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西望东扯】之:粟、宋、许的资格闲帐 -- 逸云三洲

共:💬44 🌺1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西望东扯】之:粟、宋、许的资格闲帐

    入得西河,东张张西望望难免;哪根筋搭住,又会再跟着扯扯闲篇;是谓西望东扯。活,这西往东扯,扯得长了,不买票就直接从加拿大扯回中国去?白日梦好事尼。

    史兄的坑里,有粟大将和宋时轮许世友两位上将的东风西风。

    这山东战场上到底哪风大,不管我事。既谈到红军中资格,跟着扯扯闲帐吧。

    这红军时期,宋时轮、许世友都有军长的帽子。粟裕呢,就只到军团参谋长。

    是不是高低立见?大概还不见得。

    总有先来后到吧?还是得说说时间,粟裕最早是在31年11月的时候出任(一方面军)红四军参谋长的,33年下半年出任红七军团参谋长,以后名义上就没有再大的头衔了;许世友第一次跟军字沾边,则是在33年下半年出任四方面军的红九军副军长兼第二十五师师长,更上一层楼嘛,大约是在34年,晋升(四方面军)红四军的军长;而宋时轮呢,是在31年3月出任红三十五军参谋长的,次年又当过红二十一军参谋长,因为字母团嫌疑,一直不如意,长征后才比较爽了,36年先后出任红三十军、二十八军军长。

    一个轮次摆下来,感情是宋同学最先当军级干部?

    嘿嘿,都叫总经理,不分宝钢邯钢总还是不太好。粟宋虽是同一年当的军参谋长,但宋时轮当参谋长的这个红三十五军,只是一支地方部队,跟同时期的红四军,那绝对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东了,而且半年后红三十五军就缩编为独立师,宋当然也跟着缩水,成了师参谋长;32年7、8月的时候,江西军区将两个独立师合编成红二十一军时,宋时轮再出任军参谋长,这个军,当然跟粟裕的四军及后面的七军团还是没法比,跟许世友的四军、九军也没法比,人家都是野战军,主力红军来的嘛,但江西军区红二十一军参谋长,还是要算军级干部了吧?军长是粟以后的上司寻淮洲。而这支部队本身,后来缩编后还是成了主力红军的,是三军团十五师的一部分。

    所以论开始当军职干部的时间,粟裕最早,时为31年11月;宋时轮大概从32年7、8月的红二十一军参谋长起算比较公平点?比许世友要早,但许的第九军副军长,明显是含金量高了。

    再回去扯师长的资格闲帐?

    还是粟裕最早,30年底先后出任红六十五、六十四师师长(这个师,其实就是地方部队编的军缩编的了,可见宋的三十五军参谋长资格,实在不能摆到粟的上头去);次年6月,六十四师改为红十三师(隶属红四军),粟裕继续当他的师长;就是在这同一个月,宋时轮升任独立第三师师长(一个月后升任二十一军参谋长兼六十一师师长),这是宋第一次当师长,时间上比粟明显是要晚了,而地方部队的独立师,跟主力十三师,当然也不是在一个层面上;许和尚尼,第一次当师长已是33年,不过就是一步当了副军长兼师长,无疑当师长还是三人里最晚的了;当然这个红二十五师,绝对要压宋独立一头。

    起板当师级、军级干部,许宋都不好与粟比,但两个人都当过红军的军长,这就是粟没干过的了(粟好象一生都没干过军长,只不过结了军长当亲家)。至于许宋PK,和尚当军长早。

    但是又要讲老话了,都叫学士,不分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也不好。

    和尚主持的庙不说了,当当响的主力。宋的红三十军、二十八军,都是陕北地方整编,红二十八军的首任军长虽然赫赫有名,但这个部队组建时不过千二,最多时也不过千五,论人数只是当时一个主力军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了。刘志丹死后,总部调红三十军的政委带一个团去当红二十八军军长,原军长阎红彦接任政委,任宋时轮为三十军军长。这个红三十军,比红二十八军成军更晚了,系由陕北红军的阎红彦组织零星部队起家的,初不到五百人,只能编成黄河游击师,后编军。

    阎红彦对调任政委还是不满的,只是跟老彭总是说不得的了,大将军一听就是一脸浆糊,心想这人组织性好差。好在老毛是比较转的,历来懂得撸地方顺毛的重要性。当然当时还是要维持组织决定的,否则还中央莫?于是宋时轮照旧去上任去当三十军军长。过一点时间了,大家的面子也有了,就让阎红彦回任军长,宋时轮调去接二十八军军长,这就是宋同学断短短时间里连着长两军的缘故。其时二十八军,大概不过八百人的实力。

    编八路军时,红二十八军编成716团第2营,宋军长的资格在,当营长总是不象话,当了团长。当然粟的部队,苦熬过三年游击,在编新四军时也只编了一个营,当然粟的资格也在,当了支队副司令。所以光比人头也不好讲哈。但说宋的军长比许的军长含金量低,还是靠谱的事,比粟的七军团参谋长,不在一个时点不说,就是拉在一起,看来也低啊。

    那许跟粟咋讲?当然四方面的四军、九军比一方面的七军团只高不低,但一是时间先后有不可比因素,二是四方面还是有个特殊性了,人杀得太多啦,后起之秀的路是这样清成的。这也就是四方面的军长们后来不好与一方面的主力军长(军团长)们PK的道理,您抱怨山头当然也可以,但论资格,一方面的主力军长(军团长)们,实在是老得多啊。

    粟虽没有当过军长,摆到四方面去,不会比那几个军长低的,该是句公道话?

    当然资格嘛,再老也就是摆嘛。咱摆龙门阵,扯扯乐乐,咋说都成。只要能自圆其说,听上去不象涮坛子就好。

    • 家园 这么说是宋起点高,粟进步快,许后劲足

      不过宋走的最安祥;

      按楚青的说法, 天下第一将是301没给暖气, 冻过去的;

      许家里长期分成爹妈两派,咽气前,老婆在门外和聂风智大打出手. 应该说是聂风智和她大打出手.

    • 家园 关于宋时轮的一件小事。。。

      看到很多同志对宋九兵团司令很是腹诽,俺觉得诸位似乎过于求全责备了。宋时轮打战暂且不说,(俺的看法是他不愧为一员悍将,自古攻击容易阻击难,十纵被他带出我军闻名的阻击专业户,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只不过阻击的功劳往往被人忽视罢了。。)俺这儿说一个宋时轮很温馨的事儿。

      在共军里面,张爱萍上将是出了名的军中两位“惹不起”的“刺儿头”,(这个“惹不起”是邓希贤同志的评价,不是俺信口开河。)。但偏偏宋时轮却是他最好的朋友。(这是张爱萍上将之子张胜中将的话,也不是俺信口开河。)--------张爱萍的人品之高洁众人皆知,物以类聚,可见宋时轮的人格。

      文革间,受杨代总长,林彪和江青的迫害,张爱萍被非法关押,受尽折磨近五年,等九一三林育蓉灰飞烟灭之后放了出来,张上将已经身心俱疲,而且还没有彻底平反。这个时候,宋时轮,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就跑过来和他说,让张爱萍去军科院去,院长,政委任他选。---一则,军科院乃大军区编制,张任领导,等于官复原职,二则,军科院在文革乱世里,算是一个世外桃源,对于张爱萍这样嫉恶如仇的性格,对他会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此种盛意,在乱世里,可见真情。----但这并不是俺所要讲的故事。

      这个温暖的故事是,张上将在狱中折了腿,出狱后一直柱着拐杖,后来,修养了几个月,终于出席国庆招待会。结果在人民大会堂,一进去就碰到了宋时轮。---宋时轮一把就夺过他的拐杖,说一声“你能行的。”就跑了,等张爱萍拖着伤腿,摸索地(因为人民大会堂地面很滑),到了他的座位上时,他的拐杖正挂在那儿。-----从此,张爱萍彻底扔掉了拐杖。他在回忆里对其子张胜特地提及此事,感慨万千。

      只有一个真正的老朋友,见到自己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如今柱着拐杖的形象,才会夺过他的拐杖。----宋时轮这一夺,又岂是仅仅夺过一根拐杖呢?

      • 家园 花回 顺便说一句宋对胡琏的评价

        网上一度爆炒据说是毛对胡琏的评价:

        18军胡琏,狡如狐,猛如虎,宜趋避之,以保实力,待机取胜

        这个真实性有很多人讨论过,这里只说说宋时轮,毛麾下一员战将对胡的评价。1948年6月陈唐兵团打开封,胡琏驰援,指挥部设在上蔡,整11师大部北渡洪河,直扑开封。宋部接令要阻击整11师,确保攻克开封。宋就在此时,对胡作了评价:胡琏这个人,志大才疏,优柔寡断,生性多疑,只要受到一点惊吓,必然求生自保。

        随后确定作战方案,不是尾随整11师主力追击,而是佯攻上蔡,迫使胡部回援。后来战役进程果然如宋所料。开封顺利攻克,而宋部的阻击任务,用宋的话说:10天的任务一天就完成。

        奇怪会有人怀疑宋的军事能力,这种把握强敌于股掌

        的能力,不正是大将本色吗?

    • 家园 前几年在湖南乱蹿的时候

      车子一过,眼睛瞟到一个标牌--粟裕故居。想了一下,这名字老见,军坛上时不时拿出来跟林总PK的。不过刚打毛主席故居刘少奇故居彭德怀故居那边溜达过来,实在提不起精神头去看一眼,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