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论蒋介石的历史功绩 -- 阿康

共:💬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样比的话

        1937年,日本横扫大半个中国

        1950年,太祖的军队从鸭绿江把联合国军赶到38线以南。

        1970年,太祖发话美军不准过北纬17度线,在越美军就不敢过17度线。

        • 家园 日本侵华是全面战争,朝战、越战是局部战争

          没有可比性。

          如果美国也以倾国之力相搏,不会是这样的局面。朝战越战的美国目标不是和中国打一场全面战争,所以才不攻击中国本土。另外,朝战越战有美苏冷战的大背景,苏联都是朝方和越方的后盾(有原子弹),并非单纯中方参战那样简单。

          因此说红朝太祖一句话就能将美军吓倒在17度线,也只是说说而已,当不得真,最关键还是美军的战略目标所致,每一场战争都要衡量得失,失大于得的傻事没人愿意做。

          当然朝战打出了中国人的自信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但要在看到这一事实的背后也有美国自身不想扩大战争的因素。

      • 家园 极端的比较没有说服力

        同样也可以做如下对比:

        1894年,北洋水师距离击败日本联合舰队只有一步之遥.

        1937年,国军海军却完全无力和日舰对抗.

        1895年,日本以倾国之力打到辽东,已经几乎无以为继.

        1944年,日军十万之众,就令我百万之师溃不成军,失地千里.

        推出结论:蒋氏误国,可见一斑.

        • 家园 这个观点也有一定道理

          但是不要忘了这里面的问题:

          第一,日本的教育事业来自甲午赔款,从此中国元气大伤 -- 还有后来更厉害的庚子赔款,而日本从此获得台湾朝鲜和充足的人才资金补充,发展更为迅速。因此国民政府和满清的基础不同,它接手的是一个贫穷分崩的农业国(甲午战前,还没有这样穷呢)而对手的水平可不是甲午战争的水平了。总不能让国民政府为满清造成的烂摊子负责。

          第二,甲午战争日本远远没有到崩溃边缘,这是教科书上的看法,换句话说是书呆子康有为上书的看法。可以看看日军随后在台湾的连续作战,依然是富有战斗力的。中国军队没有投入战斗的,当时可是只剩下北京的八旗兵了。当时满清政府养兵不多是一个痼疾,包括捻军失利后的大裁军。这个查找一下当时的史料,就可以看到。

          第三,国民党海军无法和日军对抗,固然有双方国力区别,还有一点就是抗战前的“海空大战”,也就是有限的财力用于海军还是空军的大论战。空军由于其在一二八空战中的优异表现而获得了建设的优先权。事实上,我虽然喜欢海军,也认为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中国空军在二战中表现不错的。

          说老蒋误国的确不假,东北问题,因为不是自家后院就重视不够,没有从一开始就压住日本的气焰,一二八后又过于乐观,以为依靠地方军阀就可以打赢长城之战,此后,抗战中不能控制组织的腐败变质,-- 另外,老蒋一味崇洋,过早的引进西洋舆论监督等手段,而自己即不想遵守规则,又不敢破坏规则,也是一个大问题。此人名中正,的确有的时候缺少一种想象力和魄力的。

          • 家园 老蒋也不是不想乾刚独揽的

            抗战期间,一个主义,一个领袖这样的运动不是也有吗?

            只是在国民政府的框架下,在孙中山等国民党先辈留下的三民主义的那套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其他人也断不容他真的走上这条路的。

          • 家园 有道理

            特别是这一段很精辟:

            日本的教育事业来自甲午赔款,从此中国元气大伤 -- 还有后来更厉害的庚子赔款,而日本从此获得台湾朝鲜和充足的人才资金补充,发展更为迅速。因此国民政府和满清的基础不同,它接手的是一个贫穷分崩的农业国(甲午战前,还没有这样穷呢)而对手的水平可不是甲午战争的水平了。总不能让国民政府为满清造成的烂摊子负责。{

          • 家园 蒋中正有点“民主无量,独裁无胆”(好像是毛说的?)
        • 家园 呵呵。马关条约是怎么签的?

          既然差不多要“险胜”日本人了,干嘛要赔两亿两,还加上辽东和台湾?中外国力悬殊最大的时候,莫过于1894年到1920年代,其后中国的国力总算触底反弹了,不能不承认国民政府在其中的巨大的作用。

          • 家园 决心不同

            蒋抗日的决心远不是满清可比的.这一点无可置疑.

            1895年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占领还仅局限于辽东和胶东.

            你前文以1900和1937的战事对比,来证明进步神速,并不客观.有点类似于我党动辄比1949年提高了几千倍的伟大成就.

            • 家园 哦,老蒋抗日决心上可比满清厉害

              满清是为了维护朝鲜 -- 更多的是天朝体面投入抗战的,当时日本根本没有占领全中国的实力,而满清更根本没有想过日本人会打过鸭绿江来。

              这个不是空口说话。清朝当时的军事部署和军事计划中,没有一个是怎样和日军在境内作战的,日军打过来,满清方面是瞠目结舌。

              翻过来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呢?第一个是坚定的信念:“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和它讲和。”;第二是国力的准备,包括工业建设和军事建设 -- 老蒋有一段话说得不错,那就是学生的抗战只有三个月热情,的确说中了要害,战争最终要靠军队和装备打的,抗战前,国民政府建设的最后一条抗日防线,设在西康,也就是快到西藏了,可见其决心;第三是军事计划,抗战前中国蒋百里将军拟定的作战计划,就是在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和日军对峙,最终拖垮日本方面,实战的确如此。

              认为国民政府还不如满清,这个可能有点儿过分了。

            • 家园 已达成部分共识,但还有不同意见

              1900年时中国政府决心再大恐怕也没有用,全国已无可战之兵,东南是互保,并不听令于中央,再打下去,中国不是亡国就是分裂。其时李二先生已经准备就任“普里玺天得”。因此没有实力光有决心也是没用的。试想1900年时如果八国联军数达几十万甚至百万,中国也就是印度了。

              1937年时也如此,国民政府和全国民众抗战到底的决心固然是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共识),但没有实力也是白搭。义和团的决心大不大?

              前面已经说了,从时间上看,1894-1920年的中国国力跌到了谷底,而其后的止跌反弹正是国民政府时期。没有十年建国的惨淡经营,哪里会有中国的八年抗战和战后的四强?今天中国的地位奠基也正在于八年抗战。

              • 家园 时间点不同

                我说满清没有决心抗战是指甲午战争.否则那来你说的马关割地赔款. 那时何来东南互保?

                倾向于于认为如果满清肯如老蒋那样迁都焦土,日本也势如骑虎.

                当然老萨提出清军缺少常备军可用是一个问题.可是湘淮军还不是太平天国战争中发展出来的.

                • 家园 我们的分歧在于此,而不在于彼

                  我是用1900年时的清与1937年的民国政府作比较的。1894和1900年清朝失败原因是共同的:一是实力不济,二是决心不够。而在1937年,国民政府已经克服了这两条,难道不是中国的进步吗?老兄如何说是极端的比较,结论不可信呢?

                  既然如此,老兄又如何得出:“推出结论:蒋氏误国,可见一斑?”的结论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