米国肯定第一个撕毁条约,加州地震预报都有十几年了。

    • 家园 他们想干嘛?

      一行二十二人的台湾红十字组织搜救队人员今天早上在成都肿瘤医院出发,赶到重灾区绵竹市展开救援工作,但首次出动就撞壁没有收获,在争取时间下,随即转移到汉旺镇协助当地救援工作.台湾搜索队收队后,随即搭乘专车赶到汉旺镇,现场所见尽是倒塌的房屋,他们分析了一会后,即时前往该镇的东方汽轮机厂内展开营救工作。 有没有其它的事要办???

      • 家园 想干嘛跟你有什么关系?

          他们能不经当地指挥部的同意自己乱跑?

    • 家园 刚刚用狗狗搜了一下

      为了怕信息不全,用狗狗的英文搜的,没用度度。。。

      目前成功的预报,只有海城一例,因为海城地震之前出现了若干小的地震,其他,不管是洛杉矶还是日本的地震,都没有被成功的预报过

      我觉得他所提到那些方法,退一步说,就算能够预测,也需要在一个广大空间内,放置无数的传感器和观测设备,我个人的感觉,这样做是不现实的。。。何况,所谓临阵预报,从地质异常出现到,地震发生,时间大约不会太长,看到有人说20秒。。。除了够观测人员逃生,看不出其他意义

    • 家园 我推荐您读一读这篇文章,我觉得讲的比较中立

      外链出处

      正反双方的说法都有。非主流的地震预报者不只他一个。因为不了解地震的准确成因,也无法推测地震前必然伴随的是什么,所以他们似乎都在找某些统计量希望能和地震建立相关关系。但他们更多的是把预测对的地震说了出来,而误报的情况恐怕会相当的多。

      类似的报道还有这个:

      外链出处

      中国和日本,美国的国情不同,他们的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相当小。而中国地震带上的城市,如果要把建筑建成要不震不倒,要不压不死人的情况,再过50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做到。而中国这种伤亡巨大的大地震间隔根本用不了50年。哪怕是五次里面有一次报准,进行必要的预防,也许不需要完全停工停学,就还是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位处可能地震的地方,的确应该多做些地震演习工作。危险来临一刻,有没有准备,区别可能非常的大。

      • 家园 看了您给的链接,感觉他们算不上预测出来了

        更加证实了我的想法:他们的预测很大的撞大运的成份。

        “2004年12月20日前后10天,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地区:1、日本本州南部近海,北纬34度,东经138度为中心,150公里范围的地区;2、日本四国岛南部近海北纬31.5度,东经132.5度为中心,150公里范围的地区。”

          上海市地震局68岁的退休地震专家沈宗丕在2004年10月30日,也就是印度洋大地震之前的57天,给他的几个同行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信末他还注明,“不排除其他地区”,会发生7.5到8.5级大地震。

          

        还在11月初,耿庆国便认为,12月24日前后10天,地球上将发生7.5级以上的地震。

          “但是在什么地方,最后我研究的结果是不在中国。”他说。但尽管这样,地球这么大,到底在哪里呢?总不能向两百个国家都同时发出警报吧。

        沈的这个预测我感觉就算不沾边。除了震级之外,别的都不对,“不排除其他地区”这个和没说一样。耿的预测也是地点不确定,其实地球上出现5级以上地震非常多,看看USCS的即时地震数据就知道了。

        地震和干旱之间是不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没办法预测。老先生们想预测地震的心可以理解,但是要是事后说他们预测对了,就实在是不符合事实了。我同意渔樵山人的观点,地震应该看误报率,如果误报率非常高的话,那就没办法用。

    • 家园 可以去找找过去的文章

      每次灾难后都有大师专家宣布自己早就预测到了,不过别人不听就是,这种神棍根本没必要理会.

      那种所谓讲不出道理的民间偏方的说法,其实与当年人体科学奥妙无穷的说法如出一辙,只要看过那些气功大师的,很明白这是什么货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