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周末股市观察】大战通胀 -- 陈经

共:💬40 🌺9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周末股市观察】大战通胀

    机构们在等待周一的CPI数据。有些基金的意思似乎是,如果出来8.5%这样的“差”数字,接下来把大盘砸穿就顺理成章了。另一些机构在盼“好”数字,或者五月六月能好转,就可以吆喝做多挣钱了。

    8%或者8.5%的通胀数据,有啥大区别么?看多些经济文章,对一些数字的来龙去脉稍有了解,会知道,就算数字本身有意义,它后面的小数点多半是胡扯。一季度GDP增速是10.6%,可是今年是闰年比去年多一天,这就能让一季度同比多增长1%。季节间GDP增速的变动也不过1个百分点,拿这个来说明问题显得怪怪的。我认为机构对于CPI数字的关注,应该理解成茫然情绪下的过度紧张,并非真知道这些数字会如何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岳母前天中了10注“福彩3D”的“直选三”,三个数字“545”给她一举挣了1万元,取得了投资生涯的最大胜利。她的理论依据是,“545”这个组合已经150多期没有出了,所以值得重注出击,而且还真的挣到了。按照概率论,这似乎是种伪科学。但看着她手持“号码分布图”潜心研究的劲头,我觉得这和股票分析好象也差不多,谁更高明还真说不上来。执着于经济数字的机构研究员们,是不是也在研究“号码分布图”呢?

    从去年开始,通胀问题就成了社会焦点,2007年度汉字无可争议的是“涨”。中央大张旗鼓“双防”反通胀也过去半年了,大战通胀的结果如何?另一方面,目前经济学界众说纷纭的混乱程度又到了一个极点。升不升值、加不加息、要不要紧缩、劳动法好不好,对立的观点很多。核心问题毫无疑问是通胀,不仅如何解决很混乱,如何理解都吵不清。从理论角度来看,这也是一场“大战”。前一次混乱,是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是好是坏的“大是大非”问题,“好派”在国际国内都取得了的胜利。现在这种混乱局势,其实挺有意思。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四月CPI数字如何,甚至五六月数字更好了,中央“大战通胀”都不会胜利。政府工作报告上的4.8%目标,已经可以忽略了。即使硬凑成了,也肯定是通过强打硬压弄成的,和大跃进炼钢铁一样凑数字,还不如不达标。为什么失败?因为中央对付通胀的几个手段,都不太灵。

    前些时间人民币加速升值了一段,说理论上可以对付通胀。说进口东西按本币算便宜了,所以可以压通胀。但用到中国,又不对了。外国公司卖原材料,它按你的人民币进价算涨价幅度,你升值多,它涨幅也大。因为中国是大宗原材料的最大买家,这就成了一个动态的问题,和小国不一样。另一方面,加速升值弄得出口行业有些乱,热钱也猛进,很不好。看得出来,中央对人民币升值效果不佳有所觉察,近一个月来已经停止升值。

    以前有种想法是,以拖待变。拖啊拖的,国际局势好转,通胀问题搞不好就下去了。但这次越拖问题越严重,石油都125美元了,而且涨势不象要完的样子。本指望美国稳定局势,不料美国因为自己金融出问题,反而进一步弄得更坏。

    国外不行,就国内来压需求。按照“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的理论,搞紧缩抽紧流动性,似乎通胀应该下去。但是,国内情况千差万别,地区之间不同,民企官企更是不同。抽紧流动性,民企日子难过,但地方政府上的项目,哪个都不是没道理,又正是换届。以前经验证明,谁主动放慢发展肯定是错的,地方政府自然知道如何做。而且,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能拉动经济增长,对冲出口增速下滑,真不是胡来。这种情况下,货币调控理论失效并不奇怪。

    看起来管用的,是价格管制。石油石化电力行业,弄得利润大降甚至亏损,通胀才压下来了。但是,这个动作本身争议就极大,很成问题。价格体系原来就扭曲,现在更扭曲了,出口这么多,是补贴外国人。这样压下去的价格,反而不利于企业正确应对。所以各方面很不满意,很不安心,这样下去看不到出路。

    不管通胀数字如何,大战通胀的结果,是各方迷惘困惑恐惧悲观紧张。从上到下,谁也没底,不知道未来怎么办。经济学理论上,大战通胀的目标,是要解决“预期”问题。就是说,让各方有一个稳定的价格预期,不要被涨价预期搞得生产消费混乱。我们现在来看结果,价格本身,没有人敢放话说以后就可以稳定预期了,反而怕燃油电力涨价。更不好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预期都混乱了,经济政策谁也说不准。从股市上就看得出来,不确定性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以稳定经济为目标的宏观调控,本身就成了不稳定的来源。股市因为预期混乱,损失多大?因为对未来没信心,保险基金私募,个个捞点就跑,救市也麻烦得很。股市不好,好多事没法干,所以,到头还是得托市稳一下股市问题。其实根源,是在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上。

    其实全球要说预期最明确的经济体,那就是中国了。增长的确定性最高,没有什么大障碍了,必定高速增长走向发达。如果以增长为核心来安排调控,我认为很多问题都可以明朗化,不确定性因素可以一一消除,而且是操之在我,不必受制于人。国际原材料大涨,我们仍然是大额顺差,不会短缺。如果有增长预期,那么民众完全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合理通胀,财政安排也好做。农产品的涨价显然是合理的,而且是过去的欠账。不管从国际国内来看,农业生产应该给更高的价值。原材料涨价,也是没办法了,世界上搞工业化的国家多了,原材料值钱是趋势,也应该接受。这些合理的涨价,应该在国内的价格体系慢慢引入,减少价格扭曲的程度。哪怕一时CPI指标高些,都是合乎经济原理的。

    现在以通胀为核心来安排调控,那只能是搞得确定性一一丧失,越来越糊涂。首先这个通胀目标就成了扯不清的东西,4.8%是拍脑袋数字,那多少该满意?然后调控手段也确定不了,升值、紧缩、价格管制,干一会下面就一堆疑问吵个没完。然后搞得要靠外部环境了,更加确定不了。中国经济本可以靠强大的增长,来稳定动荡的世界经济,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期望,等着跟中国跑的很多。现在中国经济变得象在等世界经济稳定,以拖待变,被动应付,这个是思路有问题。

    我们的股市投资,当然也受不小影响。目前不确定性太高,预测没法搞。机构不搞价值投资,大把资金忙乱地杀进杀出。目前的阶段,灵活的趋势投资可能会占优一些。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相信中国的增长,时间一长,问题总会解决,目前的困难并不是本质的。某种程度上,我们不是等待经济局势的好转,如果是那样,要退出股市。我们是等待人们认识的转变。也许过一段时间,各方就有了共识,不确定性就慢慢消除了。

    • 家园 其实就是在跟风车作战。
    • 家园 呵呵,A股的二级市场本来就更接近赌场一些

      一级市场还有点资源配置什么的功能,二级市场本来就更像一个大家一起玩的大赌场。什么仓位控制,资金管理那本来最初就是赌徒用的技术,概率论最早也是pascal研究赌博发展起来的。

      所以擅于赌博,弈棋这些博弈项目的许多玩股票玩得不错,像浙江有个做的不错的私募,负责人就是以前专业省队的,他的玩法也主要是从市场博弈来考虑的,而不是什么价值投资。

    • 家园 围绕增长来做文章,会否硬着陆
    • 家园 CPI公布是8.5%了~~

      股市例行低开,会发生什么吗?

      而且前天央视2套突然大曝深圳房价暴跌,这是告诫炒家和房产商快逃吗?

      感觉象是银行和开发商决战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中央已经十拿九稳了~~

    • 家园 花陈大好文章!
    • 家园 还不如空仓等待了
    • 家园 似乎存在这么一个逻辑

      股市从6000跌到3000,散户,基金,私募都巨亏,股市是一个零和游戏,谁赚了呢?如果国家坐庄理论是成立的,呢么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上唯一的赢家就是这个庄。

      这样有几个好处,首先消灭了居民的过剩消费能力(能炒股的人,基本上不会挨饿)。其次,国家搞来的钱可以集中再生产,增加产品供给,集中起来搞能生产目前最需要的产品。再次,人们输光想通后,明白靠股市不劳而获是不现实的,就会更加努力工作,为再生产提供了劳动力。这几点对于国家控制通胀大有裨益。国家可能就是要利用股市来调节居民财富,达到反通胀的目的。

      • 家园 股市其实不是个零和游戏

        6000点到3000点,股价从60块到30块,其实不完全是我的钱转进了你的钱包。要是完全的零和游戏,应该是这个股票60块到30块,别的股票从30块到了60块。如果全部股票都从60块到了30块,也就是说在股市里面可流动的资金减少了一半。谁赔谁赚先不论,最起码国家压通胀的目标在股市里是实现了的。其实,股市是最敏感的晴雨表,只要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整个流通领域的货币供应就会减少,股票这个市场的货币量也一定会受影响,所以股价也一定会受影响。啥时候,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啥时候股市在基本面上才会真正重新确定增长。考虑到信号传递的低效和滞后影响,除非您有绝大的势力能操作这个市场,否则当下之际,我觉得还是远离中国股市的好。

        • 家园 在印花税大于上市公司分红的条件下,股市是一个零和游戏

          把股市看成一个game,那么参与这个game的各方筹码是不会凭空消失的,必定是一个转移的过程。从输光钱game over的人手里转移到赢了钱后再也不玩game或者把赢来的钱在game之外消耗掉的人手里。而在game中浮亏浮赢,股价如何变化,只是一个过程而以。如果6000到3000的过程中有人输了退出了game,那么必定存在至少一个赢家。所以按照国家坐庄的逻辑,股市可以被搞成大战通胀的重要战场。

          • 家园 如果考虑印花税和交易费用,股市是一个负和游戏

            印花税就像赌场庄家的抽头,不管你是否挣钱,在交易的过程中都会有钱从这个系统中流出。分红与否并不影响零和的条件,因为分红之后,股价会除权降低,对投资人来说,只不过一部分钱从股票户头转移到了现金户头。不过要注意的是,股市可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股市里面的资金和股市外的资金是可以流动交换的。如果一个股票有持续分红的预期,这个股票除权之后就会吸引原来股市以外的资金进入,形成填权行情,导致股价上涨。所以,股价上涨其实是增量资金入市的结果。

            我同意您“各方筹码不会凭空消失,必定是个转移的过程”的说法。凡是在股市里的钱由少变多的时候进去而在股市里的钱由多变少的时候出来的大概都算是赢家,或者说,正是由于这些人带着钱离开,股市里的钱变少,才产生了输家。

            至于说通胀问题,我觉得尽管经济学的大牛们提出“什么时候都是个货币现象”,但是这里说到的通胀和我们现在面临的米、面、肉、油等生活必需品和包括石油和原材料在内的涨价所说的通胀不完全是一回事。通胀的根本是个“货币问题”,钱印多了。但是多印的钱总是要找到一个最合理的去处的。并不是钱一印多,米面肉油价格就一定上涨,一定是要伴随着米面肉油的供应不足才会出现这个领域的价格上涨——钱的手脚是最灵的,一定是流向整个经济范畴里供应最短的地方。所以,克服这类通胀的根本解决办法不光是减少货币供应,还要是增加商品供应。尤其后者是最重要的。当然也是最难办的——减少货币供应只要一个文件、一晚上就能办到,增加商品供应可不容易,一晚上可养不出一只猪,熟不出一季稻。

            如果我对您的意思没有理解错的话,我不同意您说的“股市可以被搞成大战通胀的重要战场”。实际上,股市和房地产,以及其他生活,生产资料市场一样,只是全社会的流动性(钱)分配的一个组分而已,由于自身的一些特性,很多的时候他们只能够成为记录流动性变化的一个结果,在引领流动性的去向上面很难有所作为。当然,如果不满足于我说的情况,想当一把主角的话也不是不可能的,不过河里包括拙总,陈经等诸位投资中国股市的老大估计就要火大了——我们可以增加股市的供应,把啥增发呀,新股呀之类的都弄上,弄得只许你没钱买,不许说我没有。保障做到这份上,保管会让流动性从股市上仓皇而逃——您原来说的是这意思吗?

            关于近期的国内股市,一方面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紧缩流动性,另一方面,诸多生活和生产资料出现了供应不足的情况会吸收流动性;在现有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除非海外热钱进入的数量大大多于中央政府紧缩的数量,并且房地产或者其他经济组份释放的流动性能够填补生活、生产资料领域吸收的流动性,否则,股市失血将是不可避免的。简单说吧:我看空。

            • 家园 我只是由陈大的文章想到

              通胀问题上升为核心问题后,国家坐庄的股市貌似可以被搞成对抗通胀的手段之一,从这个角度去观察股市,可以有一些新思路。股市的确不是封闭的系统,是国家坐庄这个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在大系统解决某一核心问题时候可以起到一定作用。感谢讨论哈,花您!

          • 家园 这种大战通胀的方式太见不得人

            通过消灭财富的方式来抑制居民消费欲望,从而抑制CPI是不是太阴暗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初衷也不符合。我虽然对于每次zf调控的结果都很不满意,但也不愿意相信这样的看法。

            • 家园 学校里的饭菜又涨了。。

              如果消灭掉一部分人的财富,让我每个月省出一两百块钱请女朋友吃顿好的,呢么在我看来这样的手段是蛮正义的,呵呵,屁股决定脑袋嘛。

      • 家园 国家搞到的只有印花税

        关于股市上到底谁赚了谁的钱的问题我也思考很久,我理解是不同时空的人赚不同时空人的钱.

        比如6000跌到3000,钱被谁赚了,被6000以前就跑路的人赚去了,前人赚后人的钱,哪从1000到6000的时候咱们赚的谁的钱呢,是赚了割在地板上的人的钱.

        本质就是,如果你买了,股票下跌,你的钱被卖股票给你的人赚去了,反之,你赚他的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