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论蒋介石的历史功绩 -- 阿康

共:💬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论蒋介石的历史功绩

不完全同意其观点,但看看不同的意见也好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un Dec 14 18:04:12 2003)

蒋介石对中国两大贡献:统一中国,重建自辛亥革命以来几乎崩溃的中央政府(虽

是名义上的,但以当时实力已不简单了);领导中国取的字自片战争以来唯一一

次民族主义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与美苏英并列四强(任何政治人物完成其一便可青

史留名).

历史的相似之处(转贴)

可能有些文不对题,但毕竟为我们对过去的历史提供了一个视角。做为国民连知道自己国

家历史真相都不可以?不要乱扣帽子。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整个现代史被改的面目全非

。不知大家看过黄建中导演陈道明主演的《我得1919》没有,再看看以前是历史资料是如

何极力贬低顾维钧的。这种事情太多了,相信随着政治空气的开放,我们会对自己国家的

历史有更真实的了解。

当年“上山下乡”之际,曾和同学某聊起在“广阔天地”的心得,有两点令人不胜感叹。

第一,中国人的刻苦:一个壮劳力可以牵载一吨以上的重量,几乎接近一辆手扶拖拉机;

第二,尽管没有机会受正式教育,乡下农民其实极有才智。笔者这位老同学后来在美国“

常春藤盟校”获哲学博士学位, 可见他当年对普通农民智力的评价绝非虚誉。漂洋过海十

几年后回首往事,再对比在各国所见,才体会到“丑陋的中国人”的这两种素质,尤其是

他们的“工作伦理”,在世界上各种“丑陋的外国人”中,实在罕有其匹。 “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大陆政治、经济和教育各方面的社会环境远非差强人意,甚至可以说弊端重重

。这二十年的社会环境,充其量是如下数点: 一,一个大致和平安定的社会; 二,一个

相对有效、有为(并不意味有守、廉洁、和具备道德权威)的政府; 三,百姓享有一定的

经济活动自由。 在这样有限的条件下,中国的所谓“综合国力”,仍出现长足的进步,不

提“民主化”的东欧和前苏联各国,就是向来号称“民主” 的印度,也望尘莫及。此事始

作俑者邓小平的功过(包括“***” 这场“政治滑铁卢”),只能留待今后的历史评价。

真正的功臣和无名英雄 unsung heroes, 以笔者之见,非千千万万“丑陋的中国人” 莫属

。他们创造的经济增长引起“中国崛起”的惊叹,造成亚洲乃至世界地缘政治的重大变化

,中日力量消长自然包括在内。 除了“改革开放”和建国至农业合作化(或不如说“统购

统销” )的短暂几年,在中国近代史上,局部具备上述三点条件的历史时期还有另外一段

--从北伐结束到抗战开始之间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受其直接控制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

海一带。由于明显的政治原因,国民党这“十年建国”的成就和功绩,在严肃“学术界”

之外,极少为人所知。 笔者无意歌颂当时的国民党领袖,因为正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

就,真正的功臣实在是“丑陋的中国人”。但是至少必须指出两点事实: 第一,中国作为

现代国家,实在肇自南京国民政府; 第二,中国今天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维持除了

外蒙古以外的晚清版图,南京政府的十年努力,功不可没。 前些天阅读十九世纪末美国

?大西洋月刊?旧文,洋洋洒洒,讨论在中国行将四分五裂的前景下,如何保护美国在远东

的利益,令人觉得百年后中国尚为统一国家,并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之一,几乎是个奇

迹,也不得不承认其中蒋介石的功劳。 关于南京政府的“十年建国”,有不少外文特别是

英文研究资料,笔者不拟详述。就第一点“现代国家”讲,可以举出公共教育的推广,“

中央研究院”的建立,甚至首次汉字简化的努力。针对改革“ 丑陋性”的则有全国运动会

和为之建造的南京五台山和上海江湾等大型现代化体育场。自东北沦陷后,每届全运会均

由“东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加上热河,称为陷倭东北四省)”运动员率先入场,

自蒋介石起所有大员肃静起立,以切记“国耻”,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蒋介石承继的“

烂摊子”并不比1949年好到哪里。毛、周没有陈年旧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却承担历届

北京政府累积的六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外债。而且当时中国只是表面上的统一,南京政府控

制的国家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必须将其大量花费在“统一政令,统一军令”的“军阀混战

”之中。即便如此,中国的“综合国力 ”在这短短十年中仍出现长足的进步,对中日冲突

产生极大的影响。  “九?一八”之后的“一二八抗战”,是日本对国民党政府心腹地区

的直接军事试探。蒋介石不得不把全国最精锐的两师德械德训军队即八十七、八十八师组

成第五军投入作战。据张治中回忆,甚至中央军校(黄埔军校后身)教导团也受调参战。

据一位美国历史学者调查,当时仅剩的另一德械师(36师)也受命急赴汉口,包围日本租

界。蒋介石的确是拼上了全部老本,政府迁都洛阳,他本人则留守南京,以示斗志。正唯

如此,一二八战争的两个重要结果是: 第一,它证明现代装备和现代训练的中国军队可以

抗衡对等的日本军队,并且获得胜利。 第二,日本从此不敢再以“京沪杭地区 ”为直接

进攻目标(其后的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主动发动的,一是避开在对日方有利的华北平原与

日决战,二是希望以上海国际大都市地位促使西方大国对日施压)。 在此前后,国民党在

东南沿海的“基本建设”也极为可观:“京杭国道”的开通,浙皖公路和闽浙公路等公路

网的建设,在抗战前夕抢建苏(州)-嘉(兴)铁路、钱塘江大桥和浙赣铁路(未完成)

等等。可以说直到七十年代,江浙一带的交通网基本是“十年建国”的底子,笔者也因此

得以某次到旧沪杭公路上,戴笠手下刺杀?申报? 老板史量才之处凭吊。铁路界朋友告诉

笔者,文革期间修建杭-湖(州)铁路,基本按照当年“京杭铁路”的勘探设计,甚至利

用部份完成的路基。 在经济上,抗战前夕的桐油、茶叶、蚕丝等总产量记录直到五十年代

后期甚至六十年代方被超过。金融方面成就更堪回顾:自1935 年底发行法币,建立公债债

券的威信,同时积极清偿外债。到抗战前夕,已经偿还百分之九十外债。中国债券在伦敦

市场节节上扬,价格超过日本的债券,这是李登辉政权以及其他台独派系所不愿面对的史

实。法币本来是为了对付英、日、美货币在大萧条期间相继贬值,以及美国以高价抢购中

国百姓白银等等事件的武器,威信建立以后,行使地方钞票的省份也纷纷改用法币。

可以毫不夸张说,法币制度是中日战争的充要条件,迅速发展的法币构成中国统一的基础

,没有法币,抗战军费便无由筹措。 在亚洲政治上,南京政府的长远策略之一是朝鲜复国

,在中国成立的朝鲜临时政府受到南京直接资助和保护。1932年直接策划朝鲜义士尹奉吉

炸死炸伤日本在沪最高军政大员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首脑金九,全靠中国军警的全面保护

才逃脱日本的报复。事后蒋介石在南京密会金九,指出暗杀并非长策,从此中国开始大批

训练包括飞行员在内的朝鲜军事干部。这些举动不仅在当时有重要效果,今天竟然成为北

京对韩外交的历史资本,继续影响未来的东亚地缘政治。 经济力量的增长自然导致军力的

增长,从淞沪战争结束到卢沟桥事变,南京政府的德械军队从三万激增至八万。按照当时

的军备发展速度,这数字可望在两三年内达到二十万以上。根据八一三“京沪抗战”功亏

一篑的结局,以及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战绩推算,二十万德械军队至少可以确保“京

沪杭”地区。事实上直到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仍然没有直接进攻上海的胃口(见后)。只

要京沪杭不失,中日战争的局面就完全改观。 在军备方面,根据princeton大学出版的一

项研究,中国在抗战前夕的1936年完成了轻武器装备自给。在空军力量上,居然有洋人认

为在抗战开始时,双方几乎力均势敌。日本历史上损失的第一艘现代战舰和中国空军轰炸

台湾(新竹、台北),武汉上空大量歼灭日机等都是这一力量的体现。这里固然有一个补

给问题,但是至少说明再牵延若干时日,日本要占领中国东南沿海的巨大代价。 国民党当

时的另一重大资源是在南洋。华人社区在经济上的成功造成教育相对发达,东南亚因此可

以说是比中国本土更早普及“国语 ”的地区,原来四分五裂的海外华人社区因此实现了相

当程度的统一,并且成为中国民族主义的中坚。华人子弟几乎毫无例外上华语学校,而几

乎所有华语学校都在国民党的实际控制之下。这不仅对中国本土提供大量财力人力,也可

能成为破坏德日结盟的外交武器--能够真正长远损害英国在远东利益的是当地的中国民族

主义。从九一八起,到英、澳军向日本投降为止,国民党与英国在马来亚(包括新加坡)

进行长达十年的恶斗,详情有待整理,其中惊心动魄的情况,可以从英国二战期间向加、澳

、南非、新西兰(即临时排除了爱尔兰的英联邦)四国发出的丑诋中国的秘密文件窥见,

甚至到了战后的1962年,以*“南洋国语”为主的马来亚败局已成,美、英论客对作为南洋

民族主义温床的新加坡“中正中学(英语称蒋介石中学,沿用至今) ”还是耿耿于怀,r

obert s. elegant 的?龙种?便是一例。 南京政府的效率直到抗战初年还非常显著。例

如“京沪杭”的空袭预警系统:1937年八月中旬,日本空军在五天之内三次大规模轰炸南

京,中国空军居然击落其中54架,预警系统起了很大作用。“京沪杭”沦陷之后,江浙一

带的空警仍极其有效。一位当事的老先生回忆,由于沦陷区的特工系统,各地对日军的主

要空袭行动,至少有一两天的预警,令人感慨的是:当局的首要任务,便是及时疏散中小

学师生。 再以大专院校疏散为例:抗战前夕,全国有院校一百零八所,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为止,未经迁移而在原址授课的,只有新疆省的新疆学院。许多一再播迁。例如浙江大学

先由杭州迁到建德,再迁江西吉安,三迁至泰和,四迁至广西宜山,最后迁到贵州,师生

员工“遵义会师”,“长征”使命方告完成。又如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先由广州迁至广西

梧州,再迁藤县,三迁融县,四迁广东乳源,五迁连县,六迁曲江,七迁回至连县,八迁

罗定。天津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图书仪器被劫,北大、清华校舍则沦为日本军营。北大

文学院地下室更成为虐待“支那人”的地狱,清华也变成日本妓院、酒吧、马房。三校师

生初迁长沙,再迁云南蒙自、昆明,成立西南联大。其中部份师生由湖南经贵州步行至昆

明,费时六十八天,历尽艰辛,终于复课。其他院校迁移后方的实例同样感人。 东南沿海

沦陷后,香港成为连接海外的重要据点。以白修德( theodore h.w hite)为主要作者的

?thunder out of china?就描述了数以千计的中国派港人员的忠诚,一旦公务完毕,毫

无例外地冒著被日军袭击丧生的危险,离开珍珠港事变之前的“安乐天堂”香港,回到朝

不虑夕的重庆。珍珠港事变后,重庆政府交通部驻港人员全部被日军枪杀,无一投降。中

国驻菲律宾的八位外交官,从美国 princeton大学博士到外交部老首长的年仅二十二岁幺

儿,也因坚不屈膝投降,被日本违背国际公约,尽数杀害。这样的忠诚,恐怕今天北京外

交官的质量远远不及。 南京政府另一项意义深远的成功是其回族政策。无庸讳言,满清对

回族长期歧视,甚至到所谓“同(治)光(绪)中兴”,仍出现许多迫害回族的“恶性事

件”。而南京政府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赢得绝大部份回族对中国的认同和忠诚。这一点

对中国统一的贡献至大。

例如对中国各种内部矛盾,从国共、满蒙及至西藏,日本无不利用尽致,可是对回族却始

终乏术。更重要的是甘肃青海一带的回族马氏势力对中国始终忠诚不二。在白崇禧(字健

生,阿拉伯名乌默尔,意义与“崇禧、健生”吻合,天衣无缝)的细致工作下,马氏兄弟

和回族对英国策划的“藏/独”运动的致命障碍,从今天十四世达/赖喇嘛的著作里还可以

经常品味。 中国军事实力上升的最好证明是上海抗战。

由于种种原因,今天大部份人并不注意八一三是中国的主动。德国顾问团领导、总顾问 f

alkenhausen将军的传记和其他资料清楚表明蒋介石选择上海为与日本军事摊牌的地点。当

时英国从上海发出的情报报告以及日裔学者入江昭在?剑桥中国史?都明确说明日方对中

国的进攻措手不及。一个颇有些历史后果的小插曲是中国空军在日租界炸死了现代美国亲

日游说势力的“教父”赖世和reischauer的兄长。 笨拙的政治手段和欠佳的政治运气,再

加上日本唯恐中国复兴,急不及待,使得蒋介石在七七事变后,已经没有内部政治回旋余

地,中日战争遂无可避免。“京沪抗战”功亏一篑,说明中国即将达到可以抗衡日本的“

临界点”。 毫无疑问,在抗战之前十年中,日本的实力始终强于中国,然而关键是中国实

力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日本。时间越长,双方的实力对比对日本越不利。法国学者jeanesca

rra断言,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对日本来说,已经晚了两年,对中国而言,却早了两年,

故此旷日持久,僵持不下,真是一针见血的精辟之论。 总之,日本当时对中国军事野心的

代价正在迅速增加(抗战的实际历史也证明这一点),相比的是英、荷等“老牌殖民主义

”在南洋的实力日益衰弱。假以时日,缺乏自然资源的日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其战略主次

。和苏联交手的经历,充份说明日本“吃软不吃硬”。 在国际上,随著实力的增长,中国

将成为在远东抗衡日本正式盟国--英国的重要力量,这将使得德国慎重考虑在中日之间的

选择。等到德苏矛盾爆发,中国更将成为两国争盟的对象。escarra已经预言,只要再有两

年,中国就可以独力击退日本的全面进攻。中国如果掌握时间主动,等到欧洲战争爆发,

不难在德、苏、美之中择盟,击败日本。 总之,如果蒋介石有足够的政治能力或运气,将

中日战争再拖延两三年,今天亚洲的政治局面将会完全不一样。某些细节固难拟测,但是

下列要点可以大致肯定:中国不仅是联合国安理会有否决权的大国,更是全亚洲独一无二

的当然领袖; 苏联被迫交还外蒙古(包括唐努乌粱海); 英国被迫撤出印度次大陆、马

来亚和西藏、香港; 台湾(包括钓鱼台列岛)回归; 朝鲜复国并保持统一,琉球复国;

在南洋出现一个包含马来亚、新加坡和北婆罗洲的中文为主国家; 在东南亚其他地区出

现许多如今日新加坡那样的独立中文城邦国;等等。

日本投降之时,不仅港九出现令英国毫无颜面的清一色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并因此被迫接受中国新一军驻港。据美国政府资料,新加坡的游行队伍打的是“大中华民国万岁”的标语(注意此处的“大” 字)。由此可知中日战争的过早爆发,海内外中国人损失之巨。南海诸岛争议和印尼华人浩劫,只是其中两项而已。 “一失足成千古恨”,蒋介石的政治失败,不仅使他本人丧失了成为中国凯末尔的机会,中国此后经历的灾难也有他一份无法推卸的历史责任。可是在历史长河中,这无非是一瞬之事。具体细节固然难以再演,历史大势依然照旧。天道周星、六十甲子之后,中国又出现了与抗战前夕极为相似的局面: 一个道德权威颇逊于政治权威的列宁主义政权; 政府主导的资本主义(或曰市场)经济; 以东南沿海和海外华人作为内陆发展的先导和资本; 国内政治矛盾深重,但社会尚大致安定;等等。 在这些条件下,“丑陋的中国人”胼手胝足,使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在过去二十年中出现惊人的增长。同样不出意外,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消长也和抗战前夕的局面极为相似。美国被迫调整地缘战略之外,?华盛顿邮报?在***访日时尖锐指出,在“道歉”闹剧幕后,是日本对中国复兴、超过日本的深刻恐惧。

-------------

ddwssss

老蒋虽然长期被人屎盆子扣头,但在抗战8年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中大学却绝没有停办过一届(如浙大就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那个时期出身;许多著名大学一搬到西南,大树下、磨房边、庙宇里挂块小黑板就上课;从沦陷区来的教师,教授每月还有200块法币)......相对之下,伟大领袖(阿门,愿仁慈的主保佑他老人家在天的灵魂能得到安宁)一挥巨手,大学就立即停办10年!

sharpstorm

两弹一星小印度阿三也早有了,朝鲜星星也早有了,弹弹可能也有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核

心人材都是美国培养的,没有这批人,凭太祖对知识对人材的态度,打打弹弓看看天上

的星星还是做得到的。现在还在饱尝太祖造成的落后的经济科技体制一代人材知识断层

的苦果。抗战结束后,除了毛,国家已基本统一,其它军阀至少在表面上都已归顺老

蒋,如果其它军阀不服从中央,老蒋也会以战争对付他们,老蒋打仗远不如毛,但对

付其它军阀问题不大,最迟到1949年应该也能实现国家名符其实的统一,独立, 建立清亡

后的新中国。老蒋完成国家名符其实的统一,独立后,不会不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不会

不搞两弹一星,而且完全可能强得多,快得多。我们的国威、军威真的很强吗?有真正的

实力作支撑吗?如果真的强,怎么周边这么多弱国小国不怕你?怎么八十年代以来这么多

美女争着外嫁?怎么有这么多极度自卑极度自尊嘴巴上巨人行动上无影无踪的愤青?抗战

结束后至今,日本败了,苏联要对付美国,周边已没有强国的威胁,老蒋完全可能在美苏

间左右逢缘坐收渔利。至少也会是美国的盟国。无论谁当政,无论有没有抗美援朝,国家

的30年和平都是必然的。而且远比太祖给人民造成的天天挖洞洞数次面临核危机的所谓

和平更和平。如果老蒋当政,台湾问题不会存在,藏南,江心坡,白龙尾岛等很可能不会

丢,钓鱼岛和南沙群岛的争议可能不会有,即使有争议,中国也有现实占领的主动权。琉

球群岛也很可能会属于中国。

中国历史发展的正确自然的客观规律是封建社会-封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打

个大问号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太祖违反了这一客观规律,中国实际上走了和即将

走封建社会-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封建she hui zhu yi社会-封建zi ben zhu yi 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打个大问号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这个进程。走了几十年弯路,错过了

战后极好的黄金战略发展期。毛蒋之争的胜者实际上是老蒋,太祖建立的东西已被人民

一天天丢进垃圾堆,老蒋的东西正被人民一天天恢复,老蒋的光复大业实际已经完成得差

不多了。至于叫什么名称是没多大关系的。

总尔言之,1927-1937年,十年之间,内忧外患中,蒋主要功绩如下

1。九一八事变后,不顾日本一再抗议,国民政府转而大力扶持大韩民国流亡政府,并帮助

其训练大量军政人员。翻翻历史,大韩民国流亡政府三四十年代主要活动基本都是在中国

(光复军亦是如此)。

2。二战中,四十余万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为缅甸独立解放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

大贡献。记得第一次看到缅甸国旗时还以为看错了,也是青天白日满地红,只不过“日”

不一样罢了,不敢肯定到底是何原故。

3。二战中,纳粹迫害犹太人,许多国家均不容许其避难,蒋介石指示收容之,几万人不远

万里来上海避难。翻翻上海报纸杂志,时常可看到世界各地犹太人来沪故地重游,并能说

一口三四十年代地上海话,其对中国感情之深可见一斑。直至现在仍是我对以色列外交一

张牌。放在眼前的就是歼十,地球人都知道其技术来源于以美F-16为蓝本的狮式战机(其

中自然有犹太人的精明因素,但包括以前的许多军事项目,多与美技术有关,单以精明不

至于如此吧。)

4。珍珠港事变后,盟军成立独立的中国战区(包括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蒋介石为最高统

帅)及中印缅战区,中国与美苏英并列四强,地位在法国之上。1942年元旦,美、英、苏

、中为首订立《联合国家宣言》,中国首次以大国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46年成立联合

国,又成为五常之一。

5。作为对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巨大贡献的回报,罗斯福欲与中国共同维持战后东亚和

平,并告蒋介石将将越南老挝柬埔寨划归中国版图(此为蒋介石谢绝,只能说国家并非越大

越好吧,此事留给后人评判吧),中美共同确保朝鲜越南(蒋谢绝罗斯福提议后)战后独立

6。珍珠港事变后宋美龄访美,除取得大量美援等收获外,中美发布公告,战后琉球群岛归

还中国。开罗会议后,中美宣布战后琉球群岛中美共管(毕竟还要靠老美攻占琉球)7。现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提到最多的就是开罗宣言,此乃蒋介石赴开罗与罗斯福邱吉尔会谈

结果。

8。美军有只特种部队-麦之队,越3000人左右,在缅甸作战时多次受中国远征军保护,为

示感谢,其队徽上特意加上象征中国的青天白日标志,一直延续至今。

最近在《纵横》杂志第5期上看到一篇文章:“抗日名将廖耀湘的荣辱一生”,方知此公不

但参加昆仑关等多次战役,在缅甸更因战功成为国军中为数不多的获中美英三国颁发多枚

荣誉勋章的将领。真不知还有多少历史真相被掩埋,不知以后历史还会怎么写。这些可都

是威国家为民族流过血的人阿,现在有几人知道?悲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