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读报旧闻 -- 芥末糊

共:💬3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读报旧闻

    随意翻翻旧闻,翻到了《现代快报》2006年11月17日的一则旧闻。有一批‘“神秘”瓷器’,‘调羹10万元,一个小瓷碗170万元,一壶十杯的一套酒具200万元!’,你可不要以为这是那个宫廷用物。 错,大错而特措。这些东西,现在在收藏市场上,管它叫‘7501’瓷。据‘这批瓷器的收藏者。。。告诉记者,当年为了烧制“7501瓷”,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专门组织了40多位顶尖高手,突击研究设计,选用最好的材料,用最好的工艺进行生产。“当时中国最著名的陶瓷艺术家汪桂英、洪国忠、王锡良、戴荣华等人都参与其中,据说,原材料是从10多吨中选出1.2吨,来专门烧制7501瓷的。’。

    据当事者,原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庆荣披露,‘开始试验烧制了好多次,花费10多万元,都没有成功,’。花费了10多万元,都没有成功,想必最终化的一定更多吧。可惜我学养有限,到现在也查不出到底花了多少钱来做的这些瓷器,同时,据说‘毛主席在世的时候,并不知道为他定制生活用瓷这件事。’‘当时中共中央也没有为此事下达过文件。’。很有可能再也查不出最后真正的成本了。

    不过也没关系,‘花费10多万元’就当它是71年的10万元好了。我还记得儿时隔壁的叔叔,当时收入是48元的工资,要养三个孩子再加一个没有工作的婶娘。一家5口就是这48元了。原来这套餐具是当年170多个像隔壁叔叔这样的家庭一年的生活费了。。。。。。

    • 家园 没这么夸张,又不是只有一套

      1975年4月,中央办公厅向江西省委下达任务,要求原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在3个月内完成毛泽东用瓷的研制任务。这个任务是该所1975年的第一项任务,故称7501任务。这次研制的产品称7501瓷。任务下达后,江西省委拨给制作经费计人民币35000元,同时安排抚州地委提供10吨特好的制瓷原料。由1975年5月25日初烧出第一窑,直至1975年8月31日共烧22窑,制出14103件瓷器。合格率为30%左右,实际成品为4200件。釉下红梅专用瓷5组合为一套,计92头,其中一组47头餐具、1组13头餐具附件、1组13头书房用具、1组13头茶具、1组6头观赏器。

      江西省委精挑细拣出了最好的10套精品分装成10个箱子,计920件。当年9月分配给北京中南海4箱、湖南省警卫接待处2箱、江西“828”招待所3箱和相关人员1箱。1978年剩余部分又配成N套华国锋的专用瓷。1978年底,除了留下少量瓷器放在研究所陈列外,研究所决定将大部分剩下的“7501瓷”作为职工春节福利分给大家做纪念。近300名正式职工按抽签的方式各领一份,每份大约10件左右。由此,“7501瓷”开始流向民间。

      据参与7501任务的张福平说,7501瓷研制过程主要有三个问题:解决釉上彩的铅含量严重超标问题,解决釉下彩微裂丝纹现象,烧制过程中的倒窑问题。整个的费用,黄庆荣说是二十多万。

    • 家园 我看这些说法只是现在的炒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