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闲聊,国内软件公司印象--金山 kingsoft.com (一) -- 铁手

共:💬81 🌺63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闲聊,国内软件公司印象--金山 kingsoft.com (一)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15;ID=154790

    【原创】闲聊二、金山印象:办公软件和政府采购。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15;ID=155305

    【原创】闲聊,国内IT行业,需要多少悲观(三)sohu,sina,

    先声明一句:谈论这个,是因为现实中需要面对、值得学习和讨论的一个话题。有时候看着那些国外的小公司传奇般的变成大鳄,也许你也会有些心动,但是怎么做才能实现,恐怕不是理想两个字就够的。希望有益讨论,说不定哪天就帮西西河变成个什么东东了。

    --

    知道金山是因为WPS,因为WPS而知道求伯君这个人,也因而知道雷军这个人。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DOS下面的WPS,也相信很多人用过这个软件写文章,写论文,打印论文什么的。对于办公软件,DOS下面的WPS可以说是一代传奇。但是很多人知道WPS,未必知道作者求伯君,直到有一天,求伯君需要卖了别墅筹集资金来继续WPS的开发。

    中文WINDOWS的出现,使很多的红红火火的中文软件公司突然失去声音,比如UCDOS,比如中国龙,比如自然码。WPS也并不例外。WINDOWS的借口,只有微软自己最清楚。商业和非商业手段,挤跨了多少竞争对手。但是金山也有过重大失误,包括盘古组件的失败。

    从一个几乎用过计算机都知道的软件到几乎消声匿迹,恐怕很多人都要“长使英雄泪沾巾”了。

    求伯君有没有哭,我不知道。日子难过不难过,我想我能体会。

    在大家都快淡忘了WPS的时候,金山却推出了些BLOCKBUSTER的产品,影霸和词霸。说实话,当时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心里一直嘀咕,觉得金山怎么不做WPS了,太可惜了。不过随后金山的一系列商业举动,倒是让我耳目一新,觉得凤凰涅??,也不过如此。

    金山并没有死抱WPS不放,倒是很好的打了一个迂回战。先开发一些很实用的应用软件,比如影霸、词霸、毒霸。甚至是游戏软件,比如中关村启示录,中国民航,剑侠情缘什么的。用这些产品的收入和名声来为WPS的重生做准备,直到有一天媳妇熬成婆,WPS办公软件重展雄姿。这个在后面谈。

    最近的动态,恐怕也有很多人知道了,就是跨平台的办公软件。还有一个就是在线游戏。给人的感觉,是金山的思路越来越活,越来越开阔。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免费版的WPS除了没有拼写检查,其他都不错

      可以和office兼容(不过有些格式会有点问题,发电子简历的最好用office word打开检查一遍)

    • 家园 wps现在占有率还可以

      机关的内网机统一只能用wps,个人版方面是免费的,可能会争取一些客户。

      ucdos没了,不过自然码现在还有。说实话,自然码的没落除了Windows的原因外,主要是大家输入习惯的变化造成的。不过,即便这样,自然码还是我见过的功能最强大的输入法。

      • 家园 恐怕只是装在那儿吧

        论装机率,大概不可能超过1%。论使用率,大概连万分之一都不到。

        ucdos到了PWINDOWS32时就没了,但鲍岳乔还是我最佩服的程序员。在DOS下面,UCDOS3.0是集大成者,可惜顶峰就是末路。

        五笔还是最广泛的汉字输入法,和专业输入法。要说中国有标准的话,这个五笔就是标准。可即使当时计算机还刚起步,人家仍然是五年研发、五年推广才做出来的成绩。

        • 家园 现在界面和操作方式与office xp一样,而且

          尺寸很小

          ,目前office vista版难用的一塌糊涂,wps有机会的。

    • 家园 IT企业赚钱要对路

      前些年国内流行一句话.一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咨询,三流企业做实施.现在又加了一个,一流企业做标准,然后下面的几流分别加一。

      但国内有国内的现状,还没有学会走,就别去跑。去实实在在分析一下,国内IT企业在整个国际市场上也就是下游的地位,做一些力气活还是能赚钱的,想往上做,得有一定的基础才行。

      其实金山的定位,做通用软件,就是做产品,大家都知道,产品很赚钱,做好了,然后就是卖拷贝。虽然产品不好卖,但是中关村还是有无数的公司都在专做产品,除了能够和科委共同骗国家的科技基金外,再没有什么赢利模式,大多是自生自灭。

      所谓的做产品,如果是大众化的产品,那么可能遇到盗版。而小众化的产品,比如某些领域用的辅助开发软件,则可能根本就无法和国外软件竞争,这个是另一个问题。举一个例子,我给一家客户做应用软件,这个应用软件需要一个第三方工具,这时候,我肯定会推荐国外的知名软件,因为,如果是国外知名软件,那么这个采购费用客户会出,但如果是国内的软件,则客户会认为这是你集成费用的一部分。采购国外软件还有代理费,而用国内软件则需要从实施费用中拿,是个人就知道该怎么选择。这不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商业要的就是利润。

      至于标准、咨询,这些领域,更不是国内企业可以做的了。标准不是国内公司能制定的,那是在业界多少年的实力决定的,中国几个所谓的标准,比如CDMA和那个无线标准,好象都成了笑话。而咨询,也一样需要名声,或者说国内的咨询,本来就是面子工程,毕博和艾森哲,少于400万以下的项目不做,虽然去实施项目的那些人,除了英文之外,就和白痴没什么区别,但是公司的资源库在那儿,一个咨询项目,出一米多高的废话档案集不成问题。而国内的公司,也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无论是名声还是资源。

      在国内,赚钱还是有门路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回来做的原因。比如各个行业的应用软件这一块,国外的软件不错,但是适用率很低,而国内这方面的软件应用水平低,如果有熟悉国外软件并且又熟悉国内行业的人回来做,这一块的需求和市场都十分的广阔。无论是金融、电信或者石油都有很多的机会,只要有合适的产品做支撑,起步时一年几百万的收入肯定可以做到。

      我觉得,在中国,做个人软件真的前途不大(当然游戏或博彩网站除外),主要原因自然是盗版,还有就是市场也基本饱和了。但是企业应用软件这一块,市场真的很广阔,关键就是愿不愿意沉下身就做事。毕竟这个领域是辛苦钱。

      • 家园 很有同感,有些东西也许值得想一想

        也许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通常情况下被我们所忽视了的,是弄个人软件到底是为了什么?

        大致想了下,也许有下面这些目标。

        1、娱乐:包括一些小游戏,特别是手持设备,比如手机等,上面的小游戏。网站上可以玩的flash游戏。还有p2p的视频软件等等

        2、实用:也不能太大路货的实用软件,而是相对比较专一,最好是用户不能不用,或者是用了感觉非常方便而不能不用的。办公软件我看不能算。

        • 家园 从人的角度说一说

          软件都是人做出来的,而且这行业很依靠人才。

          国内软件公司现在留人才的能力下降了,尤其是leader,pm这一级的。由于有盗版和国外倾销的影响,不靠政策的软件公司活下来就不多,活下来的也没有太大利润,没有闲钱去投有技术前景的项目和发高薪,所就留不住人。靠这些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去投身创业项目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靠政策靠关系活下来的公司不会只会把这些人当作是成本,东西卖出去了就好哪管做的好不好呢。

          这些每天与代码打交道的人也未必都是傻子。网站火,那就全民做网站;外包赚钱,那就从国外找活,大家品效率;游戏赚钱,那就联系人写游戏引擎;做不活全行业,那就从一个行业入手;做不到全国,就从一个社区开始;百度火了,大家都开始起搜索引擎。。。我不想说这是一窝蜂,我觉得这是再挣扎。。。

          自由职业者在找机会,因为写个好软件养不好自己,卖注册码都分不到1/30的收入,,,

          小软件企业在找机会,搞技术的再亏待员工,搞市场的在自我退化。。。

          成名已久的企业也一样。金碟用友还在坚持,浪潮已经当了叛徒了。。。

          在传统领域上,微软等巨头打死了一堆企业了,今后也会继续。。。直到有一天,这些巨头里面的人的经验变成负担,他们纵然有再强的争夺人才的能力也选不对正确的人时,我们才不用找机会,不用挣扎,不用迂回。

          好在IT这行变化很快,也许20年就够。

        • 家园 这些都是切身体会

          一直在这个行业里做,时间当然比铁手兄要晚一些,不过想从DOS到Windows的变化都在经历,所以看了铁手兄的观点就觉得有很多话要交流。

          软件产品研发这个是要一直坚持的,关键是怎么做。

          首先我不喜欢一个人的软件。同事中有软件高手选择做自由职业者。我对他说,这样下去,或者半年后加入一个团队,或者你就是一个佣兵。做一个身手不凡的佣兵当然也不错,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而且因为没有市场的切身体会,很容易走偏。

          我觉得第一类娱乐软件就有这种性质,大部分的闪客脱离不了佣兵性质,也许能够做出很好的东西,但是基本是一个创意,就技术细节而言没有发展。

          要做一个有市场层面的团队,可以先做一个小公司,小公司好养,有一个单子就能活一年,然后待产品成熟后加盟一个大的公司,通过技术入股对前期投入进行变现。这种硅谷模式对于中关村也是适用的。

          第二种也是我认为该做的软件产品。总结一下,就是做一些专业领域的软件产品,而不是通用软件,通用软件(比如办公软件)的优势就是市场广阔,但是对于中国的公司而言,这正好是缺点。市场广阔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大资金的投入来运作,同时也意味着软件利润可以聚沙成塔,可以大打广告战、价格战,这种营销模式是中国的软件公司的弱点,即使金山的100万套28元金山词霸体验活动也无法和微软、Intel公司的营销活动相提并论。

          通用软件最重要的一点是一般不需要售前的实施和售后的支持,这个条件是盗版软件的根子,如果没有售前和售后,那么软件就很快会被盗版淹没。

          我最看好的中国的软件公司其实是用友。想一想,比较有意思,用友的ERP U8,满大街卖的全是,但是你到企业里去,人家用的肯定是正版,因为那玩意是需要技术支持的,没人敢拿自己的财务数据开玩笑。而ERP U8的维护量其实相当的低,那些维护的人相对而言成本也很低,但是就是因为需要,所以用友ERP(包括金蝶财务也一样)这类已经产品化的软件反而有着最为实在的市场。

          总结一下,要做软件产品,首先这个软件产品必须面向某一专业领域,这个可以保证我们在技术上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又限制大企业的大营销的优势。第二个,软件产品最好需要有一定的售后服务,这个能保证正版不会被盗版驱逐。

          补充一点,做产品在技术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好高务远,毕竟技术实力是有限的,要结合公司的优势(其实主要是产品研发主持者的优势)。要确立产品首发周期,产品可以持续改进,但如果产品首发周期超过一年,最好不做。

          对于专用市场的产品,在技术上要不熟不做,不要用最先进的然而自己并不熟的技术做产品,尤其不能信任IBM等提出的所谓最先进的理论,吃他们的亏不是一回了,每年都会有若干个新理念提出,然后过两年又无疾而终。

          • 家园 用友能活下来的原因在于中国特有的财务制度

            国内有些特殊的东西,别人不大懂,其实也没法懂。比如说身份证号的规则。懂这玩意的设计人员大多有10年以上行业经验,在国企或机关工作过几年。好在他们大多思想保守英语差,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壁垒。只要外企不整个部门的挖人,用友就会保有这个优势。整个部门(40人以上)挖人的事,熊仔没见识过

            • 家园 40人的部门分拆合并的事情很多的.

              联想的凌志、长天的合并分拆。包括所有的金融领域各大公司的变迁,实际上一个千人公司的解体只是半年的时间,核心团队被全面挖走也是很经常的事情。最新的是去年联想亚信金融团队的出走,都是牵涉到上百人的分拆。

              用友实际上也有过,大约是在02左右,用友已经准备上新的财务软件,就是ERP U8这个版本,在经历两年的技术架构设计已经要进入编码阶段时,总设计师带着整个团队出走,以至于王文京要重新组织队伍研发,现在的ERP U8版本只用了原来的设计,就编码而言,质量要比预想的要差的多。

              实际上中国特有的不仅是财务制度,一个身份证号才算不上什么问题。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企业组织方式,业务和技术都通的复合型人对于每个公司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些人在技术上并不保守,只是英语不大好罢了。

              现在公司对这样的人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他们跳槽的容易程度比纯技术人员还要大,而且都是猎头主动找上门,想通过社会招聘就很难了,最难的是能够留住这样的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薪水什么的根本就不用谈。

              用友之所以厉害倒不是这个原因,而是这个公司真的比较正规,比如售前队伍的建立,研发团队的建设。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财务软件的国家扶持政策和国内的特殊财务会计制度。

              实际上不仅是财务,在所有的行业领域,都有这样的技术壁垒存在。而这也正是我说在这些行业里可以有机会的原因所在,只要你在面向某一行业努力,那么软件产品还是有机会的。

        • 家园 del
      • 家园 河蚌兄是个明白人

        软件这行,看不起盖子,孤独求败的甚多,能像盖兹那样用尽心计靠软件挣钱的甚少。

        但是企业应用软件这一块,市场真的很广阔,关键就是愿不愿意沉下身就做事。毕竟这个领域是辛苦钱。

        惭愧,俺不是做片子的料。

        但是中关村还是有无数的公司都在专做产品,除了能够和科委共同骗国家的科技基金外,再没有什么赢利模式,大多是自生自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雷军是个能干人。

      大约1999年。曾经有一次软件洽谈会,说起软件价格,俺还有在座同事一起跟他说过如果一个软件价格1000元,只有100人买,绝大多都是盗版。如果价格10元,几乎可以杜绝盗版,一定可以买出100000,收入+市场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之后不久他们的词霸就卖得很便宜了。大约20多,俺马上就买正版了。其他软件比如游戏笑傲江湖,卖40多。俺是不容易下决心买正版的。

    • 家园 【原创】闲聊,国内IT行业,需要多少悲观(三)sohu,sina,qq,baidu

      对于微软,很多人是爱恨交加。恨的是它的垄断地位它的霸道,但是最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它的股市传奇,比如说若干年前如果买了它的股票放着到了今天就会如何如何的大富翁。但是传奇归传奇,又有多少人能够真的在当初买了它的股票后一直守着?估计盖茨这么做了,巴尔摩这么做了,但大部分人实际上没有这么做。没有机会的人会恨的牙痒痒,生不逢时啊。有机会的呢?估计相当一部分人会悔的肠子都青了。

      机会当然不只是一个微软。相信很多人还都记得几年前NASDQ股票市场的泡沫中造就了多少富翁吧。面对这种机会,大部分的人最后落的是后悔。后悔股票疯涨的时候没有冲进去,后悔股票开始崩溃的时候,没有及时落袋为安,纸面富贵就成了随风飘散的纸片。

      历史的车轮滚啊滚,后悔的事情去了又来。

      回到国内IT行业。就在不久前,哪怕是到了现在,很多人对于国内的IT行业,甚至很多行业都很悲观,认为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回国发展根本就是拎不清。我敢打赌没有几个人看好过SOHU,SINA,163,CHINA这些门户网站。回想一下,2年前的这些股票的价格,那个惨不忍睹,多少天都在 $1 下面徘徊,市面上又有多少人相信不久就会被NASDAQ摘牌。那感受,只能说是够凄惨的。2年后呢?大家可以看看SOHU的走势,现在的价格是26左右。http://finance.yahoo.com/q/bc?t=2y&s=SOHU&l=on&z=m&q=l&c=sina 你可以想想,26倍的变化,是不是很让你后悔呢?俺就属于后悔分子,因为俺当时想着就冲着是中国公司的股票,就当捐款了得,结果是烦美国的税,还是没买。

      SOHU,SINA你可以说是运气,QQ呢?BAIDU呢?说实话,我的印象是,在美国的手机应用水平要比国内差的多。特别是短消息的功能和应用方面。

      股市上有个金条玉律,说的是当很多人都悲观的时候,就该是买入的时候了。实际上,当很多人都在抱怨国内缺乏这个缺乏那个,这个没有,那个没有,很悲观的时候,我想,如果换个乐观的角度来说,没有=空白=机会。SOHU,SINA,QQ,BAIDU 都抓住了机会;招商银行因为网上支付的需求抓住了机会;榕树下也抓住了机会。

      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显著的整体性质的转变,那就是从技术型为主的公司转变为商业运作的相对成熟的公司。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