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一山独秀林不老 大江浩荡水长流 -- PBS

共:💬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一山独秀林不老 大江浩荡水长流

      冬日的北京,天气格外寒冷。一代水利英豪、被毛泽东主席誉为“长江王”的原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同志,于2007年12月30日14时5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沉痛悼念长江委原主任林一山同志

    □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冬日的北京,天气格外寒冷。一代水利英豪、被毛泽东主席誉为“长江王”的原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同志,于2007年12月30日14时5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他是一位出生入死的革命活动家

      林一山同志1911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1931年在济南上中学期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委员,从事党的地下革命活动。1935年9月进入北平师范大学读书,曾任北平师大地下党中心支部书记,积极组织参与 “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时任北平学生大军训地下党总支书记的林一山同志,受山东省委指派,于同年9月前往胶东组织领导抗日武装起义,历任胶东特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特委书记和胶东区游击司令员。1942年,面对日寇的铁壁合围,林一山同志按照八路军总部和山东军区的命令,积极组织反扫荡斗争,粉碎了敌人围剿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图谋。解放战争时期,林一山同志先后任青岛市委书记兼市长、辽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辽宁省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秘书长。

      新中国成立后,林一山同志先后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兼党委书记、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兼党委书记、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顾问、水利部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一位筚路蓝缕的水利事业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时逢长江发生大洪水,林一山同志亲眼目睹了长江、汉水破堤溃垸的惨状,深感长江洪水灾害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认识到长江水利事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按照党的安排,他毅然投身治理长江的大业。1950年2月,林一山同志白手起家,组建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积极研究探索中国水利发展和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他认真研究历代治江经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基础资料,迅速掌握了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基本特性。

      林一山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提出,治江必先进行全面科学规划。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他组织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历尽艰辛,费时三年,编制了以防洪为重点、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主体、涵盖经济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提出了以防洪为中心的治江三阶段的战略方针。这一规划思想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充分肯定。1958年,党中央成都会议就此作了专门决定。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这个规划是正确的,它对推动长江水利建设和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当今水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林一山同志也成为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首倡者和重要奠基人。

      林一山同志以咬定青山的精神,促成了一大批骨干工程的建成。在林一山同志的领导和倡导下,从1950年开始,就着力加固长江堤防。1952年,他又积极建议和组织,仅用75天时间就建成荆江分洪工程,创造了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奇迹,并且当年就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林一山同志把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作为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工程。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三峡工程的兴建,1958年他组织建设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该工程不仅是汉江的重要防洪工程,也是今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工程。

      1972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面临重大困难,当时林一山正患癌症(眼色素瘤)住院治疗,他不顾个人安危,临危受命,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担任国务院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在他的具体组织领导下,历经艰辛,排除万难,终于把这项濒临失败的工程建设成为享誉世界的优质工程。

      林一山同志为南水北调,呕心沥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带领长江委选好了从丹江水库自流引水华北、直达京津的引水线路,也就是现在正在建设的“中线调水”工程。他还多次深入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区,寻找一条从西南向西北调水的线路,并提出了西部调水方案。

      林一山同志以深邃的远见卓识,开创了水利理论和工程技术创新的崭新境界。他以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治水理念,在半个多世纪的治水生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还在水利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文与气象相结合进行防汛预报和水库预报调度,通过合理调度运用使水库长期得以利用,通过做好河势规划为确定水利枢纽、特别是低水头水利枢纽工程总体布置方案打好基础,以及以河流辩证法指导平原河道治理等一系列新的理念。

      林一山同志在1953年就提出了水库移民工程的新理念,1975年率先成立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门机构,并对基础资料的收集、科学试验和人才建设十分重视。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身体力行。20世纪50年代,他组织职工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用以指导治江事业,把长江水利委员会逐步建设成为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湛、专业齐全的治水队伍。林一山同志还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双目失明的艰难条件下,先后完成了《林一山治水文选》、《葛洲坝工程的决策》、《中国西部南水北调工程》、《高峡出平湖》、《林一山论治水兴国》、《河流辩证法与冲积平原河流治理》等著作,成为一代水利理论大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