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只顾攘外却忘安内的曹操 -- 凌云雕龙

共:💬69 🌺3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曹和赵括的话,很中肯的

你的文章,有些立意不错,但结论常常过于牵强和绝对,甚至有时以论代据,显得论证过程相当薄弱。

譬如你楼下那帖说

从伐蜀到吞吴时的各将不和,到司马氏的高平陵事变及淮南三叛,皆可得出魏将内斗的必然性,故得出魏兵颇弱的结论。

这个观点的论证过程就相当单薄。

为论者,首当不破不立。

你只举对自己有利的案例,全不去破张辽逍遥津、曹大司马襄阳之战一类对你不利的案例,而魏将喜内斗是否必然还不得而知,马上又由内斗推出魏兵颇弱,然则内斗和颇弱在逻辑上是什么关系?三段论能成立么?历史上将领内斗剧烈但兵势强悍者比比皆是,我就不举例了。

且你论的是魏兵,长长5、70年,你是全论还是单论曹操、曹丕、曹睿时期,或者是司马氏时期?立论不明。

又如:

其中最好的解释就是军队的腐化,因为东吴采世兵制,……这支军队就从此腐化。

这段论证一样毫无基础,不以无一字无出处要求,基本的出处总应该有几个吧?你说了一堆如何如何腐化,史料呢?从何而来?是否有普遍性?是否可以代表整个东吴军队?

再如,江东兵的概念,你必须要事先框定一个概念,不然的话,后面的讨论根本无从展开。

老赵说:

老兄总是喜爱旁征博引,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难道就没考虑过这些东西是不是可以简单类比的?

此言余亦颇以为是。你说年鉴派云云,道“布老在其地中海的名作中,正是广征博引,不限于史料,连吟游诗人的创作都采用”,但是你别忘了,人家“广征博引,不限于史料,连吟游诗人的创作都采用”,只这于具体事例上的引用史料之多,你有做到么?具体事例尚未说清楚,就旁引他事,于本论何益?

连史料都不引,直接说这个事就这样了,年鉴派我还想不出有何人是这个风格。

得罪,见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