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完颜亮的一生(十六):杀宫(8) -- 1001n

共:💬11 🌺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完颜亮的一生(十六):杀宫(8)

因为种种原因,恐怕又得停工一段时间了,这里也先跟大伙表示一下歉意:)不过,宫总算杀完了,我也松了一口气

完颜亮的一生(九):杀宫(1)

完颜亮的一生(十):杀宫(2)

完颜亮的一生(十一):杀宫(3)

完颜亮的一生(篇外):秦王支系

完颜亮的一生(十二):杀宫(4)

完颜亮的一生(十三):杀宫(5)

完颜亮的一生(十四):杀宫(6)

完颜亮的一生(十五):杀宫(7)

原来,完颜斜也还有个幼子,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完颜阿虎里。当奉旨而来的夺命使者在完颜斜也家大开杀戒时,面对这个小孩,使者竟然不忍看到他的死相,就用被子裹住他,再拿绳子勒。结果,这个复杂操作由于隔着被子无法精确定位,绳子勒在了完颜阿虎里的下巴上,半天都没弄死。

小孩是可怜,但是不弄死他也没法复命啊——使者一狠心,把被子扔了,直接开始勒脖子。谁又能想到,在这个时候,完颜亮追派来的新使者到了!他宣布,这个小孩不要杀,皇上说要留着——就这么着,完颜阿虎里迷迷糊糊地捡回了一条命。

原来,小孩还有个媳妇,是完颜亮宠妃大氏的姐姐;关键时刻,这位大氏给自己的小姐夫说了情,让完颜亮改了主意。

而这一段看起来比较晕,因为具体情况史书里没有记载,实在无法推断“幼子”“小孩”“媳妇”“姐夫”乃至“最小的儿子”“幼小的儿子”、“童养媳”“正常夫妻”之间的辩证关系,只好不说它了……

我们说完颜阿虎里“命好”,那简直是一定的。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完颜阿虎里就是例证:他不仅当时没死,而且日后也没被杀;不仅活下来了,而且还活得不错;不仅活得不错,而且被封了王,甚至世袭了千户。

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与完颜阿虎里相比,某些人的命啊,那可实在是太背了。

比如,就有这么一位倒霉鬼。完颜斜也的哥哥、魏王完颜斡带,有个孙子叫完颜活里甲,本来跟密信和深藏于六维空间内的谋反集团没有一点关系,可完颜亮就是腻歪他那一副坦率又注重仪表的样子,要连他一起杀掉。大臣劝完颜亮说,完颜活里甲无罪啊,还是别杀他了。完颜亮干净利落地回答道:

第杀之,无复言也。

挨个杀,别废话——而这一句,难道不该列入“完颜亮名言榜”么?七个字里,完颜亮的不耐烦、完颜亮的无所谓、完颜亮的杀伐任意、完颜亮的草菅人命……表现得那叫一个淋漓尽致!

于是,王爷的孙子完颜活里甲,终于还是小命不保。

比他更背的是另一个王爷的另一个孙子,也就是鲁王完颜斡者的孙子完颜耶鲁。这位倒霉的完颜耶鲁,本来是去拜访完颜撒离喝的,结果灾星耀眼,日期不对——等到的不是完颜撒离喝,而是去抓捕完颜撒离喝的使者厮鲁浑。这厮名如其人,正是又鲁又浑,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完颜耶鲁一起抓了。被莫名其妙捆起来的完颜耶鲁当然不服,说:

愿付有司,若法当同坐,虽死不恨。

“有司”就是有关部门,而在那个场合,谁能比厮鲁混更象“有司”?在被顶撞得火冒三丈的厮鲁混看来,这时候还敢叫板,想看看咱爷们够不够横还是咋的?大概也是为了避免日后真到了“有司”夜长梦多,厮鲁混当即杀掉了完颜耶鲁。事后,完颜耶鲁的家人自然是撞起了天屈,直接跑到朝廷告状。而总后台完颜亮听都不听,直接就把事情摆平了:他既不处罚厮鲁混,也不为完颜耶鲁平反,而是赏给家属二百万,这事就算拉倒。。

唉,命背成这样,也真是令人无话可说啊。

最后,大案既成国贼已去,有功于江山社稷的臣子,自然也就该论功行赏了。于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政治风向、成功地炮制出“矾书谋反案”的一号男主角、令史遥设,由此获得了足够的报偿——由原来的微末小人,骤升为同知博州事。

博州,是大金国山东西路东平府辖区内的一个州。从历史上看,博州过去叫博平郡,位于北宋的河北东路内,不久升级为州,并被金国攻占——扯开了说一句,后来博州也颇出了一些名人;离咱们比较近的,文有傅斯年、李苦禅,武有张自忠,而说到领导干部呢?更是出了个全国闻名的先进模范——孔繁森……

当然了,它现在早不叫博州,而叫山东省聊城市了。

扯得够远,拉回来吧;现在遥设所做的这个官,也就是同知博州事,又是个多大的官呢?

找来找去,这厚厚几本《金史》中,竟然找不出个“同知某州事”究竟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员。据1001n个人来看,这个所谓的“同知博州事”,很有可能就是“同知博州防御使事”的一个简称。从《金史·地理志》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介绍:

博州,上防御。宋博平郡。

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博州属于金代地方行政机构中的防御州。以金制而论,州的上面是路、下面是县,承袭的都是辽宋时代的旧制。而要分清楚金代的州到底是怎么回事,恐怕还得从被完颜亮杀掉的金熙宗开始说起。

具体说,就在天眷元年(1138年),随着金军攻城略地的连续成功,金熙宗决定对全国的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整编。在1001n印象中,《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作者、著名的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在他的《金代路制考》中似乎提到过,金代路制真正完善、定制,应该是在金熙宗之后的完颜亮时代;具体情况,由于书不在手边,也只能待考了。

总之,最后整个金国的疆域就被划分成为十九个路;其中十四个路的首府都被称为总管府,其余五个则是所谓的“五京”。关于五京的话题,我们后面还要稍微详细地介绍一下,这里就不展开了。

在路以下,按说应该就是“州”了;可是当时的建制实在堪称乱七八糟,有所谓的“散府”9个,“节镇”36个,“防御郡”22个,“刺史郡”73个,“军”16个——铺开一看很壮观;可惜,里头没有一个叫“州”的。

不叫“州”,就不是州么?不一定。其实,以上几种机构,通通都是州;并且,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所有的“军”都被改名为真正的“州”——其它的机构虽然后事不详,但是它们承上启下,担负着“州”的职能,应该说是不争的事实。

从这里泛泛引申一下,也会有个挺有意思的比较。我国建国后,起初的地方机构层次就是“省-县”制,二者中间是没有其它层次的。后来,随着行政管理的需要,中间层次——也就是专区或者所谓“地区”——才渐渐出现,而且一出现就再也没有被取消。以今天为例,全国两千多个县,如果没有专区作为中间层次,那么它们将直接归属于三十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样一来,平均每个省级地方行政机构要直接面对并管辖七十多个县,光是想想头都有点大。

从这个角度看,省-县中间的行政层次,似乎确有必要保留。对一个国家而言,面对几十个省级地方行政机构(比如中国的31个,美国的50个),处理起来也并不轻松;而要“省”也承担这样的代价,实在是有点太划不来了——因此,古代的“州”或现在的“专区”应运而生,应该说也是必然的。记得《南方周末》前一段有篇文章,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不过人家专门提了一句,就是按照宪法条文,“专区”还不是地方行政机构的法定形态,呵呵。

回到“博州”这个具体的“州”,它究竟又属于什么类别的“州”呢?以刚才引用的“上防御”来说,应该属于“上等防御州”,也就是从“防御郡”改制而来的机构。而根据《金史·百官志》的介绍,

诸防御州。防御使一员,从四品。掌防捍不虞、御制盗贼,余同府尹。

啊哈,防御州的一把手“防御使”,原来是个从四品的官员;比起正三品的府尹,还真是小了四号——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府尹所在的“府”,本身就是路的首府,官相对大一点并不奇怪;而说到博州,毕竟还在人家东平府辖区内,“州长”级别低一点,也算情理之中吧。

那么,我们的“同知博州事”,也就是“同知博州防御使事”的品级介绍,应该就不远了:

同知防御使事一员,正六品。掌通判防御使事。

看起来,这个副职实在有点委屈;比起刚才的一把手,那可是又径直掉了四级啊。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后面发生的事情也就不奇怪了:完颜亮在把遥设提拔为“同知博州事”后,还半是安抚、半是戒勉地说了这么一番话:

尔无自比老人。老人亲告朕,尔以告有司,设有撒离喝党人在其间,败吾事矣。

“老人”是谁?原来就是榜样萧玉。完颜亮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似乎在为遥设“指出不足,找出差距”:人家萧玉直接向我告发,而你却通过“有关部门”上告,万一其中混有奸细,岂不坏我大事?

不严谨嘛。

由此可见,遥设的赌博本来还可以赢得再大一些,毕竟完颜亮也不是什么吝啬官爵的皇帝。可惜,小人也有失算的时候,这位遥设通过当时所谓“正规司法程序”来做一些静夜扪心、难对鬼神之事,结果免去了面君的股栗,却也丧失了进一步飞天的机会——当然,以他这个令史,想直接见到皇帝,那难度恐怕也不比直接飞天小多少……

即便如此,遥设还是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按我们以前计算的办法,通过这一纸写满白字却完全昧却良心的黑状,遥设升官七/八级,转身就成了地委副书记一档。不过,遥设的故事也还没有完,以后我们还会提到他的。

而最初受理遥设举报的直接当事人,那位不知道是不是完颜的奔睹,由当时的元帅左都监(从三品)晋升为元帅左监军(正三品),位列都元帅、左右副元帅之下。官品晋升一级之外,完颜亮又给他加开府仪同三司;实惠和面子,也算是两全了。

就这么着,这次杀宫,终于也渐渐平息了。

历数几次杀宫,我们不难发现,完颜亮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前朝重臣和宗室子弟。这些人里,有的惹过他,更多的人跟他完全没有直接瓜葛。但是,为了皇权稳固,完颜亮是不在乎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消除了这些人的潜在反对和威胁以后,不仅儿子的未来皇位更加安全,而且自己做事也要痛快得多、麻利得多。

而且,通过杀宫这招狠棋,完颜亮迅速提拔了一些“新”人。这些“新”人,虽然没有都成为日后完颜亮施政集团的骨干,而且很多“旧”臣也在辅佐着完颜亮,但毕竟明显地冲击了朝局,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至少,这个现象从人事角度,部分地宣告了金熙宗时代的终结。总的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有些极端,但用于形容完颜亮的时代,多少还是有些靠谱的。

但是,完颜亮如此不择手段地实现目的,确实也有极坏的影响。前文总结过的不多说了,现在我们又能看到一条,那就是:彻底毒化了金帝国的政治文化。

回想本次杀宫中的遥设,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没有之前萧玉的榜样作用,遥设敢于陷害当朝大员么?而在大案炮制的过程中,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事实,却一再被颠倒黑白;面对玉阶上横流的鲜血、刑场里滚落的人头,还有谁能不自危?不颤栗?

“撒谎者有赏,无罪者遇诛”,这样的反馈机制,又能造就出什么样的局面?

不错,现在已经没有人敢于反对完颜亮了。但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愤怒和恐惧,难道可以永远压制住,永远不让它爆发么?如果说,完颜亮日后会遭到报应的话,那么此时此地他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正是在亲手种下“恶之花”么?

在完颜亮刀下,倒下的何止是反对派啊……

杀来杀去,终于杀到反对派噤若寒蝉、保皇派跃跃欲试的时候,完颜亮一展抱负的机会也就来了。经过这几次血洗,他平生三大志愿中的第一项,也就是他孜孜以求的“国家大事,皆自我出”,到现在,真的已经是事实了。

在这种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完颜亮又一次举起了大刀。

只不过,这一次他要砍的不是人,而是体制。

关键词(Tags): #完颜亮#金朝#金代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