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闲话“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 -- 萨苏

共:💬89 🌺1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次革命的对象是谁呢?应该用什么方式呢?

                革命的主体是谁?谁来领导?

                • 家园 中央文件中好象一直都在强调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政治改革,只是目前还没有看到。节制“剥削和压迫”的方法还没有有效实施,发挥“专政作用”的手段还没有启动。因此,社会矛盾难以软化,每个人可以使用的斗争方法,好象只剩下您提到的革命或文革。

                  如果革命或文革真的再来一次,也没什么可怕,长辈们已经经历过一次了。后来人只要踏着长辈们的足迹,想都不用想,抬脚就能成行。

    • 家园 萨兄

      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几十年前形成的吧。余生也晚,对当时情况多了些推测而少了实际经历。但是我觉得,当时的知识分子,的确是在大部分人知识水平不高的背景情况下提出的概念。他们应是主要分布在学术界,教育界,以及其他行业技术和文化方面的先锋岗位。由于知道的比平均水平多一些,烦恼也就多一些,更容易忧国忧民一些,也就凭空多了些社会良心的沉重感。

      而如今知识爆炸大学普及网络发达,大家的整体知识水平大大提高,要按以前的标准衡量,恐怕一多半都是知识分子了。所以要还想维持一个和以前的知识分子地位作用相近似的知识分子概念,那么不免要将标准提高些,名称也应该换一下。

      如果把如今的教育界和学术界近似为以前的知识分子,是否恰当些?以前的知识分子是比平均水平多掌握了知识,现在的教育界学术界是知识的创造和传播的中枢,也比平均水平更靠近知识这两个字。知识分子嘛,应该是和知识联系最密切的那些人。

      教育界学术界总是应该比社会干净一点的,要不然希望这两个字从哪里来?所以,也就“社会良心”了。

      • 萨兄
        家园 可能中国最早的“知识分子”

        分化于封建社会最后一代“士”,所以继承了很多社会功能,不过现在,已经时过境迁了。

    • 家园 知识分子这个说法已经很不准确了。

      素质与知识多少无关

      良知与知识多少无关

      “保持不合时宜的信念”与知识多少无关

      这些只是作为一个人的朴素原则

      记得59年古巴革命的时候,一个记者说过“不是买把枪上山投卡斯楚,就是买船票渡海去迈阿密,这就是古巴知识分子的悲哀”

      虽然跑到这里忧这忧那,建议大家都要记得一件事--知识分子这个称谓比“白领”这个称谓泛滥得早,还要忘记一件事

      --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

    • 家园 按国内一般的定义:

        比较有文化,能舞文弄墨的就可以算知识分子了,从学历上定义,一般是大学毕业以上就算了。从这个定义上,老萨也是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河里的大部分都算。不过俺不算,俺只算初中毕业。

        但说到知识分子的良心,俺绝对同意老萨的观点,良心不良心不在于知识多少,而在于每个人自己的良心。(这等于没说)用句套话来说,是在于各人的世界观吧。

        从WG的经历来说,没良心的知识分子整起人来更狠,“大老粗”整人一般是触及皮肉,知识分子整起人来是触及灵魂。

        从良心的多少来说,“大老粗”和知识分子并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知识分子的定义可能也在与时俱进,比如说在八十年代,本科院校中的老教师中还有一些只有专科学历,但新进的至少本科以上,九十年俺涨到硕士,现在是非博士就不要想。也许以后是博士以上才算知识分子?再往后呢?博士后?博士后后后…………?(国内一般概念还是把博士后当做比博士高的一个学历)

    • 家园 几个问题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这句话是什么人最先说出来的?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在这句话中“知识分子”的定义是什么?后人引用这句话时候是不是偷换概念了?

      毫无疑问,这句话是传自西方,本意应该是西方社会对“知识分子”的界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为“知识分子”应该不仅仅是“有知识的分子”,还应该具有“社会良知”,还必须深切关怀国家,社会,乃至西西河的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这种关怀还必须超越个人私利之上的。否则就不能称为知识分子。

      老萨的定义是目前大多数人心目中对知识分子的定义,是官方的定义。那这个知识分子与原来的知识分子的定义就大相径庭了,“具有知识技能的人称作知识分子”是从阶级层面定义的,这抛去了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社会职能内涵,概念已经变了。就好比,劳模和劳动者两个概念界定根本不一样。

      我同意老萨的观点,在现有“知识分子”定义的前提下,再提“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有点无厘头。还不如换个说法变成对知识分子这个阶层的要求:“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社会的良心”,这就好比“劳动者应该争当劳模”。

      • 家园 兄弟是反感有些人动不动拿“知识分子”的概念炒作

        先把自己或他人开除出人民群众之列似的。

        不应该有一个专门作社会良心的阶级,何况我的看法知识分子根本不是一个阶级,“知识分子”一类的概念,在中国打了太强烈的阶级烙印。

        永远不要再出现一部分人要改造另一部分人的事情吧。人人生而平等已经讲了几百年,依然有人总是认为自己可以凌驾其上。

        很抱歉我又让人想起文革来了。那是文革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刚才,有个朋友和我谈国家和阶级,干脆在这儿说说我的看法,一个好的国家和政权,不应该是一个阶级的政权,而应该是一个对所有人平等服务的平台,它的对象应该是所有人,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提供需要的社会保障。

        它可以通过法律和制度完成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但这种“偏移”目的是为了公平,因为这样形成的稳定社会才有利于包括强势与弱势群体的所有人,这是强势群体应该付出的代价。

        而阶级斗争和代表某一个阶级,我认为不应该是一个执政党的工作方向。

        • 家园 明白老萨的意思

          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概念就是按阶级定义的,比如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本来就是唯阶级论,而“知识分子”原本的概念已经没人在乎了。

          要我说,人群原本就不应该按阶级来划分。原因有三点,

          1。人为的划分阶级,消除了中间带,结果世界变成非黑即白,缺少颜色。

          2。他割裂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过分强调整体,忽略了具体的,个别的人的特征。势必导致“人道主义”精神的缺失。

          3。阶级是把人群简单地按"拥有生产资料”的多少进行划分,抛弃人的情感,社会关系等其他特征,这无异于将人当作机器,有点"机械论”的倾向。

          共产党原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阶级的政党,只能扩大代表阶级的对象(比如说三个代表的提出),但终究无法抛弃阶级的概念。

          就说这些,不敢再说深了。。。

          只是就事论事的探讨。

          而老萨对国家和政权的期许,与我心有戚戚焉。但在我看来,共产党政权要实现起来,有很大的阶级政党的包袱(你可以自己对照看,是不是您那些观念全是超出阶级概念以外的),但我相信,中国人不乏智慧,终究会有解套的一天的。

        • 家园 其实所谓的知识分子的概念就是儒家最早提出的!

          其实所谓的知识分子的概念就是儒家最早提出的!所谓修身治家平天下是他们那群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提出来的.这比较符合儒者的利益.这就是阶级和皇权斗争的一种方式.但它并不代表所谓的知识分子有什么社会良心(兄弟讨厌这说法!)。而有阶级就有阶级利益.那就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倾扎.那社会良心就无从提起.我们应该放下阶级观念.或者放下准备奴役其他人的观念.回复到自己就是百姓一个的思想.那才没那么多的事发生.其实中国的头三十年的问题就是阶级问题.

          现在的好的国家的宪法的到了尊重和保障.这就是在他们国家了没有阶级观念的一种表现.中国的宪法真没谁当一会事.关键问题就是统治者不遵守自己指制定的宪法.施法体系更害怕大家知道法律思想和精神.这才是中国目前社会的一个还无法条和的矛盾.其起源就是这个阶级观念.所以.有这深刻阶级烙印的知识分子阶级观念真的不要再出现.再说那只是强权对百姓强加的一个理由说的东西.(这你就明白为什么现在中国有那么多专家了!)

          其实国家最好的就是百姓之治...听说是法家思想的核心.百姓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是服务或者是管理百姓的机构.国家的利益就是百姓的利益.国家的行动就是为百姓的最高利益为前提.但儒者害怕百姓之治.百姓的觉醒就不需要他们来告诉人家应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了?那所谓的知识分子就没了他获取私利的温床了.那总有一群人为了自己的私心大喊代表什么。这就是以前的儒者。这也是这千年来中华民族灾难的根本。。在今天的中国太需要根除阶级思想了。太需要法律了。

          其实百姓之治说穿了就是一种相互认同和协调的机制。也是公平公正的根本。这才是我们要的东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