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民主与中国 -- 晨枫

共:💬213 🌺285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民主的理解

我认为所谓民主的实质, 就是通过对领导人的选举,通过对法案的投票等和平的形式,在整个社会利益分配上的进行博弈和妥协的体制。其目的么, 无非就是通过这种低烈度的对抗和冲突, 化解民间的矛盾, 调和各个阶层的利益, 从而在比较长的时间内避免矛盾上升到需要暴力解决的程度, 实现"和谐社会",

所以我同意主贴中的一点,就是实施民主制度成熟的条件是 "主流民意中不存在极端对立", 这种极端对立意味着人群中存在不可调和, 不可妥协的矛盾, 这种时候民主自然是行不通的. 比如如今的台湾民主成为一种笑话, 也就是因为主流民意中对国家认同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存在极端的对立.

但其他两点我不认为应该是实现"民主"的前提条件, 而是必须通过"民主"过程来实现的.

实际上我认为不可能存在一党制下的民主,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自然有不同的政治诉求,

也就需要不同的党派来代表,一党制,永远只可能是

一个政党或“政府”居高临下地“体察民情”式的,

不可能是不同的团体在政治博弈中进行讨价还价和利

益妥协。

所以没有实质上的多党制,言论自由这些要素,也

就不可能有实质上的民主。

当然,选举一定是否一定要是全民直选,这个倒不见得,

但 没有某种形式的选举和投票, 也不可能有真正

的民主,层次太多也不成,层次太多,透明度不够

高,容易被操纵. 最底线,现在我党的“等额选举”绝对是假民主。

我理解的民主实质,就是在这样一个体制中,没有太多权

势的普通人也能通过博弈,而不是寄希望于高位者的善良,

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这个利益,就是所谓的“民权”。

没有实质上的民主,“民权”如何保障,我不排除开明专

制下,在某一段历史时期,运气好的话也能获得民权的改

善,但一句话,人性的本质是自私的,即便最高领导者为

了历史地位希望有所作为,又如何能保证中底层的官僚不

为个人利益而阳奉阴违?

民主和法治从来都是不可分的, 民主不仅体现在

总统选举上, 也体现在对议员的选举, 对法案的投票, 对本地

是不是要建一条高速公路, 社区是不是可以允许建一个高级

商场的投票中, 体现在没有人可以随便定一个价就拆了我的房子.

民主法治还体现在陪审团制度, 国家的法治依赖于没有直

接利益冲突的普通公民的公正心, 体现在地区检察官的选

举上, 体现在对执法者的监督中. 很多市镇,甚至当地警

察也是选举出来的. 法治, 法治,如果人民没有这些民主

权利, 如何保证法治的公正?

所谓求人不如求己, 只有“民主”了,普通的人民手中

有了进行博弈的资本,这种利益才能比较长时期地得到保

障。 意味着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不得不向你做一定程度

的让步, 而不是出于道德善良心向你施舍.

当然,有了这种资本却不会用,那也还是不行的,这

也就涉及到人民素质这个条件。

可是这种条件又该如何造成的呢? 政府的主动?

确实有这样的政府,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历史上台湾的

国民党,可惜由于在国家认同这个基本问题上的没有

共识,台湾的民主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起码就我的感觉,目前的中国政府在这一点上是很不积极的,

既没有看到在基础教育中教育人民在将来的“民主”社会会拥有

和该如何使用正当的民主权利,对言论的控制也是依然如故,更

没有积极地推行基层的民主试点和改革。

为什么呢,对于一个一党政府的官僚集团,民主化,

民权的扩大,必然威胁到其各种利益,所以千方百计地

阻挠也是可以预见的.

正因如此,民主一样是不会是free lunch, 是需要去争取的,

看官千万别来一句,那好, 那你领头去革命好了,呵呵, 暴力

的结果, 多半又是另外一个轮回.

但是民间的,体制外的各种争取民主化的团体

和运动我认为还是有益的. 虽然他们不可避免地

倾向于自己的利益, 有各自的私心, 也有各种各样的

毛病, 但是正面,反面的例证, 会教会人民如何争取

自己的"民权"和"民主权利", 和现有体制的低烈度

的冲撞也同样是有积极意义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