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红楼梦》成书过程试说 -- numzero

共:💬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红楼梦》成书过程试说

    By 通灵老朽

    康熙五十四年(1715):遗腹子曹雪芹出生。曹(兆页)继嗣并袭江宁织造,时18岁。

    雍正元年(1723):雍正登位,曹家失势。曹雪芹8岁,曹(兆页)25岁。

    雍正六年(1728):曹族犯案抄家。曹(兆页)坐牢,31岁。曹雪芹14岁,已受良好教育。举家迁北京,家境一落千丈,落差远超过鲁迅早年,自是刻骨铭心。

    雍正九年(1731):坊中秘传皇宫绯闻,主要是雍正及弘历等宫内乌烟瘴气的事。是几位被逐出宫的侍女陆陆续续传出的。成为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茶余饭后谈资。

    雍正年间言论禁制,比“文化革命”要厉害得多,但小道文章越禁越传,或干脆手抄本。上年纪的或会记得“第二次握手”、“天安门诗抄”等。

    曹雪芹从对朝廷不满,到了解民间疾苦,同情低层侍女的遭遇。产生了要把红墙内那些不能言表的丑闻和罪恶写成小说的思想动机。开始收集宫闱秘史,为揭露朝廷的腐朽没落作准备。时年17岁,正是年青奋发时期。同情底层,憎恶皇权,冲破黑暗。

    侍女中有绝顶聪慧者,原始素材质量极高,更有曹的近龄远亲,曹得多次询问核对之便。这就是所谓的<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乾隆元年(1736):雍正死,乾隆即位。曹(兆页)出狱,年38岁。曹雪芹21岁。

    乾隆九年(1744):曹雪芹30岁,动笔写红楼梦。两年完成整体构思,写成第一稿。

    借助宫中流传出来的绯闻中所反映的侍女们悲欢离合的际遇,用以揭露朝廷的腐败和罪恶,显示作者反对封建朝廷的政治态度。用宫女教习脂砚斋与侍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塑造了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歌颂真爱。由于不能直写朝廷,故以家族兴衰为背景,影射红墙内的各阶层──红楼,加上虚幻的外衣──梦,故为红楼梦。

    乾隆十八年(1753):曹雪芹39岁,<红楼梦>成。“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出目录,分出章回”。这应是全壁本,绝非八十回本。

    乾隆十九年(1754):曹(兆页)56岁。“脂砚斋”首次评述,只得八十回,变成<石头记>。

    这是<红楼梦>成书中极其重要的一年!

    首先探索“脂砚斋”为何许人。归纳众多只言词组,可以推断如下:

    1. 与曹雪芹交往密切,了解作者的意图,在曹写书的十年中一直都在参加意见,使曹雪芹有增删五次之举。

    2. 是曹雪芹的长辈或近亲,熟悉贾(曹)府的兴衰,能取得原稿,在作者在生时即能对之发表议论。

    3. “脂砚斋”是代用名,本人不便出名(曾是戴罪之身?怕犯禁忌?)

    4. 不是贾宝玉原型之侍女教习脂砚斋,但对他很了解,知道他已隐性埋名,远走他乡。

    是什幺促使“脂砚斋”腰斩<红楼梦>,改为<石头记>呢?

    既然“脂砚斋”早已参与<红楼梦>的成书,构思的方针就早己讨论过,十年大功告成才来个大改动,原因无非是:出现意想不到的政治气候,不得不改;他比作者老成持重,经历更丰富,比作者更强烈地感到必须修改。

    首先,要给<红楼梦>全壁本加上政治外包装。重写(或大改)了前五回,更加入“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用朝廷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还有石头记载、空、幻……连名字也改为<石头记>。一于来个与今天常用的“本书内容纯熟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相类似的卷标,免得给抓到把柄。

    其后,删改不当字句。有些以往作者舍不得删的,这次都大刀砍去。17、18、67、78回都可能是删得较多的。

    到后四十回,写到贾府衰亡,大量语句都会有政治问题。一再删除,失去完整性。进退两难,干脆不拿出来算了。是故<石头记>就只得八十回。

    这一删除,显然是“脂砚斋”作的主,而且不会留下原稿,曹雪芹只好默许。是什幺力量做成这样呢?关键是乾隆十八年的一桩“文字狱”:

    乾隆十八年,山东泰安县民王尽性撰写歌词刻印售卖。因词中有“违碍”朝政之语,被山东巡抚杨应璩捕拿。乾隆传谕将王“立予杖毙”,所撰歌词板片,尽行追毁,并严禁民间不得传播。

    这一消息令“脂砚斋”深为震惊。为怕惹来灭门之祸,<红楼梦>必须删改!(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这种气氛,可请教曾经历过“四人帮”时期的知识分子。)

    可见,使这部巨著成为残稿的,完全不是“最平淡无奇的偶然原因”──借阅迷失。迷失只是托辞而已。这样说了,可以免露破绽。

    这对于曹雪芹肯定是无以言状的伤痛,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悲哀。想到这一点,二百五十年后的人们还会为作者抚胸痛哭。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脂砚斋”是谁呢?──只能是曹(兆页)

    “壮士断臂”、“一肢虽废一身全”。他在<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中是有功还是有过呢?──后人自己评说吧。

    乾隆廿四年(1759),“脂砚斋”四阅评述,冬天最后五批。己卯本。

    乾隆廿五年(1760),庚辰本。

    乾隆廿七年(1762),曹雪芹逝世,48岁。曹(兆页)65岁。

    • 家园 好多乱码,零兄可否再贴一次,多谢。
    • 家园 “脂砚斋”是否真有其人都难说吧?
      • 家园 不会吧?脂砚斋的眉批可是流传下来的说

        而且从眉批看,作者显然是读过后四十回,且在《红楼梦》整个创作过程中与雪芹颇有交流的人,二人关系密切似无可疑,只是身份不明而已。。。

        • 家园 如何见得不是有人在杜撰?

          我只要一想起它说全书结尾处会有一情榜,什么“情情”“情不情”,就不免大笑。曹雪芹要是写出这种东西来他就不是曹雪芹了!

          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红楼梦本来是有点乱,但为什么乱成现在这样,多半因为这个脂砚斋。如果是个读者在异想天开编故事呢?

          • 家园 如果脂砚斋是伪的,那也太累了

            因为脂批有先后写了四次,从中可以看出《红楼梦》的成书和对很多情节的修改经过,如果是一个伪造者,充其量写两回也就够了,恐怕没有谁有耐心去伪造四版眉批,还得成体系,彼此之间存在合理的逻辑关系的。

            而且,现存的当时的批本不只脂本,比如畸笏叟的眉批,是在脂批的基础上加注的,脂批如果是假的,畸笏叟批本就必然也是假的。但畸笏叟本身的批注最少有两种版本,两种版本在年代上交替搭配出现,现传的就有十二种版本,如果是伪造,那这两个人加起来要伪造出十二种《红楼梦》的书稿+眉批版本,他俩----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太累了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