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殷之恋看儒侠内心世界的矛盾(zt) -- 擎箭天使

共:💬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从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殷之恋看儒侠内心世界的矛盾(zt)

    从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殷之恋看儒侠内心世界的矛盾

    金庸小说中的大侠有几种类型,如郭靖者可称儒侠,如令狐冲者可称豪侠。之所以

    称儒侠是因为他们处事的基调是儒家的(所谓儒家者,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一言

    蔽之仁义而已)。从金庸对陈家洛、郭靖等人的铺陈,可知他对于儒家的喜爱是无

    庸置疑的,但是他显然也知道儒家处事之道的限制,所以他又以具有狂士性格的人

    与之相伴补他们之不足,(其实这是儒家的老传统,连孔子都对狂狷之士有一份特

    殊的情感)。本文以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与殷素素的恋情来解析这两者微妙的关系。

    倚天屠龙记中的儒侠无疑是以武当七侠为代表人物,他们行事为人的标准全然是儒

    家的,例如他们虽然身怀绝技却是谦冲为怀,行侠仗义固不在话下,即使遇见恶人

    挑衅也处处忍让,就算必须交手也处处为人留馀地,胜了还要设法保持对方颜面,

    即使不得不教训对手也尽量让他自己知道人外有人就好,在众人面前还是给人留下

    台阶。这其实不是金庸所创,而是中国侠义小说中的传统,在演义中主角泰半都是

    如此风范,也可见儒家影响之一斑。其实这也不是儒家的专擅,西洋警匪片中不论

    坏人的行径如何令人发指,警察在逮捕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超凡的理性,绝不以暴

    易暴逾越法律规范。所以在这一点上儒家代表的是一种理性平和的处事态度,具有

    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然而这世界里的恶人毕竟防不胜防,持守原则的结果自己固

    不免常常吃亏,正义也往往不能伸张,小人甚至势如中天为祸乡里,所以常常需要

    一些狂狷之士来平衡一下,他们爱憎分明、怨来直去比起迂腐的大侠们常常令读者

    大呼痛快,倚天屠龙记中的狂狷之士不少,例如殷素素、谢逊、胡青牛、赵敏。

    金庸在心态上非常心仪儒家圣人式的侠客,但是又觉得圣人在现实世界中简直是难

    以为生,所以狂狷之士不但应运而生而且常和儒侠们结成莫逆,以殷素素为例,她

    在本书的出场显得率性而为,令人有心狠手辣的感觉,但她和张翠山之间却发生了

    一段扣人心弦的恋情,从人性的角度看好像是才子佳人间的故事,其实她的所行许

    多地方恰恰成了他的互补,例如他恨都大锦受人之托未能尽力办事致使俞岱岩身遭

    重残,要他将镖银2000两全数赈灾,顺口说出「只要你留下一两八钱,我拆了你龙

    门镖局,将你满门杀得鸡犬不留」。按照他所受的师训及素行,这话是绝出不了口

    的,然而他却把听都大锦转述的话顺口说了出来,其实这暗示了他因师兄遭难所起

    的愤恨虽被礼教压抑下来却在潜意识中爆发出来,更妙的是这事竟然真的在殷素素

    手中实现了,其实这暗示殷素素代表了他的真我(人的本然反应就是以直抱怨)。

    不仅如此他们被谢逊逼著航向北极,船上他二人密议制服谢逊的计谋,张翠山觉得

    在谢逊睡梦中暗袭有失大丈夫风范,只好提议由他来叫醒谢逊跟他比掌,再由素素

    发银针伤他,他也说这样胜之不武可惜武功差人太远又兼身处险地只好占人便宜。

    这些话充分透露出他心中的矛盾与挣扎,而殷素素就是他衷心盼望让他从道德困境

    中解脱的救星。后来张谢比拼掌力,张已渐感难支之际心中不断呼唤素素发银针,

    甚至谢逊提议发誓休兵和好之际,张翠山心里说:「立什么鬼誓?快发银针!快发

    银针!」。

    不仅临敌之际如此,即使在感情上张也是被动的,他在湖中小舟上初见素素,发现

    她原是女扮男装立即致歉倒跃回岸,素素驱舟缓缓荡入湖心之际抚琴以歌邀约(今

    夕兴尽,来宵悠悠,六合塔下,垂柳扁舟,彼君子兮,宁当来游?),张在歌声远

    去后仍呆立湖畔良久始返,后来一则需打听血案,二则心里很想见她,挣扎一会儿

    还是赴了约,接下来因著疗毒、因著王盘山之会两人越走越近,然而他每和素素的

    关系进一步就想到种种处事态度上的差异,而试图疏远,复因谢逊阴错阳差的出现

    ,两人同舟一命,终至以身相许。整个过程中他从挣扎到衷心接纳素素,最重要的

    原因是「身处绝境」。他在感情上固然喜欢素素,但理智上又觉得她的行为准则过

    于率直(恩怨分明、下手过重),在象徵上,儒家的行为准则是高度受德行约束的

    ,而狂狷之士却发乎未加修饰的人性,前者需要满足整个社会体系的需求和复杂的

    伦理,因此瞻前顾后,上焉者落得个迂腐之名,下焉者不过是个八面玲珑的乡愿,

    后者只管自己心中的爱恶,在行动上反而乾乾脆脆。不过她们的结合仅能存在于人

    迹罕至的冰火岛,一旦归回中土、归回那错综复杂的伦理世界,他们就面临了劳燕

    分飞的命运,这时候张翠山既不能见容于伦理世界,又不愿辜负爱妻,只得伏剑自

    尽,而素素只得相随九泉了。

    在这里有必要一探张自刎的原因。金庸的小说里,善恶是纠葛难清的,素素虽然动

    辄杀人,但他所杀的人和谢逊一样都是罪有应得之辈,那些上武当山「讨回公道」

    的人真正的目标是谢逊的下落,找寻谢逊的目的也不是为亲人同门报仇而是屠龙刀

    ,他们动机的不纯和素素的轻率杀人其实伯仲之间而已。让张在道德上进退两难的

    实在是一个很荒谬的理由(至少是不充分的):俞岱岩的重残间接肇因于素素。平

    心而论,素素对他已尽保护的责任,只可惜阴错阳差让他落到阿三手中才造成终生

    残废,然而张却觉得愧对师兄,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最排斥重

    色轻友,三国演义中刘备说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梁山上的好汉个个都是在女

    色上不甚留意,何以故?就是把喜欢女性当作道德上的弱点,自妲己褒姒以降女人

    大焉者倾人城、倾人国,小焉者造成家人的不睦,所以鲁迅说中国的男人本来有一

    半可以成圣贤的,结果却没有,泰半都是给女人害的。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使张连想

    都不想就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有趣的一点,不论是张翠山、张无忌他们所最爱的女人都曾假扮成他们的模样,就

    象徵的意义来说这正表示儒家心目中的圣人和狂狷互为表里、彼此恋慕,他们是苦

    难中的一对,都被对方的特质吸引著,共同面对不完美的世界。同样的事件在张无

    忌与赵敏、郭靖与黄蓉身上也重复出现因篇幅所限不再详述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