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宁前道袁崇焕与蓟辽督师袁崇焕 -- 红茶魔术猫

共:💬27 🌺3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宁前道袁崇焕与蓟辽督师袁崇焕

    当大声喊出“宁前道当与宁、前为存亡!如撤宁、前兵,宁前道必不入,独卧孤城,以当虏耳!”这句壮语的时候,这个芝麻小官的身影一定异常巨大。

    虽然这个小文官并不一定有什么兵略,虽然之后吹出了许多“糜烂数里”的笑话,甚至还不排除有种种的私心;但是至少,这一刻的勇气和坚定,却足以光照千秋。文天祥、史可法并不懂打仗,他们的军事贡献其实非常有限。但是在做出奋起抗敌决定的那一刻,那种光照千秋的精神力量却永远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但是当他仅仅因为一件壮举而一路升迁,又仅仅因为朝廷党争而一落到底,他是否还能保持着当年宁前道小官的心态呢?

    于是我们看到,为了竞争上岗,他抛出了“五年平辽”的军令状。这个不切实际的计划成了他永远的噩梦——如果不能达到,我的未来将会怎样?

    于是,为了填补这个大洞,他无限制地满足手下对军饷的需要,他不惜擅杀一品大员来集中权力,他抗旨和敌军和谈、通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几乎已经可以不择手段。

    然后,所有的噩梦一个个地实现了——长城被突破了,蓟门被突破了,京师被包围了……在这个过程中,他再没有了当年的光芒,变得小心翼翼、患得患失,不断地犯下种种连他自己都无法解释的失误。

    到了生命的最后,这位宁远城头曾经的英雄,如今万民唾弃的罪人,俯视着争食自己血肉的百姓,他究竟会作何感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他究竟会作何感想?

      后来者慎之:吹NB可丢命。

    • 家园 分析袁崇焕,不能脱离晚明的党争背景

      这里的党争,不仅包括东林、阉党,而且包括浙、苏、徽等士大夫的政治小集团,最重要的,不能忽略崇祯这个因素。

      起复袁崇焕之前,崇祯搞了一个逆党案,整了200多号官员;崇祯杀袁崇焕之后,东林内阁换成温体仁为首的浙党,阉党余脉也重新登上政治舞台。一上一下,牵涉多少人的权位啊!无论是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还是被杀,始终都是党争的台风眼,而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能力问题甚至忠奸问题。

    • 家园 大过 难道你来西西河不看别人的帖子吗

      还拿着 “糜烂数里”的笑话 往袁崇焕身上安

    • 家园 又来煽情

      虽然之后吹出了许多“糜烂数里”的笑话,甚至还不排除有种种的私心

      。。。

      变得小心翼翼、患得患失,不断地犯下种种连他自己都无法解释的失误。

      。。。

      到了生命的最后,这位宁远城头曾经的英雄,如今万民唾弃的罪人,俯视着争食自己血肉的百姓,他究竟会作何感想?

      你觉着这样有劲么?

      难道客观的评价一个人就这么难?要么就是“光照千秋”的英雄,要么就是“万民唾弃的罪人”。把人捧到天上再踩在脚下,真的那么爽么?

      再多说真的没意思了,算了,您继续吧。反正他已经死了,可惜没死在广渠门一战

      一贼抡刀砍值公,适傍有材官袁升高以刀架隔,刃相对而折。公或免。时贼矢雨骤,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

      • 家园 一个手指指着别人,四个手指指着自己

        一贼抡刀砍值公,适傍有材官袁升高以刀架隔,刃相对而折。公或免。时贼矢雨骤,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

        ——老兄,你引用的这个就不是煽情?

        更何况,灰国宝对此事的讽刺不能不说有些道理:就算袁是因为身有重甲,所以可拦利矢,但他的马呢?以当时明军的马种、装备习惯,以及他的马术考虑,他的马也披着足以拦箭的重甲的可能性实在不大。

        • 家园 身上中箭了 马怎么没事

          有问题 肯定有问题

          阿门 这么个挑刺法 世界上还有人不该死吗

          李世民洛阳大战的时候马被射中好几箭

          怎么身上居然会没伤 有问题啊 有问题 说不定李世民那时候和王世充合计好了做戏呢

          • 家园 呵呵,为了保住袁的伟岸形象,逻辑性果然一点都不重要了

            首先从对袁的描述中就可以得知,如果甲好,被箭射中并不代表就会受伤,有人可以相信,袁据说“都被射得象刺猬”一样了,结果还是什么事没有。那么李世民洛阳大战时,为什么就必须受伤呢?

            有人看到以上,肯定会大叫,“对啊,对啊,我就是说袁和李的情况一样啊。”但,不一样!

            李的记述是马中箭,人未知,从被箭面积及可以躲闪的程度考虑,马中少量箭只而人未中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即使人中箭,却未受伤的概率依然不低。综合而论,李在洛阳之战亲历矢锋马受数创而人未受敌创,与常识并不矛盾。

            而袁的情况正好相反,根据描述,可以肯定他身上中了许多箭(如猬),赖甲厚而无事,这本身倒不是不可能的。但由于他和李世民虽然年代不同,可身处同一个位面,射向他们的箭要遵守同样的物理定律,除非袁身体是个超强磁场,否则被箭面积比他大的多的坐骑却没有中箭,其概率大概就相当于无遮挡站在炮弹爆心旁却安然无恙吧。而考虑到明末明军对于战马的保护措施,嗯嗯,显然,需要有人开着时光机去给袁送马用板甲了……

          • 家园 这个~~~~

            怎么说呢,我只能理解是,这段话写的很情绪,很夸张,呵呵,很文学了~~

            中箭如刺猬的情况下,马还没事儿,呵呵,这个就诡异了~~~你说人中了3,5箭,马没挨着,也就过去算了。

            所以么,我宁愿相信原文不是撒谎,而是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 家园 呵呵

          本来不想再纠缠这个话题了,不过既然是我一向比较欣赏的黑岛兄(绝不是反话)发话了,就算是来讽刺我,我也得老老实实的回复一下

          我这个算不算煽情,我还真没准儿。我印象中战场上不有不少大将都在乱箭之中因重甲而不倒。但我实在也只是个历史小白,很多记忆来自评书小说,所以不排除这个引用完全脱离实际的可能。既然你说“可能性实在不大”,那这个引用煽情的可能性自然很大了

          不过我还是想多劝老兄一句,太执着了不好,容易失去客观理性的“平常心”。比如此事,再怎么说人家袁崇焕也是在和清军在战场上舍命搏杀吧?咱还在这里对此事讽刺挖苦,是不是有些刻薄了呢?

          这个话题说的够多了,我就不再掺和了,说来说去也没什么新意了

        • 家园 What's your point?

          So you believe the record of 一贼抡刀砍值公,适傍有材官袁升高以刀架隔,刃相对而折。公或免。时贼矢雨骤,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 is not true, then you try to deny that Yuan didn't successfully defend Beijing in this battle?????

          • 家园 HadYuanEver"Succesfully"Defended

            Had Yuan Ever "Succesfully" Defended Beijing?

            你从哪里看到有这么写的?至少他进诏狱的时候建奴还是没有被打退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