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投票[投票] 您对台湾ZF的态度 -- catchu

共:💬31 🌺19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176 / 96

    0
    106/61
    0
    37/17
    0
    32/17
    0
    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花,非常同意“关键是一个中国,政府是谁那是次要的。”这句话,

只是问题是如何把这句话落到实处。

现在的情势是对岸坚持如果大陆不先放弃武力威胁(比如撤除飞弹)就不跟你谈判,而大陆这边坚持如果不先回到“九二共识”上来就决不放弃武攻台湾,这样就变成了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了,这需要两岸政治家的政治智慧去解开这个死结。

九二共识指的是“一个中国,一中各表”,初看起来也很合理,你表你的“中华民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的合法ZF”我表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的合法ZF”,两厢不吃亏。

但我以为,“九二共识”放在当年确有其合理存在的基础,而放在今天就未必。当年“统一”这个议题对台湾人来说尚有相当的吸引力,而在96年台独分子和中共的合力之下,之后“统一”对台湾人来说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那。。这样的一个心态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仅仅是因为台独分子能量大(好比我们常听到的社会群体性事件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受了一小撮坏分子的挑拨所致),或者说台湾人天生喜欢倾向台独?

其实很多反对武功台湾的右派并不是无条件地反对,至少是我,不100%反对用战争手段来解决台湾问题,如同大多数的右派们也不100%反对民主体制下的强制手段,美国就有过当年的南北战争,还有过二战中战时体制下对国民的种种强制措施。

但内政问题上的强制手段只能作为一种“最后的、不得不采取的”手段,如同今人对当年的国共内战的反思,如果台海战争明天就不幸地爆发了,那。。今人的所作所为同样也要受到后人的质疑:“在不得不采取最后的战争手段之前,为避免战争当年的先人们做得足够好了吗?”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大陆这边要做的事情,比对岸更多,如同当年的国共内战爆发前,老蒋的妥协余地也要比老共更大。

现在回首一下十年前的那场台海危机,看看这其中的武力因素是否符合这个“最后的、不得不采取”的标准。我觉得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就可以厘清这个事情,好比你家有一个亲戚素来不和(只是前些日子大家刚开始有些和解的迹象),有一天你家里有一个大嘴巴出言挑衅你的这个亲戚,结果让你挨了砖板,那。。在你挨砖板(即便只是恐吓性质的)这件事情上是耍嘴皮子的责任更多些呢,还是直接动手的人更多些?而且事后这个动手的因为你家里的这个大嘴巴不先收回挑衅之语所以他就坚持不肯认错。

回到96年,当时的台湾人之所以偏向台独分子多些,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倾向台独呢,还是由于KMT的历史包袱太过沉重的缘故?(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来针对“为何后来民进党能两次上台”的现象,即,所谓的比谁更烂。) 如果答案是前者,那我觉得早该放弃幻想积极备战方是上策;而如果答案是后者的话,那。。96年的台海危机,是李登辉这个大嘴巴的责任多些,还是扔砖板的人更多些?

我一直都不太明白,主动先认个错就那么难?大陆这边就那么没自信和气度以致于要把自己降低到跟李登辉、陈水扁等泼皮一样的层次上去(彼不先收回挑衅之言俺就坚决不认错。)?而面对这样一个坚持李不先收回“两国论“就不肯先认错的扔砖板恐吓过你的人,你会相信他信誓旦旦地保证下次会仅仅把动武当作“最后的、不得不采取的”手段吗?何况他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开出的最大让步条件,你都已拥有(已拥有的还要更好,当然,这是指对方不向你挥舞拳头的前提下),尤其是在这个人其信誉连他自己家里的人都越来越不能取信的情势下。

等着下次比陈水扁这个烂苹果少烂一些的马英九上台,到时的马就会欣欣然地回到“九二共识”上来?在我看来,他们二人的区别也仅在于急独和缓独(维持现状)而已,这不是他们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是取决于台湾的政治游戏规则和选民的意愿,这也是为何陈水扁每每地位不稳固时就挑动统独议题却往往能得手的原因。试想一下,一个动辄就欲扔砖板并死不认错的蛮横的冒失鬼,跟一个大嘴巴的泼皮(虽说这个泼皮是当初自己不得已才选中的)相比谁更可怕?所以台湾人虽不怎么支持急独,但更不会支持统一,那么剩下的也就只有维持现状了(缓独)。而大陆这边今天还死抱着“九二共识”不放,就有助于台湾问题的真正解决?

其实大陆这边也有点松口了,至少私下里曾向来访的KMT党魁表示过“只要一个中国,其他的什么都好谈”,这是一个好的方向。但问题在于,你已经给人留下了一个动辄就欲扔砖板并死不认错的不良印象,台湾人肯轻易相信你“其他什么的都好谈”的说法么?比如现在因释放了“送熊猫”、“开放水果市场”等小恩小惠而没有得到民进党的善意回应,就可以认为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足以弥补之前的过失,于是可以心安理得地止步了?(或者说我们的善意仅仅是针对民进党的?) 如同当年扔砖板伤及无辜后(即便只是恐吓性质的)同样地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没有错,要怪就只怪那个大嘴巴?

因此,我认为之所以造成今天这样的台海僵局,大陆这边所要负的责任要更多些,所以也更有责任去作出一个主动的妥协,况且今天的大陆相对于台湾而言要处于强势的地位,如同当年的KMT之于GCD,足以承受得起对方违约的后果(这也是我认为当年的国共二次内战蒋的责任要大于毛的原因。)在今天的情势下继续坚持“一中各表”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跟当年的国共互表一样,根本没有交集点,剩下的也只有比拳头了(时间问题而已)。

我的想法是,“一个中国”要继续坚持,而“一中互表”应以争取“一中共表”来取代,这需要强势的一方主动妥协,先放弃自己表达的那“一中”。当然,“一中共表”并不意味着要马上推倒重来,只需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临时性的托管性质的ZF角色就行了,把这共表的“一中”(唯一的代表中国的合法ZF)当作一个未来合适条件下待实现的目标。哪怕这个目标实现起来时间拖得很长,只要两岸能越走越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渐行渐远,那么这个合适的条件迟早会出现,至少比现在这样不死不活地拖下去直到某一天矛盾总爆发要强多了。

这样的思路落到台湾人耿耿于怀的“国际生存空间”上,我就提出了这个想法尚不太成熟的选项3,具体如何做还有很大的可讨论余地,相信以国人的智慧真要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起来也不会是一件太难的事情,至少像现在这样的丝毫不给对方腾挪余地的做法,跟当年的老蒋无视GCD政治地位的客观存在非要消灭之的做法,区别也不大。而能得到“金钱外交”渔翁之利的,往往就是那些反复无常的蕞尔小国了。

最后,我认为内政问题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把对方的善意回应作为自己行动的先决条件,至少,日后矛盾爆发真动起手来自己也可以心安一些。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