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半原创 评论】马家爵案的一些思考:该怎么预防? -- 铁手

共:💬30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半原创 评论】马家爵案的一些思考:该怎么预防?

    这是个悲剧,对谁来说都是。这里不想评论是非,只想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今后应该需要注意的东西和对策。

    事件:

    从我看到的东西,事件大致过程是这样:马和同学打牌,结果和人产生冲突,被害人之一邵瑞杰指责马作弊,并说出“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另一被害人)过生日都不请你……”。此话对马刺激极大。因为邵是他同乡,在很大程度上被当作知心朋友看待。

    随后,马杀死4人,其中两人是直接有关。

    原因分析

    有两个比较可能的原因。

    1、马觉得被歧视,属于暴力报复行为

    2、心理失去依赖,产生心理崩溃,导致绝望。

    个人以为,这两个因素都存在,而且实际上也不单单是存在于他一个人身上,也存在在很多人身上,只是未必有人会走到那一步。

    马出身贫苦,在大学里也生活的非常艰苦。这样的社会背景,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会导致一个人非常自卑,并在社会交往中有意无意的封闭自己。而现实中,马也的确是相当的沉默寡言。

    这样的心理状态,往往会使得一个人难得相信任何人,但是一旦相信就会特别信赖一两个他认为是铁哥们的人。对于这种友情的依赖,也会导致对对方的期待特别的高,也会让自己的心理特别脆弱。可以相信,邵的那些话,虽然在邵而言并不是很重的话,但是对马而言,却是彻底摧毁了他的精神支柱:当他发现“最可靠的人”居然也背叛了他,而他也不能在信赖任何人的时候,你可以想象,那种极度的绝望感就会让一个人冷血到什么样的程度。马的杀人相当的冷静,被捕后也并不想做无罪辩护。

    预防和解决

    很不幸的是,现实中不可避免的有不平等的存在,而这个客观的不平等也迟早会导致主观的不平等的感受。一个人,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总会有被歧视的感受存在。

    对于马而言,在他的心理状态下,尤其是因为自卑而产生的自我封闭,要指望他能够自己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真的很难,几乎是不可能。他迫切需要的是外力的帮助。

    心理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的解放,至少需要在大学里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员,也需要一个大学能够提供大量的学生社会活动,这样他就有可能可以参与其中的一两个,而不只是一个埋头学习的地方。

    歧视存在不存在?当然存在。怎么对付?由家长、老师、学校批评教育解决的了么?在这里,道德的手段是不充分的,需要的是法律的支持。法律至少应该提供一个机会,在不是当事人主观臆想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法律的手段来纠正别人的歧视,而不会因无法应对导致暴力手段的使用。

    • 家园 有一个办法很有效

      参加某种社团活动。

      注意不是任何的社团活动都有效的,

      而是某种特别强调团队成员才能与相互关爱的团体,

      比如某种体育小组、京剧团、音乐团体,

      特别是:

      宗教团体

      我并不信教,不过,我知道常见的宗教团体队成员都是很关爱的,而且会提供某种实际的帮助,这种关爱与帮助会使马家爵体会到被人“爱”的温暖,也会逐渐学会去“爱别人”。

      当然,邪教团体除外。

    • 家园 中国有十几亿人,马家爵比较个别.
    • 家园 【半原创 评论】马家爵案的一些思考之二:社会因素

      前面分析了一些个人的心理因素。问题在于,一种心理状态的产生,还不单单是个人的问题,还有社会的问题。

      社会的问题,主要是不平等的因素,包括财富的差异、社会地位的不同。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个人的期待和对自己的认可是什么样的。

      马是一个个案。我相信在更广泛意义上,因为社会转型在一些人群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心理问题。这些人群不包括我们的父辈,也不包括我们的下一代。最大的可能的人群是60年代到90年代出生的。

      有什么理由?

      49年前,中国的社会中的等级很普遍,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做仆人这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对于阶层的存在,大家司空见惯。即使有客观的不平等存在,并不会有很多人有太强烈的失落感。49年后,大家接受的观念慢慢的是以人人平等为主,阶层的对比相对要弱很多。然而80年代以后,社会转型,现实中阶层不可避免的重新出现。面对这样的显示,心理也需要一个转型,要接受阶层存在这样残酷的事实,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曾经抱怨过这里那里的服务态度不好。这里其实不是素质的问题,而是心理抵触的问题。本来还是“同志”的,今天就要我来“服侍”你,类似的心理失衡应该是普遍存在的。调整快的,能够接受事实,并调整自己的心理期待,调整慢的,或者不能接受事实的,也会产生相当的心理问题。90年代以后,小孩对于阶层的接受并不会有任何问题,将来也不会有问题。

      并不是想说,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更好。想说的是,问题客观的存在,该怎么解决?

      除了扩大交往面,多和别人交流外,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会是个头痛的问题。也许,需要更多的社会公益工作者的关注和努力。

      • 家园 取消一切考试, 包括高考。 入大学用“竞价排序”, 不就解决问题了。

        没有考试, 马同学就不知道自己优秀, 也不会感到自己被亏待了。

        “竞价排序”有钱的和有钱的在一起, 没钱的和没钱的在一起, 没有比较大家都开心。

        成都商报曾采访过一群小乞儿。 有个铁路小乞儿讲: 我是个帅哥, 在各地都有好多女朋友。

        看看小乞儿, 只要不跨阶层比, 大家都开心。

        在美国, 各阶层是不见面的, 就是为了防止马兄弟不高兴。

        马兄弟满面权骨, 人才啊! 不读书, 混黑社会的话, 早就发达了。

      • 家园 家庭因素也很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读了你的这两篇思考,才想起写这篇。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15;ID=152846

    • 家园 外界的帮助固然重要,但这种性格的人,可能会拒绝别人的亲近和帮助。

      心怀善心想拉他一把的人,如果是个懂心理学的还行。如果不是,不知从何下手,终究会放弃。

      自卑,自闭,和外界没交流的人,肯定会容易绝望。

      不知怎么的,想起了卢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