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心灵鸡汤是鸡熬的吗? -- 边看边说

共:💬15 🌺4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心灵鸡汤是鸡熬的吗?

    现在的人都批评不得,特别是出了名的人,更是如此。谁一批评,就被指责为借批评名人炒作自己,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些名人太看重自己的名了,或许他出名就是采取这种方法出的名,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

    近来一个学术超女大讲孔子,闹的风风火火的,这儿讲学,那儿交流,她真认真研究过孔子吗?如果没有,那她是无知,如果研究过,那就是别有用心。在她的\"心得\"中,讲的最多的就是安贫乐道和心态平和。既然这些\"心得\"被称为\"心灵鸡汤\",那该是用鸡肉或是鸡骨熬的吧?就孔子的《 论语》这份鸡肉,从哪儿能看出这位老先生是安贫乐道和心态平和呢?

    首先,孔先生当过鲁国的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长,上台不几天,就杀了少正卯,以后,仕途不得志,就办学校,周游列国,宣传自己那套主张,目的是积极入世,想当官或是推销他那套理论,当他遇到困难时,他的心态并不平和。可以说在\"困于齐\"、\"厄于陈\"时,有了悲观厌世的情绪 \"道之不行,乘桴浮于海\"。老年时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司马迁在《 史记 》中记述,当他看到卫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时说: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于是丑之,去韂……\", 人家卫灵公夫妻同乘一辆车上街,根本算不得好色,他醋性大发,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卫国,可见,他的心态是不平和的。对这些,那位学术超女视而不见,却悟出了个\"心态平和\", 她说:\" 《 论语 》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真是个笑话。不错,在生活中,要尽量保持平和心态,那是在一般情况下,而一个面对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生活都困难的人来说,怎么能保持平和?

    其次,孔子贫吗?孔子教书期间,弟子三千,每人都收十五捆束修,就是干牛肉,每人只收一次,就是四万五千捆,比现在卖风干牛肉专卖店的库存都多,就是个大富翁,哪儿来的贫。有问题的是,孔子不仅开了个\"有教无类\"的头,更开了个\"有教有费\"的头,现在,只有上不起学的学生,没有教不起学生的教师。连孔子都不能安贫,从哪儿悟出个\"安贫\"来?那位学术超女说 :\"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这就更是胡说了,快乐是和富欲没有太多的关系,但和贫困绝对有关系,谁能在贫困线上挣扎还内心快乐?还能依然是彬彬有礼的君子?卖菜的不吆喝就卖不出菜去,挖煤的不满身煤粉,就挖不出煤来,挖煤卖菜还要快乐、还要当彬彬有礼的君子?除非那人有病。连孔子都深有感触的说:\"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患\",是快乐吗?

    再次,这位学术超女让人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她说:\"也就是说,你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这是当代社会特别应该提倡的一种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这下人们终于懂了,原来这位学术超女是让人们:一要安于贫困,并要保持心态平和。二要别管自己不属于自己的事。试想,一个卖菜的小商贩,他想谋省长的事,他谋得上吗?即使谋了,有人听他的吗? 。孔子在鲁国公安部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一直就在\"谋政\",他说:\"为政以德,比如北辰。\"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不是谋政?再,什麽是\"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卖菜的就管卖菜,让交多少费就交多少费,问问为啥收多了,就算\"越俎代庖\",这就是\"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要知道,任何的不公正和贫困,都是人类所厌恶的,人们都力图去改变他,这种改变,既是人们生活的动力,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只有改变了,人们才能生活的更好。越是民主的社会,人们享有的民主权利就越多,不仅可以议政,还能参政,孔子在这方面,就带了个好头。他在位时谋政,不在位时还谋政,如此说来,孔子是不是\"代庖\"?

    孔子的《 论语 》,是一部好书,他的积极入世态度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使得他的魅力更显光彩,不幸的是,他被历代的无赖文人深文周纳、穿凿附会搞的面目皆非,成了麻痹人们的精神毒药,而这种恶搞现在还在继续。当然,说\"心得\",也可\"得 \" 这样,也可 \" 得 \" 那样,但这种心得,就好比熬鸡汤,熬制的原料必须是鸡肉、至少也是鸡骨,如果连鸡的边也不沾,那这种鸡汤就是假冒伪劣产品。

    • 家园 指责别人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搞对没有

      每人都收十五捆束修,就是干牛肉,每人只收一次,就是四万五千捆

      这个十五捆是您的发明吧。按通常的解释,修就是一条干肉,束修是一捆干肉(10条)。您这里弄成15捆,最基本的训诂都没搞懂。按您的逻辑是不是没资格发表关于论语的言论呢?更不说束修还有其他的解释了。

      自己还是连半桶水不到,却指责别人

      他被历代的无赖文人深文周纳、穿凿附会搞的面目皆非,成了麻痹人们的精神毒药,而这种恶搞现在还在继续。
      是不是有点搞笑?

    • 家园 有理有力!!!
    • 家园 强文!
    • 家园 这么说不厚道

      这么说不厚道

      在一个道德缺失的年代宣传一点厚道的思想挺好,我个人觉得这个节目中很多道理对社会还是有好处。

      至于孔子是怎样的人? 这重要么?

      孔子原本的思想是怎样的? 重要么?

      大家都知道儒家的思想在历朝历代都被进行符合当时环境和需要的解读和改造,传到现在早就面目全非了,我们现在对儒家进行符合现今社会的改进又有何不可?

      我觉得这个节目能火,本身就代表她对孔子的解读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需要,至于其他的我觉得不重要。

      • 家园 裸奔到底好不好?

        因上网不顺畅、经常上不来,就不一一回复了,以此文作为回帖。谢谢!

        去年,一位年轻的小作家偷抄他人的作品被人抓住了手,被法院判决赔偿巨款,这件事在网上爆发了激烈的争论,不少人竟然支持抄袭的人:\" 不管怎么说,人家都火了 \",\" 抄袭怎么啦,全国人民还都抄新华字典呢\" 。面对这种牛论,任何真理和逻辑都失去了作用,这纯粹是\" 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无赖理论在无赖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的,在旁边敲边鼓的人,当然不怕,但是有人会怕的。2006年十月,全国的废话诗人、下半身诗人组团齐聚北京,开会要保卫诗歌,一位男诗人竟然不怕天气寒冷、不顾竹帘肋骨外露,脱光了衣服裸体朗诵,结果被公安局拘留了好几天。即便是这样,还有人支持:\" 裸怎么啦,人家毕竟火了 \"。在这些人的眼中,火了、出名了就是一切,这究竟是一种什麽心态?是对被人漠视的一种反抗?还是对财富名利的渴望?

        学术超女讲《论语 》,并从《 论语 》中得出了\" 心得 \",那么,对于这位超女来讲,孔子和《 论语 》就都很重要,如果不重要,又离开了这位老先生的根本,那就是以挂羊头之名,行卖狗肉之实。

        《论语 》是部好书,孔子是位圣人智者,这是毫无疑议的,至今,他的思想还散发着光芒。

        他在说明如何为政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为政以德,比如北辰 \",

        他在告诫为政者如何为政时,是这样说的:\"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他在陈述为政的方法时,是这样说的:\"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民不患贫而患不安 \"。

        他在阐述人生的取向时,是这样说的:\"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也 \"。

        他在对待得与失方面,是这样说的:\"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这才是他的思想、他思想的精华!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用其一生四处奔波、传理授业,而那位学术超女理解这些、懂得这些、说过这些吗?没有。从古到今,历代的无良文人都在恶搞孔子,千改万改,就是改不了个拍马屁的习惯,穿凿附会、深文周纳。不错,我们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让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能生存、远离贫困。让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尊严、远离屈辱。如何做到这一点,孔子早给出了答案。当前,是有个道德缺失的问题,但究竟是谁的道德缺失?是广大群众吗?一些无良学者,打着和国际接轨的旗号煽动涨价,打着市场竞争的旗号掩盖掠夺,打着传播传统文化的旗号灌输封建糟粕。如果我们把\"火了\"、\"出名了\",当作判别是非的标准,而不拿起思想的武器去批判,那才是真正的道德缺失。

        学术超女讲《 论语 》,发\"心得\",就最好别恶搞《 论语 》,离开了《 论语》这面大旗,他什麽也不是,那叫裸,裸奔是不好的。如果还要继续恶搞,就干脆把自己的书起个新名词算了,就叫《 渔语自得 》。

        • 家园 你引文作者理解的就是论语, 其他人理解的就是“渔语”?

          你引文作者理解的就是论语, 其他人理解的就是“渔语”? 没这个道理嘛。

          其实不论是孟子,董仲舒,二程还是朱熹,谁的思想能说是完全符合孔子的原意?可是谁的思想没借论语之名孔子之名? 难道能因为他们的理论不完全和孔子相同就说他们非是孔子门徒? 理解的都是“渔语”。

          而且火了, 出名了,并不是一切, 火,出名代表的是认同, 是对那种思想的认同。 不管于丹想表达的是不是你所认同的孔子思想, 单不可否认的是她表达的思想并不功利, 而这种思想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同,达到火了, 出名了的地步, 应该说是现代中国人对社会上流行的功利思想的反思, 这是件好事吧。

    • 家园 能不能换一个角度看

      不管孔老夫子是怎样一个人、怎么说的,这些心得或许不应该打着孔子的名义,但心得本身是否有道理?如果有道理,那也是好道理;如果没有道理,直接批判之。

    • 家园 说得不错

      我看过一集这个,发现她讲得太杂,佛家道家或者明显是附会而来的故事都往论语里放。劝人向善,心态平和我不认为是错,不过打个这样的名头我不是很赞成。

    • 家园 怎么不是鸡熬的?只不过熬的不是鸡而已。。。
    • 家园 往戏说里想

      我觉得那个节目受欢迎并不是应为学术的原因,而是大众化,您就当戏说看,别当成学术讨论。一个因为这个节目很出名的人说过:来看这个节目的人大部分跟他讲的专业不相关。

      报纸上说这个节目的策划就要求主讲人要贴近大众,吸引观众,而且采取了一些手法,这样一来。。。。。

    • 家园 学术超女

      比卖唱的超女差多了,好歹后者糟贱的是自己

    • 家园 强文送花~

      呵呵~

      好象讲《论语》什么的李泽厚的东西不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