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唐太宗、宋太祖德功比较的衍生问题 -- 啊啊啊啊

共:💬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疆域大国未必就是军事强国,清末中国就是此地域上的大国

与英等列强交战还不是一败再败。

隋唐时代高丽的战力明显高于宋南攻时的南唐。

至於南唐,南汉,后蜀,荆南,吴越等割据势力,文化习俗等都是华夏文明一脉相承,与东突厥,辽等少数民族国家大为不同,属於分久必合的类型。想真正的独立出去没那没容易。同窦建德的夏,王世充的郑。

如谈到真正意义的外战,唐太宗有东突厥,薛延陀,吐谷浑,吐蕃,高丽,高昌等,除高丽不克外皆胜。

宋太祖只有对辽战的经历,乾德二年(964年)令李继勋伐北汉,被耶律达里6万人击败,开宝元年(968年)至二年,宋太祖亲征北汉,兵围太原,不克,宋军因雨频多病,辽兵又至,只得撤军,这2次从战略目的实现来看,宋都是失败了。开宝九年宋太祖再次亲证北汉,去世,撤军,此次情况特殊,倒不能称之为战败,萧达凛的情况类似,辽军一路破关败军,大将萧挞凛在澶州察看战地时,中宋军伏弩身亡,(并非阵杀,一偶然事件,另有说法是宋军见辽军惊慌,误发床弩,却不意射中辽帅)中军折帅,士兵厌战,才选择和谈。(其实此战一接战承天,辽圣宗在形势颇为有利时便已´´提出和谈了,辽基本无南下灭宋的野心,也无那个实力)

所以,此类意义上的外战宋太祖远不及唐太宗。

内战来说,唐太宗军功第一,拜为天策上将,灭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这些割据势力的战力哪一个都强过宋时南唐,后蜀...

后周,宋时的割据只有南唐,北汉(3万兵,一靠坚城太原,二靠辽援)后蜀才比较强,吴越已臣服与后周,宋南攻更是出兵出力,而柴荣3次南攻,尽歼南唐主力,有些抵抗意识的李憬去帝号称王,割江北,以大量财物犒后周军,经济也遭极大破坏,加之李煜只知拜佛,作词,宋时南唐已不堪一击。

3伐淮南,后蜀也遭重创,如非后周连遭北汉,辽的侵扰,柴荣挥师北攻,后蜀已下。南汉更是不知兵事。几无战力。

还要说的是,柴荣作出大举进攻后蜀的姿态,却挥师北上,在北汉,辽皆不知的情况下大军已兵临城下,故辽将纷纷投降。而之后,列重兵于关南,辽穆宗是个有名的昏君,<<续资治通鉴>>可知,不理政务,动不动就跑去射鹿。还称,3关皆为汉人故地,故无意夺回。

所以此时与宋杯酒释兵权后的形势完全不同。

石守信,高怀德,慕容延钊等人的经验,军事才能,比曹彬,潘美只高不底,宋太祖在统一之前,杯酒释兵权似乎心急了些。

比起唐太宗的知人善用,如李靖(此人军事才能太强,如在宋太祖手下必然也是恩养,雪藏的命运)宋太祖的用人稍差了些。

综上所述,从为将的角度宋太祖(见高平,3攻淮南,)未必差与唐太宗,但为帅,为君,他的武功自然要弱于唐太宗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