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忽悠我国的石油储备 -- 忘情

共:💬30 🌺5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忽悠我国的石油储备

    忽悠我国的石油储备

    昨晚看新闻,国家战略储备中心终于正式开始运作了。想想从93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缓慢,缺口就只能由进口来填补了。进入21世纪,油价一路走高,尤其是这两年,可以用疯长来形容,加上台海那不稳定的形势,敌对势力不断放话要掐断我们的油路。因此,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应对高油价,以及可能发生的非常情况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可非常遗憾,国家虽然在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力争中亚,援建瓜达尔港,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石油储备方面好象动手比较晚,这几年才开始动工兴建四个战略石油储备库,且无一例外地建在沿海,真要打起来,又给对手提供了一个高价值目标。至于其管理、运营中心则直到昨天才正式宣布挂牌运作。这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不过,查了一下2007年7月BP集团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估数据来看,却发现了一些疑问。

    根据该组织的统计报表,2006年全球消费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

    美国,93881万吨;

    中国,34983万吨;

    日本,23505万吨;

    俄罗斯,12850万吨;

    德国,12346万吨;

    印度,韩国,加拿大,法国,沙特分别列第六至第十名。

    再看看,2006年全球石油产量前5位的国家排名,依次是:

    沙特,51457万吨;

    俄罗斯,48053万吨;

    美国,31179吨;

    伊朗,20984万吨;

    中国,18368万吨;

    墨西哥,加拿大,委内瑞拉,阿联酋和科威特分列第六至第十名。

    至于进口石油,中国以19168万吨进口量,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日两国。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中国进口19158万吨,自产18368万吨,加起来应该是37526万吨,而该报告里,中国2006年石油消费为34983万吨,这两者之间有2543万吨的差额。

    统计有所误差,那是常事,但误差不应该有这么大。如果说统计口径有问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家在海外投资合作采油到底算进口,还是算自产,作为同一份报告,其标准自当统一,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差额。

    那么就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这2543万吨石油被以某种形式给储备了起来。考虑到中国新建的四个沿海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今年才刚开始注油,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昨天才刚宣布挂牌运营。所以流入这些储备基地的份额自然很少。由于作为战略物资,国家管控严格,因此可能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家以企业储备的方式给储存了一部分。另外一个可能的储备大户就是军方了。

    近年来,随着台海形势的恶化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军方的临战准备是越来越加强了。带有实战背景的大规模演习不断。最具标志性的指标就是歼击机飞行员每年的飞行时数。以往,我军飞行员年均飞行时数在100至110小时之间,就连那些试飞员们也不外。这个数据大大落后于外军,甚至比不上台湾空军。这也是外军长期以来轻视我军飞行员技、战术水平的依据所在。但近年来,这个情况变化显著。据外电报道,中国空军新式飞机飞行员2007年的年均飞行时数创记录地达到了180小时,达到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老式飞机也达到了135小时,这些是过去想也不敢想的。问题是飞机、舰艇、坦克装甲车辆可都是油老虎呀,如此训练强度,军方的耗油量肯定低不了(具体数据咱可没法知道),原来的那点战备储备肯定满足不了需要。且随着我军机械化水平的飞速提高,油料基数总量也在急剧扩大。虽然训练用油量大,但为了应对台海危机,战备用油这一块绝不可能会减少。毕竟打起仗来,小汽车油箱里可以加乙醉,公交车可以烧天然气,民用消费可以限制或寻找替代。但军用装备离开了油料就成了一堆废铁。

    如此,我个人判断,那2543万吨石油差额中的绝大部分已经转化为了军方储备。根据从公开渠道中透露的点点信息来看,军方的临战准备是扎扎实实的。如果真如此,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2007年12月19日

    • 家园 出口日本了

      应该是出口吧?

      70年代和日本签订的出口协议,好像是长期的。当年是创汇的重要支柱,因此华主政时期有“十个大庆”一说。

    • 家园 麻烦问一哈,石油储备都储存些什么?

      是直接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原油?还是各种标号的汽油柴油什么的?

      那不同产地的原油可以混着放么?

      • 家园 石油储备和油料储备不一样的

        石油是原油,储备地附近有冶炼厂。

        油料储备是成品油,分桶装和散装。军用储备库大多在地下,听说过在大山深处的某基地附近,岩石山整个被挖空,改作油库和弹药库,油库上面是近百米的岩层。空袭方要在群山中找一个标高几百米的小高地太不容易了。

        • 家园 找到不难,摧毁不易

          当年南斯拉夫的时候,就是卫星照片拍照,把同方向的军车连接起来,会形成若干条线,这些线的交汇点就是油库。

          摧毁油库不容易,但是摧毁附近的道路不难。

      • 家园 都有,你要看它建在哪儿

        第一批的四个(镇海、黄岛、舟山、大连)肯定是存原油的,所以都靠海.油轮运来直接打入油库.

        在内地的石油储备中心是存成品油的,由炼油厂通过地下管道把油打入油库.

        储油分地上和地下,地上储油是用来对付石油危机的,地下储油是防止战争的,所以地下油库会有上百米深,或在山里.

        美国是把油存在天然溶洞里,先灌进盐水防止渗漏,然后灌油,所以成本很低.

    • 家园 差额基本上全部转化为出口了

      几个月前我在西西河贴过一季度成品油平衡表,每个季度中国要出口几百万吨汽油。由于中国柴油化水平相当高,汽柴油消耗比率和实际生产能力严重不一致。解决这个的方法只有大量进口柴油或者大量出口汽油。

      中国选择了进口原油国内加工的策略。而汽油的结余是结构性的,大量储存意义不大,还是出口创汇购买原油为上。与国内价格倒挂情况关系不大,即使在国内汽油价格明显高于国际价格的上半年,出口量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国内市场就这么大,柴油卡车不烧汽油。

      说句题外话,出口汽油指标比供应国内的好很多,热值至少高3%,也能很容易的提高5个点的辛烷值。如果能有路子拿到,大赚。

    • 家园 还有一点中国自己是产油国

      打战那点油,靠自己的油田足够了,大不了打起来凭票卖油就是了。

      中国和日本不一样,要学也要学美国,石油储备分两个层次,战略储备油库和战略储备油田。镇海那几个油库名义上叫石油战略储备实际是商业储备,准备平抑物价用的。

      中国的石油储备办公室是03年在发改委下面挂牌的,除了建4个储备油库外,储备油田也归他们管。据说中国的储备油田是以青海、四川为主的。

      另外

      中油网 2007-01-23 09:57:56

      据国家石油储备镇海基地透露,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完成注油任务超过2500万桶(相当400万立方米),其中2006年12月注油1240万桶。而该基地一期的储备能力为520万立方米,如果按照每月注油1000万桶(相当159万立方米)以上计算,仅需100天52台储罐就可以全部注满--这一速度要比原计划2007年年底注满快许多,基地的注油工作已近尾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