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也来说个中师毕业生60年代70年代的农村生活 -- 十八亩段

共:💬153 🌺8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两、三个小孩凑一起放三条牛?更说明你确实是杜撰

两、三个小孩凑一起放三条牛?
更说明你确实是杜撰5、6岁开始放牛的故事,为了控诉那时的农村制度。

正是山区,才会出现两个小罗卜头,就能看住一、二十条牛。我不知你那里是盆地(平原),还是丘陵,看来你没有到过山区。两座山之间叫山坞,把牛往某个山坞里一赶,牛在山坞里吃草就是了,大孩子一个就够,把守住这个出口,就是了。一个村有七八个、十几个生产队,二、三个队的自然村不多(方圆一百里的情况),每个生产队至少4、5条牛,7、8条牛的也不少见(当然这时这个队的人就可能有牛肉吃了),还没算上黄牛呢。早上、晚上,牛进出村时,十来条牛走一路,几乎天天这样儿。

真正的放牛娃至少是放两条牛,极少放一条牛的,否则养不活自己,再带一牛犊子的,放三条、四条的普遍的很。我说“鸭子嘴硬”你会不高兴,放牛这件事上,你就是撒谎,一而再,再而N了。

我可是在算过你自己说的,你的队上有一百户,就且算250人吧。田,不是旱地,180亩左右,种双季稻的话,需要几条牛,可以完成把水田整好,以便稻秧可以在一个时间绝对限制期间里,插入田里,晚一天、二天,相邻的两块田,秋后收成就不一样,迟至某一天后,就只能收隔稻草了。所以你在放牛这件事上,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我。我根本不须要辩我是不是乡下人,网友能识别,就在这上面。目前你叙述的“割猪草”上,没有实践经验的漏子也大大地,经得起追问吗?呵呵,放一马了吧。

你自我充大是不是特“长了一块肉”啊?你要打住了,就听你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