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英国为什么就前间谍被毒死案大做文章? -- 晨枫

共:💬20 🌺2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英国为什么就前间谍被毒死案大做文章?

    这不像近年来英国的作为,倒真很有冷战特色。现在升级到英国和俄罗斯双方互相驱逐外交官,这是20多年来第一次。在这场争端中,英国显然是主动出击,借题发挥,但要做的是什么文章呢?

    通常都认为美英一家,其实美英还是各怀鬼胎的。美国当然是美国利益第一,眼界是全世界。在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先是把眼光放在日本身上,要组织日本在经济上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然后把眼光放在中国身上,要在中国还没有崛起之前就围堵掉一个未来的对手;911之后,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美国的眼光全都集中到伊斯兰世界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打成这样的烂仗,看来美国一时半会也脱不了身。

    英国当然是英国利益第一,但作为昔日的老大帝国,英国的眼光大体在欧洲,欧洲之外的世界只是用余光瞧着。美国在冷战之后把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使欧洲的战略地位相对下降,英国的“特殊盟国”地位也随之下降成为炮灰了。

    英国的尴尬在里曾指出,失去了实力地位的英国现在只能通过美国和欧洲之间杠杆作用来发挥自己对世界的影响,要是欧洲的相对地位下降了,英国也就没戏了,所以英国要在欧洲整一点事情出来。先是利用南斯拉夫内战的机会,一方面自己和法国争夺“欧洲领袖”的角色,另一方面把不大情愿的美国拉进来,通过这样的推拉动作重新建立英国的国际推手地位。

    南斯拉夫之后,英国只有把自己绑上美国的反恐战车,以维持自己对美国的影响,但这一宝押错了。只有重新把欧洲的问题推上世界舞台,才能争夺美国的眼光,才能维持自己的“欧洲领袖”地位,只有和俄罗斯之间擦出点火花来,才是办法。北约东扩、导弹防御都不是英国能够主导的,进退完全掌握在美国手里,英国只有通过前间谍被毒死案来提升冲突烈度,但又保持对烈度升级的控制,既能把美国拉回欧洲,使英国好重新变得重要,又不至于玩火自焚。这才是英国的用意。

    关键词(Tags): #指点江山
    • 家园 看今晚新闻频道说,

      这次风波有两个深层次原因,一是鹅卵石与法国最近合作开发里海的一个大气田(说是储量够全世界用一年),而英国被排挤走了。另一个原因是伦敦成了俄反对派的大本营。

    • 家园 不会闹得太僵,俄国对英国的经济利益还是很大的

      英国是俄国第一大投资国,伦敦也是俄国公司上市的首选

    • 家园 【原创】美国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经营欧洲

      虽然有中东的问题,但美国人还是一直把欧洲作为重点的。美国人从来就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欧盟,所以就是分而治之。先是颜色革命,然后北约东扩把东欧的都拉入旗下,然后在强国当中扶植亲美势力上台,先是德国的墨克尔,然后是法国的萨克齐,这些人或者代表的势力的上台很难说没有美国人在背后。欧盟就是法德在主导,把这两个先搞定其他的小国就纷纷来仪了。欧洲搞定之后,才开始拿俄罗斯开刀,部署反导导弹。

      至于英国,不知道他自己认不认为是个欧洲国家,反正大陆的这些国家都不认为英国是个传统欧洲国家,欧盟的事务也是法德主导。

      • 家园 萨科奇和墨克尔只能说不反美,谈不上亲美

        美国如果一直在经营欧洲,那近年来经营得不算成功。欧洲的厌美情绪现在是历史上的最高峰。

        • 家园 跟他们的前任比应该说是比较亲美

          施罗德任内,是联合法国,亲俄国,反美国,重视同中国的关系,而且和法国一道推动对中国的禁运,和法国要搞一个欧洲人主导的欧洲。

          但现在默克尔是疏远俄国,靠近美国,同中国的关系很平淡。

            2005年11月,施罗德交出了执掌七年的德国总理权杖,默克尔如愿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在告别演说中,施罗德苦苦告诫默克尔,不要追随英美。但是,默克尔上台后在对外政策方面调整最大的就是对美政策。其实,默克尔的“亲美”立场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当施罗德总理率先站出来声称“不惜任何代价”也要阻止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作为反对党领袖的她却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施罗德并不代表全体德国人”的文章,攻击施罗德在伊问题上的立场损害了德国的利益,影响了与美国良好的关系。默克尔上台伊始,遵循惯例出访法国,当希拉克大谈“法德轴心”于欧洲如何重要时,她却不咸不淡地说“‘法德 ’发动机”的作用。按字典解释:发动机是指把热能、电能等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用来带动其他机械工作。而轴心系指事物的中心或关键部分。一词之差的微妙变化,引起外界种种猜测,接着默克尔到布鲁塞尔,没有访问欧盟总部,而是先到北约总部与北约秘书长会谈,其姿态不言自明。

            默克尔上台不到两个月,便踏上访美之旅,至今她已三进白宫。去年7月,布什总统造访了默克尔的家乡,在欢迎仪式上,布什接过默克尔送给他的一桶青鱼,喜笑颜开。德总理还以烧烤迎接布什,据说德国政府为此各准备了30公斤的野猪肉、鹿肉和鸭肉。如今,德美关系已经彻底告别施罗德时代的“冰冻期”。《泰晤士报》甚至认为,默克尔正在逐渐取代布莱尔,成为美国的头号盟友。

          希拉克任内基本上也和施罗德差不多,现在萨克奇上来了,跟前任比明显是亲美,下面是一段文摘

          一旦当选,尼古拉.萨克奇毫不掩饰自己的亲美立场,在庆功宴上大唱英文歌曲《Happy day》,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布什也在第一时间发来贺电,祝贺这位曾经会面过的右派候选人的胜利。英国首相布莱尔别出心裁,在网络上用法语向法国人发布自己的贺词,作为私人好友,“希望英国和法国为了两国、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利益,缔结亲密的合作关系”。萨克奇这种不同于传统右派(戴高乐到希拉克一脉)的个人态度,也让法国人颇为忧虑,许多有识之士担心,一旦新总统效仿美英,奉行这种‘自由化’的政策,法国将丧失自己独特的政治传统,以及引以为豪的“法兰西例外”精神。这一次,美国人罕见的表现出对法国大选的关注,许多美国媒体都在直播新总统的诞生,美国人对萨克奇的当选大都欢迎。而在电视随机采访的人群里,一位普通妇女的回答颇具美国特色:“我希望法国新总统是真的喜爱美国,而不仅仅是喜爱布什政府”。

          这几年欧洲的主要国家的亲美势力纷纷上台,要是没有法德的支持美国也不干把导弹摆在俄罗斯家门口。

          民众的厌美情绪其实和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关系不是很大

          • 家园 施罗德和希拉克差不多是反美了

            萨科奇和墨克尔还是“回中”多于亲美。即使他们个人具有亲美倾向,他们绝对不可能不顾民意的。这是民选政府,除非有重大但民众还看不见的好处,在大事上和明显的主流民意对着干是政治上的自杀。

            墨克尔不知道,萨科奇据说像戴高乐一样,要把法国建成像美国一样。这和亲美是不同的。

            墨克尔要是真亲美,现在有一个绝好的机会:增兵到阿富汗,或者派兵到伊拉克。这才是试金石呢。她干吗?

    • 家园 事實上歐洲都在防範俄羅斯

      俄羅斯在普京領導下,正在復興,這對歐洲各國,有如芒刺在背。

      外链出处

      北約東擴及在東歐安置導彈防禦系統,都是違反以前的承諾。但在主流傳媒的「報導」下,反寫成錯在俄羅斯!!

      • 家园 普京和老胡都将被写进历史。小树丛大统领也许也会。

        不过该大统领的评价可能是负面的。当然,错不在这个老兄本身。

      • 家园 正是因为这样

        欧洲(尤其是英国)急欲把美国的重点拉回欧洲。北约东扩和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都是针对俄罗斯的,但相对于美国的战略中心,这些都是“边际”之举。这些明显违反过去承诺的举动,终于使俄罗斯怒而推出欧洲军控协议。现在还看不出对欧洲的实际局势有什么影响,但对俄罗斯的“入欧派”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还是要认清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俄罗斯从来在欧洲心里都不是“自己人”,从来只是可以利用也要加以防范的对象。

    • 家园 英国想向欧洲靠拢

      布莱尔上了老美伊战的贼船,被迫下台,布朗上台后开始调整前任政策方向,从过度亲美向欧洲靠拢。

      英国人跟着老美去打仗,并没捞着啥油水,这是英国人感觉失落,觉得被羞辱的根本原因。这尴尬事不仅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六亲不认只认钱的本性,更重要的是让英国人看到一直当哈巴狗没啥好处,回头吧,东方太远,只有靠拢法德。

      在石油,天然气,北约东扩和部署导弹问题上,欧洲跟老毛子越闹越僵,过去意图通过融合从而控制俄罗斯的策略眼看破产,相反越来越受制于人。法德要把欧洲做大,自己做主,对美斗争是关键,这需要老毛子的支持,能源上又被卡脖子,实在拿不出什么跟俄罗斯叫板。这时候英国人跳出来,挑一个冷战话题,自己又没啥被要挟的,正好对欧洲人的胃口,既可以显示其独特的力量,又能讨好法德,还没啥实质损失,折腾半天就是扯皮,这买卖,做的乖巧。

      • 家园 英国的位置是美欧之间的杠杆支点

        太偏向美国了,就要向欧洲靠靠;太偏向欧洲了,就要向美国靠靠。如果英国变成彻底的美国附庸或者欧洲国家,英国就失去了自己着力的支点了。这是丘吉尔以来一贯的国策。

      • 家园 如果

        欧盟大有前景,英国是不会添砖加瓦的。

        • 如果
          家园 对于

          英国佬的政治智慧,兄弟我向来是不敢低估的。虽然现在实力不济,但是有些方面做的比美国要档次高些。几百年来,英国的均势战略从未改变,只是二战以前凭自己的实力来创造,战后靠四两附千斤来做到,就象阎老西。英国的根子在欧洲,但是对比法、德两国,其势力和影响就远远不如。因此,一个强大和团结的欧盟对于英国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除非英国能主导这个欧盟。目前的形势是欧盟的前景谈不上明朗,法、德的发动机已经老化了,英国主动介入欧盟的一体化,成则变为三驾马车之一,不成则影响一些婊子国家合成另一股非主流势力。百年之内英美狼狈为奸是英国的不变的战略。

        • 如果
          家园 非也非也

          据我观察,英国骨子里始终自认为一个欧洲国家,欧洲大陆强的时候,它可以跟上步伐齐步走;欧洲弱的时候,靠拢美国不过是想捞取一些额外的好处,以及加大未来对欧洲大陆谈判的筹码,但绝不是欧洲的阻碍。这几年的问题主要是法德自己不行,怪不得英国人。这个事实表明,只有自己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为自己争取机会,这和我平时的个人生活体会完全一致。 虽然英国的实力已经衰落很多了,但任何时候不要小瞧英国人的政治智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