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唐太宗和宋太祖的“内圣外王”兼及唐宋军事力量比较 -- 查理五世

共:💬30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玄武门事变

呵呵,查理说:

我们讨论的问题是比较宋太祖和唐太宗做为皇帝的历史地位问题

不知道为何还是纠缠于“唐太宗杀兄杀弟纳弟妇,杀尽子侄”等等问题上。

其实就算是做皇帝以前太宗的私德也不至于像查理说的那样不堪,至少《旧唐书》和《新唐书》上面都没说是太宗不顾亲情,早于建成动杀心的。

下面是一段军事科学出版社所出的《中国历代名将》里关于玄武门事变的叙述,还是比较可信的。(本丛书为传记体。着重反映传主的主要军事活动、军事业绩、军事思想以及个人的品德、修养。事迹一律以史料为依据,不虚构,不杜撰,所作评论,力求持平客观。)

以下为正文,由于是OCR版本,不免有很多错别字,还望海涵。

-------------------------------------

玄武门事变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宫城玄武门,发动的一次军事政变,死了他的长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无言,夺得皇位继承权。史称玄武门事变。

这一事件,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助斗争。这场斗争,早在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前后就已经开始,只因统一战争结束以前他们要一致对外,其内部矛盾退到次要地位,到统一战争结束以后,即上升到显著地位,并逐颧表面化。

他们兄弟三人,李建成为人宽简,仁厚,有一定的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在陌大业十三年晋田起兵时,已29岁,比世民大7岁,元吉当时只有15岁。所以开始建成与世民多是并肩作战,二人同领部队攻占西河,又分别任左、右军大都督,分练左、右大军,平宋老生,进克长安。进入长安后,初次出兵关东,建成和世民也是分别担任左、右元帅。因而,他们在这一时期的贡献,可说是不差上下。唐建国后,建成辅助李渊处理政务,在稳定后方、支

援前线等方面,都起过巨大作用。加之他身为嫡长子,并且已经定为太子,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所以在后宫、外廷和长安等地都有不少拥护他的人。他收罗到自己周围的官后,如东官洗马魏征、中允王建、左卫串韦挺等人,都很有政治见解和才能。这些人在尔后的“贞观之治”中,都起了不小的作用。

李元吉也善武艺,颇骁勇。在李渊进兵关中时,年龄还小,无大作为,十八九岁起跟世民出关东征,在几次战役中,也立有战功。当秦王世民建立天策府时,他领司空。元吉在其二兄长的斗争中,本可超脱,以享其富贵荣华,可是他却与建成结成了宫府集团。

李世民直接参与了太原起兵的谋划,并起了重要作用,而建成、元吉当时却在河东,末直接参与其事。李唐王朝建立,建成以嫡长子被封为太子。太子是国之储君,需要在君主身边,习理朝政,一般不领兵亲征,即所谓“君子嗣嫡,不可以帅师”。①同时,李渊又怕军权旁落到外姓将领,而由李氏诸王任各路大军统帅,最关紧要的岗位,更必须由自己的儿子来担任,因此,在唐初统一战争的指挥权就只能由秦王李世民执掌。这就在客观上为世民建立功勋提供了机遇。

由于世民在驾驭战争方面,显露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屡建奇功,政治地位、军事地位都日益增长,不但拿握着大量军队,而且还身兼远相之职‘在当时的统治集团中,特别是在兄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对太子建成不能不是一个威胁。太子官署中允王建和洗马魏征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武德五年,刘黑闼二次起兵反唐时,提醒建成说:“秦王功费天下,中外拥护;殿下只因年长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如今刘黑闼逃亡之余,人众不满一万,资粮缺乏,用大军进逼,势如摧枯拉朽,殿下应亲自率兵去攻打,以获取功名,因而结交山东的豪杰,庶可稳定自己的位子。”因此,建成请求出征,破例统兵出关,而世民则被召回留在京师。

李世民也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不断搜罗人马,逐步形成了以秦王为核心的私党集团。

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深,双方都在加速积累力量,准备决斗。建成有东宫兵,世民有秦王府兵,元吉有齐王府兵,这些都是用于备王府禁卫的,是公开的、此外,他们各自招募大批武士,以为自己的死党。世民有素所蓄养在外的勇土800余人;建成则在武德七年私召长安及四方骁勇2000余入,作为东宫卫九分别屯驻左、右长林门,另称长林兵。又暗中派右虞侯可达志跟从燕王李艺;调动幽州精锐骑兵300人,部署在宫东的诸街坊,打算用来增补东宫长值宿卫。后来被告发,高祖只把可达志流配到嵩州(今四川西昌县),责备了建成。

双方力量对比在外廷和内宫、私兵数量方面东宫和齐王府超过秦王府,但是秦王府的谋臣、武将却占有优势。

李建成和元吉,早有杀害世民的企图,当然世民也在严密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伺机给予反击。

有一次,世民蹬随高祖到无吉住宅,元吉事先命令护军字文宝领兵埋伏在卧室之内,企图趁机刺杀世民。建成担心其父在场,事难成功,阻止了这一行动。元吉事后生气地说:“都只是为兄打算,对我有何好处?”可见要不是建成的犹豫,世民可能已成了刀下之鬼。

武德七年六月,高祖巡幸仁智官(今陕西宜君县境),命令建成留长安,世民、元吉都随从前住。建成以为时机难得,想乘机谋变,要元吉就便图谋世民,说:“安危之计,决定在今年。”庆州都督杨文干曾宿卫东官,建成与他关系亲厚,私下受建成的命令,招募壮士送往长安。这时,建成旋即派尔朱焕、校尉桥公山以铠甲送给文干。公山和尔朱

焕行至由州(今陕西彬县),向政府自首告急,告太子派文干起兵,企图内外相应。又有宁州人杜风举也进宫告密。高祖大怒,当即假托其他事,手诏召建成到行在所,又派司农卿宇文颖急召杨文干,宇文颖到庆州,把实情告诉了杨文干,文干于是举兵造反。 :、

高祖命令世民带兵出讨杨文干,并对世民说,“文干的事牵连建成,恐怕响应的人数众多,你应亲自前住处理,还京后,立你为太子.我不能效法隋文帝诛杀儿子,我当封建成为蜀王,蜀兵脆弱,将来如果能服从你,你应保全他的性命,如果他不

肯服从弥,取他也容易!”可是.当世民出发后,元吉与妃嫔们轮番为建成说情,封德彝也在外面为建成游说使高祖改变了主意,仍派建成返回京师驻守。只是责备他兄弟不和睦,而把罪责归结给太子中允王奎、左卫率韦挺和秦王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并一起流放到嵩州。 此后,李世民与建成、元吉的争斗更趋激烈。在这年七月的一天,高祖在城南校兵围猎,太于、亲王、齐王都跟从前往,李渊命令三个儿子,进行乘骑射箭比赛。建成特地招自己训养的一匹喜好蹶蹄子的壮马,牵到世民跟前,说:“这是一匹骏马,能跳超数丈宽的沟涧,弟弟善于骑术,不访骑着试一试。”世民于是骑上马去逐鹿,马突然蹶起后蹄,世民一跃而起,在数步之外立定,等马站起来后,再次跨上马背,这样反复了三次。世民回头对宇文土及说:“他要用这匹马来杀我,但死生有命,岂能伤害我呢!”建成听到这话,就让妃嫔们去背地里告诉高祖,说:“秦王讲他有天命,应当为天下主,那有白白送死之理!”高祖听了大怒,把他们三兄弟召去,责备世民说:“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以求得,你谋求帝位何这么急呢?”世民脱冠叩头,请求交法司调查,高祖仍怒气不消。这时,恰巧遇上边关告急,突厥入侵。高祖这才改变怒容,劝说世民一番,让他藏冠系带,和他商议对村突厥之谋,并派他与元吉率兵去幽州迎击突厥。这一仗,世民采用离间之计,打破了突厥的进攻,取得了胜利。

高祖面对诸子之间的矛盾,因认定了建成嫡长子继位的既定方针,所以对世民总是有所猜疑,但每遇战事,仍然离不开世民去征战。

李世民针对这一局面,也在积极为自己的后路作准备。他到洛阳北据邙山,南临伊阙之口――龙门,洛水贯穿其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且发生变故,可以离京据守此地。于是派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前往镇守,并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人张亮带领亲信王保等千余人前住洛阳,暗中结交山东豪杰,以等待形势的变化。 .

武德九年六月,李元吉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并把他交给法官审查,张亮守口如瓶,始终不说真相,无奈只得又把他放回洛阳。

李建成想害死世民,总未得手,有一天晚上,召世民饮酒,世民应邀到东宫,不料酒中下毒,世民饮后,心中暴痛,接连吐血致升,幸亏由淮安王李神通扶还西宫。高祖知道后,来到西宫,安慰世民,敕令建成说:“秦王平素不能饮酒,自今以后,不能再行夜饮。”并对世民说:“首先提出灭隋计划,平定海内,都是你的功劳。我想立你作继承,人,你坚决推辞,再说建成年长,作太子的日子久了,我也不忍心削去他的地位。看你们兄弟之间,像不能相容,同住在京城,必定有纠纷、争执。我想派你回陕东道大行台,留住洛阳,自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以东都归你管辖。还让你建立天子的旌旗,如同汉梁孝王的作法。”世民在京城,实力不及建成和元吉,处境比较困难,当听到李渊的安排后,不禁暗中庆幸,但在表面上却以不要远离膝下作推辞,高祖又说:“天下一家,东、西两都,距离很近,我思念你就去看你,你不必悲伤。”

高祖的这一安排,建成、元吉助吃惊,他们商量说:“秦王若到洛阳,拥有土地甲兵,就不能再控制他了,不如留他住在长安,他势力孤单,只是一个独夫而已,要取他就容易了。”于是暗中命令数人上奏,说:“秦王的左右听到要前往洛阳,都欢喜雀跃,看样子恐怕不再回来了。”又派亲近的宠臣去游说高祖,使高祖改变主意,把秦王世民派往洛阳的事又搁置起来。

李建成、元吉见此计得逞,乘机煽动后宫尹德妃、张婕妤等,在高祖面前加紧挑拨是非,元吉还亲自向高祖密请杀世民,只是高祖没有答应。

秦王手下的僚属诚惶诚恐,不知如何是好,行台考功郎中(属吏部,掌管文武官文的考课)房玄龄对比部郎中(属刑部,掌管诸司百僚俸料等,总管内外之经费)长孙无忌说:“如今嫌疑衅隙已经形成,一旦祸端暗中发生,岂是府廷血流涂地,实在是国家的忧息;不如劝秦王施行周公诛管、蔡之事,以便安定皇室与国家。存亡之机,异常急迫,采取行动就在今天!”长孙无忌说:“我心中早有此虑,只是不敢说出;如今你说的,正合我心,我要把这意思很快告诉秦王。”于是进府禀告世民。

李世民召来房玄龄商议,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应当继承帝业,今天的忧虑和危难,是天助的机会,望大王莫要迟疑。”于是房玄龄与府属杜如晦共同劝世民诛杀建成和元吉。

建成、元吉欲借高祖之手杀世民,未能得逞,又千方百计削弱、瓦解秦王府属,并想引诱这些人为自己所用。秦王府的左二副护军(当时秦、齐王府各置有左右六府护军)尉迟敬德,是对他们威胁最大骁将,遂暗中用一车金银器送给敬德,企图收买他。敬德推辞说:“我本是编蓬作户,破瓮为窗的贫民,遭逢隋末战乱流离的时局,长期沦落在反抗朝廷的环境里,该当死罪。亲王赐我再生的恩惠,如今又在秦王府做事,应当教命报答。我对殿下无功可言,不敢滥受重赏。若私交殿下,乃是贰心,贪利忘忠,这样的人,殿下如何能使用?”建

成恼羞成怒,便与他断绝往来。敬德把这件事报告了世民,世民说:“你的忠心如同山岳一样高大、牢固,虽堆金至北斗,也不会动摇。他送你东西,你就接受,有什么可猜疑的!而且又能够知道他的阴谋,岂不是良策!不然,灾祸将会降临到你身上。”

不久,李元吉派壮土起夜行刺敬德。敬德知道后,大开诸门,安卧不动,刺客屡次到他庭前,始终不敢进入。元吉又诬告敬德谋反,想借高祖之手杀死他,经世民极力请求,才得幸免,元吉又用置金收买右二护军段志玄,也遭拒绝。

李建成和元吉,又用诋毁手段,把秦府左一马军管程知节调走,让他出任康州刺史(治今广东旗庆县)。建成又对元言论 “秦府有智慧谋略的人中,可怕的只有房玄龄、杜如晦而已。”都向高祖诋毁他们二人,使他们也遭到斥逐。

李世民也针锋相对,派人收买建成、元吉部下,且颇有成效。建成手下负责东宫宿卫的将领常何和掌管东宫机密的太子率更远王至等,都被世民买通了。

秦王府重要谋臣武将一个个被调走,只有长孙无忌尚在府中,局势日益严重。无忌与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右候车骑将军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人,日夜劝说世民诛杀建成、元吉。世民一时犹豫不决,房玄龄、杜如晦和程知节、段志玄等人,都在拖延上任时间,留居京城,以应事变。

这时,又遇上突厥郁射设率领数万骑兵进驻黄河以南,进入边塞,围攻乌城(今陕西定边县境)。在此以前,凡有突厥入侵,皆由秦王督军出征。而这次,李建成则推荐元吉代世民督诸军北征,目的在于削夺世民的兵权。元吉又故意要调秦府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右三统军秦叔宝等人与自己一道前往,企图乘机把秦王府的骁骑猛将统统归属到自己麾下,彻底解除世民的军事力量。同时,建成对元吉说:“如今你得到秦王的勇将精兵,拥有数万徒众,我与秦王在昆明池为你饯行,派壮士把秦王拉杀于幕下,上奏说是突然暴卒,皇上该不会不相信。我自当使人进宫申说,要皇上把国事交付给我。敬德等人既然归你手下,应全部坑杀掉,谁还敢不服从!”

建成等人的密谋,被太子率更丞王睡知道,偷偷地告诉了李世民。世民急忙找长孙无忌等人商量对策,大家一致认为,形势危急,祸在旦夕,唯一的出路是先下手为强。世民叹道: “骨肉互相残杀,是古今的大恶。我知道灾祸既要发生,但想等着它发生以后,再以正义之兵讨伐他们。”敬德见秦王临危仍迟疑不决,大嚷道: “人情谁不爱惜生命,如今众人为秦王效死,是天给予成功随机会。祸机将要发生,大王还态度安然,不以为忧虑,大

王纵然看轻自己的生命,对宗庙社稷如何交待?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奔亡江湖,不能留在大王身边,任人宰割!”长孙无忌也说:“不听敬德之言,事情就会失败。敬德等人必定不会再是大王的人,无忌也当随他离去,不能再侍奉大王了!”世民说:“我讲的话也不可完全不顾,请你们再考虑一下。”敬德生气地说:“大王如今处事尚有疑虑,这是不明智的;灾难到来而不决断,这不是果敢。而且大王平素蓄养的800多名勇士现在已经全部入宫,穿好了衣甲,手执着兵器,起事的形势已经促成,大王怎能制止得了呢?”

李世民又找了不少府僚商量,经过深思熟虑后,有意让人取来龟板卜卦,以测吉凶。正在这时幕僚张公谨从外面进来,见此情形,拿过龟板扔到地上,说:“占卜是用来解决疑惑的,如今事情不疑,还占卜什么?结果如不吉利,就停止行动吗?”于是大家便定下了行动的计划。

李世民看到文武臣僚态度坚决,遂下定决心,开始进行部署。命令长孙无忌密召房玄龄等人入宫。但玄龄等说:“已经得到软旨不能再事奉秦王,今若私下谒见,定犯死罪,不敢奉命。”世民听了回报,勃然大怒,回头对尉迟敬德说:“玄龄、如晦难道背叛了我吗?”于是取下佩刀授给敬德说:“你前去观看,他们若不肯来,就把他们的头砍来。”敬德与长孙无忌前去告诉房玄龄等人说:“亲王已决定大计,请你们急速入府共同商议大事。我们四个人,不能走在一起。”于是使玄龄,如晦穿着道士服,与无忌同入秦府,敬德绕道也随后回府。

这年六月初三,太白星(金星)再次经过天空正南方的午位。传说太白经天,象征有兵丧、叛乱等事情的发生。太史令傅奕密安高祖,“太白星见于秦封地的分野,是秦王当拥有天下的征兆。”李渊正在疑惑之际,接到世民的奏折,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并且陈述说:“我对于兄弟并无亏欠,如今他们却要杀我,好像要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冤枉而死,永远离开君亲,魂归于地下,实在耻于见到那些乱臣贼子。”李渊看完奏折,不禁愕然,决定次日问明此事。

初四,高祖上朝,裴寂,萧锸,陈叔达等已经到齐,只等建成、世民和元吉兄弟到达。这时,李世民已经通过常何的关系,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弧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10人入朝,伏兵于玄武门。玄武门是宫城北门,内廷警卫驻扎重地,是出入内宫必经之路。

后宫张婕妤探知世民奏章的内容,急忙告知建成。建成召元吉商量对策,元吉说:“我们应当率领东宫、齐王府的兵力,托病不上朝,以观势态发展。”而建成却认为: “兵力已经部署严密,我与你应当入朝参见,亲自打听稍息。”于是二人一道入朝,急往玄武门走来。当行至临湖殿时,察觉到情况异常立即拔回马头东向返宫。世民紧追呼叫,元吉张弓要射世民,但因仓皇失措,连续数次都没有把弓拉开,世民张弓发箭射杀建成。尉迟敬德率领70名骑兵赶到,身边的将士将元吉射下马,世民座骑受惊奔入树林中,被树枝挂住,也坠马落地,不能立起,元奋趁机跳过去。夺过弓来,准备扼杀世民,适逢敬德跃马而至,大声喝斥他,元吉早就尝试过敬德的厉害,一见敬德逼近,就魂不附体,放下世民,想要逃往武德殿,敬德开弓便射,一箭射杀元吉。

这时东宫栩卫车崎将军冯立与副护军薛万彻、屈暖直府(属账内府)左车骑谢叔方率领东宫、齐王府精兵2000余人赶到,攻击玄武门。在玄武门的秦王府兵不多,势态十分危急。张公道力大,独自关闭宫门抵抗,迟滞了薛万彻的冲击。掌屯营兵的云麾将军敬君弘(时驻玄武门)和中朗将吕世衡,挺身出战,二人都披杀死。薛万彻与守门兵激战狠

……(此处缺一段)

祖召来世民,安抚他说:“近日以来,我差点为人言所误。”

这月初七,高祖改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军国庶事,无论大小全由太子处理决定,然后上奏。八月初九,高祖李渊退为太上皇,传位于李世民,是为太宗。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以少胜多,一举战胜太子、齐王的宫府集团,重要原因:一是秦府有一批能臣勇将,并且忠心不贰,斗争策略优于宫府集团;二是选中了主要突击方向,事先收买了玄武门卫队重要将领常何、敬君弘、吕世衡等人,三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擒贼先擒王的战术,先毙李建成、李元吉,以首示众,咸服其所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