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最难忘的三件事——深切缅怀敬爱的周总理 -- 草纹

共:💬34 🌺18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最难忘的三件事——深切缅怀敬爱的周总理

    前言:

    《最难忘的三件事——深切缅怀敬爱的周总理》一文,写于十年前的1998年。此文是由外婆口述,父亲整理而成的。它是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而作。文章未发表过。如今,口述者和整理人,都已先后去世。

    在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10周年之际,我将它奉送给大家。这既是为了表达对周总理的怀念与敬仰,也是为了了却已故亲人的多年心愿。

    --------------------------------------

    又是春天,又是春风。在这春光漪丽的日子里,迎来了周恩来总理的百年寿诞。作为曾在邓颖超大姐直接领导下工作过的我,有机会多次见过恩来同志并聆听过他的教诲,此时此刻,怀念的思绪使我难以平静,那最难忘的三件事不时涌现在我的脑海里……

    第一件事发生在1944年春。

    这时,我在重庆从事地下工作,受邓颖超大姐领导,公开身份是中苏文化协会的工作人员。

    当时,从延安来了几位同志,住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曾家岩周公馆内,其中就有齐燕铭和孙起震两位同志。齐燕铭同志和我在1935年参加北平“一二九”运动时就已熟悉;孙起震同志和我则曾同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过。

    他们两位到重庆后,都先后到中苏文协来看过我,我也才知道他们住在曾家岩周公馆内。

    有一天,我抽空来到了曾家岩,见到了他们两位。久别重逢,大家都非常高兴,有说不完的话语。畅谈之后,准备合影留念,其他同志也来参加。正当我们排队准备照相之时,突然听到恩来同志喊了一声:“慢!”

    他来到我跟前,把我一把拉出来,说:“你怎么跟他们照相?”我说:“我不知道不能跟他们照相。”周恩来同志严厉地说:“他们是从延安来的,是公开的共产党员。你在重庆做地下工作,怎么能跟他们一起照相!”他又回过头去对邓大姐说:“小超,她不懂,你应该知道!”语气非常严厉。接着他对我说:“董老(董必武同志)要进城去办事,你跟车一起走吧!”

    我没有再说什么,心里挺不是滋味,想:不照就不照咯,这么严厉干什么?

    那时我每次去曾家岩都打把伞。我把随身带的雨伞撑开,打得很低,以防周围密布的据点里的国民党特务们看到,走出曾家岩前面的小巷(巷子很窄,汽车开不进来),上了停在巷口的董老的汽车。

    当汽车开到城里一个行人稀少之处时,董老说:“这儿没人,就在这里下车吧!”我下了车,但因为在“皖南事变”中脚踝骨被偷袭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子弹打穿,此时仍然跛得厉害。我一边跛着脚走在重庆那高低起伏的山路上,一边回想着刚刚发生的事:“他们多好啊!我要是能跟他们一样从事公开工作该有多好啊!”

    开始时心里很不痛快,但冷静下来后仔细一想,他们是以公开身份出现的,中苏文协是个公开的文化中心,左、中、右各类人物均可以来。因此,他们来这里看我是可以的,而我是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应当尽量隐蔽自己。这样一来,我去曾家岩,并和公开身份是共产党员的同志照相,就很不妥当了。恩来同志有着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他心很细,马上就觉察出我的举动不妥。严厉的外表之下,实实在在包含着的却是一颗爱护同志的赤诚的心。

    自此以后,我的行动更加谨慎,“较场口事件”等场合,我就没去参加了。

    第二件事是在1945年夏。

    这时,德国法西斯已经投降,日寇还在负隅顽抗,但离灭亡的日子也已不远了。整个形势处于一个大转折的关头。

    此时,小民革已经成立,其成员均为上层进步民主人士和一些没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小民革成立后经常举行聚会,由曹孟君大姐介绍,我也加入了该组织。

    周恩来同志一生以很大的精力领导和开展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小民革自成立之日起,就得到了恩来同志的关怀和指导。他常参加小民革的聚会和活动。

    一次小民革又要聚会,通知我参加,并说恩来同志也会来参加。我当时非常渴望能听到恩来同志的指示,于是,就兴冲冲地跟着一起去了。

    到了聚会地点,恩来同志已经来了,他看见了我,凝视了一下,视线马上转过去了。因为前次已挨了尅,我没敢往前走了,在最后边坐了下来。

    在这次聚会上,恩来同志讲了两个多小时。他没用稿子,完全凭着记忆,对国际国内形势、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对民主人士的希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讲,其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透彻的分析,渊博的知识,均令与会者折服。大家心中的疑问得到了解答,模糊的认识得到了澄清,大有茅塞顿开之感。

    恩来同志讲完之后,大家起立欢送。我本来是坐在最后一排,这样一来倒变成站在最前面的了,又兴奋又紧张。

    恩来同志走过我跟前时问道:“你也是参加小民革的?”我答道:“是的,曹孟君大姐介绍我加入的。”他没再做声,走了。

    第三件事是在五十年代。

    其时我在上海中苏友好协会工作,因为全国中苏友好协会开会,我来到了北京。

    在这里,见到了姚臻同志,他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中苏友协秘书长,我们十分熟悉。他很高兴,请我到全聚德吃烤鸭。我也没推辞,去了。姚臻同志带着夫人和孩子一道,热情地接待了我。

    饭后,曹孟君大姐按约坐着汽车来接我去北京饭店玩,姚臻同志也一道去了。到了北京饭店的舞厅,碰见了阳翰笙同志,他当时在国务院工作。看见我们之后,翰笙同志热情招呼我们坐下聊天。

    这时,周总理来了。阳翰笙同志鼓动我:“你去请总理跳舞嘛!”我说:“不!”心想,要是总理拒绝,那我下不了台。

    总理走了过去邀人跳舞去了,我们接着聊天,姚臻同志坐了一会就走了。

    当又一曲舞曲响起之时,总理走了过来邀曹孟君大姐跳,曹大姐说不会跳,总理就邀我跳,我答应了。

    跳舞时我问总理:“总理,您还认识我吗?”总理说:“怎么不认识?在重庆见过多次嘛!”然后他问道:“你现在在哪里工作?”我答:“在上海中苏友协工作。”他说:“那你还是干你的老行当嘛!”他又说:“我还奇怪曹孟君怎么会和姚臻坐在一起聊天,原来是你的关系啊。”

    一个舞曲很快就完了,我回到原来的座位时,阳翰笙同志开玩笑说:“看你的架子有多大,还要总理邀你跳舞!”我说:“我早就认识总理了。”

    其实,自离开重庆之后,我再没机会和总理见面。十几年过去了,总理日理万机,不知跟多少人打过交道。但总理就是具有这种特殊的天才,无论是大人物还是普通人,只要有过接触,他都能记住。

    此后,在公众场合下我又多次见过总理,但再也没有机会和他当面打招呼,讲话。

    总理逝世已有二十余年了。但是,他的形象和教诲一直留在我心中。在我家中的小客厅里,一直悬挂着那张著名的他老人家坐在沙发上的照片,以表达我对总理的永恒的思念和由衷的尊敬。

    时下一些纪念文章及其他纪念作品,都说总理是个好人,这是千真万确的。然而,作为有幸直接聆听过他的教诲,或在他身旁工作过的人来说,都不难发现这位人民的好总理的身上,其优秀品质绝对是多棱角和多方位的。

    心细如发,记忆超群,缜密威严,是我一生中始终保留着的对总理的印象。

    值此总理百年寿诞之际,谨以此短文作为一束小花,恭献给他老人家。

    元宝推荐:MacArthur, 通宝推:嘉英,daharry,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