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汽车安全技术杂谈-空气动力学(修改版3) -- 波波粥

共:💬70 🌺7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汽车安全技术杂谈-空气动力学(修改版3)

    特别感谢防洪堤河友的回复,帮我把“扰流板”和“尾翼”这两个概念分清了,我“自创”的翻译里面把它们都叫做“尾翼板”,不爱查字典的恶果啊,不过他的回帖里面有一点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探讨一下,首先就是尾翼和扰流板如何区分以及它们的功效。

    说起汽车安全性能,这个话题有点收不住了,因为涉及的方面太广了,可写的东西也太多,本来想在碰撞测试这个系列以后就暂时收笔的,不过今天回复河友们的帖子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要多写一些。先跟大家道个歉,这个系列的更新不会像碰撞系列那么快了(几乎每日更新),因为接下来到五月底我自己手头的事情会多一些,请大家见谅,不过可以和大家保证的是,我决不会成为挖坑党的,呵呵。

    汽车,和大家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管是自己开私家车还是坐公共汽车,大家每天都在和它打交道,它的安全性能,自然也就关系到咱们自己的安全了。

    汽车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外形,大家分辨各种不同的车,也是根据车的样子(外形),漂亮的车总是吸引客户的眼球,是重要的卖点。那么,如何设计汽车的外形/轮廓呢?

    汽车外形设计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空气动力学,在车速大于80km/h以后,空气动力学效应就非常明显了,这个时候汽车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比会明显上升,会占到总阻力的一半左右,如果速度继续上升,这个比例还会更大。要让汽车跑得快,要省油,必须让汽车的空气阻力更小。

    空气阻力=0.5*空气密度*汽车迎风截面积*空气阻力系数*真实车速的平方

    点看全图

    新找到几张漂亮的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按照这个公式,汽车的迎风截面和空气阻力系数都和汽车外形相关。

    阻力最小的外形是什么?流线体!

    点看全图

    可是,这个不是和飞机机翼的截面形状一样的么?飞机为什么会飞起来,呵呵,这就要请出著名的“白努力”公式了,空气流速越快,则压力越小,机翼上下空气流速不一样,形成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压力差,这就是升力啊!俺们的车岂不是要飞起来了?

    点看全图

    这就使未来的汽车?倒!!!

    这是著名的“里海怪物”,地效飞行器,也是利用了空气动力学中的“地效原理”,可是如果咱们的汽车飞起来了,也就和这个样子差不多了。什么,我们的车上也要装导弹啊,呵呵,军民一体,备战备荒为人民

    汽车不但不能飞起来,反而要尽可能的被紧紧的压在路面上!!!因为汽车能够行驶,是来自于路面对轮胎的反作用力,汽车的转向力来自于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积的侧向力。让我们重温一下中学物理学吧

    摩擦力=摩擦系数*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的法向力

    呵呵,我想我的中学物理老师看到我最近这几个帖子,一定会说,波波粥是个好同学,这么多年还没有把这些还给我。

    要把车“压”在路面上,就要避免把汽车设计为完全流线体,所以目前轿车的风阻系数大致在0.3到0.5之间,远远高于流线体的阻力系数(0.04左右)。嗯,好像是很难的哦,这些要求都要兼顾。实际上,在一款新车型的研发过程中,风洞吹风试验的花费超过5000万美元,从模型到实车,一吹到底,而某些著名的跑车,这个费用会上升到1亿美元。

    但是,汽车设计中,最主要的考虑还是要降低风阻系数,对于空气动力学效应所带来的升力,可以用一些辅助手段来消减。

    比如:尾翼板和前后扰流板

    这张图是“尾翼”,它可以同时减小汽车前后轴上的升力,从而达到把汽车“压”在路面的效果。[

    点看全图

    这张图是“后扰流板”,在使车尾气流分离的同时,也减小后轴上的升力

    点看全图

    这张图是“前扰流板”,减小了前轴上的升力,在下面那张大的赛车的图上,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

    点看全图

    其余的设计原则还有:

    1。抬高车尾,车头下沉,这样可以抵消部分升力。呵呵,大家马上可以看看自己的汽车或身边的汽车,是不是会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呢。

    2。适当抬高车底的高度,减小地面效应,不过付出阻力增大的代价

    3。车的底部靠近车尾的地方适当向上收起,也可以减小地面效用。大家看,这辆奥迪A6在后轮之后的车底轮廓线不再是水平的,而是向上翘起了。

    4。在汽车尾部安装一个类似飞机尾翼的东西,这样可以减小在高速行驶时,侧风条件下汽车的翻滚力矩,这个措施在F1赛车上很明显,赛车的尾部扰流板的尾撑结构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点看全图

    这些主要的空气动力学上的安全理论在上世纪30年代都已经完备,今天的工程师们把这些理论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实现。

    最后贴一张奔驰在30年代做的概念车模型

    点看全图

    对于汽车安全技术,F1赛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下面是法拉利赛车的图,大家可以对照我的这篇小文,看看空气动力学在它身上的应用

    点看全图

    关键词(Tags): #汽车安全技术#空气动力学元宝推荐:不爱吱声,橡树村,
    • 家园 【原创】汽车安全技术杂谈-Smart的烦恼(外一篇)

      Smart日前在市场上推出了第二代车型:Fortwo Coupe 和 Fortwo cdi,

      点看全图

      第二代车型的最大亮点与它的安全性能关系不大,但是俺实在忍不住要谈谈。这次推出的两款新车在动力性能上有较大突破,搭载了最新开发的三缸涡轮增压汽油/三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可以选择发动机种类有45kW,52kW,62kW,33kW),其中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更为出色,在不增加排量的前提下,功率提高了约10%,从30kW达到33kW,最大扭矩达到110Nm,为达成这一目标,高压共轨系统的工作压力也提升到1600bar,并使用7孔双层喷嘴。有了这么好的发动机,呵呵,油耗也降低到了3.3升/百公里,这是在欧洲标准城市工况(NEFZ)下测得数据,并不是在最佳工况下的数据,大家加一次油可以跑上1000公里(33升的内置油箱),二氧化碳排放也降低到了88克/公里。要知道,欧盟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到2012年才是130克/公里呢。使用汽油发动机的新Smart的性能稍微差些(因为没有采用缸内直喷型,而只是进气道混合型汽油发动机),112克/公里(45kW发动机)或116克/公里(62kW发动机)。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说了Smart这么多好话,呵呵,俺不是为它打广告哦,只是在俺心目中,这样的小车才是轿车的未来。让我言归正传,谈谈Smart在安全性能上的烦恼吧。

      前面已经说了,它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此之低,说明它省油啊,除了发动机好,跟它的自身重量轻有莫大的关系。新Smart的车身重量仅为770公斤,整车重量为1050公斤。在前面的《碰撞测试》系列中,我们已经谈到,质量小的车可以在碰撞测试中取得较好成绩,因为它在测试中撞的相当于障碍物,全车质量较轻反而有一点优势。但是,在车与车的碰撞中,质量较轻的车是吃亏的,怎么?不理解,呵呵,请参看俺的帖子(以下省略广告用语300字)。

      同时,为了减轻车重,新Smart不能大量使用高强度合金钢,什么,钛合金,大哥,俺们在造便宜的汽车呢,这就造成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要提高车的碰撞安全性能。那么,Smart的设计师们是怎样做的呢?

      举例来说,Smart Fortwo Cabrio全车共使用168.5公斤高强度合金钢,其中超过50%使用在载员室的框架结构中,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载员室的结构强度,保证在碰撞之后变形量足够小,从而保护乘员以及利于乘员逃生。

      为了减轻重量,Smart的车身大规模使用了工程塑料PC,PBT,PP,从而总计减重15%。在对于碰撞安全性能至关重要的前车身纵梁和横梁上,也使用了复合材料,既减轻了重量,又提高了碰撞能量吸收能力,一举多的。

      Smart对于碰撞安全的设计原则是,尽量用整车(除载员室外)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提高乘员生还概率,至于车是不是还能修复,就不是重点罗,俺们本来造的就是便宜车么,坏了也不可惜(板砖如雨飞来)。Smart一个很坏的口碑是,事故损坏之后的修复费用高昂,如果车身是金属件,那么矫正就可以,而塑料么,嘿嘿,只能整体更换了。我看到的资料显示,26%的损伤后修复费用超过新车购进价的一半,也就是说丧失了修复的经济性,只能报废处理了。

      最后,俺冒着大家的板砖还是要说一句,小车(排量小,重量轻),才是私家车的未来。。。

      然后。。。

      当然是已经沉到了河底(被砸晕了)

      • 家园 smart在北美销的很烂的

        smart纯粹是那种只能在城市里面开的车,不能上Highway。我曾经看过Yahoo Auto的smart车主评价,买了后悔的人不在少数。基本上说smart的优点就是it is a shameless attention getter,如果说起来缺点,那就太多了,比方说这车并不省油,以这种排量,这种动力,highway+local平均30MPG可以说并不令人满意,更别说honda civic或者toyota corolla都可以达到这个数,而且smart还必须用premium gas,更让人觉得鼓吹smart的省油是一点意义都没有。还有smart的价格也不便宜,17000美元左右可以买一个corolla了,还是出门价,corolla还能舒适的坐4个人。就车主的评价来看,smart上了highway,只要超过60MPH,就发飘,18轮大卡车从旁边超车能让你感觉被风吹到边上去,另外加速只有从0-30英里能满意,所以上了highway就最好在最右边开...更别提smart的变速箱几乎人人都抱怨,rough ride,很多人都希望有一个5spd 手动箱来代替现有的变速箱。这种不实用的小车,价格还贵,还要用好油,性能又差,另外只有2年24000英里的warranty,其实我觉得在北美销smart就是一个笑话

        • 家园 第一代Smart在北美惨败

          加上在欧洲的销售乏力,导致了戴克总裁Jurgen Schrempp在2005年被撤换。

          Smart当年的开发理念是作为家庭的休闲用车,或者时尚青年的第一辆车,但后来的市场证明,当初的这个设想有点“拍脑袋”了。

          对于动力系统的缺陷,Smart第二代下了很大功夫改进,特别是柴油发动机款的Smart,不过柴油轿车在北美一向不太受欢迎。

          至于说对油的要求,现在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汽车对油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个也是趋势。

          • 家园 柴油车有什么特别的缺点么?

            看在柴油车省油的份上,我很想下辆车买一个TDI...但是貌似美国柴油的价格比汽油还要贵好多,那么我在柴油车上得到的省油,能补足我在燃料价格上的损失么?

            另外为什么柴油车不能流行?有什么特别的缺点吗?我听说柴油车净是好处,不过TDI好像都很少见的样子...

            • 家园 柴油发动机的成本要高一些

              所以相对汽油车来说,柴油车要贵一些。简单说来柴油机就是工作效率比较高,省油。

              在欧洲这里,柴油车是很流行的,当然,这跟政府的政策支持分不开,欧洲这里的柴油要比汽油便宜些(不过随着柴油车的增多,这个价格差迅速缩小了),油便宜,又省油,虽然购置费高些,但是还是在全寿命期间内合算的。

              柴油车在美国不流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政府在柴油上没有政策支持。所以,在北美还是买一辆汽油车会好些。

      • 家园 smart可不算轻

        这么小个子都一吨出头了,不少紧凑型5座3门/5门掀背和四门轿车也就1吨上下,比如大众polo1.6 5门的有些型号空重990kg,日系的还有更轻的。似乎是因为smart虽小但是相对重心偏高,不弄得重一点跑起来太飘或者容易侧翻吧。

        • 家园 说说我手头的数据

          polo1.6是1180公斤,您也可以看看这个链接

          外链出处

          轿车的重量,我查到的百度的一个链接

          外链出处

          关于Smart重心的问题,我曾经回答过一位河友,您可以看看

          链接出处

          您提到日本车能说说看么,我对日本车不熟悉的。

          • 家园 呵呵,我是看的荷兰的公开数据

            跟您抬杠的时候就是忘了看一眼这边的smart数据,也许同型号车在各国之间的数据还是会有一些差别。

            这个链接http://www.autoweek.nl/carbasemerkindex.php 可以查历年大部分的车型数据。

            这里Smart的数据都是750kg上下,比如Smart fortwo coupé pure 52kW

            http://www.autoweek.nl/carbasedata.php?cache=no&vpos=&id=44733&cache=no

            数据列表里面那个massa leeg 是空重 这款是750 kg。您说的整备质量是指空车车重么?欧洲的Smart看标称基本没有上1吨的。

            05年款的汽油Volkswagen Polo 1.4 16V 75pk Trendline (您的polo链接应该是欧洲01年到05年的款型)

            http://www.autoweek.nl/carbasedata.php?cache=no&vpos=&id=35785&cache=no

            massa leeg 996kg

            另一款80马力的 Volkswagen Polo 1.4 16V 80pk Trendline

            http://www.autoweek.nl/carbasedata.php?cache=no&vpos=&id=42762&cache=no

            massa leeg 990 kg

            1.6的就上一吨了 Volkswagen Polo 1.6 16V Trendline

            http://www.autoweek.nl/carbasedata.php?cache=no&vpos=&id=42746&cache=no

            massa leeg 1006 kg

            Golf5最低配的Volkswagen Golf 1.4 16V Optive

            http://www.autoweek.nl/carbasedata.php?cache=no&vpos=&id=42781&cache=no

            massa leeg 1164 kg

            我自己开的94年款四门Opel Astra 1.6 一吨多一点点

            http://www.autoweek.nl/carbasedata.php?cache=no&vpos=&id=14958&cache=no

            massa leeg 1010 kg

            日本车比如五门的大发(其实也是丰田的了)Daihatsu Cuore 1.0 Trend 比smart for two还轻

            http://www.autoweek.nl/carbasedata.php?cache=no&vpos=&id=46703&cache=no

            massa leeg 740 kg

            虽然是1.0的发动机,在德国照样有小女孩开到150追着我跑。

            另外,因为荷兰的路税对车重在1吨这里有个分级,上了1吨的路税就高了不少,所以不少紧凑型掀背车会尽量做到1吨以下。

            比如这个本田飞度Honda Jazz 1.4i Style Mode

            http://www.autoweek.nl/carbasedata.php?cache=no&vpos=&id=48020&cache=no

            massa leeg 999 kg 就是不超过1吨 :D

            类似的还有比如现代的Atos,就不列了。

            • 家园 了解你说的车重的意思了

              Smart fortwo coupé 的空车重量的确是750公斤,但是,750公斤的车你是开不起来的。

              这两天心情很低落,等一下仔细的说说

              你可以查查奥迪A6多重,我自己侧过它的重量,大概1点7吨,虽然可能有配置的区别,但应该不会差很多。

      • 家园 最近在美国 SMART 也多起来了

        上星期接连看到两辆.

        不过还是比较担心这么小的车的安全问题, 美国路上跑的可都是大车, SMART 撞上去太吃亏了.

        • 家园 行车安全

          还是要从安全驾驶,避免车祸做起么,

          Smart以前在北美的销售非常差,那时Smart连年亏损,奔驰当时把Smart这个子公司卖了心都有了。不过在更换领导以后,加上现在油价持续上涨,Smart对客户的吸引力也大了一些了,所以现在的情况要好一些了。

          以后我会陆续再介绍一些汽车主动安全方面的技术和技术动态给大家,欢迎大家指正。

          • 家园 smart的本来3个系列,还有开发suv版的计划,结果现在

            forfour和roadster都停产了,只有fortwo了。

            我倒是很奇怪为什么forfour这么好的车市场却打不开?

            同底盘同发动机的三菱colt至今还在,我这似乎卖的还不错,现在连敞篷版都出来了。

            • 家园 Smart的市场没有做好,说起来话就长了

              比如Smart刚出来的时候在北美就碰了一鼻子灰。在欧洲,本来Smart定位在刚工作的单身年轻人,结果它出来的时候又不便宜,价格上没有吸引力,钱不多的刚工作的年轻人都去买二手车了,钱多的又去买更好的车了。加上Smart的最高速度才百多公里,喜欢飙车的年轻人也不爱它。。。

              其实,Smart也有敞篷车

              点看全图

              说起发动机,新的Fortwo上的汽油发动机也是和三菱“共同开发”的,结果三菱“小气”的只拿出进气道喷射型的发动机出来合作,造成了目前Fortwo上的柴油发动机性能远强于汽油发动机。奔驰在这个事情上受到很大刺激,这些年来在汽油发动机上狠投了大笔钱。

          • 家园 被动安全也重要啊

            可以保证自己不去撞别人, 但没准哪个冒失鬼就撞过来了 ... 按照 SMART 吸能的设计, 小磕小碰就变形, 甚至报废, 这代价就大了.

            现在油价那么贵, 确实是 SMART 这类车的好机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