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个崇拜鲁智深的和尚 -- dreamflyer

共:💬35 🌺10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一个崇拜鲁智深的和尚

    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夏天,著名学者李卓吾(李贽)陷入了一场莫名的烦恼之中:他自己本来都是一个公认的怪人了,现在,却遇到了一个比自己更怪的家伙!

    作为当世著名的学者,李卓吾很喜欢评点各种名著。传诸后世的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两种:评《四书》和评《西游记》。这一次,他看中了另外一部传奇小说《水浒传》。于是,便一边评写,一边命一个法号叫常志的和尚,帮忙他誊写。这个常志是李卓吾的朋友无念禅师的弟子,出家前是个书吏,能写一手好字。李卓吾很欣赏他这一点,所以才叫他来做这件事。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李卓吾在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在当时禅门的地位是很高的。

    刚开始还没有什么,李卓吾先生评得很高兴,常志和尚也抄得很认真。但后来事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李卓吾评得兴起的时候,便一天到晚不住地赞叹《水浒》中那些人是豪杰义士,而其中的代表人物鲁智深,在李卓吾先生眼中,不用说更是出家人真修行的代表!至于五台山上那些不敢吃狗肉的秃驴们,李卓吾先生断言,他们只是一群迂腐之徒而已。

    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李卓吾先生这样说是没有错的。只是很多事情都是要问个时间地点条件的,不能贸贸然就真的去做。问题是,抄书的常志和尚却把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心中,认成了死理。不仅认成了死理,而且还计划付诸于实践!

    刚开始的时候,李卓吾先生还蒙在鼓里,压根儿没有想到自己当老师居然这么成功!直到有一天,常志和尚和庙里其它僧徒发生了一点小冲突时,李卓吾才发现事情有点不妙了:这位常志和尚不仅大喊大叫个不停,而且跑到厨房里摸了根劈柴出来,准备下手放火烧房子!他打算把鲁智深的精神真正贯彻到底:“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还好,最终被人劝住了。

    自己手下的人出了这样的事,李卓吾先生很生气。便把常志和尚叫来,稍微数落一下。但他刚开口没说几句,常志和尚便仰天长叹:“五台山的智真禅师尚且能容一个鲁智深,先生您却不能容我一个常志!由此可见,您李卓吾先生的修为,比起智真禅师,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从此之后,常志和尚变本加厉,事事都仿效鲁智深,弄得一个庙里鸡犬不宁。李卓吾先生气得七窍生烟,他性情非常暴躁,本来就不是什么善人。在这一点上的确不如鲁智深的师傅智真长老,常志的眼光歪打正着。智真长老见鲁智深闹得实在不像话的时候,采取的办法比较温柔,他写了封书信,把智深推给另外一个庙,落得个眼不见心不烦。

    李卓吾先生呢?手段就比较“毒辣”一点了。他走后门通知一个朋友,讨了一道“邮符”。从地方官府里找了一个差役,强行把耿直的常志和尚通过驿道,从武昌押解回龙湖芝佛院。龙湖芝佛院是李卓吾先生的常住地,在湖北省的麻城,而武昌则是他当时的客居地。

    《水浒传》抄不成了,常志和尚心中很是郁闷。一路上,他鲁智深的脾气不改。押送他的人牵马慢了点,他便金刚怒目,破口大骂,用的还是鲁智深式的激烈语言:“汝有几颗头?”

    后来,常志和尚的结局是悲惨的,为了向鲁智深学习,他一生坚持自己的信念。就算李卓吾先生回来,仍然是痴心不改。最后,李卓吾先生对自己这个执着的学生恨得咬牙切齿,干脆把他从龙湖芝佛院赶了出去。常志和尚无处容身,不得已,只好孤身北走长安,最后以流落不振而死。

    这件事情记载在袁中道的日记里,袁中道听说这件事情后,觉得也是没有办法解决。只好说,“痴人前不得说梦,此一徵也。”事情往往都是这样,有些过于深奥的道理,被呆子(或骗子)们弄得一知半解的时候,常常会让人哭笑不得。同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科学家们发明了一个词语:“多维空间”。马上就给一群骗子搞了去用,说自己之所以能够把药片从封闭的瓶子里抖了出来,是因为药片在“多维空间”抄了捷径。——而“多维空间”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和环境呢?包括骗子在内,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弄得清楚。

    让人敬佩的是,就像我们没有因为气功大师而否定“多维空间”一样,李卓吾先生也没有因为“常志事件”,就把庙里的《水浒传》都给烧了。更没有跑到施耐庵先生的后人那里,强烈要求施家负起责任来。聪明人的理智就体现在这里:他不会因为一些孤立事件而否定一切,更不会随便地用“道德”做武器来攻击别人。所以,我们现在还是有幸可以看到李卓吾版的 《水浒传》点评本。

    这个事件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此:常志和尚这样呆头呆脑的家伙什么时候都会有,李卓吾先生脾气暴躁是不对的,但他却一点都没有因此而神经过敏!

    王小波的杂文中提到这么一件事。二十年代的美国政府是这样查禁书籍的:“起诉人从大部头书里摘出一段来,念给陪审员听,然后对他们说:难道你希望你们的孩子读这样的书吗?结果海明威、劳伦斯、乔伊斯就这样被禁掉了……”可见,当时美国的“常志和尚”不见得很多,但神经过敏的人倒的确不少。为了一两个可能受害的“孩子”,就让海明威、劳伦斯、乔伊斯等人倒了大霉。

    不过,让王小波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后,他的老婆李银河却同样在这种事情上栽了大跟头。前段时间,李银河可以说是中国被骂得最惨的一个人。她的种种听起来骇然听闻的观点,其实就是从一个学者的角度,阐述了一个观点:“人应该有自由(或权利)来支配自己的身体”。李银河和王小波一样,都是自由派知识分子,把自由看得几乎比生命还要重。不过,他们能够真正地体会“自由”的真正精神,懂得任何自由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例如,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充分的自由——但不是无限制的,其界限应该是“他人的自由和权利”,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但道理就是怕被那些半懂不懂的外行听了去!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个时间地点条件,正常的人都知道这一点,糊里糊涂就跑去做的“常志和尚”毕竟不多。李银河最终还是被大家骂得狗血淋头,因为她没有料到:在当代的中国,“常志”和尚虽然不多,但神经过敏的人却真的不少。

    参考文章:王小波:《摆脱童稚状态》http://www.boxun.com/hero/wangxiaobo/18_1.shtml

    元宝推荐:AleaJactaEst,张七公子,
    • 家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少年不应该阅读武侠,黑帮内容的文艺作品

      据说当年古惑仔系列流行的时候中国各大小县城出现了无数浩南哥,山鸡哥

    • 家园 这是传说中的

      教唆犯:)))

    • 家园 其实我倒挺佩服那个常志和尚

      李卓吾本就算是哪个时代狂放不羁的人了。可是见到常志和尚真要实行他的理论却是怕得要死。

      这种心态,就叫做“叶公好龙”。

      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有这个毛病。所谓的“自由主义者”更甚。他们整天指手画脚,这也不对,那也不好。可是真的轮到他们自己表演了就一个个露了原形。柴玲要别人去牺牲,自己却要“保存革命火种”跑起来比谁都快。余杰动不动要别人忏悔,结果自己却成了“一夜美国人”。

      历史并不是李卓吾这类人所能够创造的。李卓吾这类人是典型的看客。他们会做梦,会鼓掌,会在安全的距离上叫好。可是一旦真的要他们亲自动手,他们就全歇了菜,反过来要打压那些戳穿了他们的画皮的人了。

      历史是常志和尚这类“认死理”的人创造的。他们或许会一时失败,或许会被人嘲笑,但是他们百折不挠,终成大事。

      也许的确不可以在“痴人”们面前说梦。但如果没有他们这些“痴人”的身体力行,梦将永远只是一个梦。

      • 家园 任先生所言甚是

        在下稍微引申一下。

        这个文本叙述简短,歧义很多。鲁智深被读者欣赏,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不守清规戒律,更多的是他的拳打镇关西和倒拔垂杨柳之类的英雄仗义。换句话说,他有能力去不守那些清规戒律。如果常志和尚仅仅模仿智深的反戒律行为,那倒真是一件危险而无益于社会的事情,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进一步说,鲁智深不过一个文学形象,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压迫人群的一个精神寄托而已。当真有这末一位生活在现实中的话,能生存多长时间都不好说。诸位都是过来人,知道所谓的清规戒律,不管从褒义还是贬义看来,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会基本要素。

        文学艺术的作用,在于娱乐,影响,感化,促进受众。我们很难明确知道施耐庵写作水浒的动机,但是在前70回里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所谓·官逼民反·的主题,从而对梁山好汉的行为理解并敬重。常志和尚受到鲁智深的影响。程度如何,文中没有提到,但是被李笠翁压制了他的行为。否则一个真正的花和尚出世也未可知。地主士大夫的阶级本性使得李笠翁采取这种看客行为,并不奇怪:他可以理解梁山好汉,但是要他自己如此,是不行的。

        关于知识分子·动口不动手·的毛病,中外皆然。马克思不是说,所有哲学家都在解释世界,我们却要改造这个世界。

        至于那些·口头民主·分子,和李笠翁相比,就不值得一提了。

      • 家园 任先生之言大错特错矣

        世界上有的事情有些人能做,另外一些人却做不得。比如江XX可以泡宋妹妹,你要是自以为年轻潇洒,英俊倜倘也去插一腿的话,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唐宋时期有些祖师为了破除弟子的执着而呵佛骂祖,另外有些不更事的和尚(也就是常志和尚的前辈)看到后觉得酷毕了,也照着葫芦画瓢。却被祖师呵斥道:你得个什么道理,也敢学我一般呵佛骂祖,当心吐血而亡。后果如其然(典故见<五灯会元>)。

        如《水浒传》所言,智真长老是个明眼人,能知过去未来之事,他任由鲁智深“胡作非为”是有缘由的。不知道李卓吾是不是个明眼人,但至少是个懂因果道理的人,所以他要制止常志和尚的出轨行为。

        鲁智深能够“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常志和尚行么?他既然做不到,就该老实修行,当然不能象鲁大师般喝酒吃肉,杀人放火了。

        这个世界不是任何人都能任我行的。

      • 家园 赞并花之

        那些成日里神马民主啊、言论自由啊鼓吹的最凶的人遇见不同言论时的丑态早就有目共睹了。

        可见网络的发明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 家园 高见!深得我心!
      • 家园 说得好,得通宝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支持,上花
    • 家园 送花
    • 家园 呵呵,明白了

      原来谈经论史是某些智慧明聪之人的专属权利,下等愚痴之民如我辈,只有焚香沐浴,恭听赞美之言论自由,或去闭嘴钳口吧。

      只是有些好奇“随便地用“道德”做武器来攻击别人”之言何来,嘿嘿,又有些神经过敏了,我又犯错误了?那篇忽悠“勇”的帖子有强烈暗示性?仔细想想,观文析义,如果要把刘玄德对号入座的话,有些无耻地说,象是自拟的合理性更高呀。

      说实话,说我费劲吧拉地码那几千字是为了攻击某人,真是小瞧了我,算了,也不做什么无心有意之辩,觉得恰是我那篇忽悠文的一个小小的注脚。

      言辞无礼,得罪了,梦大,别过,有回不复。(嘿嘿,如果有的话)

      BTW:我不知李银河为何人,以为确指公开赞美换妻行为艺术之人,实际上,王小波也未曾拜读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