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也来说个中师毕业生60年代70年代的农村生活 -- 十八亩段

共:💬153 🌺8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先花,再给你讨论讨论:)))

很显然,你那“外带点副业”绝对很重要,你也能从我的经历中看出来,“副业”其实比“正业”更具有经济上的优势,而我们家摆脱“倒找款”,其实就是“副业”的功劳。而我老家显然就是“副业”发展得太晚,而人人都貌似努力,其实“不务正业”,以至田园荒废,产量低下。而生产队每年必须完成蚕茧和交“公猪”的任务,严格说来这算不上“副业”,种中药材养蘑菇才纯属生产队赚外快,可以称得上“副业”。至于你说“副业”根本没法集体化,那只不过是你又一次自以为是,生产队种或收中药材动用十几个人是常事。但老家私人开始“副业”生产更晚,原因就值得深思了。老家解放前一直就有小作坊,解放后全给取缔了。

关于“工会”,其实当时就考虑到有些人会往正而八经的“工会”上引,所以先打引号,再做解释。这里还得重申一下,此“工会”非彼“工会”,彼“工会”成立得非常晚,好象是老邓都上台了才有的。

至于“一个生产队由一百多户组成也没听说过”,我也没听说过,因为我们那“每小队约一百户人家”,你要往150户整咱也没意见!而这得归功于“土改”,一是有谣传一“家”分多少地,于是很多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应该很少)的家庭成了好几个(这和北京当年拆迁说一个户口本分一套房,一清华副教授搞了6个户口本何其相似);二是混合不同姓宗族时,虽然从老家那也迁出去几个,但从人口稠密的地方迁来更多外姓人(我能记得的有11个姓)。

总的说来,你的言谈举止非常不象经历过那段时间的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