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槍手模型的機率分配──論三國博奕荊州的數字分析(五之一) -- 凌云雕龙

共:💬7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枪手模型的机率分配──论三国博奕荆州的数字分析(五之五)

  四、结论

 

  实验室中的完美模型,不见得适用,因世事非尽如人意,事实常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

 

  即使甲在安全上为求第二轮的优势而采留丙射乙,甲的存活率不过为12.672%,但是甲也可冒险地在第一轮先干掉丙再来对乙,丙的死亡率可高达98.976%,以上两者各有优劣,在历史上却常常看到冒险以博高功。

 

  春秋战国时就有一个很有名的史例,那就是秦国在伐韩与取蜀中两相为难,套上枪手模型,秦国为甲、韩国为乙、蜀国为丙,秦最强、韩次之、丙最弱。张仪为伐韩辩护,司马错为取蜀辩护,秦惠王并没有因韩国难以应付就先攻韩,正如甲不应以乙的命中率高就先射乙,事实上蜀国更弱,也就是甲射丙轻而易举,前面也计算出丙在甲的攻击下,死亡率极高,而伐韩或有赵魏等国之援(韩赵魏原为三晋),不易攻拔。因此甲射乙不易,但甲射丙则占优,虽然是比起比甲射乙更冒风险,但是甲不一定要在安全下抉择,留乙虽比留丙不利,但是攻丙却能比攻乙有利。秦国先灭蜀国而留韩国,就是甲留乙而杀丙,因此若有利可图,冒险又何妨。

 

  在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中,论实力的话,若说曹操为枪手甲,孙权应为枪手乙,最弱的刘备才是枪手丙,而不是以刘备势力比孙权广大就错认刘备为枪手乙。孙权在赤壁战前就拥兵十余万(采陶元珍教授《三国吴兵考》),刘备虽征荆南四郡又收川取汉中,但在湘水议和被割走二郡,又承在与刘璋及对曹操的战争中损耗之后(庞统死于攻益州、吴兰死于伐巴汉),刘备不应比孙权还强大。

 

  而孙权这枪手乙在前面命中率高低偏好中并无太多举足轻重的地位:采偏好命中率高的对手下,乙存活率为10.08%;采偏好命中率低的对手下,乙存活率为13.92%──皆介于甲丙之间。而甲灭弱丙比攻强乙更为有利,所以历史上也是魏先灭蜀,大先灭小,后来晋再吞东吴,正是这种概念,正如秦王灭蜀再攻韩,先小后大。

 

  相同的情况还有春秋战国,诸侯原有万国之称,但是大家都采兰开斯概念,以「大数法则」先灭小而成其大,最后只剩战国七雄,然后被秦统一天下。一大在前,二小私斗,最后必遭一大各个击破,「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正是此理。焉有背叛而获全胜的道理,也许出卖可以在短时获利,但是长期并没有胜算。只算一轮的话,又在甲必安全稳重偏好命中率高的对象之下,丙有可能在第一轮获胜,但是若有第二轮,一但甲乙有人生还,丙就死定了,短期(一轮)丙优,长期(二轮)丙败。

 

  只有合作才能对抗强敌,只有乙丙合作,才能连手把甲解决,若是乙丙不合,乙对甲或丙对甲都不占优,必然因实力不如而落败。赤壁之战就是刘备与孙权联盟抵抗曹操的最好例证,一但二家貌合神离,魏晋有实力单独灭蜀吞蜀。

 

  争一时也争千秋,近视贪利不如宏观天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