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知识】【贴图】汉瓦当欣赏 -- 扔石头的

共:💬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知识】【贴图】汉瓦当欣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建筑用瓦有板瓦和筒瓦两种,其制作方法是先用泥条盘筑成类似陶水管的圆筒形坯,再切割成两半,成为两个半圆形简瓦,如果切割成三等分,即成为板瓦。瓦坯制成后,在简瓦前端再按上园形或半圆形瓦当。这种简瓦和板瓦的烧造大约起源于西周时期,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西周宫殿建筑遗址中大量出土,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用陶上的伟大创造,开创了瓦顶房屋建筑的先河。

      瓦当即筒瓦之头,主要起保护屋檐,不被风雨侵蚀的作用。同时又富有装饰效果,使建筑更加绚丽辉煌。瓦当有着强烈的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秦代瓦当,绝大多数为圆形带纹饰,纹样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和云纹三种。动物纹中有奔鹿、立鸟、豹纹和昆虫等;植物纹中有叶纹、莲瓣纹和葵花纹。云纹瓦当图案结构,基本 上是边轮范围内,用弦纹把瓦当正回分为两圈,外圆间四等分内填以各种云纹,内圈则饰方格纹、网纹、点纹、四叶纹或树叶纹等。这种云纹瓦当汉代沿用,但汉代的纹样较秦代粗一些。秦瓦当,有文字的绝少。汉代瓦当纹饰更为精美,画面仪态生动,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姿态雄伟,是这 一时期的代表作。汉代瓦当,除常见的云纹瓦当外,大量的则是文字瓦当,许多反映当时统治者的意识和愿望,如“干秋万岁”、“汉并天下”、“万寿无疆”、“长乐未央”、“大吉样富贵宜侯王”等。这些文字瓦当,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有致,章法茂美、质朴醇厚,表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字之美。 秦汉瓦的断代和分期:秦至西汉初期带圆形瓦当的筒瓦,制造方法是,先从瓦筒上横切到一半,再向下纵切成瓦筒。半瓦当从中央连瓦筒一起切开。因此在瓦的背面留有明显切痕。到西汉中期,瓦的制法采用一次范成,瓦筒则仅做半筒,瓦背没有刀切之痕迹。此外,秦代带纹饰的圆形瓦当,中央无大圆柱,而汉代的则必有圆柱。秦瓦当边狭,用手捏成,宽窄不匀,汉瓦当的边轮整齐。秦瓦面积不大,汉瓦面积小者也较秦瓦略大。

    • 家园 个人看法,这4片图案不太像瓦当的拓片,而类似于现代的装饰图案
    • 家园 最喜爱汉瓦了,古朴雄浑,一个时代的精神

      想当年, 也不过是些普普通通的泥瓦匠手中做出来的,但已深深留下了那个时代烙印.

      不知道今天中国还有什么东西埋个上百年后能值得给后人看看的呢?

    • 家园 瓦当

      好好的瓦当中间为何加了个灯泡啊?

      呵呵。

      如何传图啊?

      • 瓦当
        家园 为了摄影好看吧,个人上图请参见置顶帖,使用网络上图片,请进:

        取得所选用网络图片的地址(在图片上点右键,属性中的地址中可以看到),复制粘贴在你要发的地方后,在地址上插入UBB标签.

        在铁手的西西河使用说明里面有解释.

    • 家园 【文摘】瓦当的起源与荣衰

      瓦当的起源与荣衰

                  作者:陈根远

        中国传统金石学有一个十分流行的成语《秦砖汉瓦》,而对汉代以前是否有瓦当就不甚了解了。近世考古学大兴,证明:瓦当始制于西周中晚期。

         最早的瓦当发现于陕扶风、岐山县内的周原遗址。这里东距西安一百公里,是周人灭商的国都。周原遗址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宽约三公里,其内分布着大量西周建筑、墓葬、制铜和制骨作坊等遗址。其中略早的岐山凤雏村西周宫室遗址的发掘,证明这里是一处距今三千一百年左右的《四合院》式的建筑。建筑屋顶主要覆以芦苇和草拌泥,屋脊、檐口和天沟等部分地方已使用了瓦。而扶风的召陈村西周宫室遗址,建于西周晚期,其夯土台基东西二十四米,南北十五米,是一座台阿式建筑。这座宫殿顶部已全部覆盖了瓦,并最早创造使用了瓦当。瓦当均为半圆形,质地坚硬,呈青灰色,当面平整,无突起的边轮。有些出土时当面纹痕内还残留有朱红颜色,这种瓦当涂朱的做 法为秦汉所继承。瓦当分为素面无纹和刻画纹饰两类。素面瓦当一般形体较小,数量也不多。如采集的一件素面半瓦当,直径十七.六厘米。饰纹瓦当发现较多,直径一般在十七.七――二十五厘米之间,间饰弦纹、重环纹等(图7)。其制作流程大致是先制成圆形瓦头,然后再在其上以泥条盘筑成圆筒体,形状近于水桶,再以细绳勒割为两半即成。当面的纹饰是全瓦制成手工刻绘的,这与后世瓦当以模范制作的方法颇不一样。重环纹亦是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上的一种最常见的纹样(图8)。

         到了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迅猛,七雄各霸一方,各国所用瓦当多各具特色,瓦当艺术第一个鼎盛时期因之形成。其中,齐国故都(今山东临淄)的树木双兽纹半圆瓦当(图9),燕国下都(今河北易县)的饕餮纹半圆瓦当(图10)、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的动物纹圆瓦当(图11)和咸阳的云纹、葵纹瓦当(图12)等最为卓越,形成战国瓦当艺术三分天下的局面。

        至秦代,以云纹、葵纹、网纹等为母题的瓦当在全国流行起来,除在以秦都咸阳为中心的陕西关中有其大量遗存外,秦始皇足迹所至的辽宁、河北交界的绥中、秦皇岛一带的秦行宫遗址也有发现。

         随着汉帝国的建立,瓦当在使用的广泛性与艺术性方面均发展至极盛时代。文字瓦当的流行和四神瓦当(图13)的出现成为瓦当艺术第二个高峰时期的标志。

         东汉以后,瓦当越变越小,瓦当艺术的光焰逐渐黯淡下去。我们怀疑这与此后建筑技术不断提高,瓦当已不像战国秦汉时期直接扣挡于椽头而又有保护椽子的实用功能有关。瓦当被椽子上横置的檩条架高而脱离椽子(图14),实用功能的丧失最终导致瓦当蜕变为无足轻重的纯粹装饰。

         东汉白马驮经,佛教西来,文字瓦当骤减,各种图案瓦当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莲花纹(图15)=兽面纹瓦当大行其道。宋元明清单调的兽纹面瓦当成为主流,流水落花春去也,瓦当艺术已走至尽头。

    • 家园 真漂亮!

      尤其那种素素的青灰的颜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