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历史,说几句 -- 钢铁雄心

共:💬14 🌺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历史,说几句

    当年本科的时候,记错时间误入教室,结果跟历史系的新生上了一节课,第一节大概是介绍课,老师开篇就说,做历史研究有一句话“研究无止境,宣传有纪律”,做研究可以做,但是对大众宣传就要有所取舍,有所“加工”

    然后那个老师举了个例子,他说“中国古代是没有经历奴隶制社会阶段的。”,当时教室大哗,老师说,看看,颠覆了你们的概念了吧,今后还会颠覆更多的概念的。

    从那一天起,我看任何历史教材也好,历史书也好,都不先入为主,只相信自己的判断,用自己的逻辑来分析历史。当材料不足时,则对一切论点抱怀疑态度。

    • 家园 好奇

      老兄本科在哪里读的,你们历史系的老师可很“不同凡响”啊

      • 好奇
        家园 还好吧,按那个老师得语气,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蓝旗营理工大学

    • 家园 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社会-共产的六阶段论

      本来就是马恩仅依据对西方的社会发展史总结出来的,以当时西方对于东方历史的了解深度,指望并非东方史专家的马恩能深刻理解东方,尤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本来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建国后,为了遵从先知的教导,强行在中国历史上划定了所谓的奴隶、封建社会的界线

      • 家园 有种说法是中国历史上就没有过西方标准的奴隶制

        也有人说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东方奴隶制”

        我看到的80年代以前的书就有观点提出所谓“西周封建制”。

        西方奴隶制的特点是社会生产依靠大规模的奴隶劳动。而中国的考古发现几乎很少发现这种痕迹(商朝主要是发现人殉,但这些人殉很多是异族战俘(比如羌人),也有一些是武士家臣,而奴隶劳动的迹象却很少有,社会生产主要还是依靠农民)。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长时期又有“家奴”这种与主人有直接人身依附关系的人群,并且可以买卖,没有人身自由,称之为某种程度的奴隶似也无不可。

        我是倾向于认为中国没有奴隶制的,即使有奴隶存在也并不等于奴隶制,家奴毕竟不是社会劳动的主力)

      • 家园 其实欧洲历史上发达的奴隶制才是特例。

        奴隶制只有在国家能大规模对外作战,掠夺人口的情况下才经济合算。一但国家停止扩张,奴隶的性价比就不行了。奴隶的管理成本比自由雇工高,先期投资也大。自由雇工集体暴动,杀雇主的可能性也小。欧洲从奴隶-封建不是因为文明发展了,大家信基督教了,而是奴隶制不经济了。等发现新大陆,坚船利炮又可以掠夺人口了,奴隶制马上就回来了。文明在利润面前不堪一击。

        • 家园 当时欧洲人拿黑奴不当人看吧

          不知当时是如何宣传的

          • 家园 白人做的是转手生意,自己去捉太累

            仗是黑人打的,人是黑人抢的。白人来之前就这样。白人来之后,生意更好作。黑人打完了用俘虏换枪支继续抢,换烧酒,工业品自己快活。由于隔得太远,不怕黑人像罗马的蛮族雇军抢到本土来。罗马的正规军队当年都是干一样勾当,元老院是不开工资的。黑人是不是人没有关系,黑奴带到白人面前的时候就已经是商品了。基督徒不能奴役基督徒,但也没有义务解救所有不是基督徒的奴隶吧。至于黑奴是怎么来的,白人也很清楚就是懒得过问罢了。商品卖得出去就行了。

            奴隶交易一但成型,周边独立小部落就注定了他们悲惨的命运。以前他们可以自生自灭没人理,现在他们在奴隶贩子眼里可是一堆堆任人捡的钱。

      • 家园 对的

        当时那个老师就说,奴隶制出现过,但非常短,社会形态很快就过渡到了类似封建制的阶段,奴隶主阶层没有存在多久,商周时,“奴隶”已经有相当高的人身自由

    • 家园 沙发~如此看来小圈子没说的秘密还很多呢~
      • 家园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也是挺矛盾的

        虽然从心理上认为不应有任何隐瞒,但是不可否认某些时候“宣传”还是要有点纪律的

        • 家园 没啥矛盾的,要真是国家机密,也要设个时效性~

          30年不够就60年,但别销毁证据,涂改历史就行~

          其实又真有什么秘密,不过是高位者的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现在也不是皇帝的年代,再强势的高位者30年后也烟消云散了(太祖就是例子),他的秘密也就不是秘密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