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南北志---北朝志---第三章(未完,填坑中) -- 南北朝大蟑螂

共:💬33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其三十五:中原之路

在慕容垂死后,遵照慕容垂遗命的慕容宝等人在拓跋珪没有深入追击的情况下,回到了燕国都城中山。而之后的事情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后燕的太子慕容宝接任皇帝之位,追封其父慕容垂为太祖,改元为永康。

在顺利的登上后燕的皇帝之位之后,慕容宝开始对慕容一族的内部进行了新一轮的权利更迭。是年(公元396)五月,慕容宝以“范阳王德为都督冀、兗、青、徐、荆、豫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镇鄴;辽西王农为都督并、雍、益、梁、秦、凉六州诸军事、并州牧,镇晋阳。又以安定王库傉官伟为太师,夫馀王为太傅。甲寅,以赵王麟领尚书左仆射,高阳王隆领右仆射,长乐公盛为司隶校尉,宜都王凤为冀州刺史。”《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八》。涉及到这些变更的几个重要人物里面,慕容农以军功起家,后镇守辽东,颇有建树。而慕容德,在慕容垂时期就已是可独当一面的良将,在后来,更是后燕得以在魏军的强大攻势下仍得以坚持良久的重要原因之一,更不用说后来在后燕国破之后他率领残存的慕容一族建立了慕容一族最后的一个国家南燕了。唯一的漏洞在慕容麟方面,此人虽然多次担当后燕的领军大将,但是,在魏军面前曾经有过参合陂之败的慕容麟其实并不适于担当这样的一个制定全国战略战策方针类似于现在的参谋本部部长的角色。当然了,这一点,也是从日后后燕王国的发展来看,至少在现在,平心而论,确实,慕容宝做的很不错。

但是,如果到此止步的话,慕容宝也不失为一个人物,最糟糕的是,在内有后燕新败,国力亏损,外有魏国崛起,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慕容宝并没有将精力用在治国理民上。相反的,他反而对以前亏待过他的人计较了起来,而在这些人里面,就有慕容垂的王后,慕容宝的阿姨小段氏。原来在以前慕容宝还没有当上太子的时候,小段氏曾经认为,慕容宝在平和时代或足可为守成之主,但在这样的一个乱世,国事艰难的当口,却未必能带领慕容一族生存下去,至于经常和慕容宝走在一起的慕容麟,则更是野心勃勃,恐怕将来对造成祸患。应该来说,小段氏的意见相当的对,但是却遭到了慕容垂的怒斥。慕容垂认为小段氏是想以后宫乱政,如春秋时期晋国的那位逼的后来身为五霸之一的晋公子重耳出逃的骊姬一样。因此,反而更加努力的提拔以上两位。这个事情也很快的通过慕容宝安插在慕容垂身边的眼线传到了慕容宝那里。这就是这两人结怨的开始。

而现在,慕容宝当上了皇帝了,别的事情他并没有理会,第一就找上了小段氏。他让事件的另一个当事人慕容麟以要灭段氏一族为要挟,生生逼死小段氏。这就让原本稍稍平静的后燕王国再度进入到了恐慌之中。那些慕容宝慕容麟多多少少有些过节的无不人人自危。而这其中,就有刚刚被委以重任的范阳王慕容德。在小段氏的进言被慕容垂怒斥之后,小段氏曾经让自己的妹妹向慕容德带话,她认为慕容宝和慕容麟两个人,迟早会将后燕的大好江山毁与一旦,而这个时候,或者只有慕容德有能力可以力挽狂澜与慕容氏一片生天,其言下之意,无不希望慕容德能够渐养羽翼以图王业云云。而眼下小段氏被逼死,慕容德自然第一个忧心忡忡,生怕慕容宝的屠刀下一个就轮到自己的脑袋上。

而单单一个慕容德也就算了,为了缓解兵源问题,慕容宝又“定士族旧籍,分辨清浊,校阅户口,罢军营封廕之户,悉属郡县。”《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八》,重点在于这条“校阅户口”上,严格的来说,针对后燕王国边疆不断吃紧且兵源搞竭的现状,这条政策却有制订的必要。但慕容宝如此雷厉风行的在这个时候下达,却引起了后燕王国豪族势力的不满。我们知道,在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的豪族体系最颠峰的时期,而维持这些豪族们日常开销的,正是在这样的一个乱世所不断的积累起来的农奴庄园经济体系。而与之配套的,为了能在这样的一个乱世存活,豪族们的庄园都有大大小小的不同的武装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动到这些豪族们视心上肉的农奴经济的基础农奴们,非要有机器强大的国家机器来执行不可,而这一点,却是在大战败北后国力衰弱的后燕不能保障。此外,那些豪族在这样的一个乱世畜奴无数,虽说使得后燕户部上的人口基数少了不少,但后燕农业却有大半来源这些豪族的庄园受益,更不要说仰仗这些庄园生息的经济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新的农业技术也便于得到推广,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诞生背景也大抵起源于此。慕容宝如此政策一下,不但令他的政权失去了豪族们的支持,更让后燕的经济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后燕政局经济混乱,这就自然给了正在北疆雄心勃勃意欲南下的拓跋珪一个最好的机会。公元396年8月,拓跋珪撤回在西部防范慕容德的部队,由自己亲自率领,南下马邑,越句注山,吸引燕国主力,同时又让别诏将军封真等三军,从东道出袭幽州,围攻蓟城。从而拉开了魏国和后燕连年大战。

其年9月,拓跋珪兵围后燕王国重镇晋阳(太原),后燕晋阳的主将正是慕容农。慕容农不愧是慕容名将,在收到了魏军兵临城下的报告后,他亲自率领后燕军迎头接上,打算阻止魏军的攻势。但是,尽管慕容农将略有余,他手下的士兵却毫无战意,这一点正是来自于参合陂之战的遗痛。仆一交战,后燕军随即败北,慕容农无奈之下,打算撤回晋阳以图后继,却没有想到他的司马慕舆嵩早已经和魏国暗通声讯,这个时候更是紧闭大门,毫不松口。慕容农无奈之下,只好带着紧剩的数千骑兵赶回都城中山,这期间又被追击而至的魏军赶上,促不及防之下,慕容农又是一场大败。而等到他狼狈不堪的赶回中山,他的手下已经尽墨,只余一马而已(这里采纳《晋书.载纪二十四》的说法,《资治通鉴》上认为是“独与三骑逃归中山”。)。

在收到了名将败北,重镇丢失的消息后,且魏军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后,慕容宝马上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宝引群臣于东堂议之。中山尹苻谟曰:‘魏军强盛,千里转斗,乘胜而来,勇气兼倍,若逸骑平原,形势弥盛,殆难为敌,宜度险距之。’中书令晆邃曰:‘魏军多骑,师行剽锐,马上赍粮,不过旬日。宜令郡县聚千家为一堡,深沟高垒,清野待之。至无所掠,资食无出,不过六旬,自然穷退。’尚书封懿曰:‘今魏师十万,天下之勍敌也。百姓虽欲营聚,不足自固,是则聚粮集兵以资强寇,且动众心,示之以弱,阻关距战,计之上也。’慕容麟曰:‘魏今乘胜气锐,其锋不可当,宜自完守设备,待其弊而乘之。’于是修城积粟,为持久之备。” 《晋书.载纪二十四》。可见后燕群臣到这个时候都已经被魏国吓破了胆,完全就没有想到在野战中取胜一途,只求能够将魏军拒之门外或者更加严格的说是拒之眼外而已,一派鸵鸟作风。而慕容宝却偏偏采用了这样的计策。

而慕容农败北的消息传到了地方,后燕的守军无不震动,在魏军的冲击下,后燕守土之士无不望风而逃,冀州全境只留下了中山、邺城、信都(河北冀县)三城而已。在这个情况下,拓跋珪令征东大将军东平公拓跋仪五万骑南攻鄴城,冠军将军王建(就是建议参合陂屠军的那位)、左军将军李栗等攻信都,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后燕的首都中山。

未几,魏军已至中山城下,果然,在后燕君臣固守一城的情况下,对于中原攻城战的战斗模式还不是很了解的魏军遇到了一个老大的难题。而在这个时候,拓跋珪则采用了一个相当明智的做法,他正确的评估了魏军的能力限制之后认为“朕量宝不能出战,必当凭城自守,偷延日月。急攻则伤士,久守则费粮,不如先平鄴、信都,然后还取中山,于计为便。若移军远去,宝必散众求食民间,如此,则人心离阻,攻之易克。”《魏书.帝纪第二》,这是一个相当高明的计策。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他不但避免了急切攻城不果而给魏军带来的人员上的伤亡以及士气上的打击,更主要的是,他洞悉到了已经存留在后燕境内的种种对于后燕政权的不满,并采用顺流而下的方式瓦解了后燕统治的根本。

果然,在魏军的军势以及豪族们的推动下,在若干年前还是口颂“太原王之子,吾之父母”《晋书.载纪二十三》的州郡,一夜之间王旗变换。“魏攻中山不克,进据博陵鲁口,诸将望风奔退,郡县悉降于魏” 《晋书.载纪二十四》。眼见的大好江山旦夕即没,这就让在中山城里面等待魏军自动退归的慕容宝再也忍不住了。公元397年一月,慕容宝令左卫将军慕容腾进犯博陵,希望可以缓解一下信都方面的局势,并多多少少给河北方面的所谓的燕国的国土将士们一点激励。但是,慕容腾毕竟还是晚了一步,尽管他令魏军的供应多多少少的受到了点阻碍,可他的举动却无关此时的战场大势,一个月后,在拓跋珪和王建的合兵的情况下,率领信都后燕军苦苦支撑数天的守将冀州刺史慕容凤再也支持不下去了,被迫弃信都返回中山。至此,后燕的国土已被一分为辽东以及山东两部。

这样看来,后燕的覆亡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在鄴的慕容德却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他成功的利用魏军统帅之间的矛盾,击败了进攻鄴城的魏军。这个消息大大的振奋了一直都收到的是战败的消息的慕容宝。在这个消息的鼓舞下,慕容宝开始积极策划还击的举措,于是,一场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