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信用卡的故事(一) -- 呆鹅

共:💬41 🌺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信用卡的故事(四)

当货币在东方中国逐步演变时,在地球另一端的西方,历史同样没有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发明了交子的宋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软蛋王朝,但它毕竟从形式上保持了一定的大一统。而同时期的欧洲(主要就是西欧诸国)诸侯林立,金属货币繁多,如果每笔交易都用硬币支付,而且要求当面点清,这对于规模越来越大的跨地区贸易会是一个大的挑战,硬币结账不仅会太重,并且运输也太危险(想想生辰纲,人类的欲望不论东西方都是相通的)。从12世纪开始,西欧的城邦定期在法国里昂和香槟、意大利佛罗伦萨、瑞士日内瓦、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商业中心举办交易会,这些交易会不仅每次交易量大,而且也进一步促进跨地区贸易的提升,这些商业发展当然推动了商业银行业务的增长。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历史上第一张商业银行信用票据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银行也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据说它的发起者是佛罗伦萨的银行家们。信用票据的作用与中国山西票号的银票大同小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它的大致流程:阿姆斯特丹的大牛向佛罗伦萨的铁蛋定购了500张超后现代魔幻主义油画,而佛罗伦萨的狗剩同时向阿姆斯特丹的三德子订了1000株郁金香。在没有现代银行的情况下这两笔生意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因为西洋蛮夷不象俺们中华上朝有一个中央政府管事,它佛罗伦萨市议会可以不认在阿姆斯特丹签的合约,反之亦然,若没有银行居中调停,双方就有一个极难逾越的障碍——先发货or先汇款?因为双方互不信任,即使双方取得了互信,大牛把意大利银币千里迢迢地从荷兰运到意大利,那边狗剩在同一时间把畿尼又运回荷兰,这其中所耗费的人力成本与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不问可知。相较之下,若是由银行为双方提供信用担保,则双方都不用担负运输现金所带来的困惑,甚至不需要承受因准备对方国家货币而带来的汇率损失,只要在自己国家拥有该银行分行的城市开户,就可以进行多国多边的多角交易。当然,实际操作流程要比这复杂繁琐地多。

从13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银行和犹太人钱铺基本垄断了西欧商业银行业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整个中世纪,基督教禁止有息借贷,但这一点并没妨碍意大利人,特别是没妨碍意大利的伦巴第人(Lombard)去从事放贷和商业银行业务,以至于从那时开始欧洲人把“伦巴第人”和“商业银行”用成同义词,连英文中的“银行”Bank 一词都来自意大利文的“banco”(意思是“板凳”,因为银行业者最初是坐在板凳上提供经营钱币业务的)。当然,在犹太教中没有禁止有息放贷,所以犹太人也是欧洲中世纪主要的银行家群体。

以上两段摘自陈志武所著的《再谈西方崛起》,转摘时略有删改,同时不代表本人认同其全文所表达之主张。

西欧的银行票据从某种意义上解决了金属现金不易运输这一缺点,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广阔的网点分布这一基础之上。若是没有这一前提,比如阿姆斯特丹的大牛忽然搬到了加勒比当种植园主去了,那么他如果还想与佛罗伦萨的铁蛋交易的话还是只能雇佣人员运输现金,因为当时欧洲的商业银行都没在加勒比地区开设分行(貌似是因为割喉岛那样的大佬太多的原因)。

到了美国内战时期,这一情况逾发严重。采取联邦制的美国当时还没有全国性的银行,现金的传输只能依靠邮寄系统,但19世纪的美国最出名的除了约翰·韦恩式的牛仔之外,恐怕就是比莱那样的铁路大盗。美国的邮局为应对这一情况,发明了一种简单的支票——汇票。通过邮局邮寄汇票很快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资金传输方式。但很明显,汇票缺乏现金的灵活性,并且同样面临被盗与伪造的危险。

时势造英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当时最为著名的快递公司——运通公司的一位员工于1891年4月25日发明了旅行支票。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两次性的签名对照降低了伪造与偷盗所带来的风险与损失(购买时在左上角签名,使用时在右上角再签,两相对照)。为推广这一产品,运通公司凭借其人脉关系网,花大力气说服了美国与欧洲的商业银行与商家接受其旅行支票,并且保证不收取任何手续费,同时为防止伪造为商家进行了担保。时至今日,在全世界使用旅行支票的客人中,绝大多数使用美国运通旅行支票,已使美国运通成为全球最大的旅行支票发行公司。但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如今已无从查找那位发明了旅行支票的先驱者的姓名。也许就连运通公司自己,在一开始也没想到这一发明奠定了他们如今在美国金融界一言九鼎的地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运通旅行支票的正反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旅行支票市场另一巨头VISA的产品

但时代是发展的,任何事物都必须不断对自身进行不断地改进以适应这不断前进的时代。旅行支票也一样,固定的面额使其只是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纸币,缺乏固定的灵活性。

在这种情况下,新的货币形式的出现只是早晚的问题。

1950年的一天,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走进了纽约的一家高级餐馆...................................................................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